古道探踪、再訪出磺坑;老街汶水、悠遊法雲寺,即使未在落桐飄飄盛似雪的五月天來此一遊,但總算是終於見到多年前錯身而過的出磺坑古道,豈只是超感動 !! 舊地重遊大湖法雲寺&汶水老街,地點相同,心境已是大不同........感觸良多哩~~
undefined 

旅行日期:2012.10.20

已經有好一陣子沒帶著小單眼趴趴走了,近來天候甚佳,有些想要到郊外踏踏青,突然想到一個五年前的未竟之旅,突然很想給它補完說.............反正也好久沒到苗栗報到了,這就決定出發啦 ^ ^

undefined

出磺坑古道地圖的分佈有些意思,附近剛好是後龍溪、汶水溪、大湖溪三川匯流之地,亦是公館鄉、獅潭鄉、大湖鄉的交界之處,週遭還有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法雲寺、全台第一處發現石油的出磺坑、兼且尚有適合覓食的汶水老街,彼此都相距不遠,而且交通非常便利,搭公車悠遊苗栗山城,是完全沒問題的呀 ^_^



每次拜訪苗栗車站都會間隔好幾年,看到那熟悉的白色外觀,有著奇特的陌生疏離感,對它最深刻的印象是裡邊所擺放的兩台對號列車自動售票機,可以自已操作購買有座位的對號車票真是貼心的設計,雖然幾乎都是回桃園,但無論平日還是假日,都能買到,真是超幸運的 ^ ^ 它們很久以前就存在了,當時還算很少見,現在台北車站到處都是,有時懶得坐區間車,用它都一定買得到自強號回桃園,太魯閣亦不例外呀 !!



不小心瞄到車站旁正在進行的工程,原來是跨站式站房,新一代的苗栗車站正在重新建構中 !!!
ㄎㄎ~~又是一處準備走入歷史的台鐵車站,有好也有壞,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在新竹客運苗栗站準備搭乘5656苗栗到大湖的公車,來到苗栗也有好幾次,卻好像沒坐過幾次苗栗客運,真是好奇怪呢~~

這次要拜訪出礦坑古道,是個計劃已經很久的行程,上次是在汶水站下車,再到出礦坑站等車,這次來點不一樣的,就決定在出礦坑下車囉 ^_^ 其實根本沒差,只是順序顛倒罷了~~

週遭景觀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是少了那古樸迷人的打鹿坑地質解說牌,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東西似的........



出磺坑吊橋旁新設了一塊介紹出磺坑歷史的解說牌,早期後龍溪畔不時會有原油滲出,當地居民取來點火當照明使用,因以為是硫磺,所以稱此地為硫磺窟,後稱出磺坑(當地曾有一泉水噴出時會有響聲,時稱磺窟響泉,苗栗八景之一),裡邊還介紹包含這裡各個時代的演進以及它做為世界第二口油井的歷史地位,由於一旁的台六線是進出獅潭與大湖的交通要道,加上附近又有以桐花著名的打鹿坑,若是正逢桐花季,熱鬧的人群聚集於此時,很有可能會被眼前的解說牌給吸引到,進而到出礦坑一遊,可以在這個位置設立牌子頗富教育意義~~

只是......標題卻多了一段不甚協調的副標顂---台灣西部小太魯閣,還給我寫錯字,而且內容完全沒有提到出磺坑為何會有這個外號 ?? 不看還好,看完反而出現一堆問號說 @_@



根據上次的經驗,今天預計要拜訪的出磺坑古道,應該會從遠方山頭那四座電塔中間經過才對.....吧 ??

當初光禿禿的黃土山頭如今已是一片綠意盎然,那裡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真是很好奇呀 ?????



走完出礦坑吊橋,會在右側看到一座偌大的石洞,原本千百萬年都靜靜地佇立在後龍溪畔,後來遇到人類在此搭橋造路,交互作用下形成現在這般模樣,走在其下感受這高聳險峻、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觀,還真是有那麼點來到太魯閣的感覺 ^_^

呵呵~~怎麼看都覺得它是出磺坑會被稱做小太魯閣的重要原因呀 XD



出礦坑吊橋跨越牛鬥峽谷,相傳此地是後龍溪最狹窄之處,就算滾滾溪水奔流在亂石如雲的河床上,也阻擋不了人們想到走到對岸的決心 !!

不論是從福基國小往南不久後左轉或是離開汶水老街後北上行駛在台六線上,那寬廣的後龍溪與高高在上的台72線,可以想像在古早年代這裡是一處人煙罕至的險惡地勢,所以能夠在這樣的處所興建一條方便人們往來兩岸的橋樑,真是佛心來著的大大德政 !!



右邊這座國光橋取代1927年建立的出礦坑吊橋成為往來牛鬥峽谷間的重要橋樑,看到旁邊這已略具雛形的工程,莫非此地又要多一位新成員 ? 如此一來,功成身退的國光橋是否有機會轉變成觀光用途呢 ?

哇,牛鬥峽谷以後就會有三座橋樑囉 XD



每次在中油陳列館前眺望這看不見盡頭的斜坡,心中總是會有許多莫名的感觸~~~

真是安靜,小貓沒幾隻,這裡最著名的景觀莫過於這個纜車道,絕對稱不上平緩的陡坡,只要在上下走個幾回,會有很棒的健身效果呀 +_+

出磺坑做為開啟台灣石油新篇章的油礦發源地,據傳在石油開採全盛時期,每逢夜幕低垂時分,隔著後龍溪岸遠眺此處,那燈火通明的繁華景象可是一點也不輸九份、金瓜石的燦然夜景,但在絢爛歸於平淡的現在,它卻未能與與九份、猴硐這些台灣昔日極為重要的金礦、煤礦產地成功轉型為著名的觀光景點(雖然現在會去拜訪猴硐的遊客,大部份都是為了去看貓 ^_^),但細究原因,這似乎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雖然是世界第二口油井,但油礦資源早已開採殆盡,本來以為輝煌百年的出礦坑石油傳奇就要落幕,不過深藏地下的豐沛天然氣再度讓它起死回生,如今仍是中油在苗栗的重要據點,許多地方依然管制進出,想要一探究竟也未可得,唉 !! 如果林田山林場若沒有徹底歇業的話,花蓮小九份的名氣應該就不會像現在這般響亮吧~~~

難怪就算金瓜石仍藏有不少金礦,當地居民卻希望不要開發,因為會損及觀光事業.............究竟出礦坑何時才能出頭天,可能要等天然氣挖完,中油退出才有可能 XD



出磺坑畢竟歷史悠久,《苗栗縣志》記載"磺油窟在銅鑼灣東十餘里牛斗山下。油夾水而出,其色黃;以木瓢盛之,挹注不竭",發源清朝、走過日治、來到戰後,這裡也留下不少建築景觀及昔日設施(超推薦那個已經廢棄的兒童育樂園,踏著落葉漫步其中,真的是超有 fu的呀 ^ ^),幾年前來訪有稍微逛過,今日志不在此,就不去四處閒晃了,上次還沿著這條纜車道到立有禁止進入的牌子之處,如果可以的話,比較希望可以整條開放,讓遊客可以直接走到纜車站,呵呵 !! 這樣的陡坡,想到就很刺激呢 XD

一旁新設的地圖上除了介紹這一帶的相關景點外,另外也看到有另闢一條登山步道可到達上方的纜車站,聽起來似乎還滿吸引人的,嗯 !! 有機會的話倒想給它好好探一探........

目前這裡是開礦村的地盤,村名得自出礦坑,那一字之差的美麗錯誤,幾乎讓人忘了它最初其實是被稱做硫磺窟---當時的人們看見黃澄澄的原油時,以為是硫磺才有此名,後來才改名出磺坑,不過稍微晃一下,已幾乎看不到出礦坑的標示,能夠回復它筆誤前的原名,再次看見歷史傳承的軌跡,真是令人感動呀 ^ ^



至今還是不曉得,中油冰棒、台糖冰棒、台鹽冰棒的味道究竟是差別在哪裡 ?? 一大早就吃冰感覺好像怪怪的,哈 !! 多年前來訪便有的疑問,至今仍找不到解答 ¯▽¯

p.s 右方的那棟建築物就是台灣油礦陳列館,天氣熱時是吹冷氣的好地方,同時也是認識台灣採油歷史演進的最佳學習場所 ^ ^



漫步開礦村,這個聚落其實住家不多,大都是中油採集天然氣的設施or中油工會出磺坑辦事處,不過還是可以見到一家柑仔店,與五年前來訪時的樣子是一點也沒變,小時候在眷村裡的生活的記憶都回來了,以前覺得黑漆漆的內部擺設,現在只要想到就會覺得很親切呢 ^ ^

懷舊的郵筒、斑駁的木門、滄桑的磚牆,還有那公共電話早就不見的標示裝置,更別提外邊掛著的那面公賣局招牌鐵塊,一整個都非常地古早味,因為到了一把年紀,所以看到這些事物都感到好懷念哦......



途經步雲橋,就在東張西望中,瞄到一旁有塊不甚起眼的石碑,靠近一看,居然是日治時期的古碑呀 !!



石碑上方寫著"永安橋",已有部份毀損,但碑體正面右側又寫著"出磺坑永安橋復造喜助芳名列表"(最後一個字僅剩一半,所以不是很確定),左側則是"昭和八年癸酉秋月立",都已經註明是哪一年立碑的日本年號,後邊還又加上了干支紀年,因為很少見到,所印象甚為深刻哩 !! 而且"昭和"二字竟沒有被塗改的痕跡,真不簡單,莫非以前曾被藏起來過 ?

碑文上記載不少人名,除了少數日本人外,可以看到不少客家女性的身影(從名字的最一個字都是"妹"大概可以猜出),不知這是否代表著苗栗公館一帶的客家族群經濟實力不差,而且其中不少是女性當家,所以才會看到這樣的現象 ??

有關它的資料真是少得可憐,現在只要聽到"永安橋"的名字,馬上就會聯想到宜蘭大埔的那塊石板橋 ^o^
雖然不曉得有關它的來歷,但能看到出磺坑在日治時期曾存在的遺跡之一,尤其還是偶然相逢的巧遇,就已經是讓我一整天都帶著好心情囉 ^_^



出磺坑城隍宮就在出磺坑古道附近,要開始古道之旅前,當然要先來向城隍老爺好好祈求平安才行呀 ^ ^

在入口兩根門柱分別寫著"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城隍宮",記得以前廟埕上也是寫著大大的廟名,現在還是保留以前的模樣,但"宮"卻換成了"廟",就連前殿的廟名匾也是叫做城隍廟,莫非現在僅剩入口、香爐、還有前方的戲台,才能找到城隍宮的殘跡了嗎 ?? 建廟之時苗栗縣已成立,縣治已有城隍廟,因此廟是民間奉祀,為了區別才名為城隍宮,原本使用多年的廟名不知為何改掉了 ??

出礦坑城隍宮建於光緒四年(1878),相傳由先民邱阿玉自原鄉廣東梅縣白泥湖分靈城隍爺來此祭拜,原位於油礦陳列館旁,1919年因日方為了開採出磺坑油田而協議遷回故居奉祀,後因地方不平靜,才又遷到現址祭拜,現在是出磺坑信仰中心~~

在那個漢人由苗栗平原沿著後龍溪逐漸開發大湖、獅潭的紛亂年代,以產油著名的出磺坑會選擇城隍爺爺做為守護神,或許是有神秘的深層意義...................



在出磺坑城隍宮前方的觀景台向前望去,已約略可以瞧見牛鬥峽谷的英姿~~



總算要開始今次旅程的重頭戲---出磺坑古道,哈囉~~真是不好意思,讓妳等了五年才來拜訪妳呀 ^o^

p.s 其實它也是苗栗縣內著名的賞桐聖地,若是在五月飛雪紛飛時拜訪它,會非常有fu的哦~~~



以前第一次見到這塊牌子只覺得很新奇,現在再次遇見,心境已是大不相同,一整個是超懷念的~~

看著開礦村的名字,真是有著無限的感慨,若是出磺坑的榮景能持續至今,昔日曾存在的出礦村又怎會併入開礦村裡 !! 嗯~~這幅畫真有意思,將出磺坑城隍宮與週遭的中油相關景物畫得是相當傳神有趣呢 !!



走在這條通往古道入口的超陡山路,才走沒幾步就想放棄了說~~比想像中的還要有挑戰性,連續爬坡不止歇真是訓練體能的好地方,難怪它又別稱陸軍登山步道,名字真是太貼切了 !!

本來它也有一幅像剛剛見到的開礦棧木版畫,上邊寫著"陸軍登山步道",上次僅是路過就有看到,這次臨到行前卻找不著.............唉,有些小失落哩~~



開礦村的電線桿,當然要叫做開礦幹啦 !! 應該是沒機會改名成"出磺幹".....吧~~



中油不僅是探到油就拚命挖而已,原來也是會回饋鄉里,善盡它的社會責任,嗯 !! 不簡單~~~



還未走到上方就遇到一群狗對著我逛吠,一時=有點被嚇到,幸好都被鐵鍊給綁住了,所以OK的啦~~

其實在這個位置就能見到牛鬥峽谷的美景,只是前有大樹擋路,旁有數犬狂吠,不敢太靠近,只好在遠遠看著意思一下就好 -_-



再往上走一點點就會來到胡天宮,不知不覺就到達了,這個時候才發現,好像錯過那條傳說中的捷徑耶 !!!

.........算了,現在也沒那個體力再重走一遍,有的時候繞繞遠路,也能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_^

p.s 如果是開車來這裡的話,胡天宮旁的這塊空地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 只是疑似私人土地,要停車的話可能要先問過此間主人吧 ~~



再往上走一個小陡坡,出磺坑古道就到啦~~咦 !! 還不到一分鐘耶,超近的~~~

入 口的解說牌說它是法雲寺古道,簡稱出雲古道,而且通篇都沒提到出磺坑 >_< 有些小悲情~~雖然法雲寺直到到日治時期才出現,但可能因為路徑可直達而且它身為當時台灣四大佛教道場之一,名氣之高不在話下,所以這條古道才會與它做連結,但做為清朝時後龍溪水高漲之時,前往大湖的重要交通要道,稱呼它做出磺坑古道比較貼切吧~~

上次從法雲寺走到出磺坑,卻遍尋不著往來佊此間的古道踪跡,不得已繞路而行,經過幾座電塔,甚至連玉女山、金童山的登山口都有路過,之後再一路向下來到開礦國小後方附近,雖然走到出磺坑的目的有達成,但未能拜訪出磺坑古道一直是個很大的遺憾,直到現在還是很納悶,當時的出磺坑古道究竟是跑哪兒去啦 !! 居然連個影子也沒見著,至今仍是一個解不開的謎題.......

現在總算有機會解開這個深藏心中長達五年的疑惑,此刻心情真是雀躍不已,這次改從出磺坑出發,而且連入口都找到了,這次應該是絕對不會再錯過它了 ☆_☆

只是......還沒走進裡邊,便看到整條步道是雜草蔓生,好像荒廢了許久的樣子,預期可能會與亂草大軍奮戰,幸好今天穿長褲,出門前的一念之差,幫了此時的我一個大忙呢 ^﹏^



一開始便是風景秀麗的竹林夾徑,搭配些許陽光輕灑,清幽恬適的山林小徑真是超有fu的 !!

可惜這迷人的景色僅有這一小段,接下來是截然不同的明媚風光囉~~~



據說出磺坑古道(法雲寺古道)全長1.8公里,出磺坑城隍宮與大湖法雲寺分別為起屹點,若當真如此,在此立這100公尺的路標此不有些奇怪...........哎呀 !! 管那麼多,走就對啦 XD



路況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糟糕,沒多久就遇到大樹擋路,而且是連根拔起,今年的颱力威力蠻猛的,相較其他地方,這樣的災情已算是相當輕微,輕輕一跨就過去囉~~



又是一處崩塌,好像是山壁滑落,看起來還OK,沿著裡邊走就沒問題~~



哇哩咧~~現在是花生省魔術,情況是一次比一次嚴重,連路基都整個坍掉了,形成一座迷你小山谷,如果面積再大一點,可能就要被迫打道回府了,幸好最近都沒下雨,乾燥的泥土不會粘腳,手腳並用下,很快就來到對面~~

比較擔心是可能還會遇見更麻煩的路況,實在是不想走到一半就折返,那樣感覺可是非常差的說~~

幸好沒再遇到這種會令人心驚驚的景象,好加在選擇陽光普照的大晴天來拜訪,若是巧遇陰雨綿綿,就沒有其他選擇,直接放棄才是最好的辦法 T_T



這段走在蒼鬱森林裡的木棧道,不再路跡不明、沒有擾人雜草,即便是上坡,漫步其中滿是無比愜意,錯落光影散落林間的暢然快感實在非常美妙,尤其是在越過那幾處不甚討喜的糟糕路段後,更是讓人珍惜享受這短暫卻又十分怡人的芬多精洗禮 ^_^



走了500公尺,總算是來到了觀景台,看這草木蔓生的模樣,似乎也是廢了,果然,什麼風景也看沒有,都被樹木擋住了,唉~~~~~



突然間眼前為之一亮,來到一處十字路口,前方可到金童山、後方則是可前往玉女山,右邊那個階梯走下去便會到達法雲寺~~

那麼這裡應該就是金童山(尖山)的鞍部,咦 !! 那我幾年前應該有經過這裡才是,但卻沒什麼印象的說.......



回頭一看,右邊是我剛走過的路,隱約可見到觀景台的模樣,左上方是前往王女山登山口的山路.......

哦哦 !! 當年的回憶一點一滴地慢慢回來了~~~



五年前來這裡時,可是寸草不生的黃土大地,當時是從玉女山登山口那裡走過來,頭頂上方不遠處的高壓電線滋滋響聲的回憶仍是印象深刻,記得那時從那泥土坡道走下來時還差點滑倒,整片山頭沒有任何林蔭遮蔽,卻也將整座後龍溪河谷與出磺坑的景色是一覽無遺,八角崠山脈的山勢稜線全都盡收眼底,現在才曉得,這是十分難得的體驗,現在可是沒有這樣的視野了~~

看著這左上右下的山路,以前應該走過才是,應不至於完全沒印象吧 !! 對照以前拍過的照片,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以為消失了的出磺坑古道,尚在整修中,總算是了卻心中一顆懸掛多年的大石,哈 !! 可以有機會從法雲寺走到出磺坑,卻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也算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呀~~

現在心情因為放鬆了,可以想得比較開,不過以前可不會這樣想哩 ¯□¯



這裡最大的賣點不就是欣賞牛鬥峽谷嗎 ?? 觀景台已經失去它的效用,前往玉女山的山坡稍陡兼小石多,一旦滾動都是直接到最下方,但為了眺望美景,還是給它一步一腳印地慢慢上去,來到一半實在是懶得走,只好將眼前的草叢撥開再用盲拍的方式拍照......雖然以前就領教過它的景色,但再次遇見,還是被這自然奇景給迷住了呀 ^_^

不久前才經過的油礦陳列館變得好小哦~~出磺坑的景觀好像沒什麼變化,不過先前有看到位在下方的一位高聳像煙囟的東東好像不見了說~~再過個幾年,不曉得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



真是上坡容易下坡難,幸好有帶登山杖,慢慢地走下去還不要緊,只是到達鞍部後才發現整條褲子都是鬼針草
哇~~有得清了 +_+

繼續沿著法雲寺步道前進,大部份都是依山而建的木棧道階梯,有了扶手真是安全,但畢竟荒廢了好一陣子,山壁上的葉子都已經長到會遮蔽視線的地步,有時還要與它們玩撥撥樂,現在已沒有一開始的厭煩,反倒覺得十分有趣呢 XD



已經可以看到汶水新橋,看來法雲寺就快到了~~~



雖然這段路也曾在數年前走過,但因為當時仍是原始的土路,與現今所見完整又安全的步道結構大不相同,難以從記憶中尋得曾經走過的相似影像,但當來到此處,看到遠方那小小的鐵棧道,真是好熟悉的畫面,這段時間,沒變的東西就是它了,連樹木長的方向也都相同,這次與其說是古道之旅,倒不如說是懷舊之旅吧 ^ ^



難得遇到一段讓人為之清爽的竹林夾徑,但只有那麼一下下,因為出口就快到了 +_+



回望出口,相同的位置卻有著不一樣的景色,當年走右邊這條路要去出磺坑,巧遇山崩的情形下不得不改由左邊這條路繞道而行,反而展開一段計畫之外的另類旅程;這次改從出礦坑出發要去法雲寺,總算是有走到這條掛念多時的出磺坑古道,昔日寸草不生的黃泥土路如今盡是青翠綠意,雜草蔓生的熱鬧景象反倒有些舉步維艱~~雖然步道路況有些意料之外的頹圮,但還不算太難走,若是再晚一陣子可就難說了~~

哎呀~~總算是一償宿願,此刻的心中只感到無比的充實 ^_^



沿著唯一的土路來到這片廣場,想也知道,大湖法雲寺到囉~~



不急著到前面的廣場,在週遭晃晃先,這裡有一處與苗栗大湖有著深刻連結的重要珍貴史蹟非常值得一探,來這裡卻錯過它可是非常可惜的呢~~那就是傳說中的大湖開闢紀念碑~~~

前方有株被鐵網圍住的樹木,據說是波羅蜜樹,每年都長出纍纍飽滿果實,被視為智慧象徵,所以才特地加以保護,有時信徒會來此地上香膜拜~~



大湖開闢紀念碑立於大正六年(1917),由大湖仕紳所立,下方碑文落落長,內容皆是贊揚吳氏兄弟開墾大湖的功績,原來有吳定有四兄弟,分別為定貴、定新、定連、定來,整篇文章盡是溢美之辭,雖然對原住民來說是世居祖地受到外人入侵,但對漢人而言,多了一處可以生存下去的新天地,所以才要歌功頌德一番吧 !! 不過碑文裡提到吳氏家族是在同治元年(1862)入墾大湖,可是《大湖鄉志》卻說是咸豐11年(1861),不知哪個才是正確的 ?

20121020 176.jpg

吳家四兄弟中以吳定連最出名,吳家原住新雞隆,因鄰近泰雅族居地,常受騷擾,決定率領族人鄉勇對抗,深入大湖抗敵兼拓荒,帶動漢人入墾大湖,1877年曾協助清廷在馬那邦山、輝婆山的隘勇線與原住民泰雅族對抗,1888年配合開山撫番政策討伐大小南勢社,後因軍功賞戴五品花翎,1897年獲授紳章,1904年與黃南球捐款資助興建大湖支廳舍,1909年起擔任新竹廳大湖支廳大湖區長,是大湖地區清末到日治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前有黃南球闢墾獅潭、後有吳定新、吳定連開領家族成員開拓大湖,雖說是漢人從苗栗平原挺進山區的領導先軀,但一部血淚斑斑的苗栗開拓史,亦是當地原住民的英勇奮戰史...........



來到廣場,陽光一片燦爛,此時眼前矗立著一座綠白相間的典雅建築,便是日治時期便聞名全台的四大佛教法派之一、大湖法雲寺派的重要據點---大湖法雲寺~~

群山環伺、風景秀麗、居高臨下、俯瞰一切,實在很想看看若是剛好遇到山嵐輕拂的細雨紛飛時,雲霧纏繞山頭的景色應該會很夢幻吧 ^ ^

以前來法雲寺時,把它當作一處清幽恬靜的佛教聖地,單純當個遊客四處閒晃;現在再訪,看到它時只覺得與承天禪寺挺像的,摻雜著當時連續七個星期五下午都去那裡跟著法師唸經的回憶...........

就在這再度拜訪此刻,才深刻地體會到法雲禪寺的莊嚴與靜謐~~~~



大湖法雲寺建於大正二年(1913年),1914年落成,座落觀音山,初名觀音禪寺,後改成法雲禪寺,當時吳定新、吳定連昆仲為了安撫清朝開山撫番造成的泰雅族亡魂,另外此地正好與遠方鷂婆山對望,因其山容險惡,視為不祥,加上原住民出草頻繁,造成百姓不安,吳氏兄弟看中此地山巒秀麗,決定在此建廟鎮壓~~

一開始由劉緝光延請來自福建鼓山返台的妙果禪師擔任主持,他推薦鼓山湧泉禪寺的覺力禪師來台擔任開山主持,其屬於曹洞宗,開創法雲寺派,被稱做台灣佛教四大法派,做為本山的法雲寺也喚做台灣佛教四大名山,後來這間寺院逐漸成為大湖重要的信仰中心,更發展成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道場的發源地之一,初建時是三川脊式傳統寺廟建築,1927年因白蟻柱蝕而拆除重建,1933年覺力禪師圓寂,妙果禪師接任,寺廟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毀損嚴重,僅建三間僧房維繫廟務,直到1951年才重建成千島破風屋簷的入母屋造屋頂格局廟宇,現貌則是1981年改建而成~~

1960年妙果禪師圓寂,傳位妙然,1963年得到大同集團林提灶伉儷贊助建環山道路,1965年落成,透過彼岸橋連絡外界交通,1996年妙然圓寂,由其徒達碧法師接任成為第四任住持~~

寬廣的正殿樸素典雅,後方那尊偌大白玉佛是法雲寺最重要的文物,前方還有一尊較小的釋迦牟尼佛金身,是1954年由新加坡的弘宗法師募款製作再捐贈廟方,雖未進入裡邊,卻已能充份感受到那安靜肅穆的詳和氣氛,整個心也似乎跟著平靜不少呢~~



法雲寺另一個最大特色就是那遼闊的視野景觀,趴著欄竿、彎著身子欣賞風景,多麼愜意都不用說呢 ^ ^



就算不是前來此處參拜的信徒,還是可以在此盡興而歸,登高遠眺秀麗的山光水色,栗社詩人賴江質在1928年曾題詩”法雲古寺景迎人鷂嘴啣煙汶水濱”,之後便以法雲啣煙名列苗栗八景之一,仿佛就是述說眼前這般如夢似幻般的景致,左方便是汶水溪,前面那小小的建築群便是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是可以帶著全家大小遊玩的好地方 XD

放眼望去,富興村、水尾坪,甚至是遠方的鷂婆山也都清晰可見,看著大湖山區的平疇綠野倒也十分舒適,據說當年大湖時常發生漢番衝突,疑似鷂婆山作崇,才有在隔著大湖溪興建法雲寺之舉,意在抑制其不祥之氣,真是極富神話色彩的鄉野傳奇,不過我還滿愛聽的呀~

寺殿座落觀音山,兩側有金童山、玉女山相伴,光是這一點,就覺得法雲寺好似充滿了靈氣,是修行的好地方 XD



往下看就是彼岸橋,為什麼會特別注意它呢 ?? 因為五年前來訪時見到的可不是這副模樣............



當年就在柯羅莎颱風來襲後不久後,恰巧來訪法雲寺,意外見到這驚險的一幕,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可怕哩~~

原來那個時候小七就在啦~~下去時有順便逛一下,裡邊好多重機騎士&單車勇者們,該不會是要準備去征服台3線吧 XD



高聳險峻的金童山,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麼地令人敬畏~~~



依依不捨離開法雲寺,準備到山下的汶水老街一遊,漫步在蜿蜒山徑小路,雖是柏油路,但是坡度起伏仍不小,大客車進不來,小客車也要慢慢開,在這條路還沒有開闢的年代,如果不是信仰夠虔誠,很難怡然自得地踏上朝山之路吧~~

20121020 198.jpg

20121020 197.jpg

山門沒有很大,上邊還能見到林煶灶、林妙賢的名字,走在這條彎彎曲曲的馬路,沒有看到確切的路標,只有舊山門旁見到一塊寫著"妙賢路"的石碑,據稱是這條路的名字~~

DSC02052.jpg

山門旁有塊”阿鞞跋致嶺路碑”,裡邊盡是修路大德姓名,捐獻內容只有”丈”、”尺”,應與路段長度有關,很特別的單位,這次忘了拍,只好拿上次拍的充數 +_+

碑名很繞口,據說這是佛教修行果位之一,意指不退讓,聽說在交通尚不便利的古早時期,想上山只能透過大湖溪畔的彼岸橋(吊橋),沿著將近一千八百級的石階往上走去,陡峭的程度應該不遜於天母古道的水管路,只能一步一腳印緩步上山,若能堅持撐到抵達寺院,代表能夠修行得道之意,現在有馬路很好走,這塊勉勵信徒意志的石碑也逐漸被人遺忘了 @_@

阿鞞跋致嶺路在馬路開通後,好像也跟著消失了,是有一些捷徑可以避掉一些蜿蜒的路段,但究竟是否是以前留下來的登山步道就不得而知囉~~~~



來到這看似三叉路,實則五條通的路口,右前方的馬路可以直達能通行汽車的彼岸橋,左側則是可以前往那建於大正5年(1916年)的彼岸吊橋,至於其他兩條小路則是被馬路分割的土路山徑,既然決定要去吊橋逛逛,捷徑是當然一定要給它走一下呀 !!

20121020 205.jpg

在路旁可以看到一些石階,如果沒記錯的話,都是幾年前曾經走過的地方,現在則是草長得超高..........唉 !! 好像被遺忘許久了呢 +_+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彼岸橋,沒走過這座吊橋就等於沒來到法雲寺 !! 就連後來所建的水泥橋都沿用它的名字,本來就覺得這個名字甚有意思,現在想想,或許對於法雲寺來說,有著不為人知的特殊意義 ??

對照先前拍過的照片,那本來是阻止機車通過的的橫木被鋸掉了一小塊,總覺得好像沒差,因為記得當年剛來這座橋時,還未踏足其中,便被迫讓路給急駛而過的機車大叔 >_<



平平都是彼岸橋,不曉得在那座水泥橋上遠眺這座吊橋是怎樣的感覺呢 ??



其實它的正式名字是叫做法雲寺彼岸橋,兩旁還有對聯,不論書法&意境都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走過汶水橋,汶水老街就到囉 !! 原來一旁就是停車場,車子還真不少,原來這裡還挺受歡迎的~~

.............看到那個草莓,實在是不會聯想到汶水,第一個想到的是大湖啊 XD 草莓香腸真好吃 ☆_☆



汶水老街的名產是什麼呢 ?? 除了福壽之外,滿街的曬豬肝應該也能名列其中 ^_^



汶水老街做為公館、獅潭進入大湖的重要交通要道上,早在清朝時期就是一處繁華的小聚落,亦是大湖開發的前哨站,台72線的設立避開這裡,使得此地一度沒落,但拜大湖草莓、泰安溫泉的超高人氣以及雪霸國家公園的設立,因位處遊客必經之處,再度帶動它的繁榮發展,現在則是以老街聞名的苗栗觀光景點,是覓食的好地方,坐在街角就這樣看著往來遊客的盈盈笑語,開始想像若是有機會帶著一家大小來這裡play一番,應該可以玩得盡興而歸~~

只是仍有聽到部份遊客說這裡沒什麼好玩的 @_@ 沒有能夠做為指標性的古老建築,想要憑著悠久的歷史來吸引遊客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果然美食才是王道,看著遊客兩手空空從停車場出發漫步汶水老街上,再回來時則是人手一杯飲料或是零食,在街上散步隨拍,沒有太多商業化的包裝,縱然沒有老建築的加持,仍是非常怡然自得 XD

p.s 黑白子製成的飲料不錯喝,永和亭餐廳的人潮多到滿出來 ^o^ 雖然整條街上帶著些許寧靜的氛圍,但是熱鬧的地方可是一點也不遑多讓 ≧◇≦



造型好有趣的木頭腳踏車哦~~沒有踏板耶 !! 果然很適合小朋友,看著小妹妹奔馳的模樣真是超古錐的 ^ ^



看了門牌後才發現,汶水老街原來是獅潭鄉的地盤 ! 它與大湖以汶水溪為界,不遠處就是公館轉溝水,
光是今天就走了苗栗縣三個鄉鎮,呵呵 !! 瞬間累積319鄉鎮趴趴走的經驗值的捷徑 ∩_∩



汶水老街上的公車站牌當然是叫做汶水啊 XD 只是若逢週休假日,公車會避開此地走外邊的汶水新橋,所以只好給它意思意思拍個一下,想坐公車得到別的地方才行 ¯□¯



往南來到法雲寺口站,雖然很高興終於來到下一個站牌,但公車也一樣不會經過這裡,所以還要繼續尋尋覓覓,其實隔壁的汶水新橋頭附近就有一個站牌,不過前方的小七比較有魅力,還是決定先去那裡補給一下,因為回頭太遜了,所以決定沿著台3線繼續往南走,希望下個站牌不要太遠才好 ^^



才走沒幾步路,嘈雜的人聲瞬間安靜,取而代之的是喧囂不已的熙攘車輛,反差也未免太大了吧 !!

走在平凡無趣的馬路上特別容易累,不多時來到天后宫前站,有些懶得動,就決定在此搭車回苗栗車站~~

這座候車亭做的還真是非常大湖 !! 那超大顆的草莓還真是意象鮮明,一看就懂.......這裡真的是大湖啊 XD

undefined

苗栗車站改建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中,似乎不久後就會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感傷之餘,挺期待的說

上次本來打算從法雲寺走出磺坑古道到出磺坑的,沒想到因為找不到路,只好改走金童山鞍部,繞呀繞的結果來到出礦國小附近,古道明明就在眼前卻莫名其妙地錯過,這幾年都耿耿於懷,反覆思考與不斷看先前拍的照片,仍是沒有任何頭緒,所以舊地重遊的念頭一直掛在心裡,這次總算是給它實現啦,而且還找到為何當初會迷路的原因,真是超高興的 ^﹏^

今日一遊有股難以莫名的心情解放......多年宿願如願以償真是超讚的,以後要再多來苗栗逛逛呀 ≧◇≦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