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屹立百年的笨港縣丞署早已消逝無蹤,連接復興鐵橋的五分軌道如今是遊客們的最愛……..隨處可見的交趾陶藝是那麼地精巧細緻~~在這北港溪畔的無盡綠地,一處藝術風華與歷史人文交織的幽靜小天地~~
20141215 370.jpg

旅行日期:2014.12.15

要從新港前往北港,最快的路線就是沿著嘉164縣道一直走,到了盡頭再右轉經過北港大橋就到了,不過中途若是路過台37線(往上看就是高鐵的高架軌道),會在右前方看到一條小路,從那裡轉進去就是板頭厝,早已慕名多時,今次總算可以沈浸在這陶藝世界裡,來到入口的那一刻,雀躍的心情顯得有些激動呀 ^_^

20141215 212.jpg

離開新港鐵路公園後,再度見到糖鐵軌道,當地的居民挺詩情畫意的,整排柱身上寫下一段段的詩句抒發思緒,在還未到板頭厝之前,有興趣的傢伙可以先來品味一下這條大川詩道吧 ^_^

20141215 218.jpg

好久沒看到蓬車了 !! 畢竟底下的鐵道可是以前台糖最賺錢的嘉北線,還是有它們的陪襯才有糖鐵的感覺,不過也只有在這裡才見得到,只是........再往裡邊走的話,鐵道依舊在,但主角就不是它們啦 @_@

20141215 234.jpg

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在1910年成立(1915併入東洋製糖,1927再被大日本製糖收購),1912年其所轄北港製糖所(北港糖廠)開工壓製蔗糖,其間建立數條原料線,其中被稱做北港線的有兩條,其一是往北連接五間厝虎尾糖廠北港線的五分鐵道,經由他里霧線(斗南線)與斗南車站連結;另一條則是往東跨越北港溪、途經板頭厝,前往嘉義車站的這條糖鐵路線,俗稱嘉義線,又稱嘉北線(1913年往西延伸至烏麻園(口湖));加上打北春龍輕鐵會社經營的民雄到北港的打貓輕鐵(初期到南港後再換乘竹筏渡過北港溪進入北港,後期才建木橋,再抵達位於中秋街的輕便車站)~~

這三條分別由他里霧(斗南)、打貓(民雄)、嘉義站出發的三條民營鐵路在當時是有名的進香鐵路,提供香客更為便捷的參拜媽祖交通方式,使得各地人們更易貼近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明治45年(1912)1月18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所報導”北港朝天宮落成所見”有詳細描述,其中以嘉北線最受歡迎,還有後來因應大林糖廠興建,嘉北線在新港市區分歧出北向鐵路,經過大林糖廠前往嘉義梅山,稱做小梅線(新高糖線),亦是熱門進香路線之一,當時香客到新港後還必須轉搭輕便鐵道,相當不便,1917年全線通車,乘客才終於能坐車後直達北港,因為收益極高,又有黃金鐵道之稱~~

位於嘉義線必經之路的復興鐵橋戰後能夠快速修復,與進香熱潮不無關係,後來這些進香路線搭乘人數屢創新高,全盛時期每日搭乘人數可達五六千人,台糖甚至在1959年為它設立對號快車以紓緩人潮,蒜頭糖廠朴子線也在列車行駛範圍,興盛程度可見一斑,現存的成功號562號列車,即曾在此行駛過,後因不敵公路運輸,而在1982年停駛~~

路旁這塊解說牌,短短數言,道盡了它的興衰起落................

20141215 228.jpg

沿者北港糖廠嘉義線的遺跡,就在快要到達板頭厝車站時,會遇到一條蒜頭糖廠崙子線,是其所屬的原料線,亦可透過三角線通往台鐵嘉義車站,現在僅能勉強看到一些路線殘跡,至於鐵軌當然是全部拆光光啦~

復興鐵橋在昭和17年(1942年)遭大水沖毀,由於當時正逢太平洋戰爭,物資嚴重缺乏導致修復不易,總督府為了方便旅客前往北港進香,特地在崙子線位於北港溪南岸的地方設立假北港臨時乘降場,戰後改名南北港車站(現在那裡已改建成崙陽村鐵道公園),雖然必須要坐船渡溪才能到北港,但畢竟也曾在以進香聞名的北港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時間再騎自行車去那裡看看吧 @_@

20141215 245.jpg

今天的板頭厝很安靜,看不到幾個遊客的身影,連頗負盛名的板頭阿兄也沒開門做生意,漫步週遭的庭園綠地,各式創意獨具的造型椅子是讓我坐了個不亦樂乎,就算沒有來這裡品嚐它那著名的古早味小點心,也是玩得很起勁呀 ^ ^

20141215 251.jpg

因為我是騎機車來,經過頂菜園鄉土館後,看到板頭阿兄就想說目的地到了,就將車停在附近,然再四處閒晃,無人靜謐的板頭阿兄有著一股讓人放鬆的恬適幽然,搖曳的樹影灑落一地,坐在造型獨具的椅子上發呆放空也是很享受的說 ^_^

最特別的地方是鐵軌就穿越門前,所以看到那個月台字樣,超有感覺的啦 XD

20141215 247.jpg

板頭厝曾是笨港最東邊的聚落,最早在《諸羅縣志》便已有記錄,乾隆28年(1763)的《續修臺灣府志》記載""縣丞:在笨港街板頭厝;原在笨港街磚仔窰,雍正十二年移建今所",代表笨港縣丞署在雍正12年(1734年)已遷至板頭厝,由於航運之便以及位居笨港行政中心,曾經有過一段燦爛輝煌的歲月,清朝時屬於打貓西堡板頭厝庄,日治時期成為嘉義廳新港支廳(後併入打貓支廳)打貓西堡板頭厝庄,1920年成為臺南州嘉義郡新巷庄板頭厝大字,戰後成為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

板頭厝雖然現在只是一個尋常的鄉村聚落,但它那工藝精緻的交趾陶作品與貫穿其中的五分鐵道現在是它相當重要的觀光資產,光是看到這個陶製地圖,就已是超有fu的說~~

20141215 267.jpg

北港線從嘉義出發來到板頭厝,抵達北港糖廠前會再經過幾座車站,分別是板頭厝車站灣仔內車站~~

板頭厝車站曾是當地居地前往嘉義北港的重要交通據點,更是承載了數十載的歲月回憶,即使站房在2001年拆除,但那鮮明的形象卻是不曾被忘卻,終於在2008年重建,空間則從原始的10.5坪擴大為25坪,是板頭社區相當重要的代表性景點~~

坐在廊下木椅乘涼,看著青青綠樹在微風輕拂下搖曳身影,幾位遊客帶來的小朋友在五分鐵道上奔馳嬉戲,鐵道與站房的完美結合,完全沉浸在這百年糖鐵風華所來帶來的悠閒愜意~~

20141215 273.jpg

站內陳列不少與北港線有關的文物,有興趣的遊客可以進來好好地參觀一番,更能深深體會這條路線與當地居民間的感情是多麼地深 !!

這張車票與一般直式車票略有不同,上邊寫著北港糖廠運輸課而非常見的糖業鐵路,而且車站範圍有些不同,參照嘉北線傳統站名(嘉義、竹圍、北社尾、溪底寮、牛斗山、三間厝、中洋、新港、板頭厝、灣仔內、北港),似乎少了竹圍站 @_@

20141215 279.jpg

雖然沒有新港鐵路公園那樣有擺放像是機關車頭或是蓬車等糖鐵車輛來展示,不過這裡可是有風格別具的陶瓷車廂,雖然僅僅只有一面牆,卻是非常適合讓小朋友們在此地奔跑玩耍兼玩捉迷藏呀 ^ ^

20141215 282.jpg

20141215 292.jpg

即便這裡已成功轉型為觀光勝地,當地居民卻有一個終生祈盼的小小夢想~~~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回.......

接下來去看堤防大壁畫,距離大約1公里多,慢慢走吧~~

20141215 307.jpg

以前小時候去土城聖母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摸春牛 !! 撫摸著牛身上不同的部位,利用諧音說出吉祥話,沒想到在這裡可以重現當年的回憶,感覺超讚的 ^ ^

20141215 526.jpg

20141215 304-1.jpg

看完交趾陶地圖,來看個一般地圖,其實這裡的導覽圖的數量還真多,想要迷路都很難 XD

20141215 314.jpg

20141215 321-1.jpg

20141215 325-1.jpg

看似平凡的鄉間小徑之間,隨處可見的陶藝作品散落其間,都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的工藝傑作,就連信箱也是交趾陶作成的,這個創意真是非常符合這個台灣交趾陶重鎮的身份呀 ^ ^

躲貓貓的小女孩 !! 終於找到妳了~~與放羊的孩子壁畫相映成趣........可以見到它們就已是不虛此行囉 XD

20141215 334.jpg

1982年8月17日下午5點5分,從糖鐵嘉義站開往板頭厝的最後一班車出發,從此板頭厝再也不見五分車奔馳的身影,昔日的車票化身成為陶藝作品,光滑的表面,是訴不盡是鄉愁思緒..........

20141215 336.jpg

嘉南大圳的解說牌也能做成這般可愛的Q版小物,更讓人對它印象深刻~~

20141215 339.jpg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鮮明的造型讓人一看就曉得誰是誰 !!

20141215 344.jpg

..................看得我也跟著流汗了 @_@

20141215 346.jpg

不只是精緻的剪粘作品,就連彩繪壁畫也是很有看頭的.........這個真假曬衣架相映成趣畫面真是太有意思了 ^ ^

20141215 359.jpg

突然間眼前為之一亮,還以為消失的五分軌道,居然再度出現,名為鐵道綠廊........確實有夠綠意盎然的呀 !!

豔陽天在涼爽樹蔭下散步,真是超享受的,這就來去悠哉向前行 ^ ^

20141215 370.jpg

途中經過灣仔內車站,它是昔日從北港糖廠出發的小火車在嘉北線停靠的第一站,為了方便小學生到新港上學而在1955年設站,後因火車停駛後便廢站,原本的水泥站體已拆除,現貌是2007年重建,但與板頭厝車站不同,只是個單純的涼亭,饒是如此,有鐵道隨侍在側,感覺就是不一樣 ^ ^

哇~~一旁就是苦楝樹大道,不同於紫花春戀的美麗模樣,秋冬之際呈現是一片黃澄澄的蕭颯幽然............待會兒回程就走這裡吧~~

20141215 409.jpg

20141215 416.jpg

來到盡頭就是北港溪河堤,終於見到傳說中的復興鐵橋 !! 相較於北港端不曉得在興建什麼華麗工程,板頭厝這裡就帶著幾分樸素靜謐,登高望遠,品味這座百年鐵橋的歲月滄桑~~

目前它以"臺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的名義登錄文化資產,真是有夠天才的名稱,太繞口了吧 3_3

20141215 433.jpg

復興鐵橋又稱北港溪鐵橋,台灣糖鐵史上最長的鐵路橋,亦是維繫嘉北線通行的重要橋樑,全長870公尺,有台糖第一長橋的稱號,一開始只有25座橋墩,長度約220公尺,1943年被洪水沖毀,正在行駛的列車掉入河中造成多人傷亡,直到1951年才修復,1967年為了整治北港溪水情與加高堤防,而將橋體加高並向東延伸650公尺,成為今日所見樣貌,

,彎曲的橋身有著柔和優美線條,伴著橋下七十多座橋墩直達彼岸的北港。這座橋曾在1943年被洪水沖毀,直到戰後才修復,後來為防範水患而屢次加高,現今仍可從橋墩見到一些端倪,在1982年客運停駛後,以專用線的身份繼續營運到1998年,之後便任憑其凋零殘破,2002年的一場洪災再度將它沖毀,只是當年的黃金鐵道已然褪色,至今仍是斷橋一座~~

20141215 431.jpg

聽說以前是可以到上邊逛逛的,不過現在卻是禁止通行,上次拜訪虎尾鐵橋因整修而未能成行,這次則是直接不給人進去,嘖 !! 與五分車鐵橋還真是沒啥緣份 3_3

20141215 418.jpg

那個疑似媽祖神像的高大雕像前方,莫非就是北港朝天宮 ?? 待會兒再去那裡朝拜一番 ^ ^

20141215 420.jpg

20141215 435.jpg

北港溪河堤除了復興鐵橋外,還有幾幅搶眼的壁畫,左邊這幅是原鄉四季,以苦楝它那不同季節所各自擁有的鮮明形象來呈現-----春花、夏夜、秋果、冬枝盡皆有著獨特的美感,因為回程會經過苦楝樹大道,所以對它特別有感覺~~

最右邊那一小塊是三醉芙蓉,以一日三變化的山芙蓉作為主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循環復始,這樣的設計理念,還滿有意境的~~

20141215 439-1.jpg

新港夏夜樂陶陶則是在鐵路橋下涵洞展現美麗身姿,一朵又一朵的牽牛花剪粘作品沿著牆身慢慢地往上爬,抬頭一望,皎潔的月光高掛天花板,就在篏在藍色台灣造型的裝飾之間,仿若來到仲夏夜的悠然快意,好想拿個扇子坐在屋簷下乘涼發呆,聽著四週草叢裡傳來不絕於耳的蟲鳴聲響,譜出一段悅耳的曲目.........

好個新港夏夜,超有fu的啦 XD

20141215 443.jpg

20141215 446.jpg

原來剛剛待的地方是古苯港戶外考古園區,據說外型與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有點像,沒去過不曉得 XD

話說乾隆15年(1750年)的一場洪水,將笨港一分為二,從《乾隆臺灣輿圖》來看,街市分據河岸南北,嘉慶八年(1830年),洪水再度襲向南街,當地居民有的遷往北街,部份則來到麻園寮重建家園,這裡則是展示當年因洪災而沉入北港溪裡的清朝文物~~

只是《雍正臺灣輿圖》就有出現笨港北街笨港南街的標示..........這之間的差別,以後有機會再討論吧~~

20141215 456.jpg

漫步苦楝樹大道,特別是不久前才在堤防那裡欣賞原鄉四季的苦楝樹不同季節的美麗身姿,伴著結滿金黃果實的綠樹底下,而且還是這般萬里無雲的好天氣,整個心情是一整個好開心的說 ^ ^

20141215 478.jpg

笨港是清代諸羅縣境內最繁華的臨港街市,福建巡撫劉世明在雍正九年(1791年)增設縣丞來管理,官署原位於現在的北港,雍正12年(1734年)才遷到板頭厝,官署的建立,使得笨港更加興盛,也跟著帶動板頭厝的發展..................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笨港縣丞署也跟著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聽說長天宮與它關係匪淺,於是就特地繞過去看看,就快要到達時,就看到地上寫大大的縣丞署古道............看來應該是來對地方了~~

20141215 484.jpg

新港長天宮雖然同樣也是祭拜媽祖娘娘的廟宇,但與不遠處的新港奉天宮的熱鬧景象大相逕庭,剛剛在板頭阿兄那裡見到不少遊客,但逛到這裡就只有我一人,同樣是板頭厝,景點受歡迎程度的差別還真是相當大~~

20141215 490.jpg

廟貌雖新,但裡邊的匾額仍保持著原始古意,像是這塊山海咸寧,是嘉慶22年(1817年)由鳳山縣知縣龐周與笨港縣丞陳鴻寶聯名所立.............反正板頭厝一帶的廟宇與笨港縣丞的關係都是相當不錯的~~

20141215 492.jpg

宮裡懸掛著一塊署名"笨板頭庄眾弟子仝謝"的廟名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是在"祺祥元年壬戌置",這是清穆宗在使用同治年號前,登基之初時僅出現短短兩個月的年號,以它做為落款年代的清代文物在中國大陸境內亦是相當罕見,長天宮因此而聞名中外,是非常珍貴的鎮廟之寶~~

直到離開時才忘了廟裡還存有一塊末代笨港縣丞鄺祥煦贈給長天宮的對聯,唉呀~~真是可惜了 !!

20141215 505-1.jpg

尋覓古井途中,居然發現在信箱旁也有迷你版的躲貓貓小女孩,更是令人不禁心一笑,就連顏思齊登陸笨港的故事題材也做成了陶藝作品,板頭社區真的是每一個角落都是那麼地令人驚豔 ^ ^

20141215 525.jpg

還以為火車就要開出來了,原來是利用鐵皮屋巧妙地繪製而成,真是太有才了~~

板頭厝社區充份利用其本身所有擁有的精湛陶藝技術打造成美麗的藝術家園,處處都可見到無限的創意巧思,加上保存良好的五分鐵道,光是這樣趴趴走,相機的記憶卡都快拍到爆掉,很有意思的鄉間漫遊,縱使沒有眾多的美食與商家,但足夠讓人上花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好好認識這處新港著名的板頭文化藝術村~~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