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黃金海岸自行車道,遠眺台南西岸蔚藍海濱風光明媚 !! 龍崗海景天橋夕陽景致如夢似幻,四鯤鯓龍山寺古廟悠然,尋覓古井歲月風華、散步小巷遇見彩繪牆面,今日才知四鯤鯓---風韻猶存的台江內海古地 ^_^
20201217 534

旅遊日期:2020.12.17

黄金海岸四鯤鯓這段路,也不知該說熟還是不熟,以前在成大唸書時常來黃金海岸,但大多是看夜景,現在想想才發現好像沒有見過它白天的樣子,哈 !! 有點誇張,現在連黃金海岸自行車道都出現了,這就來探索這條台南南區最著名的濱海單車道,順道逛逛傳說中的四鯤鯓吧~~

20201217 519

看到路面上的白色標線,就曉得待會兒要到哪裡了,黃金海岸這個名字在成大唸書時是很常聽到,但是自從回到北部後,就再也沒有關注它,幾乎快忘了它的存在,現在再次見到它的名字,這才發覺與它距離居然這麼近 !! 有些近鄉情怯呢~~~~

20201217 490

靜靜地在二仁溪口聆聽浪濤拍岸聲響起落不絕,是能夠安定思緒的聲音;興達港卸煤碼頭不愧是傳說中的海上長城,即便大海迷濛,在這麼遠的距離下依然仍能清晰看見其雄踞海面的長長身影~~

20201217 497

途中有不少小路可以通往一旁的南區親水公園,雖然僅是怱怱一瞥,但是裡邊的幽林秘境氛圍讓人想到裡邊一遊,只是不在今次行程規劃內,後續再找個時間專程拜訪會較佳.................越靠近黃金海岸菁華地段,越有那種大海悠閒的渡假風情 ^_^

終於見到黃金海岸,沒啥激動,感覺相當平淡,這才發覺以前都是晚上來,好像沒有白天來過這裡呀 !!!

20201217 509 1

台南市南區濱海地段由北到南分成四鯤鯓喜樹灣裡,相傳昔日台江內海外圍被稱做七鯤鯓的七座沙洲,因沙丘形狀似大魚,故稱鯤鯓。喜樹、灣裡分別是昔日的五鯤鯓、六鯤鯓(一鯤鯓是灰寮尾,與王城安平聚落相鄰、二鯤鯓位於億載金城、三鯤鯓是漁光島,前三地因保留鯤身地名所以極易辨示,至於七鯤鯓應是高雄茄萣白砂崙),志書記載"七峰宛若堆阜;風濤鼓蕩,不崩不蝕。多生荊棘,望之鬱然蒼翠",以前的二鯤身至七鯤身,居者多漁戶。每斜陽曬網笭箵,家家煙月蒼茫,漁燈明滅,佳景如披圖畫,因此留下名列八景的鯤鯓集網、沙鯤漁火的稱號~~

台江內海陸浮後,這些沙洲逐漸與陸地相連,往日似大魚浮沉海面的沙丘地形已然消失,但由於這幾處開發較少,保留不少漁村風貌與傳統建築,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朝聖,現在這片區域合稱鯤喜灣文化園區,比起在老街古巷中尋覓鯤地往日人文風華,坐在海邊看夕陽才是更受歡迎的療癒舒壓行程~~

20201217 519

都快忘了現在仍在雙博物館自行車道的主線上,只是這海天一色的臨海岸邊難與博物館這種學術氣息深厚的地方聯想在一起,單純就這樣邊騎車邊欣賞海浪捲起似雪的畫面,是十分令人受用的景色呀~~

往北望去,二鯤鯓一帶的五期重劃區林立高樓超顯眼,另外像是漁光島、安平新港、四鯤鯓碼頭管制站也都看得清楚.......南區濱海風光是那麼地清新恬適、心曠神怡 ^_^

20201217 525

隨便找個角落到海邊走走,沙灘環境比想像中還好,沒有太好枯木雜草垃圾等雜物,沙地細緻綿密,真想給它赤腳踩下去 ∩_∩

日治時期也是看中這片海灘有開發觀光的價值,曾在大正三年(1914)設立喜樹海水浴場,附近先後亦出現安平、灣裡海水浴場,可見當時台南海濱觀光休憩風氣之盛,如今難尋往日痕跡,享受漫步沙灘迎風看海的悠哉愜意,也是相當有fu的~~

20201217 531

還以為會是一邊看海、一邊馳聘追風的單車行程,沒想到後段的大部份行程都是與道路為伍,見到的景致幾乎都是往來呼嘯的車輛.......與原本的期待有些不同呀 @_@

20201217 540 1拷貝 1

騎進黃金海岸自行車道旁小徑,原本海天遼闊的藍天視野突然變成綠蔭幽然的木麻黃森林,再也不見大海蹤跡,映入眼簾的是仿佛看不到盡頭的長長小路,真是好特別的環境,不時還能見到野生仙人掌挺著尖刺屹立生長,來到防風林的世界,就算未有海風輕拂,仍能感受到滿滿的大洋情懷~~

20201217 557

有時看到涼亭邊有小路與木麻黃林相接,實在是很想試試,走進去悠遊林間會是怎樣的感覺 ^^

20201217 602

20201217 561

不知不覺騎到木棧道都消息了,再過去就是原始的堤防小徑,此時在一旁看到有座奇特的建物,應該就是龍崗海景天橋,趕緊上去看看風景先~~

20201217 583 2

正式名稱似乎是四鯤鯓海景天橋,2008年啟用,橫跨安平港聯外道路,它的出現象徵將被堤防截斷的台江古地重新連結在一起,高度一般,但在週遭沒有比它更高的這塊濱海地段,使其呈現出居高臨下的宏偉氣勢~~

西側橋頭緊鄰鯤海聽濤西側空地停車場,再過去的海邊是鯤鯓海水浴場、小美軍海濱公園,海濱與沙灘在這個高度望過去,抵擋不住的大海熱情如浪潮般奔湧迎面襲來,睥睨一切的視野真的是太讚了 ^_^

20201217 581

下方的建築是龍崗國小,雖然僅是驚鴻一瞥,不過校舍采風有著濃濃海味,海豚躍出水面與海鷗共舞的立體畫作相當吸睛,邊緣點綴粉藍線條的潔白牆身乍看下好似某處沙灘主打地中海風情的知名民宿,直到見到操場跑道的身影才又拉回現實呀 ^_^

龍崗國小在大正八年(1919)創立,初名鹽埕公學校下鯤鯓分離教室,並以龍山寺為教室,1921年獨立為下鯤鯓公學校,昭和16年(1941)改制真砂國民學校,戰後改為龍崗國民學校,1968年改制後使用現今校名~~

目前見到的校舍在是2018年將先前在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中受損的結構拆除重建,2020年完工,一見就知的海洋元素采風使其名氣大增,當年曾獲臺南市第二屆公共工程優質獎~~

20201217 591

不知不覺已經從二仁社區的清王宮騎到了四鯤鯓,與終點的南區區公所越來越近了~~

20201217 605

海景天橋往西直走就會來到鯤鯓路194巷,再次見到黃金海岸自行車道的指示牌,看來這條小巷同時也是雙博物館單車道的一部份,站在巷口就已被巷內繽紛多姿的彩繪圖案給深深吸引,待會兒就不要騎車,悠閒地牽車慢慢走,邊散步邊欣賞這些燦爛壁畫吧 !!

四鯤鯓是昔日台江內海七座鯤鯓島嶼中,唯一至今仍使用鯤鯓為主要地名的鄉鎮,日治初期屬於台南廳安平支廳新鯤區效忠里下鯤鯓庄,1920年改制台南州新豐郡永寧庄下鯤鯓大字,1940年併入台南市,現屬台南市南區鯤鯓里~~

早年位於台江內海的漁村聚落,台江陸浮後仍遺留包括鯤鯓湖在內的大片水塘湖泊,原本可走陸路經三鯤鯓到安平,自從安平新港開闢後即無法通行,若要對東岸的鹽埕,除了搭船,還可以南向到喜樹後再繞行北上,直到二戰期間才修築鯤鯓路以便通行兩地.........即便如此,四鯤鯓與鹽埕之間不睦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變好~~

20201217 609 1

四鯤鯓原先分成清泉、鯤田、龍崗三個里,後來合併成鯤鯓里,居民多姓陳,人數多到號稱鯤鯓陳,以同安集美陳氏為大宗,多以養蚵、飼養虱目魚、近海捕撈為業,由於地處偏僻、遠離市區,為了防風與避免淹水考量,巷道設計成蜿蜒曲折,民宅建築格局大多是低矮傳統紅磚古厝,是發展相對落後的漁村聚落~~

細細觀賞牆面的圖案彩繪,都能深切感受到鯤地特有的鄉村風采,也有許多有趣的立體雕飾,像是可以讓人坐下休憩的佐仙人掌瓷磚座椅,好似在訴說鯤鯓社區就算是偏鄉僻地也能海海鯤鯓地安居樂業~~

20201217 619

這個鯤鯓路194巷47弄的珊瑚礁路標令人會心一笑,來到這裡務必要左轉,因為巷子盡就是著名的龍目井(頂頭)~~

20221210 284

還真是一看就懂的大井頭,不用猜也曉得是鯤鯓社區的兩座龍目井之一,因位於龍山寺之北,俗稱頂頭,也稱上頭,不僅是古井的名稱,也是這處聚落的地名~~

20221210 285 1

這座古井會被稱做龍目井是因為相傳鯤鯓古地形似盤踞台江內海的巨龍,四鯤鯓龍山寺座落於龍頭,聚落的頂頭、下頭各有一座井,象徵巨龍的雙眼而名喚龍井......這個稱呼的由來與台中龍井有點像~~

水源充沛且終年泉湧不絕的井水在1968年自來水普及前,是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生命泉源,據說是得到清水祖師指示才鑿井取水,若有信徒來龍山寺求取藥籤,清水祖師亦要求需使用龍目井水煎藥治病,1987年加高井欄,後來再以取自古厝建材的紅瓦片拼貼取代原本單調的水泥井盤,使樣貌更顯樸素懷舊,現在是四鯤鯓重要景點之一~~

20221210 242

四鯤鯓龍山寺很好找,朝著屋頂最高的廟宇走去就到了~~

據傳鄭成功率軍攻打熱蘭遮城荷蘭軍隊期間,蔡姓先民渡海來台並攜帶家鄉神明---泉州安溪清水巖清水祖師、泉州湖頭泰山巖顯應祖師、漳州平和三平祖師來到時為沙丘、屹立台江的四鯤鯓搭建簡易草寮祭拜,因頗靈驗而香火鼎盛,嘉慶六年(1801)改建成廟宇,歷年皆有擴建整修,1987年重建新廟,1990年安座,目前所見廟貌即是那時所建成~~

初見龍山寺之名,還以為是奉祀觀音娘娘的廟宇,沒想到主神是清水祖師,據說還是全台開基首廟 !! 裡邊有清代香爐與潘麗水所繪鬼王門神,難得來到四鯤鯓,除了龍目井,四鯤鯓龍山寺也是不可錯過的文化景點~~

20221210 253

神龕上的三位神像應是清水祖師顯應祖師三平祖師,其前方各有一座香爐,年份皆是清代,中央那座明顯可以見到"嘉慶乙亥花年"(1815)、"四昆身祖師公"字樣,是廟內相當重要的文物~~

四鯤鯓因早期要去台南市區必定要經過鹽埕,常受鹽埕人欺負,連廟會慶典安排戲班唱戲也要看鹽埕人臉色,以致雙方相處不愉快,鹽埕人說法則是四鯤鯓人武功高強,他們才是受欺負的一方。兩地恩怨上升到神明鬥法,傳說中四鯤鯓龍山寺清水祖師指示擺放刻有雉雞像的七星杉面向鹽埕以破壞風水,鹽埕北極殿玄天上帝則另設虎爺破解,清水祖師改立射手持弓箭像反擊,不慎指向瀨口庄致敗庄,總之兩地人神皆不合,怨恨大到雙方幾乎互不往來嫁娶,近年來才稍有改善……….猶如五條港兌悅門與安平天后宫石將軍風水互鬥的傳奇故事,往日情仇終究會隨著時間流逝雲淡風輕,留下來的諸多民間故事已是茶餘飯後笑談,更是吸引觀光客目光的特色所在~~

20221210 266

廟內懸掛一方泉州安溪清水巖祖廟所贈"全臺開基"匾額,所以台灣第一間清水祖師的封號算是通過老家的認證了~~

20221210 274 1

廟內另一處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國寶大師潘麗水所繪門神,大門是哼哈二將,兩側龍虎堵門扇則分別張、黃、蘇、李四大鬼王,不過現今所見是仿製品,真品收藏在文史館~~

20221210 282 1

兩座龍目井都在龍山寺附近,剛看完頂頭,接著來去看下頭~~

20221210 291

從震靈殿旁小路到廟後繼續走,沒多久就會見到龍目井(下頭),這裡人氣明顯較高,部份居民坐在門前巷道弄張小桌吃東西,看到我這個外地人也不以為意,繼續開心地聊天~~

20221210 293

總算是見到四鯤鯓兩座龍目井,也算不虛此行,井口都沒有加蓋,往內探望井水猶存,這才是古井該有的樣子,加蓋雖然比較不危險,但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20201217 630

20201217 632

龍山寺廟前廣場往東走到底有一面解說牌,是用立體浮雕的方式呈現,裡邊從鯤地歷史講到聚落采風,今次沒有仔細探索的古厝風華其實也是當地重要特色,其實以四鯤鯓龍山寺身為全台開基清水祖師廟的崇高身份,原本的古剎廟宇歷經百年滄桑,非常幸運地並未毀於天災或其它不可抗力因素,可惜當初改建時若能修舊如舊,有機會成為鯤喜灣地區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也能吸引許多外地遊客專程來訪....................唉 !! 不知怎麼說,有好有壞吧~~

20201217 634

四鯤鯓聚落現在只要過了日新溪就能一路北上台南市區,以前還要坐船才能前往的年代,疑似就是從這個四鯤鯓碼頭出發,所以也稱渡仔頭~~

以上只是個人猜測,因為這個位置很沒有碼頭的fu,所以會出現這座石碑應該是別有深意~~

20221210 238

騎往南區區公所的途中,沿途還真的是頗荒涼,有點能體會為何四鯤鯓名氣會這麼低,位置偏避又有點繞路,還被安平商港隔開,難怪以前只知黃金海岸,直到成大畢業都還不曉得這個地方的存在 @_@

再次覺得T-bike的車架式借還車系統很糟糕,還車前還得先將車籃裡的東西拿出來才行,Ubike在這方面就做得還不錯~~

20201217 641 1

搭6號公車回台南火車站,居然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四鯤鯓也太偏僻,與火車站距離差不多的安平坐車都不用這麼久的時間呀 3_3

台南街景依舊,每次見到雙層巴士都是想搭卻老是錯過,至於台南車站.....什麼時候才能整修完成 ? 如果新鮮人來成大唸書,從入學都畢業這幾年期間,見到的車站樣貌一直都如同工地般,難以一窺其美麗樣貌,以後對求學時的車站回憶就是這樣,這可就真的是非常糟糕 @_@

想當初還曾在凌晨1點多、人跡全無的台南車站月台搭車北上,雖是十多年前的往事,現在憶起仍是覺得是好奇妙的體驗 !!

20201217 697 1

越來越常來高鐵台南站搭車,上次搭台鐵到台南是坐莒光號觀光列車,乘坐時間較長,但若把轉乘時間算進來則差不多,最大的優點是價格非常優,如果要省錢又不趕時間,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換乘沙崙線列車進到台南市區的方式,比起其它高鐵站常用接駁公車運送旅客的做法要舒適許多~~

20201217 718

搭車途中遠眺蒜頭糖廠,六家佃長壽橋依然醒目,至於那座超高橋塔,該不會是新建的蒜頭大橋,這樣的高度,應該可以說是嘉義六腳的最高地標了吧~~

20201217 731

華燈初上的高鐵桃園站,仰望夜空,有股都市夜晚的迷離淡雅......可惜稍微看了一下就要趕緊閃人,前往桃園的206公車乘客超多,太晚去排隊的話,可能要下一班車才能坐到 +_+

趁這次機會重新認識黃金海岸還有未曾去過的四鯤鯓,不過這也是只鯤喜灣文化園區的部份區域,若能將喜樹、灣裡給逛過一遍,這樣才算完整,台南市南區還有許多值得好好探索的地方呀~~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