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老街百年滄桑、彰南小鎮歲月悠悠;探訪不同時期的北斗街遺留在此的歷史痕跡,即便北斗奠安宮古意不再,這處寶斗限定的老街故事,依然會一直流傳下來,靜待有緣人的探訪~~
旅行日期:2013.11.16
上次在斗南車站搭車,對它的名字頗感興趣,這才發現原來還有一處叫做北斗的地方,數百年來的歲月悠悠讓它曾經一度是繁華熱鬧的彰南大城,如今洗盡鉛華的北斗小鎮,不僅是清朝極少數在聚落成立前便先經過都市計劃的市鎮,現在亦留下不少擁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古蹟,雖說北斗肉圓不錯吃,但遊走在這歷史悠久的城市角落裡,更是讓人興致盎然,突然很想去拜訪它,哈 !! 買好車票後,這就出發吧^_^
北斗舊稱寶斗(原先是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東螺社(Dabale-Boatao)世居之地,漢人移墾此地,依其發音而稱之(東螺社在道光年間移居埔里林仔城(埔里鎮籃城里)),清代隸屬東螺西保,位居東螺溪北岸,當地居民原本住在溪南的東螺街(溪州舊眉,原為舊眉社族人居地),康熙54年(1715)粵藉墾首黃利英率領墾戶來此開墾,但因閩粵械鬥使得客家人移居永靖,乾隆年間因人數漸多而將東螺保分成東西兩保,乾隆年間位於舊眉的東螺街己是熱鬧聚落,並在嘉慶八年(1803)興建螺青書院,卻在嘉慶11年(1806年)遭逢戰亂洪災,受創甚深,舉人楊啟元、林煥章、武舉陳聯登、監生陳宣捷、總理高培洪等議移建於現址,當地居民便渡溪北遷,興建一處以奠安宮為中心的新聚落,名為北斗街~~
道光12年(1832年)的《彰化縣志》裡是使用"東螺北斗街"來稱呼,相較於書中"西螺街"的名字,可以稍稍看出東螺街與北斗的深厚淵源,志書記載"街分東西南北中,為大街縱橫整齊",至少在清朝時期,它是彰化縣境內僅位居彰化縣城、鹿港大街之後的第三大城,猶如鹿港雅稱鹿津或洛津,因北斗位於東螺溪之北,所以當地文人亦雅稱其為螺陽~~
由於東螺溪水量充沛,可藉由船利之便直達下游鹿港及連絡上游山區的南投竹山,是彰南地區水陸轉運中心,以致北斗始終繁盛不衰,全盛時期甚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稱號,據傳這裡亦曾出現台灣第一座夜市,由於它的的發展與鹿港的興衰習習相關,後來鹿港因港口淤積而逐漸淡出歷史舞台,但連接南投山區的水路依然暢通,當時山區貨物經由水路運至北斗後,再利用陸路運至鹿港,雖因鹿港沒落,盛極一時的北斗也開始走下坡,卻依然是彰南第一大城~~
日治初期在1901年成立彰化廳北斗支廳北斗區東螺西堡北斗街,1909年彰化廳併入臺中廳,1920年與附近街庄合併改制臺中州北斗郡北斗街,郡治所在的北斗街是全郡一街七庄的政經中心,亦是台中州西南大郡,設立之初的人口規模僅次於鹿港街及彰化市,可惜後來興建的縱貫線鐵路未經過此處,得利鐵道運輸之便的員林逐漸取代它在彰南的地位,後來甚至被因糖廠設立及五分鐵道經過而發展迅速的溪湖、溪州、二林、田中超越,註定了它輝煌不再的命運~~
據說因為寶斗之南有一文昌祠(螺青書院),符合"北斗魁前六星"意涵,又以南方的斗六為朝山,應驗"南斗六、北斗七"諺語,所以改名北斗並沿用至今~~只是今日當地人仍多以"寶斗"的名字稱呼北斗,雖然員林的興起搶去了它的采風,但也讓也因此保留不少古樸典雅的經典建築,北斗老街的魅力加上肉圓的加持,有吃又有得玩,非常值得來此一遊呀 ^_^
好久沒坐火車到田中車站了,上次在彰化客運田中站的搭車經驗依然是歷歷在目,不過因為這次是要到北斗,考量時間的便利性,決定換個地方來搭車 ^_^
員林客運田中站還真是好找,就位在火車站左前方而已,走出車站大門就會看到了~~
待會兒就是坐這班車,雖然此刻上邊擺著的是"往二林"的牌子,不過在搭車時間快要到時,司機立刻把它給換成"往北斗",連車頭的LED燈號也一齊更換,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玩的呀 ^_^
應該可以上車再買票,不過還是臨櫃購票比較有感覺 ^_^
坐上車後,太陽公公也出來露臉了,來到北斗站下車,人車往來好不熱鬧,北斗比我想像中還要繁榮呀~~
望著站牌上的諸多路線,看來回程可以選擇坐車到員林,好歹它也是大站,搭火車回桃園可是超方便的,就這麼決定啦 ^_^
北斗鎮擁有許多里,基本上可分為三區,即是東北斗、西北斗、北勢寮,亦是日治時期的北斗郡北斗街轄下的三個大字,尤其是東北斗以前叫做北斗庄、西北斗則是稱為北斗街,很好奇不是彼此相鄰,怎麼還各自分成街與庄 ? 因為今日是大腳趴趴走,所以可以逛的地方,基本上以北斗鎮中心的西北斗為主~~
接下來要往哪裡走呢.......一時心血來潮決定右轉光復路,想說先稍微散個步再說,沒想到來到意料之外的地方,路旁這棟廢棄的建築挺有fu的~~遠東戲院耶,雕樓玉砌的建築外觀仍在,看來應該也是廢棄的老戲院一枚,居然能在北斗遇見這樣的地方,當然是不能錯過呀 ^_^
細細探訪後才曉得原來它可是大有來頭的,清朝時期這裡是當地仕紳許丁綿住所,名為梅亭,他將其書房取名鵲館,做為教學授課的場所,由於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在此入宿,許家後來便被迫捐出此地,1938年改建成立紀念公園,同時豎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舍營之址",所以此公園又被稱做御遺跡地,亦是北斗街唯一公園。戰後改立台灣光復紀念碑,1952年鎮代會提議此地設立劇場並得到鎮公所同意,1956年落成時命名遠東戲院,因當時已有一間北斗戲院,所以這裡俗稱新戲院~~
隨著電視普及,老戲院面臨激烈競爭,終究難以生存,曾經是北斗鎮地標的偌大建築也只能黯然落幕,由於產權問題談不攏,以致位於菁華區卻無法改建,才能在今日見到它的未經修飾的樣貌,若相關問題能順利解決,這裡的開發改建也是遲早的事,那麼今日所見就是絕景了,趕緊拍照記錄一下吧~~
昔日老戲院的設施都還保留著,現在看到售票口都會覺得很感動,尤其是故鄉那老戲院消失後,總是會在外地想要尋覓它的身影,每每見到這樣景致,一股懷念的溫暖回憶總是會不禁湧上心頭..........
來到北斗鎮農會前邊,對一旁的文子巷路標有些好奇,據說原名蚊子巷,顧名思義就是以前蚊子超多,後來才改現如今所見較為文雅的名稱,有些探討一下台灣地名的變遷,真是好有趣的說 ^_^
在光復路上發現這間小廟,名喚富美館,實在很沒有廟宇名字的fu,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南北管的戲曲館,禁好不住奇往裡頭一探,原來真的是一間廟宇,隸屬北斗奠安宮北門境的角頭廟,主祀蕭府王爺...........蕭府王爺何許人也 ?? 漢三傑之一的蕭何,第一次看到祭拜他的廟宇耶~~
回去一查才發現原來北斗富美宮是登記有案的歷史建築,由泉州惠安移民自晉江富美宮分靈而來,相傳建於光緒三年(1877年),明治43年(1897年)遷至現址,之後又再歷經數次整建,現貌是1976年修建而成,就位北斗鎮農會對面,是北門一帶的角頭廟,北斗三邑人的信仰寄託,雖是單間小廟格局,但可以在這裡遇見蕭丞相,這樣的緣份讓人印象超深刻 ^o^
神龕兩側對聯是"富我邦家千歲威靈鎮北斗"、"美斯鄉土三王神庇遍螺陽",可以看出對於未來的深深期許~~
右轉地政路,尋找421號,來回走了幾遍都沒發現,偶然瞧見這間被鐵皮包圍住的日式木造建築,難道就是.....
這間不僅是彰化縣內最大、亦是少數保存完整的保甲事務所,建於1936年,外型為外披雨淋板的日式木造平房,入口外側原有一座門廊,後因道路拓寬而拆除,現今仍能見到殘跡,做為日治時期保甲制度的重要見證,如今已是北斗日式官舍群的重要成員~~
當初是計劃以它開始今次這趟北斗郡官舍建築群的第一站的說........沒想到與北斗保甲事務所這麼沒有緣份,只好期待下次再相逢 T_T
既然都來了,就這樣閃人的話未免太可惜,反正現在位在地政路上嘛......恰巧遇到北斗地政事務所,雖然沒有進去,但在大門前邊晃晃,聊勝於無呀 XD
不看則已,一看就目光完全被吸引住了,古樸典雅的外觀真是十分賞心悅目,想必來歷絕對不單純,原來它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台中地方法院北斗出張所,戰後一度成為北斗衛生局,現在則是地政事務所,亦是北斗郡官舍建築群的成員之一,這個地方真是臥虎藏龍,沒親眼見到前還真是完全不曉得,算是補償沒能一睹北斗保甲事務所采風的缺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還不錯啦 ^_^
來到文苑東路與宮後街交會處,看到這個寶斗古街史文化區的招牌,依這來看,附近應該有不少景點可以好好參觀,這就慢慢逛吧 !!
前方的光復路、文苑路就位在昔日北斗街的北門附近,台灣三大牛墟之一的北斗牛墟從清朝到大正初期這段期間也是設在此處,現在這些古早時期的產物早就消逝無影踪,走在路上可以感受到那靜謐祥和的幽然氛圍,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日治時期北斗郡行政區就位在此處,雖然現在是絢爛歸於平淡,但仍留下抱恬郡守官舍在內的大量日式建築,所以想先探探它的真面目,之後再去尋找北斗老街的故事~~
北斗小鎮曾是北斗郡、北斗街的行政中心,日治時期大批公務人員進駐這個當時彰南最繁華的城市,這處保留尚算完整的日式官舍建築群正是那個時代的最佳見證,到了這個年代,居然還保留了有27棟之多的官舍建築,雖然光復後略有改建,但它們無疑是彰化縣內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雖然庶務課長官舍已被拆掉改建為停車場,但是北斗郡守、街長與北斗分局長宿舍都有保留下來,頓時為它加分不少,真是好期待到裡邊逛逛呢 ^_^
這片建築群包含了高等官舍及判任官舍等不同型式,獨棟、雙併、四連棟皆盡一應俱全,並有木造、磚造、RC建築等,比起雲林斗六那批警察宿舍還要精采,想要像這樣漫步穿梭在這般和風優雅的日式平房裡,印象中只有在林田山林場或是各地糖廠才能看到這麼壯觀的畫面,這處見證日治時期行政區域劃分的建築遺跡,更是顯得意義非凡~~
話說政府單位想將這裡整修成彰化境內的小京都,雖然立意良善,但看這殘破不堪的模樣,只怕最後會變成古意盡失、嶄新亮麗的日式黑瓦平房,要如何規劃又能保存它的風華韻味,有些傷腦筋 !!
剛剛看到的那個地圖將此地標示為彰化縣警察局斗六分局長宿舍,造型典雅的門柱與樸素靜謐的房舍在枝繁葉茂的綠蔭大樹環繞下極為賞心悅目,雖然南邊因為斗苑路拓寬而被迫拆除部份建築,不過格局尚算完整,只是看起來好像還有人居住其中的樣子,既然警察大人的房子,有些懷疑它的前身是否就是北斗郡役所警察課長宿舍 ?? 蝦咪嚨嘸知,只好亂亂猜 @_@
現在的北斗分局所在地則是奠基在北斗郡役所遺址,從以前到現在,奠安宮後方的這片區域,一直都是北斗的行政中心~~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北斗郡守官舍,戰後曾被規劃為稅捐稽徵處所屬宿舍,它是彰化縣境內目前僅存官階最高的日治時期文官宿舍,應該是奏任官,屬於高級官舍,亦是這個區塊將近三十棟的北斗官舍建築群裡等級最高的,光是這一點,就有保存的價值 !!
聽說裡邊庭園裡還有一株末代郡守高岡義雄為其女兒所植的龍眼樹...........就在這棟房子的東邊呀 !!
要不是有看到外邊牆外設有解說牌,實在很難相信這裡就是昔日北斗郡守的居所,略為殘破外觀、戰後才出現的建築配件、雜草叢生的庭園,哇咧 !! 很有廢墟的fu >_< 不過建築本體保存的情形倒是相當完整,可惜無法進入參觀,台灣鐵路局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的保存情形就是前車之鑑,若是加以好好整理一番,必定會是北斗地區相當閃亮的觀光景點~~
山牆下方的六角型氣窗,繼花蓮市菁華街33號之後再度見到,但這裡更是勝一籌,全然檜木建材透露出幾分恬適幽然,歇山造型屋頂鋪滿日式黑瓦,粉優的畫面,看得很hpaay說 ^_^
依著地圖尋找北斗街長宿舍的所在地,卻是繞了好大一圈才找到,大門卻被鎖住了,只好在外偷瞄 +_+
北斗街長官舍在戰後一度成為北斗鎮長官舍,與北斗分局長宿舍都是這一帶僅次於郡守宿舍的獨棟判任官舍,都是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建築格局接近的鹿港街長宿舍如今是鹿港老街裡獨具一格的魅力景點,若是這裡能活化運用,應該會有著不容小覷的觀光潛力~~
看起來就有在整理的樣子,比起郡守官舍要好上太多,結果居然無緣入內參觀.......殘念 -_-
後邊似乎也是別有洞天,居然只能從牆外眺望,唉 @_@
游走在無人清幽的小巷,刻意放慢腳步感受眼前見到的每一幅市街景致,不甚整齊的水泥樓房與木造平房夾雜其中,很有古早時期眷村的風味,除了剛剛見到的獨棟房舍,不少雙併、四連棟建築亦散落其中,比起名氣較高的北斗老街,這裡的時光更是有股凝結在那個古早年代的舊日氛圍,很享受這般靜謐恬適的感覺,好像回到了以前住在眷村時的那個美好年代...........
哇 !! 家庭理髮耶~~小時候在眷村時都是來這地方的說,即便多年過去,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超懷念的 !!
走在光復路上往東邊望去,若非事前便有查過資料,完全不會發現它就是台灣目前極少數保存下來的日式官舍建築群,的確稱得是北斗鎮文化瑰寶,本來位於光復路的北斗郡役所、北斗街役場現在因為改建成彰化縣警察局北斗分局及北斗郵局而消失,這塊失落的建築局更是顯得彌足珍貴,真的是要好好保存才行呀 @_@
本來想穿越北斗國小來到神社路,只是一時找無門路,只好好乖乖地沿著斗苑路往西走,首先來到地政路,再過去就是神社路........神社路耶 !! 怎麼看都很有日本風,很難不會去聯想到它與北斗神社是否有關聯 ??
果然,還沒轉進神社路,就已經看到北斗神社的解說牌,傳說中的北斗神社,正是位在這裡 !!
北斗神社在昭和13年(1938年)鎮座,這條神社路正是昔日的參道,兩側分別是北斗國小(北斗公學校)、北斗國中(北斗小學校),終點則是北斗家商,亦是神社所在地,校門口即是以前的島居遺址,被三所學校所包圍的神社路有著濃郁的書卷氣息,昔日參道兩旁連綿不絕的石燈籠早已消逝無踪,一對狛犬被送至奠安宮,神馬則是莫名其妙來到了鳳山陸軍官校,就不曉得是否有回歸故里的那一天 ?
筆直的參道是見證昔日北斗神社存在的最佳證明,這個路名若是從戰後就是一直被叫做這個名字,那就真的是太強了~~來到北斗鎮要找北斗神社遺址,不必特地尋覓,來神社路就對了 ^_^
回到斗苑路與光復路的交會處,在馬路的另一邊有間造型奇特的建築物,剛剛怎麼沒發現 ??
從正面看就只是一棟很普通的民宅,但那後方的日式黑瓦屋頂實在是長得太奇怪,那個入母屋破風怎麼看都像是原來的大門所在地,右邊好似被切掉般完全消失,強烈懷疑是因為要開拓斗苑路的關係而被拆除,不然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由於中間隔著一座日治時期便已存在的北斗國小加上又有點距離,不太像是北斗神社的附屬建築,聽說附近有座在1984年就被拆掉的北斗武德殿,這棟外觀不太協調的建築物可能跟它有關,北斗真不愧是昔日彰南大鎮,真是處處驚奇呀 @_@
北斗要如何玩 ? 按圖索驥就對啦 XD
後來又再看到才發現,每幅北斗鎮文化資產觀光導覽圖上邊都有個北斗七星圖案,哈哈 !! 真是一看就懂,就像是新北樹林的門牌都有樹木圖案,宜蘭三星的門牌都有三顆星一樣,都是令人不禁會心一笑有趣畫面 ^_^
宮後街顧名思義就是位在宮後,所以沿著它應該就可以來到奠安宮 ?? 果然沒錯,還沒走完,已經可以看到這間北斗大廟的雄偉英姿~~
北斗奠安宮不僅是當地居民重要信仰聖地,二百多年東螺街居民遷來此地時,便是以它做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其信仰圈共分為四境(東門境、西門境、南門境、北門境),如今位於北斗舊街區的中心,若是想要一探百年風華的北斗老街,以它做為起點開始老街之旅,是非常OK的呀 ^_^
據說雍正年間泉漳粵人士將悅興街天后宮一分為三,泉州人抽籤得到後殿,這是奠安宮前身---東螺街天后宮的由來,只是東螺街早在乾隆七年(1742年)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便有記錄,悅興街卻遲至道光12年(1832年)的《彰化縣志》才出現,彰化先民在當地胼手足開墾土地,彰化縣在雍正元年(1723)才正式設縣,當年鹿港即將邁入鼎盛時期,東螺街卻已發展成擁有前中後三殿宏偉大廟的市鎮,有些不太合理,所以這個說法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廟前大街是宮前街,往南可直達東螺溪渡船頭,橫越廟前的東西向馬路則是橫街仔(斗苑路),以北斗奠安宮所建構出的北斗街便是像這般縱橫交錯的井字街道,猶如日治時期才大量出現在台灣各地的街道設計,其實早在清朝中葉時期便已在這處彰南小鎮出現,堪稱台灣第一座經過都市計劃才建立的城鎮~~
相傳東螺街天后宮建於康熙57年(1718年),嘉慶11年(1806年),位在舊社的東螺街居民遷至北斗,以原先祭祀的媽祖娘娘為信仰中心而建街,為了祈求"奠定厥居,安集乎民",便將新廟定名為"奠安宮", 同治七年(1868年)在陳作舟主持下整建,才成為擁有正殿及後殿的廟宇建築,戰後由於廟貌漸圯,改建之議紛擾不休,於是1998年古蹟認定被解除,舊廟被拆除並送至台灣民俗村保存,原址則改建成現今所見到的金璧輝煌、嶄新亮麗現代化廟宇建築~~
奠安宮的存在不僅見證了北斗建街的始末,更是北斗古鎮裡最重要的歷史遺跡,猶如鹿港天后宮在鹿港的地位,當年的紛紛擾擾,送走老廟,迎來新廟,如今精心裝扮的高雅大殿流露出莊嚴穆肅的氣息,果真有著大廟的格局~~
只是像這樣的百年古剎對當地而言,歷史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少了古廟的加持,北斗老街的氣勢就是有點弱,或許當地人的感受沒有那麼強烈,但實際上卻是難以凝聚外地旅人們對它的認同,後代子孫以後認識北斗老街的第一站,除了北斗郡日式宿舍群、還有就是零散分佈的洋樓街屋及北斗肉圓,這對奠安宮而言實在是情何以堪......
在廟埕兩側有擺放一對石獅,造型風格明顯與三川殿前那對外觀較為熟悉的石獅不同,而會有這樣的差異是有原因的,至於後邊那棵樹,據說與昭和天皇當太子的時候有關,有興趣的也可以來看一下~~
它們擺頭的方向有點奇怪,然後形狀又與常見的中國傳統石獅有著些微的差異,直到那個見到那個造型獨特的尾巴還有下邊的解說牌,果然沒錯,它們的真實身份是北斗神社的狛犬 !!
在昔日神社遺跡幾乎都已消失的現今,想要探尋昔日神社的些許殘遺,只能看看這對放在奠安宮前的狛犬過過乾癮了 +_+
聽說陸軍官校裡有一匹來向北斗神社的銅馬........就不知這個小道消息是真是假 ??
廟方所藏的諸多古碑裡,以"東螺西保北斗街碑記"、"建北斗街碑記"最具歷史價值,不但描述了昔日東螺街的沿革,亦記錄了北斗這塊地方是如何歷經都市計劃才完成的偉大鉅作,如今卻是居然深鎖庫房,未能一睹芳顏,真是有點小糟糕 >_<
廟埕一側有安置兩塊石碑,左邊這塊是咸豐七年(1857年)的"嚴禁筏夫勒索示碑",當年商賈雲集的北斗街渡口所帶來的龐大利益讓不少人眼紅,連官府都不得不出面制止,當時的東螺溪是被稱做寶斗大溪,看得出來寶斗的名頭已經逐漸要壓過舊名東螺了 @_@
右邊那塊則是立於光緒二年(1876年)的"買補倉糧示禁碑",同時期全台亦立有八同名之碑,主要是要求各地官府不得以買倉糧之名侵擾百姓,落款署名是福建巡撫丁日昌,是與沈葆楨、劉銘傳齊名對於治理台灣有所成效的清朝官員之一,沒想到能見到與他有關的碑文~~
丁大人同年亦在恆春設立"嚴禁自盡圖賴碑記",不過官銜寫法不大同,這裡是寫"欽命總理船政大臣、福建巡撫部院丁",恆春那塊碑則是寫成"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丁"............差好多耶 @_@
老廟新故事,今天這個日子很空閒,偌大的廟裡空空盪盪,獨自一人漫步其中,挺悠哉的 ^_^
明治30年(1898年),濁水溪改道從東螺溪出海,隔年爆發戊戌大水災,大水一度淹到奠安宮前,雖然造成北斗街內損失慘重,但媽祖廟卻安然無恙,自此北斗每逢農曆八月都要做水醮、拜溪王來紀念此事,亦間接孕育出北斗肉圓這項遠近馳名的特色美食~~北斗三大名物的北斗三員,除了教員、警員,再來就是肉圓,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北斗肉圓店家何其多,放眼望去,招牌幾乎都是"肉圓○"的稱呼,待會兒一定要留點時間去品嚐這道著名美食
在廟裡閒晃時,偶然看到這尊觀音娘娘的神像,哇 !! 很高耶~~而且這也裡也不像一般常見的神龕,總之這裡與其它地方差別甚大,應該是有什麼故事在其中才是~~
原來這尊神像是從取自巒大山區的紅檜木雕刻而成,高度超過4公尺,是東南亞地區以整棵原木雕成的神像中最大的一尊,多年來的香火將神像的原木外表染成一片薰黑,高懸上方的普陀山字樣都快看不見了,原來奠安宮裡還有這樣的地方,挺有意思的~~
聽說廟前攤販大都已規劃至奠安宮後院來一樓擺設,所以廟口這裡比較沒那麼多熟悉的小吃林立的畫面,就連廟口大街也是鬧中取靜,只是宮前街及斗苑路有點窄,車流順暢時就已是會車不易,若是路旁有車臨停或是有其它車輛轉進這裡,也就只好走走停停~~
可是一旦拓寬就失去它的原味了,如同南屯老街般,到底好還是不好呢,很難下定論呀 +_+
即將右轉進入新市街,俗稱"新市仔",因為市場遷來此地而得名,在轉角的建築牆上已經可以看到"北斗鎮公有零售市場"的字樣,名列歷史建築的北斗紅磚市場便是隱身其中,走進去就能看到,不過還想感受下新市街的古街風華,先到街上晃晃再說~~
走沒多久就看到東邊有一處偌大的紅磚牆面,猛然一看還真是沒有發現,凝視那簡約典雅的造型一陣子後,才赫然發現它的真面目,它就是紅磚市場,眼前所見只是它的一小部份,就已被它所散發出來的高貴氣息給深深地吸引住了,呵呵~~趕緊入內一探究竟吧~~
一旁小廟是保安館,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主祀蘇府王爺,由鹿港街分靈而來,另外還配祀楊府王爺及虎爺,大正四年(1915)增建拜亭,現貌是1966年重修結果,屬於北斗奠安宮東門境的角頭廟~~
走進裡邊,又是另外一番不同的景致,午後斜陽映入靜謐幽然的室內,沒有人聲的嘈雜,只有寂寥的悵然,就這樣給它繞著迴廊走一圈,內心深深地感受到............果真是對稱的"回"字型建築 !! 哇咧~~這不是廢話嗎 ¯□¯
市場中央的這塊空地不曉得是做啥用途,拿來堆放貨品的話倒是很方便,只是從剛剛逛到現在,這裡的環境還真是相當乾淨,與一般零售市場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看得出來有在認真維護,真是不簡單,值得讚揚 ^_^
話說進入日治時期之後,明治35年(1902年)由謝金番在元市街成立的北斗市場曾是當地最繁華的市場,不幸在大正六年(1917年)的那場大火裡損失慘重,後來由於市場空間不敷使用,便在昭和六年(1931年)遷至新市街,嶄新的紅磚建築是當時彰南地區最大的零售市場~~
氣派豪華的建築格局讓它風光了好長一段時間,卻在2003年慘遭火劫,當時除了紅磚牆面外,其它部份盡皆付之一炬,這一把火也燃起了當地居民對它的感情與回憶,於是便在政府協助下全力投入整修,隔年完工,並將北斗零售市場更名為北斗紅磚市場~~
它本身是佔地超過400坪的回字型建築,並在四個角落設立出入口,雄渾優雅的外觀充份展現的昭和時期的建築風格,高聳的山牆與水平洗石子雨庇相當具有特色,是現存少見的日治時期大型公共建築,光是那清水紅磚堆疊出來的牆面,光是這一點在視覺效果上便已是大大勝出,反倒是現在的市場即使設備先進、環境整齊,但在建築藝術上卻是難以望其項背,在講究效率與實用性的現代,再難見到這類充滿美感的建築了~~
柔和的光線輕灑其中,紅磚與洗石子共組的牆面在米色木窗的映襯下顯得十分恬適自然,古老的大鐘、鏽蝕的腳踏車、被遺忘的日曆.......在這裡見到的一景一物都是那麼地令人陶醉,雖然早就聽說過北斗紅磚市場的大名,但這份親身體驗卻完全不是瀏覽書面資料時所能得到的,真是好悠閒的地方,整個思緒都跟著平靜起來了說 ^_^
新市街往南來到民族路後,再往西走,不一會就會來到元市街,接著再從這裡回到斗苑路,最後再去拜訪宮前街~~
要右轉進入元市街時,在路口遇見一間小廟,廟埕有株蒼鬱的大樹,雖然是小廟一枚,週遭仍是有用圍牆包了起來,看來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北斗奠安宮南門境角頭廟---三角永普度公壇,與鹿港普度公壇是彰化唯二的同類型廟宇~~
三角永普度公壇相傳建於嘉慶三年(1798年),但要等到八年後,也就是嘉慶11年(1806)東螺街居民才遷至北斗,所以它的創建年代應是建街之後的的可性度比較高,明治30年(1897年)曾毀於地震,後來重建,大正七年(1918年)曾因被附近失火民宅波及而焚毀,所幸在元市街合順商店等人協力下重建完成,1963年增加拜亭後變成現在的廟貌,其中以繪有賞善司、罰惡司的門神圖像最具特色,卻是事後才知道,當時沒拍下來真是太可惜了 +_+
正殿雖然懸掛著"地藏王菩薩"匾額,但它其實是配祀,主神是普度公,而且刻有金身,相當特別,因為很少見到專祀大士爺的廟宇,每年中元節都會在這裡舉辦盛大的祭拜活動,當地俗諺"宮口普肉山,西門普豆干,三角湧四大棧,東門、北門變無輪",不僅可以看出北斗當地各角頭廟在中元普渡的較勁,亦能得知曉普度公壇在北斗四大普渡活動中規模最盛大的~~
北斗由於地處東螺溪畔,不時會遭到水患肆虐,其中以明治41年(1898年)的戊戌大水災最為嚴重,洪水流向北邊,一度淹至三角湧,這裡還有個傳說故事,相傳水災發生前,媽祖娘娘托夢給武秀才陳作舟,指出北斗將發生水災,大水來只會淹到三角湧,隔天果然洪水將至,但因他不知三角湧在哪兒 ? 便隨手將香插在地上,宣告此地為三角湧,果然滾滾洪流來到此便止住,以當後當地人便稱那裡做三角湧,據說那是在西門附近的大眾廟那裡~~
所以說......三角湧究竟是指哪裡呢 ?? 傻傻分不清楚 3_3
廟旁的那棵大榕樹高聳雄偉,與那堪稱北斗地標的北斗大榕樹都是鎮內重要老樹,其中樹下有口不太起眼的古井,好像是被封了起來,但據說它是北斗三大古井之一,那麼這個地方的歷史可就真的是滿久了,就不知是先有井還是先有廟呀 XD
往北走就是元市街,俗稱"舊市仔",因為以前的北斗市場就是在這裡,因是原本的市場而成為街名,後來才遷到新市街的紅磚市場,街上仍保留不少值得一看的街屋,不過相較於新市街及宮前街,這裡就較為寧靜,可能是市場搬家後,人潮也跟著離去,但做為北斗老街的古街之一,卻佷喜歡在這裡散步的感覺 ^_^
右邊那棟黃色建築是合順商店,典雅的外觀十分賞心悅目,日治時期是煙酒專賣店,據說其在前方空地還設有防空壕,如今隱身荒煙蔓草間,靜待有緣人的拜訪~~
若不是事先查過資料的話,還真是不曉得原來這間線條簡單樸素的洋樓建築竟是北斗醫院,由台大醫師瀨浴沂所開設,曾是北斗鎮內設備最完善的小型綜合醫院~~
灰色的外牆有肅穆的莊嚴感,廢棄的大門及窗櫺間看來有些絲絲的涼意,尤其在知道它以前是醫院的身份時,更是為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仰望二樓陽台,總覺得好像會有什麼東西會將門緩緩地打開走出來............哈 !! 電視真的是看太多了 XD
強烈懷疑,大門上方的那個空空如也的位置,是懸掛院名匾額用的 !!
長裕商店是元市街上最長的街屋,從外觀來看,疑似由兩棟不同風格的房子結合在一起,屋主林海洋建於大正13年(1924年),據說左右兩邊曾有寫著"林"、"陳"字樣、擁有華麗雕飾的的女兒牆,可惜已被拆除,僅能從那些許殘許遙想當年雍容華貴的藝術氣息~~
戰後一度改行經營旅社,並更名為中央旅社,結果旅社的招牌沒能留下來,反倒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長裕旅社字樣從未變更,依然保持著它最原始的面貌留存至今~~
據說山牆上的文字原本是寫著"陳"與"林",代表兩戶人家各自的姓氏,沒仔細看的話還真是難以發現~~
回到斗苑路,看到這處包含永芳茶行、德興商店的三連棟傳統街屋建築,在週遭不是現代化水泥樓房、不然就是日治時期洋樓建築的環境,這樣的元素更是顯得十分珍貴,看到那個火庫起及馬背突然覺得好親切呢 !!
這間位於斗苑路、光復路交會處的雙層街屋真是好特別,半圓形山牆十分搶眼,二樓依然是使用長條窗,卻是弧拱造型,再往西走就是李老城肉脯店,它的旁邊就是北斗開基福德祠---福安宮,雖然距離超近,還是先依原定計劃,先去宮前街走走,再去看看傳說中的北斗河濱公園及東螺溪,再沿著舜苑回去,最後再去探望它吧 ^_^
除了長裕商店、謝炳雲眼科診等連棟街屋外,就屬眼前這座三連棟的雙層日式街屋最有看頭,滿佈滄桑的洋樓風華,盡在不言中~~
再度回到奠安宮,剛好繞一圈,接下來就是廟口大街---宮前街趴趴走囉 ^_^
宮前街從清朝時代到現在,都是當地相當重要的主要街道,更是清朝最早出現的夜市所在地,街上店家爭相開設、百家爭鳴,至今仍留下不少特色建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這座位於街角的三層樓仔~~
它建於大正14年(1925年),是戊戌大水災曾出現過的主角---陳作舟,他的三子陳子授(其子陳兆祥曾任北斗鎮長)所興建,是鎮上唯一的三層樓街屋,相傳亦是當時台中州唯一的三層樓建築,因其高度施作不易,所以在打地基時下了很多功夫,挖很深且以鐵軌打底,有著和洋混風建築格局,耗費五年光陰才落成,亦是當時台中州著名的豪宅之一,是街上乃至鎮上最著名的街屋~~
山牆寫有"陳"字樣的家族姓氏,北邊則刻有"拱天樞"字樣,只是拱字剝落消失,如今只能見到"天樞"二字了~~
南邊女兒牆刻有"獻瑞"、"聚星齋"字樣,細看二樓外牆黃褐色磚面,使用13道溝面磚,長條窗戶及弧拱陽台帶著幾分歐式優雅,伴著斜光照光,在頂樓欣賞鎮內風光之餘,順道來品茗個下午茶,好像還滿不錯玩的呢 !!
在三層樓仔附近有一間寫有"楊和興"字樣的雙層紅磚建築,造型簡約不華麗,頗有昭和時期建築的風味~~
北斗擁有悠久的歷史,至今仍能見到不少傳承數代的傳統行業,這間再來製油廠亦是它們的成員之一,當年假油事件爆發,使得這些傳統榨油行業一夕之間變得超搶手,就不知這些古早時代就存在的行業還能保持多久~~
當初本來只是想說來趟以奠安宮為中心的北斗老街之旅,有什麼就看什麼,最後吃個肉圓後再閃人,實際走過一遍後才發現這個地方居然還藏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景點,好似來到文化的寶山中,接觸到的每段人事物都是處處驚喜 ^_^
都來到了北斗街,豈能錯過東螺溪 !! 難得的秋日午後,正是散步北斗河濱公園的好時機,好在距離這裡不遠,待會兒就去拜訪它,順道感受一下舊濁水溪曾有過的歲月采風~~
- Apr 20 Sun 2014 06:26
散步北斗老街:北斗郡日式官舍群、北斗奠安宮~~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