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關西也有老街和新街之分~~探尋美麗的關西分駐所、走訪幽靜的舊所長宿舍、來到傳說中的桂花巷、敬拜守護地方的石爺亭.............. 一段很有意思的關西老街之旅 ^^


關西地形以丘陵為主,主要河川為鳳山溪與牛欄河,盛產蕃薯、柑橘、茶葉、樟腦,舊稱美里庄,後稱鹹菜甕,又稱咸菜甕、鹹菜硼,雅稱啣彩鳳,早期居民以泰雅族馬武督部落為主,乾隆嘉慶年間漢人與竹塹社頭目衛阿貴合作入墾此地,到了光緒年間,關西大部份土地已被開發完成~~

同治年間的《淡水廳志》已出現"鹽菜甕莊",光緒年間的《新竹縣采訪冊》記為"咸菜甕街",為擁有米市、柴市、炭市的大型聚落,日治初期屬於桃園廳鹹菜硼支廳鹹菜硼區竹北二堡鹹菜硼街,1920年改制新竹州竹東郡關西庄關西大字(關西庄1941年升格關西街),戰後成為新竹縣關西鎮,關西大字析分出北斗里、西安里、東興里、南雄里、南山里東北部份~~

衛阿貴與關西的發展習習相關,他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人,人稱阿貴,因協助清廷平定林爽文事件,乾隆56年(1791)由福康安上奏皇帝賜姓衛,屬於竹塹社七姓,從新埔墾荒再沿著鳳山溪向上,開墾坪林、下南片、下橫坑、大旱坑、石崗仔、大茅埔、三洽水、牛欄河,鹹菜甕、拱仔溝、店仔崗、深坑仔、高橋坑、老街、上南片、水坑、茅仔埔、上三墩,是當地著名墾戶,同時也是番業主,他雖是平埔族,但對於關西的開墾有著極大的貢獻及深遠的影響~~



衛阿貴去世後,他的五個兒子設立衛壽宗墾號繼承其志,陸續開發苧仔園、十六張犁、暗潭、柑仔樹下庄、八股庄、湳湖、湖肚、老社寮.....等地,嘉慶年間由於鹹菜甕東南山區經常有原住民出草殺害民,於是與墾戶劉引源商請竹塹城商人陳長順組成南河民隘,率領隘丁入墾此地,陸續開墾水坑、石壁潭、十股林、山猪湖、下橫坑、上橫坑、燥坑、新城、大平地、沙坑、十份寮、八十份、南河、王爺坑、鹿寮坑,是為合興庄,範圍約在芎林、關西、橫山之間~~

關西衛家在咸豐以後勢力衰退,甚至一度將鹹菜甕墾首的位置讓給北埔姜殿邦擔任,光緒年間劉銘傳開設撫墾局施行裁隘政策,加上日治時期進行土地改革,大租戶權益受到影響,使得關西衛家未能延續舊有勢力,從此家道中落,留下一條關西老街見證昔日采風~~

上次拜訪石光古道,路過關西市區,發現有塊寫著"老街"的路牌,覺得背後故事不單純,後來才知道關西除了老街還有新街,似乎很值得一遊,今天就是要來關西新舊街趴趴走 ^_^



在新竹客運關西站下車後,沿著中興路來到中山路,很難不會去注意到路口這間樹德診所,它那古樸典雅的日式房舍造型每次看了總是令人心曠神怡 ^ ^ 不曉得是否為古蹟?應該要好好保存才是~~~



樹德診所由陳芳雲醫師建於昭和八年(1933),1936年完工,號稱關西第一棟RC加強鋼筋水泥建築,戰後其子陳秋馨在1960年將其擴建成當時關西唯一有提供住房的醫院,現在是關西最具代表性的日治時期建築~~

外觀是和洋混風雙層洋樓街屋,屋頂是日本瓦且為切角頂,牆身使用乳黃色洗石子牆面,前方突出建築形式塔樓,入口與二樓陽台卻是設在旁側,樸素秀麗的外貌讓經過的人們都會忍不住對其多幾眼~~



走在中山路上朝關西國小前進,經過正義路(118縣道),此處車水馬龍,不j論晨昏總是熱鬧非凡,曾經從石光(露德聖母堂附近)沿著這條路回到關西市區,在接近關西天堂時,原本寧靜的道路頓時人潮熙攘,這附近應該就是關西最繁華的地段吧!!



路旁一間大門緊閉的小工廠......不得了!!關西茶廠-------一處見證關西茶葉興衰史的重要文化遺產~~~

關西一帶多丘陵台地,土壤大致呈酸性,是適合種茶的好地方,自日據時代關西便以茶葉外銷聞名世界,早期多種植烏龍茶,後因外銷不佳,1921年開始種植銷路較好的包種茶,不過效果有限,後因日本提高紅茶關稅,使得種植紅茶的利潤提高,台灣紅茶外銷長紅,日本國內亦是愛好者,昭和年間的大阪商人大量進口銷售,使得關西逐漸成為台灣著名紅茶產地,大正八年(1919)還舉行關西第一次茶品評會~~

關西紅茶曾在1935年的台灣博覽會及1936年在日本三重縣舉辦的國產振興四日市大博覽會獲得肯定~~

關西羅姓望族代表人物上南片羅碧玉曾在1928年曾建立馬武督茶業組合,是關西第一家製茶工場,1933年又成立赤柯山茶業組合,後與親族在昭和12年(1937)集資建立的"臺灣紅茶株式會社"(戰後成為台灣紅茶公司,也就是眼前這間關西茶廠)更是其中的代表廠商,當時在大稻埕設立精製廠與外銷據點,首任社長為羅享錦,所產紅茶在1939年得到特等賞,被指定為日本皇室御用茶品,雖然歷經日治、二戰、光復後皆屹立不搖,但自1980年代後終究不敵現實、盛況不再,甚至還在1998年中山路拓寬時被迫拆除部份建築物.......不過在2004年時利用茶廠部份空間成立"茶葉文化館",已成功轉型,2006年被指定為新竹縣歷史建築,更名列新竹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

嗯....原來位在關西,為數不少的高爾夫球場,居然先前都是茶園!!!!今天又學到了一件事呢 ^ ^



真是.....一目瞭然!!想找關西老街嗎??路名就叫做"老街",保證不會迷路 ^ ^ 想到以前跟朋友說我要回"佳里",卻被誤會是回"家裡"的有趣往事~~~

住在老街上....聽起來就是超有fu的 !!! 每次看都覺得很有意思的路名^_^



這裡便是關西的老街....實在看不出來,有老街該有的樣子~~~

雖然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泉州人陳智仁與隘首衛阿貴以連際盛墾號開墾此地並命名此地為美里庄,但因與當地原住民泰雅族人紛爭不斷,便在嘉慶四年(1799年)放棄墾權,眾佃戶推舉衛阿貴接任墾首,致力修築水圳,並改地名為新興庄,在嘉慶九年(1804)在老街設"公館"以做為處理墾務及辦公之地,每當收租之時,老街上人車往來、川流不息,也順道造就了老街的發展~~

我以前一直以為關西老街就是這一條,雖然門面早已失去古味,但後來才得知原來老街還有新舊之分!!而且分隔兩地,卻都是關西昔日曾經盛極一時的街道.....很有意思,待會兒就去看看較晚設立的關西老街吧!!





因為看到老街有不少小巷弄,決定到裡邊一探究竟.....沒想到別有天地呢!!看著兩旁新舊雜陳的建築,有些時空錯亂........還真是有那麼一點老街的樣子!!!



.............這棟房子該不會是以前工廠的倉庫吧??



無意中來到一座造型優雅、結構完整的古厝,原來是"德星堂",似乎是陳氏祖祠-----隱身在市街小巷中,如果不是 今日突發奇想來個巷弄探幽,便見不到這麼一處令人賞心悅目的地方了呢 ^ ^

據說這座陳氏祠堂建於道光年間,昭和二年(1927)曾重修,現貌是1991修繕而成,雖然外貌新穎,但公廳外觀仍保持原始樣貌,,。其祖先是乾隆年間來自廣東五華的陳振韶,原居土城媽祖田,後代陳達有遷居此地,並生五子,是老街著名陳姓族人~~

果然,巧遇的驚喜,總令是令人念念不忘~~~





在老街往正義路方向亂亂走,看到一間土地公廟,比較好奇的是土地爺爺下方還有祭祀龍神!!莫非是土地龍神,雖然沒看到化胎,但還是可以感覺到濃厚的客家文化氣息~~



路邊發現一棟造型奇特的建築,風格與樹德醫院類似,據說是前鎮長陳興盛故居,建於1953年,雖然不開放參觀,但其婉約端莊的外觀絕對在關西街屋建築群可名列前茅,看了真是十分賞心悅目呢 ^_^



老街、正義路上亂亂走,值得一看的日式老建築不少!!非常適合在此午後小憩、悠遊一番~~



途經鄭氏古厝,在官方網頁上可是登記有案的歷史建築,不知可否參觀,看起來似乎還有人居住,不敢貿然進去,還是在外邊靜靜觀賞就好~~

關西著名的古厝不少,與竹東古厝群相比豪不遜色,相當適合擁有懷古思幽的遊客來參訪呢!!



每次看都很美麗的關西天主堂~~歌德式教堂建築仍帶有幾許羅馬風格樣式,建於1956年,別稱耶穌聖心堂,外型與石光天主堂極為相似,當年來新竹傳教的耶穌會教士歷經艱辛才讓天主教信仰在關西成長,著實令人敬佩~~



結束與關西開發有莫大關係的關西"老街"之行,接下來就是探訪後期建立,屬於客家群族的"新街"吧!!

與原來的老街有些小距離,走到正義路尾接到大同路,先去看看附近著名的廟宇--關西太和宮,建於嘉慶17年(1812),衛阿貴捐地籌資,主祀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廟,因應當時不時遭受泰雅族人的騷擾,周圍以石板築牆,兼具宗教與防衛功能,同治五年(1866)由佃農黃台三、黃台貴發起重建,廟址遷至關西分駐所附近,1895年因不明原因被焚毀,1899年在此地建立新竹辦務署咸菜硼支署,管轄部份的竹北二堡,兼具管理治安的警察功能,這段時間三界廟暫時消失,直到明治33年(1900)由羅碧玉,陳春隆、陳祥生、陳文海等人發起在現址重建廟宇,改稱太和宮,1929年由羅碧玉、周源寶、黃德洋等人重修,1931年完工,現貌是1969年歷時兩多修繕而成~~

1999年的921大地震造成廟身出現裂痕,原本廟方打算拆除重建,經過各方協調,僅拆除兩側廂房,並對廟貌進行修補,2001年正殿建築被指定為古蹟,可以說是關西地區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由於香火鼎漸,適逢關西茶業與樟腦的全盛期,使得此地有別於老街,另外形成了一條商賈聚集的新街(約建於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九年(1829)正式稱做"鹹菜甕街"~~~從深一層的意義來看,與竹塹社平埔族衛阿貴家族控制的老街不同,新街可說是客家人的天下.......這僅僅是精采萬分的關西開拓史中的一小頁,其他還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不過懶得探討,今天就單純來看這條關西"新街"即可!!



1966年建成的鳴鳳台,可約略想見太和宮的重要性,名稱或許和古地名"啣彩鳳"有關~~

道光三十年(1851年),衛阿貴後代子孫衛壽宗改"新興庄"為"鹹菜甕"(《桃園廳志》記載:「新街建設當時,川澤富魚族,猶同食鹹菜,又因其地形象似甕,湊合稱鹹菜甕。」,是真是假不知??),又稱"咸菜硼(美化後的簡稱,有當地盛產鹹菜才得此名的說法,日治時代時的主要地名),另一個雅稱是"啣彩鳳"(指松山山麓延伸至咸菜硼街頭,恰似一幅啣彩鳳之景觀才得此名.....太和宮內對聯有"啣彩鳳"字樣,廟前的戲台名"鳴鳳台",東安古橋舊名"彩鳳橋",附近又有飛鳳台地.....不過就如同台南月港又稱月津的情況類似,應是文人的雅稱吧!!無責任猜測XD)~~

大正九年(1920)進行市街改正時,咸菜硼區與石光區合併稱為關西庄(咸菜硼日語發音與關西極相似而得名),這個頗具日本風味的地名就此沿用至今~~



在大同路上閒晃,不小心瞄到~~關西居然也有桂花巷!!有些小好奇,進去看看吧~~







進入之後別有天地,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這棟古意悠然的日式宿舍,獨棟的耶!!後來才從太和宮前的告示牌得知,這是昔日關西分駐所的所長宿舍.........似乎被規劃為景觀公園,如能與關西分駐所相結合,相信對關西的觀光產業必定大有幫助~~

關西鎮公所也真是的,沒有在網頁上註明此一景點,今日能找到完全是運氣,能見識到如此美麗典雅兼具歷史意義的日式建築,收獲不小呢 ^ ^



奇怪的圍牆...總覺得前方的水泥建物應是後來才建的!!







這裡應該就是桂花巷吧!!為何有此名?why??巷內建築倒是古意十足,很像在頭份老街的感覺~~不錯的小巷風情,比起外邊車水馬龍的繁華大街更具吸引力呢~~~~~~



離開令人戀戀不捨的東興桂花巷,回到大同路,來到中正路口,這裡便是晚期才形成的新街,也是俗稱的關西老街~~







關西老街靠近太和宮的北段街屋,騎樓仍能見到不少保有悠悠古意的亭仔腳拱圈,建築外觀仍保有昭和時期簡約建築風格,但從多已改建成三層樓街屋這點來看,應是戰後才出現的建築群,但樣式仍維持有的風格~~







老街上最最最著名的景點非關西分駐所莫屬,只要第一眼見到,就很難把目光從它身上移開呢!!

關西分駐所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屬於新竹縣警察局新埔分局,是洋式鋼筋水泥加強磚造的平房建築,其後方空間即是日治時期的關西警察官吏派出所,據說以前是做為"保甲書記事務所",專門處理地方上戶籍相關業務,後因遭祝融之禍,1920年重建後成為新竹郡警察課關西分室,當年是關押犯人的扣留所~正面有山牆且廊柱厚實、大門入口處呈現內凹格局,使其呈現一股威嚴莊重的風範,簷柱上的雕飾亦充滿西式風情,上方的入母屋造屋頂則帶有濃厚的日式情懷.....比起單純用日式平房造型的內灣派出所,更有一番獨特的氣質高貴、清新典雅的淡淡和風~~

很漂亮耶!!來關西遊玩即便只到此一景點,便不虛此行了呢~~~







關西老街(新街!!)因咸豐10年(1858年)簽定的中英天津條約中將淡水列為通商口岸,使得樟腦、茶葉取代米、糖成為台灣出口大宗,連帶成就關西新街的繁榮發展,不過令人玩味的是街道的發展並非往非往北與老街連在一塊,而是朝向更荒蕪的南方擴展,很有意思的現象,直到日治時期關西市區出現各式政府機關與學校後,新街南端才逐漸沒落,所以現在才能看到一些比較古早的建築還能存留至今~~



中正路快到關西橋時,路面突然急陡下,據說這裡古地名叫做石店子,也使這條街道亦被稱做關西石店子老街,似乎與這裡曾經有過的打石店有關,另一說則稱此地為石店尾,因路面過陡以致大雨沖刷常使道路毀壞,之後便取石頭鋪墊保護路基,所以也稱石墊尾~~

不論哪一種說法,都與石頭有關,而此地的石頭皆取自四寮溪,因為石材價格不斐,但仍有不少人購買使用,而這附近商家酒店不少,甚至有"關西銀座"之稱,昔日繁華程度可見一斑~~



石店尾伯公廟後方的百年樟樹在倒塌時違反物理原則,完全避開下方的廟宇倒向別處,一直是地方上令人嘖嘖稱奇的傳說故事~~





從土地公廟的名稱來看,這一帶確是石店沒錯~~



石店尾福德祠似乎是拆掉舊廟重建的呢~~

從石店尾伯公廟到沿著中正路來到河邊,便是俗稱"石店尾"的地方,曾有輕便車站,曾是昔日官道飛鳳古道必經之處,所以也曾盛極一時,不過現在早已什麼都看不到了~~





最後來到中豐路上的石爺亭,做為關西之旅的終點站~~(附近站牌叫做石爺,看來石頭公的名氣不小)

相傳石爺亭創建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可說是保祐關西居民的重要保護神,傳說一百多年前,有位母親因其子病重,但因家貧而得不到醫治,於是求助路對邊一對大小石頭,結果不藥而癒,名聲廣為留傳,當地人民便視為石爺奉祀。 兩塊石頭一大一小,猶如夫妻, 並稱為石爺、石婆。當地人習慣帶著小朋友認石爺為"義父"來祈求小孩平安成長,每年農曆4月初八是石爺誔辰,據說那時小小的石爺亭裡可是香客眾多、人潮擁擠,好不熱鬧呢!!!

頗耐人尋味的二條關西老街之旅,讓我對關西又稍稍多認識了些,真好玩,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 ^ ^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