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山鼻、白沙灣、富貴角燈塔、石門洞,剛好就在北海岸最北端連成一線,來個北海岸公路健行似乎也是挺不錯的呢!!午後的野柳陽光真強,不到半小時就被曬傷囉!!但在陽光餘暉斜照下的風景真是美麗,今日真是不虛此行~~
今天狀況真是不好,早上出門才發現相機電池昨天晚上充電時大概是不小心被碰到以致短路,導致幾乎沒有充電,但早已計劃好要去北海岸一遊,而且還是白沙灣逛到野柳的大行程,只好路上再想辦法解決吧!!(不得不把充電器一齊帶出門 >_<)
在台北火車站充了10分鐘的電,好像還不錯(還得偷偷的來,幸好沒被發現),希望可以撐到今天結束。坐公車來到今天的目的地---麟山鼻。不知為何,今日車上人爆多,到北觀站時差點下不來而坐過頭!!
範圍甚廣的北海岸風景區,做為管理中心的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原來設在麟山鼻呀~~
麟山鼻遊憩區舊稱鼻尾鼻、鼻尾頭,依地形不同分為風稜石區、石滬區、藻礁區,原來白沙灣就在麟山鼻右側呀~~剛才那堆遊客都是要去那裡玩水的吧~~
前往麟山鼻的小路上有些荒涼,都沒有看到人,偌大的停車場只有幾條小狗在那裡曬太陽,本來想到北觀處充電的計劃也泡湯,居然還沒有改建完成,真是太糟糕了~~
意外發現麟山鼻漁港,超級迷你,規模甚小,不過還是有漁船停靠~~
可以遙見富貴角還有知名的富貴角燈塔,即便如此遠,燈塔依舊顯眼,下邊沙灘應該就是玩水聖地白沙灣,沙上還有防風護欄,沙子色澤也波浪沖擊造成不小差異,人潮涼棚全都集在東側,看來那裡發展的比較好,好多人工建物呢,該不會飯店民宿餐廳一應俱全,所以才吸引遊客聚集~~
說到麟山鼻可能一般人不曉得,但白沙灣就家喻戶曉。
沒有到白沙灣鄰近麟山鼻的部份也有人在戲水,不過看起來就很克難,與風稜石當鄰居玩水應該是很不一樣的感受吧~~~
旁側有小路可通往麟山鼻步道,據說是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拍攝場景,再北往走是海岬盡頭,前邊這個袋狀圓池就是石滬嗎??要不是一旁有解說牌,還真是不容易看出來。雖然小具規模,但名氣完全不能和澎湖的雙心石滬相比!!
風稜石屬於安山岩,是麟山鼻與富貴角的特色地質景觀,數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爆發後的熔岩從這兩地流入海中冷卻形成的火成岩,長年受到東北季風吹襲而成為切面整齊的風稜石~~
望眼望去一片黑的臨海世界很符合北方為黑色玄武的fu,看著這群歷經風霜的火成岩塊,伴著吹不停的海風,望向波光嶙峋的海面,這時才深深感覺到人類真的很渺小呀~~
在一片平坦的沙灘上,突然出現一段藻礁還真是突兀啊!!
白沙灘真很受歡迎,巧遇一群年輕男女在大玩特玩沙灘排球,洋溢而出的青春氣息就連距離甚遠的我都能強烈感受到呀 ^_^
今天總算知道白沙灣長什麼樣子,一直以為是設施完善的親水聖地,其實就是被兩個海岬包圍的海濱,但因沙子柔細、海流緩慢,衝浪玩水都很OK。離開白沙灣前要洗腳上的沙子,但到店家洗腳是要錢的,只好到一旁的小水溝裡洗洗,雖然青苔多了點,不過幸看起來似乎還滿乾淨的~~
這一片風稜石和沙灘混合的地形其實還滿漂亮的,不過卻沒什麼人駐足,有的只是呼嘯而過的汽車罷了,有些小小的可惜~~
細看地圖,富貴角也是被風稜石包圍的海岬,但人們大多較少觀注這些黑色安山岩,畢竟上邊還有個名氣極大的富貴角燈塔,以及可以買到新鮮漁獲與品嚐美食的富基漁港~~~
富貴角是台灣本島極北海岬,荷蘭語稱其Hoek,意指岬角(平埔族巴賽族叫做打賓(ta-pin)),後人稱為富基角,因台語發音似富貴而改為現名。富貴角地質是第四紀大屯火山群的竹子山熔岩流入海中形成的緩斜河階岬角,與三貂角、鼻頭角合稱北台灣三角~~
富貴角燈塔建於明治29年(1896),1897年完工,原稱富基角燈塔,是日治時期台灣出現的第二座燈塔,所有建材均自日本,最初外型是八角型鐵塔,為了方便船隻在霧中辨示,所以漆上黑白相間的長條紋,昭和二年(1927)更名富貴角燈塔,部份建築曾毀於二戰砲火,戰後軍方借地增建雷達站,1962年改建成八角形鋼筋混凝土建築,仍維持使用黑白條紋外觀,1973年增設無線電標桿,1981年興建電霧號霧笛~~
富貴角燈塔外型絕美,散步外圍聽著浪濤不絕聲響超有感覺的,若是夕陽時分漫步其間絕對是美的極致享受,猶如斑馬般黑白相間外觀比起純白外表更有讓人心情放鬆的視覺效果 ^_^
老梅沙灘位於富貴角東邊,以藻礁地形聞名,其中每年春天長滿綠藻的老梅石槽更是受到眾多遊客青睞。老梅石槽平時是與沙灘共存的海溝礁岩,本質是火山岩,長期被海水侵襲而成縱狀溝槽,浪花拍打下使其滋生各式藻類,每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會在上邊附滿海藻,一條條排列整齊的綠石槽相當地顯眼,為這片海灘添上奇幻又鮮綠的春日風情,同時也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來此拍攝海浪與這片綠色天氣的美麗互動~~
當海藻死去會在礁岩化為石灰質,使其不斷增厚,孢子則待在石縫間,等來年春天再生長,因此這裡的藻岩沒有太多尖銳突出物,就算沒有海藻在上邊的時候就近觀賞,仍是呈現渾圓古錐的樣貌~~
老梅路、老梅橋、老梅溪……到處都是與老梅有關的東東,不過地名由來卻與梅子無關,相傳平埔族凱達格達族Vavui社(譯為小雞籠、瓦威)原居於西邊的富貴角(打賓),後來因到漢人拓墾壓迫生存空間而遷居至此,漢人將這群原住地新遷居地稱做峇臺(Ba-Bui),後改稱Lo-boe,因發音近似老梅而得名~~海邊居然有風箏公園,只有我一人獨自閒晃,風好大呢。(一旁的廁所內有插頭本來想說可以幫相機電池充電,沒想到居然是一點電也沒有......-_-.........無言~~~)
接下來要去石門洞,先在台二線濱海公路趴趴走,沿著淡金公路健行感覺還不錯,只是路上的車子速度都是比快的,得小心地慢慢走。路過石門國中、石門國小時特別有感覺,因為前幾天為了拜訪三坑老街才在龍潭石門那裡閒晃,所以看到同名之誼的學校出現備感親切呀~~
要不是看到一旁的公車站牌,還真是不敢相信石門洞已經到!!就位於在大馬路旁,超平易近人!!
石門洞俗稱海蝕石門,是被潮汐衝擊挖後造成的海蝕洞穴,歷經數百萬年才形成的奇景,是北海岸相當知名的旅遊景點,亦是當地石門地名的由來~~
同治十年(1871)的《淡水廳志》將其以海岸石門名義列入淡北外八景,昭和八年(1933)以海蝕石門稱呼列為天然紀念物,現在似乎沒有特別管制,攤販機車隨意停,洞內外都裝大理石匾額,面朝馬路部份的匾額字樣為黃杰將軍所題的精忠照海~~
石門洞除了海蝕拱門這個明顯地標,海濱礁岩地形也很發達,不僅設有步道通行,也有古錐小拱橋迄立大石兩側,站在上邊觀看橋下潮來浪往相當有fu~~
石門海濱潮間帶生物種類也相當豐富,不少遊客專程帶工具來探望隱身其間的魚蝦蟹貝,附近的攤販都在賣漁網,似乎也是因應需求而產出的行業~~
看到翅上那雙超大眼睛,就知它是孔雀蛺蝶(眼蛺蝶)!!
結束石門洞之旅,再往前走就是十八王公廟,有機會見到跳石海岸景觀,但這時有個突發狀況發生,相機又快沒電了,怎麼辦呢!!幸好一旁的廁所有插頭可以充電,這次就充久一點,30分鐘,不過總不能一直待在廁所裡,只好在外邊待著監視廁所門口,感覺真奇怪!!
充電花了不少時間,也打亂了興致,算了,直接去野柳吧~~走路太遠了,直接搭淡水客運過去~~來到野柳站下車,轉進港東路,朝向野柳地質公園方向前進~~
野柳風景區以造型多樣化的岩石結構而著稱,以地勢而言可分為三區,以女王頭為首的諸多豐富地貌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參觀,可以說是萬里地區最受歡迎的景點,地圖上註明好多值得一看的景點,待會兒就慢慢參觀吧~~
野柳地名由來據稱是由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命名,因早期船隻在東北季風吹襲下常在此擱淺遇難或被原住民殺害,便稱此地為Punto Diablos(魔鬼岬角),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後將此地標記Duijvel hoek、Caap Diable,漢人將diable省去d與a的發音(ia-liu)來稱呼,意似野柳,自此流傳下來~~
野柳地質公園也太受歡迎了吧~~停在入口的遊覽車就有十幾台,光是等著進入的遊客群就排隊形成一條長長人龍,而且似乎外國人居多,不愧是享譽國際的知名景點,幸好裡邊裡空間甚大,隨便走都不怕會塞到爆~~
蕈狀岩、燭台石、薑石是第一個會見到的地質景觀,數大便是美的眾多蕈狀岩很有磨菇森林的fu,這之間的極致表現就是女王頭,可惜現在遊客太多無法接近,回程再來過來看看囉~~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大屯山山脈在此延伸入海的狹長岬角,長度約1700公尺,地層類型屬於至少1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野柳群大寮層傾斜沉積砂岩,遠望就能見到東北角到宜蘭常見的單面山造型,細看則能能見到豆腐岩、燭台石、球石、薑石、蕈狀岩、風化窗等奇特景觀~~
野柳岬不僅是野柳漁港、龜吼漁港的分界線,亦是金山海灣與翡翠灣的分歧點,因為造山運動將深藏地底的堅硬砂岩與柔軟頁岩推擠出地表並形成山脈,後因海浪侵蝕作用而形成現今所見的礁岩海岸~~
再過去的第三區就較少遊客出沒,釣客反而較多,這裡景觀以海蝕平台為主,第一個見到的是外形很像鳥的瑪玲鳥石(Marine bird rock),傳說曾有迷航船隻漂流至此,即便船員皆已罹難,船上隨行鳥兒仍不停呼救,便將此石冠以海鳥之名以紀念~~
下方的海蝕洞名為情人洞(上方的"情"字不見了),兩個洞口內部空間互通,傳說友達以上的男女相偕入洞再走出來,即可升格戀人 ^_^
後方岩壁上有個沒有扶手的奇怪階梯,稍微試走了一下,原來是通往野柳燈塔的捷徑~~
單面山下的地質景觀也很有看頭,蜂窩岩、風化窗、生痕化石都再再展現它與大海衝擊下的發展過程與歷史痕跡,還能近距離感受波濤拍岸的悠揚天籟,而且待在海邊在壺穴被海水不停灌注的樣貌也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第三區稜線走到底有座涼亭,風景極優,位置超讚,拿來當背景拍照也很OK,遠眺夕陽下的波光海面,金山磺港著名景觀的燭台雙嶼變成一個小點點囉!!
到了海岬盡頭觀賞風景後,接下來就要去拜訪野柳燈塔,其建於1967年,高約11.3公尺,位於第三區龜頭山(因野柳岬從遠方看似龜而得名),由於一旁還有座更高的無線電塔,所以常被搞錯,燈塔下方設有休息區,這裡就相當冷門,一路走來都沒有見到其它遊客身影,其實野柳燈竿的紅蠟燭造型很有欣賞價值,卻不受遊客青睞是有些可惜~~~
來野柳一定不能錯過豆腐岩,仿若垂直切割的方塊狀岩石在大自然的巧手下於海蝕平台整齊排列,其實是海水長期沿著岩塊節理縫隙下侵蝕下切割出一塊塊神似豆腐的岩石~~
透過小橋下方的海蝕溝空隙偷瞄基隆協和火力發電廠那三根大煙囪相當有趣呀~~
海水沿著節理沖蝕使裂縫加大成陷入海裡的溝,即是海蝕溝,野柳公園裡邊會在溝上架橋樑方便遊客通過,從另一面觀看可以發覺不同岩層的堆積情形,這可是歷經百萬年才得以形成的地質景觀~~
好不容易等到人潮散去,趕緊與女王頭來張合照,沒多久人就又聚集了起來,只能說女王頭太熱門了啦!!
女王頭是野柳蕈狀岩中最廣為人知的地質景觀,1962年因部份岩塊掉落後因外型神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而得名,上方色澤較深的含鈣砂岩與下方黃色砂岩同受風化侵蝕,因堅硬程度不同形成上粗下細模樣,使得女王頭脖子越來越細,隨時都有斷掉的風險 !! 現在還能近距離觸摸也不會有人禁止,但為了延緩女王頭崩落時間,只怕以後就會加以管制囉~~
當地居民林添禎在1964年3月18日為了救失足落水的台大政治系學生張國權而不幸雙雙溺斃,1964在仙女鞋附近立起由張英超所製作的林添禎水泥像來紀念(後改為銅像)~~
以前小學念書時曾讀到這篇故事,那也是我對野柳的第一印象,所以才會特地尋找這座銅像來仰禮一番~~
午後的野柳雲層變得黑又厚,依然擋不住遊客們紛紛湧入,只不過現在差不多該回家囉 !! 只是路程有些麻煩,要先坐國光號到基隆才能換搭火車回桃園,從早上到現在看到稍高的山頭都是一直是雲霧纏繞,果不其然,車子來到基隆市區後便開始下大雨,看來仲夏時分決定到海邊走走是相當ok的選擇!
今天本應是輕鬆愜意的北海岸一日遊,不過一開始就被相機電池給搞得心情很差,居然會發生這種錯誤,真的是要好好檢討。在淡金公路上健行將近五小時都還ok,沒想到來到野柳不到二小時全身就被曬傷了,真是太糟糕了,再次確認我是易曬傷不易曬黑的體質,下次再遇到這種大太陽就必須把帽子+防曬油給請出來,全身紅通通的感覺很不好。今天順利把北海岸最著名的幾個景點就走了一遍,下次有機會再來就可以好好的慢慢參觀了。
行程記錄:(1)捷運淡水站---麟山鼻(50min)---白沙灣(5min)---富貴角燈塔(40min)---石門洞(70min)
(2)基隆客運石門洞站---野柳站(30min)---野柳(10min)---野柳站(15min)---台北車站(60min)
- Aug 26 Sun 2007 06:47
北海岸健行:麟山鼻、富貴角燈塔、石門洞、野柳岬~~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