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漫遊在舊山線的鐵道故事上...............超有意思的苗栗山城小鎮之旅呢 ^_^



出遊日期:2010.11.27

舊山線的鐵道風情只要來過一次就絕對會讓人念念不忘,尤其是拜訪泰安車站後,就一直想找個機會探探傳說中的勝興車站 & 龍騰斷橋................哇 !! 超深刻的體驗呢 ~~難怪那麼多人即便在擁擠的假日時分也要來這處舊山線地標朝聖一番,尤其在舊山線復駛後,更是攻佔不少鐵道迷們的記憶卡哩 XD 真的是超有魅力的啦 ^_^

雖然沒能趕上舊山線復駛的行列(.......其實是懶 + 怕人擠人 -_- ),但還是想辦法把這篇網誌從深海裡拉出來,不然很有可能會一直不見天日哩 +_+

14dee2597a8ec3.jpg

從地圖可以看到勝興車站與龍勝斷橋皆在狹小的山路上,車多的時候不是很好走~~

日軍登台與抗日義軍激烈的乙未戰爭過後,著手建設這塊海外第一塊殖民地,首先是交通建設,總督府決定興建一條貫穿西部、連結基隆到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當時北部已有劉銘傳所建基隆到新竹的清代鐵道,於是分南北兩端各自新建與改良,到了1903年僅剩三叉河(三義)到葫蘆墩(豐原)的鐵道因工程艱鉅,此地還未建成,為了加快速度,先建一條三叉河到伯公坑(火炎山南邊、鄰近大安溪)的輕便鐵道以運送建材,1904年暫時成立伯公坑停車場,兼營客運,同年日俄戰爭爆發,因國防需求再加築葫蘆墩到伯公坑的軍用速成線輕便鐵道,1906年完工,直到1908年,九號隧道與大甲溪鐵路橋完工,4月20日全線通車,10月24日在台中公園舉辦縱貫線通車典禮,1922年因滯貨事件而興建海岸線(海線),運貨為主,臺中線則因經過地方皆是人口密集大城鎮,所以是以客運為主~~

現稱舊山線的鐵路在當時屬於臺中線,這段擁有兩座車站(勝興車站、泰安車站)、四座鐵路橋(魚藤坪橋(龍藤斷橋)、內社川橋、大安溪橋、大甲溪橋)、九座隧道的鐵道工程是總督府引以為傲的政績,卻在1935年受創嚴重,經歷重建而在1938年恢復通車,1998年配合雙軌工程,新山線承接台中線的使命繼續運作,本以為會就此被遺忘的舊山線因迷人的鐵道風情令人嚮往,加上鐵道設施大多完整保留,不論勝興車站、泰安車站、龍騰斷橋.....皆值得一遊,甚至是改建自舊山線殘跡的后豐鐵馬道也很有一採的價值 !!

以後有機會再一一探訪,今日先去看看傳說中的勝興車站、龍勝斷橋吧 ^_^



因為沒有公車可以到勝興車站(這一點實在很糟糕.......不是要支持節能減碳嗎 >_< ),只得另找前去的交通工具,上網找了一下資料,聽說三義車站前方就有租機車的地方,而且便宜又大碗,只是不曉得在總是遊客眾多的假日,是否還能租到呢 ??

前一晚忘了向機車行打電話預約,哎呀 !! 真是糟糕~~不過還是先來三義車站碰碰運氣吧 !!
大清早的,桃園沒有直達車可以到達哩 +_+ 直好先坐到苗栗車站再轉車,乘坐的南下區間車上小貓沒幾隻,就在搖搖晃晃中來到了三義車站,嗯 !! 也是一處山線上的悠悠小站,還沒開始今日的旅程,整個就是好清閒呢  ^_^



就是這間建光.榮泰機車行(看名字好像是兩間車行聯營的感覺),隔著台13線,就在三義車站的正對面,想不發現都很難 XD

還好仍有車子可借,而且老闆不但有給旅遊地圖,還有貼心的旅遊諮詢,連哪間民宿評價與價位也一清二楚........下次再來三義趴趴走的話,還會再來這租車的 ^_^



沿著小路騎進去,殘存的舊山線鐵道是最好的指標,沿途起伏不定,告別熱鬧的三義街頭,開始品味勝興山城的寧靜悠閒.....

途經一號隧道,附近便是聞名鐵道史,坡度達千分之二十五,曾是台鐵最陡的鐵道區間---十六份坡,代表勝興車站不遠囉~~

p.s 這個解說牌..............是不是放錯地方了啊 3_3



1935年那場威震新竹州的大地震,造成臺中線的12座鐵路隧道全部受損,包含見返坂隧道、功維敘隧道、銅鑼隧道及舊山線的九座隧道,其中舊山線的火車隧道原本皆是造型典雅的磚造隧道,可與功維敘隧道相比擬,但在震災過後,都用鋼筋水泥補強,只剩一號隧道還大致保持原本的樣貌,所以雖然這裡是冷門景點,也要稍微停下欣賞它的鐵路采風~~

漫步在舊山線上的幽幽鐡道山洞似乎挺誘人的,而且長度也不長.................只是還要來回牽車有點麻煩~~
算了,先把代步的機車在勝興車站附近停好再說吧~~







接著來到一處街道,兩旁商店住家逐漸增加,往來人車熙攘不絕,慕名已久的勝興車站不一會兒出現囉 !! 不過站體大部份都被前方的南洋杉給遮蓋住了,一時間有些會意不過來哩 ^ ^

街道兩旁商店與往來人車變多,慕名已久的勝興車站隨即出現在眼前 !! 不過站體大部份都被前方的南洋杉給遮蓋住了,一時間有些會意不過來哩 ^ ^

它的前身是建於明治36年(1903)的十六份詰所,1908年改成十六份信號所,現在所見的車站主體則建於大正元年(1912),昭和5年(1930)升格為十六份停車場,又稱十六份驛,1935年因地震災情重創台中線,當時曾在此地臨時設立十六份臨時詰所,負責修復一號到六號隧道之間的工程,1958年因地屬勝興村便再更名為勝興車站~~

建材使用杉木並利用卡榫銜接,沒用到一根鐵釘,堪稱全台最有資格被稱做木造車站的車站,能夠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倖免保存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當舊山線列車尚未停駛前,沿途的秀麗風景便已吸引不少遊客造訪,1998年9月24日舊山線正式廢線後,得到不少民間團體多方奔走營救,總算得以保存三義至后里間的舊山線遺跡,多年以後的舊山線得以復駛,要多方感謝眾位前輩呢~~







勝興車站的外觀乍見時與木造站房時期的泰安車站有點像,不過還是有些差異,這裡除了沒有老虎窗外,外型也非入屋母造而是接近切妻造,而山牆突出部份下方的托架樣式則頗具洋風,至於八卦米字柱頭及尾端的尖茅造型、虎牙式鋸齒裝飾則是帶有極富趣味色彩的鄉野傳奇~~

一說是為了避邪,因為車站所在正好是附近九座虎形山頭所環繞窺伺而成的"虎穴",恐不利當地居民~~
二說是為了鎮煞,因為這裡正好位處關刀山麓,而關刀山的山形如刀背,煞氣甚重~~
三說是為了破風水,因為此處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恐不利日本當局的統治~~

猜猜看,哪一個才是真的呢 ??



寫什麼意見好呢................希望假日有接駁公車可以連接三義車站到達勝興車站&龍勝斷橋,如此一來,就不用為交通工具大傷腦筋,也能節能減碳 !!!



古早時期的勝興車站曾是關刀山登山口之一,現在則是欣賞落桐似雪的好去處,附近較有名氣的步道則是挑柴古道,即便是假日人滿為患的勝興車站,它附近的步道可是幽靜到不行..........

如果能善加規劃將人潮分散一些,勝興車站的旅遊品質才有提昇的一天~~



上次坐平快是在淡水線.............好久好久以前的往事囉~~~





昏暗的候車室僅能靠著一束束映進來的微弱光線來享受在這山城小站等車的片刻寧靜,然後走到月台迎接璀璨日光帶來的欣然朝氣........哈 !! 還是晴天來勝興比較有fu ^ ^

這裡的折衷式牆體幾乎是台灣所有木造房子必備的建築型式,以前住的憲光二村雖然是建於光復之後,但也是這種建築型式,所以看到這個樣子特別懷念說 ^ ^



勝興車站的名氣之大,幾乎與舊山線劃上等號,而另一處同屬舊山線的泰安車站則備受冷落,雖然這裡屬苗栗舊山線協會管轄,但兩處分屬苗栗、台中,無法統一管理註定了要走向不同的觀光路線~~

雖說動靜不同、冷熱互別,勝興車站與泰安車站各有其獨具的魅力,但泰安車站至少有公車可到達,而勝興車站的成功模式為何不能複製到泰安車站..................................唉 !! 還是不要想太多吧 +_+



從月台部份欣賞勝興車站,又是一番不同的韻味~~

舊山線上的四座橋樑、九座隧道、唯一的折返線......當時施工的艱困程度與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卻浴火重生的傳奇故事,都奠定了它在台灣鐵道史上的不凡地位,而勝興車站更是集舊山線上所有竉愛於一身的嬌貴寵兒~~

勝興車站屬於擬洋風的和洋折衷建築風格,採用日式屋架及屋頂使用波浪板屋瓦在目前僅存的木造車站中相當少見,而外牆幾乎都是雨淋板的樣式也是一大特色~~



沒想到勝興車站也有一塊與泰安車站甚為相似的鐵塊,完全是意料之外,超驚喜的呢 ^__^

不過它的人氣與在泰安車站的兄弟可是天差地別,上次經過泰安車站到裡邊閒逛時,還聽到有個帶團的導遊指著那個鐵塊說明它的由來,包括它的前身是鐵軌等等的(當時鐵塊已被固定住,怕撞到人吧 !!),而這裡的嘛...

稍微停下觀察,雖然遊客人潮熙攘、進出頻繁,但都沒人注意它,完全被忽略了>_<
唉.......畢竟與勝興車站有關的誘人景點太多,這樣的小東西又豈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_+

記得泰安車站月台上的鐵塊是以前火車即將到站時,站長為了通知乘客敲打用的,不知這個下方油漆剝落、鏽斑滿佈,怎麼看都是頗有年份的東東是否也有相同的功能,還是後來才裝設單純裝飾用,但今天能見到舊山線唯二的車站上都有相同的東西,心情真的是好到不行呢 ^_^





勝興車站在台灣西部縱貫鐵路上有個永遠的第一名,那就是有個高度位居首席的著名封號~~

對勝興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月台上的這塊台灣鐵路最高點紀念碑,如果來此沒有拍到它或是以它為背景合影留念,等於沒來過勝興呢 XD

雖然石碑上有註明上面字樣是1959年所題,但據說在日治時期此碑早已存在,上面還刻有"十六份停車場"字樣,那時的標高是三六三公尺,在改朝換代的時空流轉後,如此帶有異國風味的話語自然也不能見容於世.....................

這裡是台鐵自基隆算起164公里599.8公尺處,海拔402.326公尺是台鐵西部縱貫鐵路上的最高點........
如果在全台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車站及最低處也都立個紀念碑,不曉得對鐵道觀光會不會有所幫助啊 ^o^





既然來到了舊山線的精華地段,不好好走一下鐵道可是粉可惜的,漫步在晨曦映照、景色幽然的鐵軌上,只有微風輕拂樹梢的天籟樂章圍繞在耳邊,光是這些小地方,就讓我好喜歡這美麗的小小山城 ^o^





情侶漫步鐵軌的浪漫景象永遠是那麼迷人.......這裡沒有泰安車站的"愛妳,絕不出軌"的遊戲可玩,不然若是不小心踩到枕木的情形應該是很尷尬的吧 XD



勝興車站旁有一號與二號隧道,其中二號隧道離車站最近,本來自從摸黑走過平溪線的幼坑隧道差點巧遇火車後便不是很喜歡走隧道,但一來這裡人潮甚多,且站在隧道口便可見到另一邊,加上來勝興車站不走隧道好像很可惜,所以幾經思量下,決定壯著膽子走到對面囉 !!



隧道入口上方有後藤新平所題的"開天"二字,字跡雖被填平但仍依稀可見~~





走進隧道後,一開始還沒怎樣,等到中段後..............哇咧 !! 好黑哦 +_+ 伸手不見不指耶~~地上碎石甚多又沒辦法走太快,獨自走在裡邊又沒照明設備的情況下很容易讓人胡思亂想,已經不是怕不怕的問題,只想趕緊將它走完哩 @_@



看到隧道出口真是恍如隔世.............有些小感動,幸好火車不會經過,可以慢慢走出來 ^_^





回望剛剛走過的二號隧道,這邊的出口已見不到任何遊客,僅剩斑駁泛黃的舊山線鐵軌~~

呵呵 !! 不太想再沿原路回去(膽子越來越小),走一旁的苗49線回勝興車站吧 ¯□¯



雖然今天騎車來回這條路上多次,但直到用走的,才能觀察到一些平常都沒有注意到的景色.......

來到苗49線與苗56線交會處,這裡有人員管制車輛進出,此時看到一旁的護欄........
嘿 !! 挺有意思的,完全就是火車的造型,還有小小的台鐵mark,哈 !! 這就坐著懷舊復興號回到勝興車站吧 ^_^



比起筆直的鐵道,苗49線可是一路上坡、彎道甚多哩 -_- 總算再度看到鐵道,居然已經到了那麼上面的地方,唯一的好處就是..........從這裡就可以輕鬆往下走啦 XD



很有意思的勝興車站週邊導覽圖.........該有的景點都有列上去,而且原來附近共有六個停車場這麼多啊~~



在快到勝興車站前會先經過挑柴古道入口,這條見證昔日三義山區伐木業盛行及當地居民運送農產貨物的古道,最佳造訪時機莫過於飛雪桐花季了........呵呵 !! 其實是懶得走,難得來勝興一趟,到處走走看看先,以後再找機會拜訪它囉 ^_^

p.s 最近真的很懶 XD



早上來這裡只覺得人潮稍多,等中午再訪.........站前廣場幾乎停滿了車,差點找不到車位~~下午再經過時,哦哦 !! 別傻了,勝興車站週遭百公尺內連個停車落腳的地方也無,馬路車輛皆動彈不得,仿若小型停車場,遊客擠爆了這小小地方,旅遊品質一點也無,好不容易把機車停好,馬上有人要來收費 -_-
為什麼早上隨便停都沒人理我,下午卻要收費.........不是金錢的問題,只是覺得有些不解哩 3_3





橫跨三代的站名牌散落在月台四處,可不是每個車站都能看到這樣奇特的景象呢~~~



假日才能見到的畫面..........對小朋友而言,這小小的火車比舊山線鐵道遺跡還更加有吸引力吧 XD



無緣得見CK124冒著蒸氣回到睽違十二年的舊山線上行駛的英姿......只好偷瞄鐵道工程車過過乾癮囉 -_-





在微弱的燈光相伴下,漫步在漆黑無人的鐵道上......晚上的勝興車站不見白天門庭若市的景象,安靜到有些可怕 !! 這裡的路燈算多了,獨自經過黑漆漆的苗49線是超級難忘的體驗哦 >_<







沿著舊山線往南走去,就在單線道變成雙線道的不遠處,有一條小小的鐵路鑽到旁邊的草叢去了,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折返線,畢竟千分之25的坡度對當時的蒸汽火車是一大考驗,泰安車站鐵道文化園區便是以"追火車"為標語,聽到火車聲再出門搭車都來得及,不然就是追也追得上,更不用說勝興車站常見的跳火車情景....

人潮集中在勝興車站實在是太可惜,舊山線上可是有好多迷人的景點呢~~~





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古樸雅緻的紅磚拱橋,不論是建材或工藝,盡皆堪稱頂級,曾是日治時期總督府最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在西部縱貫鐵道最後一段完工後才呈現在世人眼前,整體未使用任何鋼筋,不同於舊山線花樑鋼橋的剛體力學之美,歷經兩次地震摧殘,卻完全不損它的地位,如今斷垣殘壁模樣猶如台灣鐵道史上的斷臂維納絲神像,吸引眾多鐵道迷來此朝聖這殘缺精品帶來的細膩美感............

千呼萬喚始出來,與勝興車站並列三義兩大舊山線景點之一的龍勝斷橋,終於出現囉 ^ ^





龍騰斷橋又名魚藤坪斷橋,位於舊山線橫跨景山溪的南北兩段,能以磚橋承載鐵路通行是它最大特色,曾是台鐵最高橋樑,正因有高規格的負重需求,所使用的磚塊也是最高等級~~明治39年(1906年)4月30日開始歷時13個月,直到1907年才完工的魚藤坪橋,曾是台灣鐵道橋樑的典範,卻不敵大自然給予的兩次震撼試鍊~~

1935年4月21日的關刀山大地震(又稱墩仔腳地震),不但將舊山線震得柔腸寸斷,魚藤坪橋也不能例外,經評估因受損嚴重,只好忍痛捨另建新橋,1938年4月附近的魚藤坪鐵路橋完工,建材為鋼筋混泥土,接替它在舊山線的使命直到1998年,形成新舊橋並列的奇特觀,1999年的921大地震將斷橋第四號橋墩磚拱震落.......2003年以魚藤坪斷橋的名義登錄縣定古蹟~~

猶如經常留下大片空白的中國山水畫,殘缺的拱橋帶給人們無限想像空間~~隨著CK124在舊山線上的復駛,古早時期透過磚拱間透視火車奔馳在魚騰坪鐵橋的夢幻景色再度重現在世人眼前,若能因此讓大家注意到舊山線不是只有勝興車站而已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21日似乎不是好日子,以後要多多注意~~~



魚藤坪磚橋的範圍除了較醒目的景山溪北岸六座磚拱外,還包含了南岸另外四座,由於不易親近,甚少有人造訪,不過下方河谷建有步道,這就順道去看看吧~~



南岸部份第七號磚拱是在1935年7月17日的關刀山大地震的餘震後才變成現今所見樣貌~~~
基座早已被大樹盤根錯結地糾纏住,曾被人類遺棄的遺跡,只有大自然會記得它,龍勝斷橋的往日光輝與歲月滄桑,走在此間,感觸特別深..............................



名震一時的魚騰坪磚橋早已不復昔日模樣,只能找個能一覽南北岸殘缺磚拱角度,再看看日治時期的照片來想像了~~~







平平都是龍勝斷橋,南岸人氣卻完全不能與北岸相比,或許是因無法將它與魚藤坪鐵橋攝入同一畫面中,在舊山線復駛、北岸早就一堆專業相機等著獵取那難得的瞬間精采的此刻,這裡有的只是被遺忘的孤寂...

看著樹枝光影盤旋環繞在這曾是台灣鐵道極品建築的歲月殘跡上,靜靜地漫步其中,似乎能想到不少事...
想要一覽舊山線的鐵道故事,強烈推薦此處,真的是超有fu的呢 !!!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