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軍事重地、如今的清幽小巷;古廟老街采風、蜈蚣寶穴傳說~~來到小而美的鎮北坊文化園區,體驗不一樣的府城歷史人文之美,真是相當有意思呢~~




清晨路過佳里國小,每次看到都是不一樣的面貌,現在居然把圍牆拆掉了~~不知這樣做是好是壞......



旅客零落的興南客運佳里站,除了人氣極旺的台南線外,其他路線都只有一些老人家在搭乘,大概是坐習慣了偏遠地區的公車,對如此的場景反而感到很親切呢!!



每次看到都會有個小小的疑問,台北.....是指台區的北部,還是首善之都--台北??



清代府城以十字街區隔出東安、南寧、西定、鎮北四坊,其中鎮北坊就位於北門附近,設有臺灣縣署、總鎮署、城守營,是當時城中軍事重鎮,位置大約是北門路、西門路、成功路、公園北路之間的區塊,擁有像是開基玉皇宮、興濟宮、大觀音亭、縣城隍廟、元和宮、三山國王廟.....等知名古剎,因為今天定位是初次拜訪,所以走的較隨興,單純逛逛總爺古爺,最後再經大銃街到開基天后宮,途中就有什麼看什麼囉~~

對照光緒年間的台南市地圖,鎮北坊做為軍事重鎮,街道不若市中心或是五條港那般繁華,但也相對沒那麼複雜,與現代地圖比對,發現就算經過市街改正,街道規模與格式都沒什麼變化呀~~



預定行程是到鎮北坊的總爺古街走走看看,本來應該在公園路下車的,結果睡過頭到台南火車站下車 -_-!!

算了,反正今天本來只是來散步的,就亂亂走吧!!在車站旁的旅遊中心看資料研究了一下路線,決定從北門路上的福隆宮牌坊開始今日的鎮北坊文化探索之旅 ^ ^



進入牌坊後沒兩三步便會到市仔頭福隆宮,建於永曆年間,主祀保生大帝(最初似乎是祭祀土地公的,後來把北門外已廢棄的大道公廟的神明接進來,後來保生大帝變成主神,廟名也從福隆境變成福隆宮),清代屬於八協境~~

在清朝時,外地的農作物(以米類為主)經大、小北門運入城內後,便在福隆宮廟前交易,形成熱鬧的米市,所以廟前的街道當時便被稱做"米市街"或"市仔頭街"。而福隆宮便有市仔頭廟之稱,這樣的繁榮熱鬧景象在北門拆除後,經濟重心轉為它處,不得不走向沒落的命運,偌大空曠的廟宇,有些冷清~~



福隆宮現在的主神是保生大帝,已經感受不到以前土地公公還是此廟主人的氛圍了~~聽說大殿虎邊的壁畫是彩繪大師蔡草如至今所留下的最大作品,當時卻沒仔細察看,真是好可惜呢 +_+



廟內現藏不少古意悠然的香爐,非常值得一看,上邊的文字皆寫有本境,即便聯境制度已然失去它的功用,但它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府城的廟宇~~



據說福隆宮至還保存一座昔日廟名仍是福隆境時期的古香爐,上方寫有"福隆境",是廟內最有特色的文化資產,找了半天才發現,歷經數十年的香火薰陶,字樣早已是一片黑,但仔細察看還是可以發覺,市仔頭的大北門故事,今次鎮北坊之旅的第一章,尚未啟程,府城百年的歷史風華,已是感受甚深.......



因為待會兒就要去拜訪總爺古街上的鎮轅境土地公廟,所以在福隆宮裡見到與它有關的匾額,印象特別深刻 !! 因為這間廟互為交誼境,所以才會見到頂土地公廟所獻這塊澤被蒼生匾額~~



狹窄的米市街,新舊建築雜陳,只有兩三位老人家在此泡茶聊天,或許這裡沒有什麼人會經過,以致走在此處都被不少雙眼睛盯著看,聽著北門路不絕於耳的車聲,更顯得出這條小巷裡的寧靜~~



在府城每座廟宇的名稱皆是大有來頭,"市仔頭"可不是隨便亂取名的~~



悠遊北忠路,此地舊名東竹巷,雖未見竹林夾徑,也算清幽淡雅,看到一旁古樸的庭院,沒想然居然就是著名的西華堂,當初行桯沒規劃到,但既然遇上了,就順便進去參觀參觀吧~~



一踏入內部映入眼簾的便是如同民家三合院的建築型式,在這喧囂的都市叢林中顯得相當幽靜恬適,好想坐在這裡休息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看西華堂不能不先認識齋教。齋教俗稱"菜教",民間俗稱"堂",是佛教一支,源自臨濟宗,可在家修持,不剃髮、不出家,設教之處就稱為堂而不稱寺。此教派系很多,臺南的齋教就有龍華、金幢、先天三派系,而西華堂卻是金幢派翁文峰系下的唯一菜堂,主祀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創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光緖20年(1894)擴建左側護龍,戰後亦有不少修建記錄~~

凹壽造型正門是其特色,據說為了朝向位於福州的祖堂,所以是座東西朝的方位~~



很有趣的小臺子,不知是做何用途的??



正殿俗稱"三官廳",原供祀三官大帝,現因齋堂空門化影響而改祀三寶佛,進入這裡要脫鞋,走在裡邊大概是沒穿鞋的原因,腳步都會特意放輕,一股莊嚴肅穆的感覺油然升起,在這寧靜的短暫時光,內心地不平靜似乎都被洗滌清淨了,感覺真不錯呢~~



解說牌上特別註明西華堂建築特色之一--壁鎖(傳承自荷蘭建築,穩定內樑與外壁的結構,又出現在外壁上,故有此名)第一次聽說,也不知在何處,只好隨便看看,覺得外牆上這四個如意造型的東東很有意思就拍了下來,也不知是也不是,有沒有找到倒是不要緊,能玩得開心最重要~~





事先完全沒有準備資料,也不知道要看什麼,只好外行人看熱鬧,西華堂真的很美麗,古樸典雅中帶著一絲絲清新詳和的靜謐氣息,沒有那種古老傳統建築的壓迫感,是一個適合悠遊散步、消除壓力的好所在呢 ^ ^



位在西華堂外邊的地圖,寫的很詳盡,鎮北坊的菁華地帶一覽無遺~~



來到公園路朝公園南路方向前進,看到對面的開基陰陽公廟,第一次見到,還以為是大眾廟,原來是祭祀五福大帝部屬陰陽都總管,建於道光七年(1827),原位於公園國小內,幾經遷移才來到現址,與城隍廟裡的陰陽司名稱功能有些接近,不過據說陰陽公對於醫藥非在在行,不過這裡是以專治大小疾病、怪症奇疾著稱,另外原鎮北坊辜婦媽廟的主神也一同在此奉祀~~

廟址幾經遷移,看這樣子,莫非是要拆除舊廟重建新廟??



來到崇安街口,大大的"總爺古街"字樣就在入口上方,感覺這裡滿熱鬧的,進去看看吧!!



來到鎮轅境福德祠,這裡才算是總爺古街的街頭,剛剛走的路雖然也算是崇安街,但在古時被稱做"雲霄街",原來還有這樣的區別,今天又學到了一件事~~

俗稱"頂土地公廟"的鎮轅境福德祠(創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可能是位於清朝總鎮署轅邊,所以日治初期此廟改由民間管理時便改名為"鎮轅境",而或許是官方建築,所以屋脊為燕尾脊,總之是一間頗具規模的大廟),與總祿境福德祠分佔街頭街尾,不但是清代城外經大北門進入府城內的重要通道,也是著名的商店街~~由於是總鎮署官兵出入的要道,所以在街口也有一方類似台南孔廟旁的下馬碑,不過早已遺失,真是可惜了~~

相傳此地為蜈蚣穴,蜈蚣頭部即頂土地廟,頂土地廟兩側V字形街道便是其鬍鬚,下土地廟為其尾端,蜈蚣有36隻腳(因為小巷很多,很像蜈蚣的腳),因此才會有36戶富庶人家.......真是一則有趣的傳說 ^ ^



頂土地公廟現貌是1993年改建而成,不過廟名匾額是明治42年(1909)所立,也算是歷史的見證~~



很安靜的總爺古街,已看不出昔日絢爛的老街風華~~





總爺古街被北忠街一分為二,南邊靠近忠義路方向的街道較為寛廣,古樸的街屋、日式的洋樓,呈現另番不同風情的老街采風~~



來到忠義路,便可看到對面俗稱"下土地公廟"的總祿境福德祠(舊址就在現址附近,1983年忠義路拓寬時遷移),創建於乾隆十三年(在此之前似乎早已存在,叫做總爺街福德祠,後來清朝實施聯境制度,便改名為總祿境,鎮北十八境之一),與鎮轅境遙遙相對,典型的""街頭街尾土地公"現象,同時還有"求官上土地、求財下土地"的說法(可能與兩間廟分別為官建、民建有關吧.....無責任猜測啊 XD )

來到這裡代表當年象徵權威的總爺街走完啦!!唯一深刻印象就是兩座相對的土地公廟及蜈蚣穴的有趣傳說~~
聽說附近還有一個王得祿公館遺址,不過真的是遺址,因為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來 >_<





下土地公廟因擋住由上往下流的錢水(文元溪進入燕潭後溢流,經由下土地公廟處流入德慶溪),象徵帶來財富,所以才被稱做"總祿境",相傳因是民間所建,所以屋頂才沒有類似鎮轅境的燕尾造型 ??



總祿境福德祠的原址,也是昔日總爺街的街尾,這個遺址說明碑做得還真仔細,一般都是簡單立個碑,寫個""XX遺址"就沒了,一看果然是總祿境信徒所做的,難怪會如此用心~~



從裕民街72巷轉進去,便是三老爺宮的所在地,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主祀三老爺,即朱、雷、曹王爺、所祀朱王爺即國姓爺鄭成功。嘉慶、咸豐、光緒年間迭有修建,不過1943年時毀於戰火,現貌為光復後重建,仰望"開臺聖地"四字,實在很搶眼,不過裡面有條小王船,這間廟應該比較接近王爺信仰吧!!



是說此處便是國姓爺度過來臺第一個夜晚的意思嗎??"頭暝"二字用的還真貼切~~

這一帶昔日濱臨德慶溪,為府城北邊高地--尖山(約是開基玉皇宮現址),是良好的軍事陣地,鄭成功攻台便是沿德慶溪登陸禾寮港,或許這項傳說事蹟有可能是真的呢~~



廟前方便是裕民街市場(鴨母寮市場),兩旁攤販林立,雖然現在沒什麼人潮,但在大清早這裡應該是很熱鬧才是



離開三老爺宮繼續趴趴走,跨過長北街來到對面的北華街,很快便會來到著名的烏鬼井~~

據說是荷蘭人在十七世紀佔領台灣所鑿,由於工程是由印尼班達島土人負責,因其膚色黝黑,所以當人稱此井為"烏鬼井",又由於井壁以林投築成,所以又有"林投井"的稱呼~~

乾隆年間改用磚砌井壁,日據時曾被填塞,1955年10月經台南市文獻會委員堪考重新挖掘修護,為了維護安全,上覆水泥封蓋,由於現今自來水供應便利,此井雖仍有水源而且井水清澈,但附近居民已甚少取用,1985年經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並立碑作記~~

真是年代超久遠的井,比起荷蘭人自已挖的"紅毛井",這裡的名氣可是大多了~~



來到自強街亂亂走,不愧是昔日的大銃街,在現代化鋼筋水泥建築的角落隨處可見傳統的古老建築~~



自強街(大銃街)上的景點就剩元和宮,不過若是要參觀這間廟那就連陰陽公廟也要一齊看才是(陰陽公廟主祀的陰陽都司總管與五福大帝關係匪淺),所以僅是路過,下次有空再來參觀,到時路面正在整修的破爛連鎖磚應該就已經完全換成新穎的青斗石了吧!!

這條街會叫做"大銃街"是據說由於街道正對小北門,城門上有裝設大砲(大銃),每逢午時城上會開砲三聲,故得此名,由於北端連接小北門,是府城出入要道,所以店舖櫛比林立,主要集中在街尾神農殿前廣場(約是自強路、長北街路口),城外洲仔尾、鄭仔寮農民挑擔穀物進城來此交易,因而有"豆仔市"之稱,但在日治初期拆附小北門後,這裡的重要性便一落千丈,現在僅能街道兩旁老舊斑駁的商店見證大銃街從雍正元年(1723年)設立小北門後長達176年的光輝歲月~~



自強街走到一半會接到西門路三段24巷(巷底的著名景點是縣城隍廟),雖然對面的巷子也是自強街,不過舊名是水仔尾街(因位於德慶溪下游而得名)而非大銃街,提供兩街人民往來的橋樑本名坑仔底橋,乾隆年間就已改名德安橋,北郊蘇萬利曾出資重修,在昔日也是相當重要的橋樑,不過現在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



這個碑居然立在西門路24巷的路中央,有點擺錯位置,加上附近都是廣告布幔,差點沒發現到它的存在



最後來到自強街尾的開基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1662年),為台灣最早的民間媽祖廟,所以冠以"開基"二字,所以前方緊鄰的街道不只有水仔尾街之稱,也叫做小媽祖街。鄭成功來台後,感恩昔日媽祖庇祐鄭軍順利登港,將開基天后宮易茅為瓦,建廟所用磚材來由其艦隊從大陸運來。因為不及大天后宮的規模及寬敞,俗稱"水仔尾小媽祖廟"或"小天后宮"、"小媽祖廟"~~

這裡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小!!!昔日西門路便是台江內海邊緣,附近有禾寮港,船隻可沿德慶溪進入府城,由此可約略看出開基天后宮的地位有多重要~~

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府蔣允君捐修。蔣元樞任知府時,再加修建,規模擴大。嘉慶以後至日據時期屢有修茸,臺灣光復前,遭盟機轟炸,嚴重破壞。現貌是1973重修整建而成~~



相傳是府城第一間媽祖廟,所以才被稱做開基天后祖廟..........比對各方資料,可信度似乎還滿高的!!





廟前方的三爪單龍柱是全台最古老的龍柱,由於以前臺灣工匠技術不發達,龍柱都要先在大陸刻好後再用船運來臺灣,但黑水溝喜怒難測,所以必須是雕刻簡單的龍柱才不致在運送中損壞,所以從目前的三爪單龍柱到後來的單龍蟠柱、雙龍蟠柱甚至是花鳥柱,可略窺臺灣廟宇建築技術在慢慢進步中,不過現代廟宇愈來愈金璧輝煌,而且造型都差不多,有些可惜,反而看不到應該表現出的特色了~~



南部寺廟常見的"憨番扛廟柱",每次看了都覺得很有意思~~



廟中所主祀的媽祖,身高只約一尺左右,因是鄭成功隨船而來的媽祖神像,故民間俗稱"船仔媽",雕刻年代甚早,相傳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製成,十分珍貴(一度為防遭竊,曾輪祀於信徒家中)~~



雖然沒有落款,但這塊湄靈肇造匾其實是府城著名書法家林朝英所題,氣勢渾厚,筆觸銳利,在這裡欣賞真是一種享受~~



廟內著名的古匾有五塊,年紀最久遠的要算是這塊乾隆44年(1779)的"海天福主"~~



開基天后宮雖然門面不廣,但縱深頗長,擁有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而越到後面越有驚奇發現~~



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乾隆四十二年(1777),蔣元樞增建佛祖殿並贈鎮殿觀音奉祀,同時也在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獻上兩尊,合稱府城三大觀音。開基天后宮這尊觀音像相當傳神,觀世音菩薩側坐,表現出傾聽的姿勢,丰姿綽約,或莊嚴肅穆,或慈悲近人,親切的神態撫慰多少動盪人心~~



嘉慶13年(1808),臺郡全城弟子獻"湄靈肇造"與"慈慧"兩匾,在當時可以匯聚府城全體居民齊心捐獻匾額,可以想見開基天后宮在當時已是府城重要信仰中心~~

這塊匾額就有看到一峰亭林朝英的名字了,筆勁超藝術!!與一般常見規規矩矩的題字差異頗大,很不錯看呢~~



水仔尾街(自強街)走到底便是成功路,雖然對面的新美街是昔日拜小北門之賜,相當熱鬧的"米街",不過再走下去就是赤崁文化園區的範圍了,今日小探鎮北坊之旅就在此告一段落囉!!

當初聽到總爺古街、大銃街覺得是很趣的地名,就想來走走,沒想到這些全都是鎮北坊文化園區的範圍之內,而事先並沒有好好收集有關鎮北坊的相關資訊,結果有好些著名景點都沒有好好造訪到,好可惜呢~~~~其實有點缺陷倒也不錯,至少可以給自已再度來訪的理由 ^ ^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