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猴硐、悠遊大粗坑古道,遠眺小金瓜露頭,拜訪貂山古道尋覓傳說中的無緣之墓,最後再去牡丹車站搭車,就算未到九份金瓜石一遊,還是能夠感受到濃郁的採金歲月的礦業風情~~
無緣之墓

今次這趟大粗坑步道連走貂山古道的行程,一開始是打算坐火車到牡丹的,不過要早起才行,結果昨天不小心又搞到凌晨才睡.....沒辦法就坐晚一點的火車到侯硐,也還好,就是起訖點互換而已啦!

猴硐車站

跟瑞芳相比,侯硐稍嫌冷清了一點,在這站下車只有五人,除了我和爸外,另外三個是要去走金字碑的觀光客,和我們今天的目的不同哩!!

侯硐車站設立於大正九年(1920),初名猴硐驛,1962年因認為名稱不雅而改成現名,不過附近人們習慣稱此地為猴硐仔,1972年開始取代三貂嶺車站成為平溪線起站,但在宜蘭線雙軌化後,就改成瑞芳發車,現在則大部份從八堵發車~~

猴硐車站

超大的車站搭配小貓兩三隻的旅客,有點不太協調~~

現今所見水泥磚造雙層站房是1962年完工,在那個年代即有跨站式車站的先進吺計,站內還有三座月台,都可想見當年侯硐車站規模有多麼龐大~~

這一都是為了運送瑞三礦業公司的煤礦而設計,位於車站旁的煤礦坑就有猴硐坑、瑞三本鑛,還有那如今是超大型廢墟的瑞三選洗煤場,不過今天的目標是大粗坑古道連走貂山古道,這些黑金遺跡,有機會再來逛吧~~

猴硐車站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侯硐車站,據說是全台第一個將候車室設在二樓並賣票的車站,更可見這座車站地位曾經是多麼地不凡~~

瑞三鑛業公司

走出車站就能見到偌大的鋼鐵廢墟,傳說中的選洗煤場,1920年完工,1922年開始運作,猴硐礦區的煤礦都要運到這裡處理後再利用猴硐車站轉運基隆港~~

上邊有著大大的"產煤裕國"四字,下方署名"瑞三鑛業公司",這個名字是1962年才改的,原是瑞芳李家代表人物李建興在昭和九年(1934)成立的瑞三礦業株式會社,公司名稱來自向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租下猴硐瑞芳三坑礦區,之後再開設猴硐坑、新坑、本坑(瑞三本鑛),開創猴硐地區的黑金歲月,亦使瑞芳李家成為名聞全台的望族,目前在瑞芳逢甲路還留有其故居---義方居,現在是瑞芳老街的知名景點~~

猴硐瑞三礦業

以前就聽說它很壯觀,近看才曉得真的是超宏偉,雖是廢墟一片,但仍有路可來到上邊的運煤橋,還能近看全台第一座電梯的現況,現在是瑞三礦業在猴硐最醒目的地標,只是上邊沒啥防護措施,加上年久失修,還是在旁邊看看就好 ^_^

猴硐車站

從瑞芳車站沿著基隆河來到這裡,看著公車站牌上的班次,還真是有點......少~~沿用數十年的侯硐地名,似乎在社區意識抬頭下悄悄轉變,因應地名文史工作者的要求,原本的侯硐里己在2005年改回猴硐里,就等台鐵同意,侯硐車站就能改成猴硐車站囉~~

在侯硐車站外稍微逗留了一下,沒看到什麼年輕人,老人小孩倒是不少~~寧靜的猴硐小鎮,真難想像這裡曾有過的輝煌歲月~~

瑞三運煤橋

瑞三礦業的運煤橋,俗稱瑞三大橋,遠遠望去便能充份感受到歲月蒼桑的悠悠古意,屹立多年不搖,依舊風韻猶存、美麗動人~~

最早經營猴硐煤礦事業的台灣人,應是顏雲年,他早期向藤田組承租小粗坑礦區挖金礦,也曾開挖大粗坑採煤,亦開闢久年二坑(其附屬的東一坑即是復興坑),為了運送煤礦到基隆港,1910年與木村久太郎合創基隆輕鐵株式會社, 1912年從基隆經田寮港、圓窗嶺、深澳坑、龍潭堵、柑仔瑞、九芎橋、三爪子(猴硐)的輕便鐵道啟用,名為三爪子線,路線為基隆河右岸,當時左岸的猴硐車站尚未設立~~

後來顏雲年與三井財團合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他在這一帶所擁有的礦權都歸於這間公司,之後才與藤田組創設台北炭礦株式會社興建運煤專用鐵路的石底線(平溪線),即便後改名台陽公司,其煤礦主力都放在菁桐地區的石底煤礦,此地成為基隆炭礦瑞芳三坑,後來成為瑞芳黑金鉅子的李建興在1934年承租此權區成立的公司,才會取名瑞三礦業株式會社~~

猴硐介壽橋

近看介壽橋!!另一邊好像住家比較多,過橋後代表開始進入猴硐里的範圍~~

瑞三礦業公司創始人李建興

李建興為瑞三鑛業公司的創始人(亦是光復後第一任瑞芳鎮長),也是一名是傳奇人物,他在煤礦業的成就幾可與以採金成家的九份台陽顏雲年比擬,瑞芳李家與基隆顏家稱霸台灣礦業,當地甚至流傳"愛生理,找顏李"的俗語,曾差點當上台北市長,至今李氏家族在瑞芳地區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1947年為慶祝其母親六十大壽便建了這座介壽橋,初建時仍是吊橋,使得被基隆河隔開的居民能夠有更便捷的道路,功不可沒~~

1984年由瑞三鑛業公司出資在橋頭興建懷德亭,裡邊有座李建興半身銅像,讓人懷念這位帶動瑞芳黑金歲月的重要人物~~

猴硐介壽橋紀念碑

旁邊還有一座介壽橋紀念碑!!!立於1951年,當年政府打算將原本的吊橋改成鋼筋水泥橋,李建興也有捐款,所以才有這塊台灣省主席周至柔所題之碑,一旁還有碑文,據說是孔德成所寫,裡邊有句話很有意思---"介壽兼昭壽母名",以那個時候的政治氛圍,應該沒人敢說這座橋取名介壽,是與慶祝家人生日有關 @_@

照理說應該以李建興母親的名字"白娘"做橋名,但因為228的關係,才會取個當時絕對沒問題的橋名

猴硐大粗坑溪

前方就是大粗坑溪,自從光緒16年(1890)劉銘傳在興建七堵大華橋上的鐵路工程時,工人在河邊發現砂金,之後沿著基隆河來到大粗坑溪,在上游發現小金瓜露頭,再於金瓜石發現大金瓜露頭,才開始了水金九採金史~~這條溪在台灣採金史上可是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河床裡都是攔沙壩,大概是被又被颱風給惡搞吧!!

猴硐雜貨店

走進侯硐村落裡的雜貨店,看到特地擺在門口的禮盒待價而沽,可惜從車站出來到現在,還沒看到其他人經過,不曉得賣不賣的出去~~(呼嘯而過的休旅車倒是不少,應該是全家出來玩的吧!!)

侯硐橋

路過侯硐橋,因為這裡的溪都不寛,所以橋也都比較短~~

此地在清代稱做猴洞,因為常有猴子出沒山洞而得名,日治初期屬於基隆廳瑞芳支廳基隆堡猴洞庄,後來改稱猴硐,但經常與猴洞混用,1920年改制台北州基隆郡瑞芳庄猴硐大字,戰後改制台北縣瑞芳鎮,猴硐大字變成侯硐里,2005年改名猴硐里~~

雖然今天來到猴硐一遊,但是猴硐里實際只有走那麼一下下,先是從光復里(三爪子)過基隆河到猴硐里,接著著馬上要跨越大粗坑到弓橋里(九芎橋)囉 ^_^

九艽橋

跨越大粗坑溪即是弓橋里的範圍,此地舊稱九芎橋,乾隆晚年泉州同安蔡姓先民來此開墾,因利用九芎樹當作橋樑置於大粗坑溪上而得名,一旁的大石塊還把這個古地名刻上去,要讓人了解弓橋里的名稱來自九芎橋~~

沿著大粗坑溪往上走經過舊侯硐國小,順便到裡邊晃晃,果然完全符合國""的定義啊!!這裡杜鵑開得不錯,似乎有人整理,上面還看的到水滴,應該是有人澆花造成的吧!!!

舊侯硐國小

侯硐國小前身是設於昭和15年(1940)的猴硐公學校,是將當時的小粗坑、大粗坑、三貂嶺、瑞三鑛業國語講習所合併建校,1941年更名猴硐國民學校,1968年配合九年國教改名猴硐國小,1978年再改成侯硐國小,1987年琳恩颱風侵襲造成土石流淹沒校園,修復後繼續使用,2000年象神颱風重創校內設施,因嚴重到無法復原,便遷校至附近的基隆河下游小粗粇古道入口附近繼續上課~~

金字碑古道入口

大粗坑上游盡是為了防止土石流而建的多處水泥壩,可見之前土石流相當嚴重呢!!

往東過了淡蘭橋後就是金字碑古道入口,看起來很有氣勢,連石造涼亭也是相當古樸,雖然對那塊號稱劉明燈三碑之一的金字碑有點興趣,而且還是前往牡丹車站的捷徑,不過今天的目的不在此,下次再來拜訪囉!!

大粗坑古道入口

大粗坑古道的入口,有一個豪華的石屋,有看到裡面的男主人跑出來開車,原來有住人啊!!以前要去尋金礦的人便是沿著這條路大粗坑山去找的,電影《戀戀風塵》開頭那對青梅竹馬回家的路便是這條,隨著礦業沒落,古道也荒廢了,但在政府大力整建下,逐漸恢復了原貌,也才吸引到像我這樣的人來參觀遊玩~~

因為陽光太強,所以菜刀崙瀑布看不清楚呢!!

金昇福坑

不小心瞄到一處礦坑,居然還在運作中,似乎是金昇福坑,原是大粗坑十號坑,屬於台陽礦業公司所有,聽說是台灣最後一個開採金礦的礦坑,還有工人推著礦車出來耶,不知道是否真的還有在挖金礦!!

大粗坑古道

沿途沒有遮蔭,太陽又十分炎熱,走起來有點辛苦~~納莉颱風造成的土石流造成步道上巨岩散落,當時的情形嚴重可見一斑~~

一旁有"危險區域,請速通行"的標誌,如果今天天氣不好,大概就立刻用衝的過去了吧!!草叢間有隻斯文豪氏攀蜥正在探頭探腦,等我拍完照就一溜煙跑走了~~

猴硐國小大山分校

來到了大粗坑聚落,以前採金的全盛時期這裡十分熱鬧,戰後還在此設立大山里,還有猴硐國民學校大山分校亦設在此,1949年成立,1978年廢校,連大山里都在1970年併入弓橋里,如今人去樓空,不禁令人感嘆,聽說這裡也是導演吳念真的故鄉,"多桑"、"無言的山丘"曾在這裡取景~~

猴硐國小大山分校辦公室

大山分校的辦公室,幾乎只剩門面了

猴硐大粗坑大德宮

大山分校一旁的大德宮,好像有人住在裡邊,廟旁流水可供人洗手~~

猴硐大粗坑舊稱小美國

大粗坑受因採金而形成熱鬧聚落,因其繁華程而被稱做小美國,如今礦業沒落,大小粗坑皆廢村,現在遺留一條昔日通往九份、猴硐的大粗坑古道緬懷往日時光~~還有更多的大粗坑聚落遺跡隨著步道坍方消失在山林間.......

雖然年久失修,但仍可見二層的高級洋樓,可見大粗坑當時的繁華,對比遠方現代十足的天梯,真是反差極大的畫面~~

大粗坑天梯

1897年藤田組拿到瑞芳礦山開採權,顏雲年在1899年以金裕豐號承租小粗坑礦權,1900年成立金盈豐號開採大粗坑礦區,1905年再以金興利號租下大粗坑、菜刀崙礦區,1914年顏雲年已將藤田組在九份、大竿林、小粗坑、大粗坑的礦以七年期、30萬元的條件承租下來,1920年買下礦山成立台陽礦業公司管理事業~~

回望大粗坑聚落~~大粗坑昔日有"小美國"之稱~~據說當年大粗坑人在光臨九份酒家時,酒家女皆會大聲歡呼"美國仔來了" 可見大粗坑人消費能力之高,對比現在的落莫景象,實在很難想像這裡曾經居住百戶人家,房屋櫛比鱗次,且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不夜城.....如今物換星移,絢爛歸於平淡,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遠眺102縣道上的不厭亭

從此處可看到不厭亭,那金字碑古道就在後面了....可以想見,不厭亭的視野一定相當好!!!

大粗坑觀光步道在102縣道的入口石碑

終於走到102線道了,有大粗坑觀光步道的石碑,沿途幾乎沒有可遮太陽的地方,幸好有戴帽子,不然會受不了~~

小金瓜露頭,外號河馬山

看到小金瓜露頭了 !! 光緒十六年在七堵大華橋下發現的砂金引來大量淘金客,有人循著基隆河上游來到大小粗坑,最終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此處發現金礦露,從此開啟瑞芳金瓜石一帶的採金歷史,聽說因為此山像南瓜、加上金瓜石聚落上方的本山有個大金瓜露頭,所以此地才稱做小金瓜,不過我怎麼看都覺得像河馬哩!!還是本來像南瓜,因為一直被開採金礦,所以才變成今日的河馬??

電影《無言的山丘》中身為地主家長工的阿助(澎恰恰飾)、阿屘(黃品源飾)兩兄弟聽到金蟾蜍吐金粉的傳說而前往金瓜石,有一幕就是來到被雲霧環繞的小金瓜露頭旁,突然間雲開見日照,仿偌前途程光明,之後才那處註定無緣的淘金人生~~

樹梅坪

樹梅坪這裡有九份一些景點的標示地圖,不過因為霧氣太大,有些地方現在看不到~~

總算是見到貂山古道的指標,雖然對於8.5公里的距離有些懷疑~~

樹梅坪視野

樹梅坪上遙望金瓜石地區,時雨中學、瓜山國小操場、金福宮全都看得一清二楚.......山尖古道原來是這個樣子分佈的呀~~

這裡是金瓜石觀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電影"刺青"也曾在這裡取過景

貂山古道地圖

終於看到今日的目的地---貂山古道的地圖 !!

貂山古道長度有3200公尺,走完全程要將近2小時這麼久啊!!

樹梅坪眺望金瓜石

好誇張的霧氣,這裡明明是豔陽高照,但對面的基隆山卻幾乎看不清楚,好奇怪的天氣~~

樹梅坪眺無耳茶壺山

因為霧氣濃到有點離譜,所以半平山和無耳茶壺山就無緣見到了~~

瑞雙公路

猶如蛇般盤踞山頭的瑞雙公路,髮夾彎的地方正是地質公園的入口,從那裡走到黃金神社可是相當一級棒的健行路線呢!!

貂山古道入口

貂山古道路標上邊都有GPS標誌,不用擔心迷路~~入口右方可通往牡丹山,只是人氣稍低,不太受青睞~~

入口碑上記著「貂山古道」緣于日本明治三十一年(1898)因溪流中發現砂金,繼而發現金礦,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騖,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鐵道,與建礦務所醫療站等設施~~此路亦成為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從事買賣工作所必經之路~~昔時行人絡繹於道,同時亦營造出似真似幻浪漫淒美之山中傳奇--「無緣之墓」的故事~~古道全長2700公尺,有名的景點便是無緣之墓與舊礦場事務所遺址,希望待會兒太陽不要再像現在這麼大了~~

貂山古道

貂山古道依稀可見到土石流的痕跡,此外似乎較少人行走,路旁雜草叢生~~

後段石階走起來還算不錯,遠方依稀可見到牡丹溪~~



無緣之墓的故事版本不少,但幾乎都和愛情有關~~

無緣之墓

無緣之墓」據說遺址原不在此處,是後來修建步道時才遷移至此,墓碑歷史已久,明治三十五年(1902)便已立碑~~在無人整理,荒煙蔓草中,看到無緣之墓,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害怕,是那如夢似幻的淒美愛情故事,歷經百年依然屹立不搖,不管當初此碑為何而立,看到的人應該都會想起自己曾經建在心裡的無緣之墓吧~~

電影《無言的山丘》據說拍攝靈感就來自這座無緣之墓,"無言"音同"無緣",電影結尾時阿屘(黃品源飾)向富美子(陳仙梅飾)說"大家都無緣"、"或許我們兩人也無緣",確實是無言也無緣的結局,這座無緣之墓並未出現在電影中,卻因為電影的關係而使得知名度大開,要不是位置有些小偏僻,不然應該會有很多遊客來此朝聖吧~~

礦場事務所的遺址

要不是熊熊看到礦場事務所的遺址解說牌,差點錯過了它,還真的是"遺址",荒煙蔓草,雜草成林,牆頹城傾,完全和解說牌上寫的一樣~~

貂山古道在日治時期曾為了挖取金礦而此設立輕便鐵道,貂山古道即是昔日路線,早期也是九份、金瓜石居民往來牡丹的重要山路,傳說深受九份居民喜愛的"三貂菜",就是透過這條路運送的,這條台車運行的鐵道維擊武丹坑礦山的運作,戰後由李建興成立的瑞三金鑛公司接手管理,直到1970年代因礦源枯竭,牡丹坑礦山封坑,這條輕鐵台車軌道就逐漸被遺忘~~

現在旅遊風氣興起,貂山古道搖身一變成熱門踏青路線,不過仍有不少昔日礦業遺跡隱身山林間,這間事務所即是其中之一,該不會一路向下到牡丹車站的馬路以前也都是台車鐵道 ? 完全是亂亂猜 ^_^

牡丹車站路標

貂山古道出口離牡丹車站有將近四公里耶,要加油囉!!

貂山古道

貂山古道的出口,這裡屬於雙溪鄉~~

琉球青斑蝶(旖斑蝶),攝影於貂山古道

看到翩翩飛舞的青斑蝶(大絹斑蝶)、琉球青斑蝶(旖斑蝶),使得一路上不致太無聊~~

貂山古道

古道的後段是泥土路,一路陡坡對腳有點負擔~~

燦光寮山步道

直接寫"貂山",難道真有此山??往前走似乎是往燦光寮山的路~~

剛剛在山上也有看到往燦光寮山的路,現在這個應該是從山下往上走的,似乎很有挑戰性,可惜時間已晚,看看解說牌就好~~

三貂橋

三貂橋,難道是通往三貂嶺的橋嗎??從這裡看牡丹山似乎比燦光寮山要雄偉,居然從這裡還能見到不厭亭,太誇張了~~

牡丹溪畔好風光,路旁有慶雲宮為旅人設置的茶水供應箱,本來以為有水的,結果把水壺的水喝光才發現居然沒有茶水,幸好車站快到了,下次遇到這種事還是先確認一下比較好啊~~

牡丹國小

路過牡丹國小,不知和侯硐國小比,哪個規模比較小?

牡丹早期以武丹坑礦山而與瑞芳礦山、金瓜石礦山齊名,世人稱為基隆三金山,亦曾出現給日本人唸的武丹坑尋常小學校,不過在1913年廢校~~

直到昭和16年(1941)才由鑛主何隆盛倡議,連乞來、盧元善協助下,成立雙溪東國民學校武丹坑分教場,戰後成為雙溪國民學校牡丹分校,後因礦業興旺致人口變多,位於下坑口的校地已不敷使用,1947遷到現址,1968年配合九年國教改名牡丹國小~~

牡丹國小

現在校園裡居然還有這種東西,真是令人懷念呢~~

DSC03005

簡簡單單的地圖,已把牡丹地區整個都標示出來了~~

牡丹老街

經過牡丹村,遇到老人在抱怨這裡的生活,看來在這種鄉下地方,謀生的確不易~~

明治31年(1898)由於日本人木村久太郎在武丹坑發現此地孕含黃金礦脈,使得此地成為與九份礦山、金瓜石礦山齊名的武丹坑礦山(又稱牡丹坑礦山),合稱三金山,1901年成立武丹坑木村礦山製鍊場,明治45年(1912)將武丹坑礦山交由田中組經營,大正八年(1919)頂雙溪仕紳曹田承租,但因旋即去世而無下文,1947年由李建興的瑞三金鑛公司向金銅鑛務局承租牡丹坑礦山,設立牡丹坑礦業所,由於開採量穩定,再度成為與九份、金瓜石鼎立的三金山,直到礦藏枯竭,才陸續封坑,現在的牡丹小鎮就是再安靜不過的偏鄉小城囉~~

牡丹舊名武丹坑,清代早期屬於淡水廳芝蘭堡,光緒元年(1975)劃歸台北府基隆廳三貂堡,日治初期改成基隆廳頂雙溪支廳頂雙溪區三貂堡武丹坑庄,1920年改制台北州基隆郡雙溪庄武丹坑大字,轄有下坑、武丹坑、尫子崙坑、粗坑、五分、頂坪共五個小字,戰後改制台北縣雙溪鄉,武丹坑大字分成三貂村、牡丹村,再去掉燦光寮、石笋(石筍)、石壁潭,以目前的牡丹溪流域為主,人口大多集中在牡丹車站附近~~

牡丹車站

牡丹車站看起來就像特大號的公車候車亭~~

牡丹車站在大正11年(1922)設立,初名武丹坑停車場,又稱武丹坑驛,1924年往南遷至現址,1964年更名牡丹~~

牡丹車站

寂寥靜謐的牡丹車站,小巧迷你的站房是躲太陽乘涼的好地方~~

現在已無用處的空襲避難位置圖,到現在還留著,話說牡丹煤礦離車站這麼近嗎 ?

牡丹車站

一眼望去便一覽無遺的車站月台~~~想要一探台鐵S型軌道的真面目,不要特地去山佳車站朝聖,這裡就能見到了呀 ^_^

好安靜的牡丹車站,進到月台後更顯寂寥,據說因與雙溪站之間坡度過大(千分之十六),又因盛產煤礦使得車站業務以貨運為主,所以站體設計成折返式車站,但在1990年不再辦理貨運後,相關的折返鐵道與貨運列車站場都已拆除~~

牡丹車站

火車是斜著進站呢!!因為剛好在彎道的關係吧 !! 不論有無火車行進,形狀與彎度都很有fu的月台,真是怎麼拍都漂亮~~

八堵車站

坐到八堵車站再換車回桃園,總算來到人多的地方了~~

雖然今日太陽很大,但空氣真好,走起來還算輕鬆愉快,只是貂山古道也未免荒廢的太誇張了,從出口沿著牡丹溪往車站走,到處都可看到貂山古道和無緣之墓的方向牌,看來牡丹地區似乎想靠它帶動觀光,既然如此,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吧!!不然也不會像今日,從入口到出口,一個人都沒有看到,寂靜的有點可怕,後來將戴的帽子拿下後來發現居然全都是蜘蛛絲 !! 今日學到一件事就是水不要全部喝光光,本以為牡丹車站前會有雜貨店的,不曉得是假日不營業還是剛好今日沒開,結果想買水也沒得買,幸好在車站待不到一小時就有火車可搭,不然真會受不了,下次水要帶充足,另外------防曬油一定要擦啊!!不然兩手痛痛,也是很麻煩的~~
 
行程記錄:侯硐車站---懷德亭(5min)---九芎橋(12min)---淡蘭橋(15min)---大粗坑入口(12min)---大粗坑聚落(30min)---102縣道(24min)---樹梅坪(15min)---貂山古道入口(25min)---無緣之墓(30min)---貂山古道出口(24min)---牡丹親水公園涼亭(15min)---牡丹車站(60min)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