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三角林尋覓茶園風光,悠遊六分埤到圓潭間的野溪小徑欣賞花海風情,不只波斯菊,向日葵是極其熱情洋溢,再來去龍潭大池吊橋散步,順訪重見天日的龍潭武德殿,本來只是想在龍潭大池自行車道邊騎車邊展望稻田風光,卻是花香更勝稻香,久聞龍潭花海大名,今日一見,果真魅力非凡呀~~
20201117 231

旅遊日期:2020.11.17

秋高氣爽、天候正好,太陽高掛的日子讓人忍不住想要郊外踏青,不如到龍潭大池自行車道腳踏車,享受縱橫田野的悠然愜意;上次拜訪三坑鐵馬道時,有在桃園客家文化館附近發現龍潭三林自行車道的名字,當時就很好奇它通往何方 ? 原來可以一路騎到龍潭大池,加上這裡也有Ubike可借,冬陽暖暖,這趟由南往北走的龍潭單車之旅,這就出發吧 ^_^

20181219 006 1

搭乘桃客5044在桃園市客家文化館站下車,方才經過十一份時,不禁望向石門國小旁的十一分路深處,上次牽著腳踏車努力在有點陡的挑擔古道行走,再去三坑老街一遊的記憶晃如昨日,實際已是兩年前的往事,感嘆時光飛逝竟是如此之快~~

途經文化館南邊生態公園來到民族路旁自行車道入口,當時還滿好奇這個單車道也太窄了吧,就趁今次來一探究竟,還巧遇木芙蓉,因為是早上,所以是盛開白花,到了下午或許就是微醺桃紅,雖是常見花種,卻是自烏塗溪步道以來,再次一睹三醉芙蓉芳顏,真是好開心的說~~

20201117 022

還以為要騎一段時間,豈知幾分鐘後轉個彎就來到了盡頭,接著來到忠勇街........就這麼一下下,也太短了吧 +_+

20201117 025

客家文化館到龍潭大池間的鄉間小路都是適合鐵馬趴趴走的路線,從地圖來看,彼此距離都不長,先去三林自行車道晃晃,之再去龍潭大池自行車道騎車吧~~

20201117 027

車道出口對面的忠勇街109巷雖是小巷一枚,但在陽光映照下倒也很有自行車專用道的fu,比起方才狹窄的單車道更有韻味~~

20201117 034

之後都是沿著圳溝旁小路前進,過了建國路後變成131巷,到西邊一溝之隔的路段又變成了民生路211巷283弄,基本上都是騎在民宅前方道路亂亂騎,偶有機車行駛其間,但大部份時段都是祥和的靜謐,很享受這股悠遊龍潭巷弄間的閒情逸致~~

20201117 041

民生路211巷富華街三林段有一條東南向西北的自行車專用道,雖然仍不時會有摩托車出沒(捷徑?),但能夠出現這條路已算是很有心,騎到盡頭後右轉北上民生路,就會朝龍潭大池方向前進,此刻先左轉繞繞,逛逛三林自行車道吧~~

20201117 043

往南騎沒多久就會來到一處奇妙的大草原,路旁草地被壓平,前方芒花卻是搖曳生姿,但最吸引目光的,要算是遠方山巒上那一字排開的燦然雲瀑,秋冬時節三不五時就會見到的自然奇景,每次巧遇都不禁令人心情嗨翻天 ^ ^

20201117 054 1

這條路上有間很有意思的建築,在一處寫有龍潭大池的路牌旁(離這兒有五公里多,而且沒必要將停車場與公廁的名稱與距離也特別標示出來吧 3_3),叫做松茂禮俗文化協會會館,外觀宏偉奇特,說是祠堂也不太像,建築上方懸掛南陽堂匾額,此間主人似乎姓葉,旁側有間紅磚古厝門額則是南陽別墅,到處都充滿南陽的fu,龍潭除了黃梅生紀念館,還有這麼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宗族建築呀~~

20201117 071

在一處叉路左轉民族路434巷,就會看到龍潭高中清德實習牧場,對這個校名有些陌生,但看到有牧場就心裡也有個底,果然其前身是龍潭農工,想當年桃園的高中聯考可選的公立學校,只有少少的四間,現在數量則是超多,對國中生來說,也算好事吧 ?

三角林舊名馬陵埔,乾隆35年(1770)霄裡社通事知母六(蕭那英)之子蕭鳳生曾與粵籍墾戶黃慶興來三角林開墾並開鑿水圳,後來漢人葉振旺、胡大昌、楊榮生、林清富、胡子元等人來此開墾,因所墾田地形似三角,故得此名。乾隆55年(1790)設立番屯制,三角林一帶位於土牛溝外的未墾荒地分配給竹塹大屯、日北小屯、武朥灣小屯當作養贍埔地,但因這些平埔族負責屯兵業務又有繳交屯租壓力,加上土地距離社域遙遠,不得不引進漢佃入墾,但因耕作技術落後加上種種因素,最後仍逐漸落入漢人手中~~

此地位於龍潭南邊,雖然離大漢溪較近,但因地勢高使得水源取得不易,當地水圳開鑿皆流向四方林的風櫃口埤保存,餘水再流向龍潭大池~~

日治初期屬於桃園廳大嵙崁支廳三坑仔區桃澗堡三角林庄,1920年改制新竹州龍潭庄三角林大字,戰後改制桃園縣龍潭鄉,2014升格桃園市龍潭區,三角林大字合併打鐵坑大字,再分成數里,以三林里為主。縱使週遭房舍門牌大多已更新樣式,仍能找到不少寫有三角林字樣的舊門牌,附近還有一幅三林村導覽地圖,看了以後才曉得,原來三林、建林、富林里都是從三角林分出來的~~

20201117 075 1

沿著民族路434巷66弄北返,好大的苦楝樹、好寬廣的茶園 !! 三林自行車道最重要的景觀就是茶園風光,實際看到的並不多,反倒是天邊山頂雲瀑更有看頭 ^ ^

路過三角林三元宮,據說乾隆年間黃慶興來此開發時帶來的三官大帝信仰,原本由信徒輪流在家祭拜,後來才建此廟,同時將位於庄內其他地方的三山國王、觀音菩薩等神明也迎入廟內共享香火,所以裡邊除了正殿,還有佛祖殿與三山國王殿,靠近一看才發現相當熱鬧,路口擠滿一堆攤販 !! 今天應該不是三官大帝的誕辰,怎麼舉辦廟會慶典 ? 聽說是慶祝建廟落成日,難得遇見廟宇前方戲台有在使用的,而且還不是布袋戲而是真人表演,誠意十足呀~~

20201117 104

三林自行車道基本上就是三林里隨意亂晃,如果可以與三坑鐵馬道做連結,似乎也是不錯玩,只是上次去過了,今天的目標是龍潭大地 ^_^

回到富華街三林段,左轉民生路,在華興駕訓班大門左側發現自行車道入口,有專用道的感覺超讚,可惜路超小,若遇到會車可能就會有些小麻煩哩~~

20201117 117

騎了老半天,現在才要進入重點,龍潭大池自行車道,這就來去裡邊晃晃啦~~

20201117 131

一開始就是碧綠無盡的稻田風光,視野整個開闊了起來,景觀完全不是三林自行車道所能比擬,難怪這裡人氣會較高~~

20201117 149 1

轉個彎來到金龍路,在590巷對面發現這間歲月滄桑的古厝,令人好奇的是其堂號是汝善堂,聽說是四方林黃家古厝,堂號由來或許與三坑青錢第類似.....現在黃姓都不流行江夏堂了嗎 @_@

20201117 155

不只是單車漫遊,還有不少路人在此散步,就這樣伴著路旁野溪畔河濱小徑一路逛到龍潭大池,很符合自行車步道這個名字呢~~

20201117 162 1

20201117 211

20201117 235

一直以為為波斯菊花海在稻子收成後的休耕時間才會見到,像這般稻穗仍在田間飽滿垂頭,便能遇到這樣的景象倒有些出乎意料,或許此處田地恰巧沒有種其它東西,所以才有幸一睹這花兒爭妍的美景,不論是眼前的百日草還是後邊的大波斯菊,整片讓人目不暇給的花海讓人超級賞心悅目的~~

20201117 261

這就是六分埤呀,猶如明鏡般的湖面,快要分不清上下彼此,此刻無風真是幫了大忙,好一幅美麗的龍潭埤塘風情畫~~

20201117 268

色澤變幻多端的大波斯菊在各自的區域形成連綿色塊,比起各式花色混在一起時更有有目眩神馳的FU,好似在大地上鋪上一層條紋分明的的花花地毯,好療癒的視覺享受呀~~

20201117 279

見過不少花海景致,向日葵花田倒是難得遇到,朵朵花兒全都向陽綻放,壯觀的黃色花海洋溢著奔放熱情氣息,讓我快門一直按不停~~

20201117 290 1

途中順訪那座是昔日四方林與銅鑼間居民貨運往來、橫跨野溪的石拱橋,放眼望去,無處不花海,是今日逛龍潭大池自行車道的最佳註解~~

20201117 318

因為花海景致實在太過耀眼,黃澄碧綠的纍纍稻田幾乎要被遺忘,偶然在某些角落發現它們的存在,也是悠哉至極的恬淡風姿~~

20201117 325

終於看到這條自行車步道的專屬地圖,原來全名是龍潭大池上游自行車步道 !! 這一帶是圓潭,地名由來與前方圓形小潭有關,可惜今日沒什麼水....why ? 因為恰巧圓潭橋附近在施作工程,若想去龍潭大池,必需繞路才行,殘念 +_+

20201117 333 1

雖要繞路,但反正也不遠,就沒查閱地圖亂亂走,很糟糕的是經過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後就有些搞不清楚方向,不知不覺繞到了國道三號下方涵洞,出來後還以為只能改走新龍路到大池,所幸高架橋旁也有鐵馬專用道,繼續騎下來,就來到龍潭大池上游自行車步道的主線,在圓潭橋北段被封的此刻,能騎多少算多少囉~~

20201117 355 1

哇~~滿月橋還有龍潭大池吊橋,熟悉的記憶又回來了,明明季節還沒到,菱潭橋旁的落羽松卻已是紅到爆表 !! 至少滿月橋前的車道路擋非常值得台灣其它各地自行車道學習,保證機車進不來,簡單又好用~~

20201117 369

多年前就有打算來龍潭騎腳踏車,那時滿月亭最適合的單車出租店家,後來計劃因故沒有實行,等到今次再來,龍潭市區已有不少ubike據點,它不再是唯一解,考慮便利性,未來也不會來這兒租車,所以看到它的時候,內心真是感慨萬分~~

20201117 386

好有創意的神龍溜滑梯,龍首與龍尾都能玩,雖然高度一般般,依然可以滑得很開心,洗石子材質的就是這麼有fu,光是可以從龍嘴滑出這點,就遠勝其它同材質的滑梯~~

20201117 395

20201117 406

因為龍潭大池實在是有夠寬廣,實在很難想像它與老街溪來自同個源頭

記得初次來訪那次看到的還是舊吊橋,過一段時間經過池畔時發現吊橋已封閉,但並未拆除,數年後再來,新建的吊橋已建設完工並開放使用,彼端位於湖心的南天宮樣貌數十年如一日,吊橋重建後仍在同個位置,卻已徹底改頭換面,無論如何,來去新吊橋一逛,是一定要的啦~~

20201117 397

雖然對於舊吊橋已沒啥印象,但總覺得新吊橋規模似乎要大上不少,不僅是單純橋塔加吊索,還有斜張橋的fu,午後日光斜映白色橋身,柔絲成束的連綿白雲在蒼芎天空不停幻化不同外貌,為這龍潭大池及吊橋的水岸風光加分不少,就算沒有逆光輕拂的粼粼波光,依然是那麼地絕倫動人,以前都沒特別注意,吊橋的存在對這埤塘而言,可說是畫龍點睛呀~~

20201117 409

鄧雨賢是台灣知名客藉作曲家,被譽為臺灣歌謠之父,並且是龍潭子弟,多年前曾在芎林與龍潭大池見過與它有關的紀念物,上次在池邊偶然遇到他的半身銅像,反倒是沒有發現這塊碑,原來望春風碑已經存在這麼久啦,而且還是來自同鄉的客藉作家鍾肇政親筆提字,怎麼上次經過時沒有發現 ?

四月望雨的旋律至今仍能哼上幾段,這次有幸見到望春風碑,就不特地去找鄧先生的半身銅像,因為上次有見過,加上已經開始有些懶得走路了 >_<

20201117 424

牽著腳踏車走在吊橋上,是很有趣的體驗,就算風大也不會晃,睽違多年,能夠再次走在這座吊橋上,有些小感動呢~~

20201117 417

眺望遠方群山,雲瀑景致依然十分迷人,要不是湖面漣漪不絕,不然就能夠欣賞水天一色的極致絕景 !!

20201117 431

就算逆光凝望吊橋也是很有看頭,橋塔外側那幾根柱子上的裝飾有些似曾相識......莫非是客家花布的意象展示 !!

20201117 435

好久不見的龍潭南天宮,不僅是龍潭地區最大廟宇,位於湖心又有九曲橋與吊橋加持,獨立遺世的清幽絕色與晨昏晴雨搭配湖濱風光,盡皆美不勝收,不過每次見到它都會想到二樓觀音殿牆上滿滿的大悲咒石刻 ^_^

20201117 438

20201117 439

逛完吊橋,接力九曲線,最後再來個環湖步道繞一圈,上次來訪就是這樣玩,只是現在年紀不小,沒這麼多活力,倚著橋上欄柱欣賞湖畔風景的點點滴滴,也是很有感覺的呀~~

20201117 451

因為看到地圖的標示,所以才想來龍潭武殿德看看,以前曾在東龍路200巷遠遠看其側面,由於當時其為警察宿舍,正面也被擋住,僅能瞥見一角,但從那保存良好的歇山式屋頂來看,若好好整修有機會成為龍潭新一代的景點,果然過了幾年就聽到它重新妝扮再出發的消息,趁著這次來龍潭大池一遊的機會,順便來望看它,不知後來栽種還是原本就有,大門左側那兩棵碩大的羅漢松,超級顯眼的~~

大門前方廣場相當寬敞,沒有被劃成道路使用,可能是因為早期此地曾是龍潭鄉民代表會,後來又被警察局及衛生局佔用,經過一番整理後才變成現在這幅模樣,在這市區菁華地段相當可貴,未來室內有什麼展覽需要辦活動,前方廣場就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展示空間呀~~

20201117 458

龍潭武德殿建於昭和12年(1937年),因應當時的龍潭分室(前身是龍潭警察官吏派出所)警察職員需要一處鍛練武道技藝的場所,便在分室旁土地興建演武場做為練習空間,屬於街庄層級的武德會分會,如今是與大溪武德殿並列桃園唯二的武德殿建築,是龍潭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時期建築,屋頂是入母屋造型式,大門則是入母屋破風造型,建築格局是和洋混風,外牆是仿柱樑式框架牆身立面,昭和時期的武德殿建築即便是用水泥或紅磚加強,仍會將真壁式柱子的形狀給做出來,給人一種仿日式木造社殿建築的樣貌,而這裡最特別的是用不同顏色裝飾牆面與柱體,讓柱子的存在更加明顯~~

相較於其它外觀厚實或是華麗壯觀的同類建築,龍潭武德殿就好似小媳婦般簡單樸素,沒有過多的額外雕飾,戰後曾有眾多單位進駐其間,包含分駐所、空軍、鄉代會、楊梅國中龍潭分部、衛生所、警員宿舍,2008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偌大的庭院少有遊客前來,稍微冷清了些,不過就這樣呆坐樹下沈浸在這靜謐的歷史空間,也挺悠閒的呀~~

20201117 466

話說後邊有個奇怪的東東,說是舊有犬走遺址,應該是指以前外牆與排水道間不到半公尺的短短距離,算是日本建築詞彙,因為現在的地基比以前還要高30公分,所以以前才沒發覺它的存在,武德殿整修時有將其挖掘出,並用卵石保護,有興趣的話可以把撥開石塊,看看所謂的犬走究道長啥樣 ??

20201117 471

除了門前羅漢松,路旁落羽松也即將換上紅裳,只是這裡並非原始林間,一旦落葉開始繽紛,光是掃地就很費工吧~~

20201117 472

龍潭除了大池,還有許多其它值得一遊的景點,像是聖蹟亭、龍元宮、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龍潭武德殿算是被列入園區建築之一),另外像是官方沒紀錄,卻是來龍潭必看的龍潭怪屋,連三坑老街也名列其中,結果夾在中間的三角林、清水坑、石管局大草坪都被遺忘了 +_+ 大概是圖中無法將這些景點全部擠進去,哎~~受歡迎就是不一樣,人氣低的就只能路邊站 >_<

20201117 477

龍潭國小靠近南龍路的日式宿舍群,建於日治時期,是附屬學校的教師宿舍,為了紀念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曾在學校任教並在此居住多年,包括魯冰花在內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亦是在此創作而成,經由相關單位整修成為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外觀相當華麗優雅,如果對這位台灣文學之母有興趣,倒是可以進來參觀~~

DSC08083

這排日式宿舍群整修前是這幅雜亂無章的樣貌,居然可以弄成現在這般和風滿滿的典雅悠然,兩者之間實在是差太多,總感覺它的修復工程,不只是單純的抽樑換柱,根本是打掉重建吧 !!

20201117 480 1

鍾肇政長期擔任龍潭國小教師,1956年搬進南龍路旁教師宿舍,住在這裡的11年之間創作不少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像是《魯冰花》《濁流三部曲》,並吸引來自台灣各地的文學家來此以文會友,其居所更被譽為台灣文學發祥地,本來校方預計在2011年拆除,所幸最後仍能保留下來,並打造成充滿鍾老元素的文學天地~~

聽說裡邊的擺設都是鍾老昔日在此生活時的日常點滴,外面則有許多重現當年鍾老先生在此居住時的庭園擺設,像是只剩半邊的共用古井、豬欄、倉庫、鍾家古井....等設施,據說最後一間11號的鍾肇政故居,光是那個堪稱文學創作基地的書桌就幾乎可算整個文化園區的菁華所在,這次沒有進去參觀,只有在院子外邊晃晃,雖然不知這個地方與當年的生活情景還原度如何,但即便是只是庭院散散步,仍是十分怡然自得呀~~

20201117 487

鍾肇政先生在過了將近半世紀的歲月後,再度回到當初曾住過的教師宿舍,在創作出《魯冰花》的屋內一隅,用原子筆在稿紙上寫下《歸來記》,年近百歲的他還能寫下如此蒼勁雄渾的文字,真是不簡單,嘿~~這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到這作國寶作家的真跡呀~~

20201117 499

在龍元路上四處張望,竟然沒有找到陵源商店的蹤跡,直到來回走了好幾遍,這才確定它真被拆掉了,昔日龍潭老街唯一的歷史建物如今僅能留在人們回憶裡,真的是超級殘念的 >_<

來到龍元路神農路交會處,立馬就會遇見龍潭龍元宮,龍潭市區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光聽廟名完全猜不出其主神是神農大帝,而且主神外貌面目清秀且文官裝束,與其它地方供奉赤裸上身、手持稻穗形象的神農大帝差異甚大,是這間廟宇最特別的地方,廟埕好像有變大,以前好像龍邊外面有不少加建,似乎都拆掉了~~

20201117 500 1

中午隨便找個地方呷飯,在龍元宮旁看到這間曾記米糕,好久沒吃米糕了,就順便來品嚐看看,還順便點了個魯筍絲,米糕看起來很紮實但吃起點相當軟爛可口,此時若再來個排骨酥湯會更對味~~

店裡陸續又來了幾組客人,幾乎都必點佛跳牆,剛聽到還有些不相信,再看那招牌與菜單,還真的有耶 !! 莫非是最受歡迎的菜色 ???

20201117 513

本來想去新竹客運龍潭站搭車回家,因為也在那坐過好幾次車,對它不陌生,但到到中壢還得轉車桃園市區,算了,還是搭5044吧,直達就是讚,順便去看一下桃園客運龍潭站是什麼面貌,依照google地圖指示來到目的地,卻發現已然搬家,就連站牌都改成了中正北龍路口,其實在這兒等車也OK,反正5044也會來,但還是很不死地去尋新站所在地,最後在北龍路25巷對面找到,公車站牌還真直接,就是桃客龍潭新站,因為快到開車時間就不及在附近細看就直接上車,但看這樣子,該不會只剩公車站牌吧~~居然忘了去找有無候車室 3_3

本來只是到龍潭大池自行車道騎車亂晃,一方面是想了解桃園客家文化館到大池之間的單車路線,另外也是想徜徉在碧波稻浪的田野靜謐,遇見花海是相當驚豔的意外收穫,還能親眼瞧見新建成的龍潭大池吊橋、回復原本面貌的龍潭武德殿、改建後富麗堂皇的南龍路日式宿舍群......總之是回憶滿滿的自行車之旅,現在聖蹟亭到三坑生態公園之間的區域,大致上都有逛過一遍,該是再找個機會,再去大平紅橋走一遭囉 ^_^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恩恩 的頭像
    小恩恩

    郊外踏青去~~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