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溪口老街至今仍留包含張濟生中藥房在內的昔日雙溪口的歲月風華,走進中正路134巷秘密通道,徜徉愛溪口的彩繪世界,裡邊將溪口產美食以逗趣可愛的圖案公仔來呈現,不只是鳥仔餅,老街與彩繪巷弄也是值得一遊的~~
旅遊日期:2019.12.08
嘉義溪口老街在上次的南部趴趴走行程就有想去走走的計劃,那時打算利用一個上午的空檔,坐公車過去晃個兩個小時再回來,但因班次太少而放棄,回去確認後才知看錯路線,若是搭乘嘉客7203的話就沒問題,所以今次決定坐這班公車,前去探訪溪口老街的小鎮風華~~
若要選擇從火車站搭公車到溪口,大林車站位置最佳,可惜公車班次少得可憐,再來就是民雄車站,這個也很OK,7203會經過,站前的民雄國小就能搭車,但是民雄火車站沒有行李房(身上大包小包的),從高鐵嘉義站直接過去也不是那麼方便,還是乖乖到嘉義市區再轉車吧 +_+
嘉義客運嘉義總站位於中山路,早就想來這裡試試搭公車的感覺,畢竟是總站呀 !! 內部很有舊時代采風,候車大廳的座椅只有靠牆邊那數量少少的一排,也因此讓活動空間變得更寬廣,共有四個月台入口,很特別的地方是並沒有常見的鋼柵鐵欄,一眼望去相當清爽,而且公車班次路線用亮燈的方式提醒,整個就是令人很懷念的fu,不過沒另外規劃排隊路線,即是說大家都很乖,車子一來就會自動排成一列等著上車 ?
公車上的座椅也很新奇,塑膠感十足,以後有的是機會,再來好好搭乘嘉義客運其它路線的公車吧 ^ ^
在溪口站下車,前方就是中正路,是早期溪口最熱鬧的街道,走沒幾步就到了,整個街景瞬間為之一變,從現代水泥樓房變成傳統街屋,而這條路中正路便是俗稱的溪口老街~~
多年前搭公車去蒜頭糖廠的時候,看到其中一條路線名稱寫著雙溪口,當時以為就是這裡,後來才知那是在朴子,查詢後才了解清朝時期的嘉義境內有兩處被稱做雙溪口庄的地方,這裡較接近大林與民雄,地名由來是因聚落位於三疊溪與石龜溪交會處之故,早在康雍年間就有漢人前來開墾,透過雙溪口陂及道爺圳(自三疊溪引水,後併入柳子溝圳)來灌溉農田而逐漸發展起來,《嘉義管內采訪冊》提到此地在道光年間形成市街,因北邊有北港溪、東邊則臨三疊溪,因有渡河而求而形成津口,東渡後可大林、梅山,西南陸路亦可通往新港、民雄,因位居水陸交通樞紐的優勢而成為貨物集散轉運中心,形成以廣東饒平客家人為主的粵籍村庄,林爽文之變時遭戰火波及,張丙之變時已有一定自保能力,清朝末年發展成擁有四座城門的竹籬圍牆來保護村庄,因其強大的防禦能力而有"溪口鐵國"的稱號~~
乙未戰爭時的日軍從北斗南下分三路進攻嘉義,與抗日義軍在溪口進行激戰,雖在總理邱禮榜率領下頑抗,仍不敵強力火力而在半日內投降,村內房舍被放火燒毀、盡成一片焦土,"鐵國變紙咯"的俗訴自此也留傳了下來,日治初期隸屬嘉義廳打貓支廳雙溪口區打貓南堡雙溪口庄,1920年與附近街庄合併改制台南州嘉義郡溪口庄,戰後成為嘉義縣溪口鄉,因三疊溪與石龜溪沿岸無堤岸可擋洪流,以致1959年八七水災引起的暴漲溪水溢出淹沒溪口聚落,造成重大損失,現在的溪口聚落中心主要包含溪東、溪西、溪北三個村落,亦是昔日溪口大字的範圍~~
這幅地圖畫得頗傳神,張氏洋樓、張濟生中藥房及中正路134巷的愛溪口秘密通道路線位置還算正確,溪口市區幾個知名景點都有列在上邊,循著圖上記載的點全部走一遍沒問題 ^ ^
看到那個溪口古早味豬血湯及阿斌師傳家肉焿就一直有些惋惜,之前經過的時候,還有在營業,等到想要去光顧時.........都打烊了 @_@
溪口中正路連結溪東與溪西二村,且時也是清朝時期庄內主要通行大道,提供商賈旅人往來新港與大林,至今仍保留不少閩南傳統風格街屋,應是日治初期才重建的,是溪口早期最熱鬧的商圈,曾經雲集眾多商行店家,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現在僅有幾間店面還留著,大部份都已變成尋常民居,和平街到忠孝街之間的中正路即是俗稱的溪口老街~~
溪口老街的街屋仍保留許多傳統建築特色,簷柱使用磚造來加強結構,亭仔腳上方的木造穿樑斗拱樑柱也是頗具古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步口通樑下方的員光,看起只是多了一根支撐的橫木,卻有著簡單雕刻紋路,雖然平實仍值得細細欣賞~~
溪口老街看似凋零,仍存有不少代表舊時代的店家建築,像是張濟生中藥房,號稱街上第一棟建築,幾乎與老街畫上等號,同治年間開業至今,壽樑步通與半樓窗口都蘊含著老屋采風,窗戶外邊有明顯突出的窗檯,疑以昔日買賣藥材就是在此交易,一樓窗戶那可拆卸的門板雖已不在,仍可想見當年買賣交易時有多麼熱鬧,忍不住就想要到裡邊一探究竟,總覺得來溪口老街一遊,若不來張濟生中藥房裡邊逛逛,那就太可惜啦~~
一入內就彌漫著藥香芬芳,不論架上還是地面全都有著濃濃中藥房采風,隨處可見用鐵櫃精心收納的各式藥材,見證曾經車水馬龍的大廳歸於平淡的歲月流逝,桌上留有各式處理藥材的工具,當看見那個秤盤與秤砣,仿若回到武俠小說才會出現的場景,現在看病很少來中醫,不過小時候都是來這種地方看,所以頗感親切~~
琳琅滿目的藥材看了個眼花撩亂,剛好看到一條根的名字,幾乎是金門代名詞的東東,以前沒特別留意,但想想它消炎的功效,成為藥房常見藥材也是理所當的呀~~
看著上方的閣樓洞口,以前那裡的空間應該也是堆著滿滿的藥材,還有附近有間同行的新濟生藥房,名字也太像,該不會是分家 ? 老闆同樣姓張吧 ^ ^
剛好瞥見老屋被截掉一半的模樣,原來屋架是洋小屋,雖然外表看起來有一定歲數,搞不好是日治時期才興建的.....吧 ?
聽說溪口農會的正門在南邊的民生路,那麼這個農會大門......舊農會吧~~從地圖上來看,好像是前後門對調似的~~
會特別留意這裡是騎樓下這處修補皮鞋的攤子,堪稱夕陽中的夕陽產業,以前比較有機會在台北小巷子看到,至少都還是有店面的,像這種型式,只有兒時在中華商場附近看過......溪口老街曾經活躍的證明不只是張濟生藥房,街上的一些老店面及宗祠建築也都歷經它的輝煌年代,當下若停下與他交談,或許對於雙溪口的歷史發展,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吧~~
張濟生中藥房以外的溪口老街店面也都充滿古意,像這間強生家畜診所,跟我家附近獸醫院是同樣是動物治療專門店,但別人是光鮮亮麗,這裡卻是斑駁陳舊,隔壁那曾經時髦的野狼125早就不知已鋪上幾層灰,從剛剛的舊農會入口到這裡,沿途經過的店家街屋,仿佛都凝結在上個世紀,只有老照片才會出現的景觀,很適合過慣忙碌生活的都市人來此沉浸腳步緩慢的步調~~
路過溪口市場 !! 其實是被這塊寫有溪口舊街的石碑給吸住才發現,會在這麼狹窄的中正路建立市場,加上東邊馬路對面即舊農會入口,可以想見這條路早期就是來自各地的菜攤肉販雲集的野生菜市場 ,為了方便管理才有設立公有市場的需求~~
實際走到裡邊相當冷清,連個人影也無,外邊的中正路明明就是許多小販在擺攤賣蔬果菜類,這般熱鬧的景象一直延伸到西邊的忠孝街,而這座公有零售市場卻是空無一人,背後可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租金高 ? 攤位少 ? 不方便 ?),如此外熱內冷的情況還真是詭異~~
中正路往西過了忠孝街後就變得開闊,溪口鄉以前的行政中心似乎在此,可以看到許多包括舊鄉公所在內的昔日公署建築,其中舊衛生所改建的溪口客家文化館是一大亮點~~
就算沒有以前曾是衛生所的身份,這間日式建築的外觀依然十分搶眼,為了找回溪口聚落逐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傳統,鄉公所在2009年將其改造成為溪口客家文化館,雖然此時來訪剛好沒有開放參觀是滿可惜的,但還是可以在週遭晃晃,品味溪口溪客的客家情懷~~
p.s 在這兒就已經能見到幾位愛溪口秘密通道的主角群囉~~
不知是否因位在愛溪口彩繪巷弄對面,附近的部份老建築牆面都有出現彩繪圖案,文化館前鐵門那兩個溪客大字,不僅暗藏稀客的雙關語,更是再告知來訪遊客,這裡的所有東東都與溪口客家有關,很有創意的標語呢~~~~
特別是門口旁的好運奶奶雕像,不單單只是客家意象的展示,更是為了紀念張新春女士在溪口擔任助產士將近半世紀的接生歲月,從以前就是在衛生所服務,期間不辭辛勞奔波鄉內各地、遇到窮人會免費接生並給予資助,早一輩的溪口居民大多經由她的手來到世間,甚至一家三代都是由其接生,其夫婿是日治時期任職雙溪口庄長十餘年的張進國醫生,當年醫生與助產士結為連理是當地佳話~~
其夫婿張進國在日治時期是富甲一方的溪口仕紳,其父張演澄本身已是財力雄厚的銀行家,曾獲頒總督府紳章,他在1914年在溪口設立存仁醫院,且是首任溪口庄長,並當在地建有跑馬場,裡邊擁有山水造景、樓台水榭的庭院樓閣,名為笑園,昭和三年(1928年)更在此創立笑園吟社,經常詠觴作詩,展現其文人雅士風範,可惜笑園現在大多已湮沒,僅剩嘯月閣隱身雜草中,從溪口榮光堂東邊的民族西路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些許痕跡,對照往日繁華,更顯今日沒落............
2013年獲得醫療奉獻獎,卻在領獎前辭世,隔年在此立像紀念,以護佑孕婦及祈求多子多孫,她手中的幸福娃娃也是遊人最喜歡迎觸摸的對象,很有吉祥喜氣之意呀~~
張姓是溪口大姓,祖先來自廣東饒平,因其先祖源流不同,使得溪口有兩座張氏宗祠,分別是張名旺與張名卿宗祠,兩家子孫各被稱做頂公、下公,頂公子孫大多在溪東村、下公子孫大多在溪西村~~
許多溪口張氏宗祠的文獻都提到張作仁及張朝惠,疑似開台先祖,但因也沒有進去看,所以實際狀況如何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兩間宗祠都曾進行大幅度整修,外觀都相當華麗氣派,日治時期的雙溪口庄的庄長多是由當地張姓人士擔任(張演澄、張進文、張進國、張早......),尤其是溪口庄從1920年成立到1945年改制,庄長分別由張進國、張早擔任,可以想像溪口張家的勢力有多龐大~~
溪口除了張姓,曾姓一族也有不少人在此落地生根,同樣來自廣東饒平,聽說在北極殿附近有一棟曾氏洋樓,沒想到剛踏進溪西村的地界就見到一棵很有日治時期風格的洋樓街屋,山牆圖案相當吸睛,頂端還有隻老鷹,而且還是與溪口曾姓有關的建築~~
二樓有著長條半圓拱窗與簡約典雅大門,窗框邊還有些許彩繪圖案,露台已然破舊到裡邊的鐵條都露出,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還保留最原始面貌,就是上方多了鐵皮雨遮,直接讓露台變陽台 ^0^
騎樓上方的天花板應該是有改建過,厚厚的油漆感覺好似一剝就落,一樓天花板令人驚豔的地方是橫樑部份也有彩繪,讓平凡的木頭展現不一樣的生命,真的是很用心呢~~
中正路134巷以前是當地居民要去溪口國小上學時必經的通道,曲折小徑與蜈蚣般的巷弄空間正是最適合玩捉迷藏的遊戲天地,在此度過的歡樂時光是許多溪口人們小時候的共同回憶,已成為無形的重要文化資產,2014年配合政府計劃妝點成愛溪口的秘密通道,希望可以成為帶動當地文化產業,成為新一代的觀光景點~~
發展至今已成為溪口相當知名的景點,各個街道巷口都能見到許多藝術造景裝置以及繽紛的彩繪圖案,並利用漂流木打造出愛溪口、陀螺弟、麵線妹、竹簍哥等趣味公仔人物,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來做為愛溪口秘密通道的主題,找回人們失落的記憶,賦多這條老巷道新生命,注入生動活潑的童趣氛圍~~
剛進入沒多久就遇到這間房子,牆上都是彩繪圖案、屋簷還有用生活用品打造而成的貓狗小動物,一開始就覺得新奇又有趣 ^_^
沒有任何指標的叉路,要往哪邊兒走呢 ?? 隨便啦~~左邊比較明亮,就選這邊吧~~
來到一處小公園,原本這裡應該有個地瓜造型溜滑梯,結果現在只剩一個以前應是滑梯的地瓜造景,恰巧在某個角度看到那個臉.........滿欠揍的耶 ≧◇≦
古意盎然的紅磚牆面多了不少花花綠綠的抽屜盆栽,五顏六色的模樣讓人看了心花怒放,這類景觀確實會讓視覺效果整個活潑了起來,但要照顧這些植物妥妥當當地成長,要花費不少心思呀~~
方才已見過愛溪口與麵線妹,接著來跟陀螺弟來招呼,繼續這段媲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冒險旅程吧~~~
溪口國小對於推廣民俗童玩不遺餘力,包括踼毽子與打陀螺,其中陀螺隊表現傑出,曾在全國民俗技藝競賽獲獎並獲邀出國表演,嘉義溪口小陀螺與桃園大溪大陀螺並稱臺灣陀螺技藝兩大聖地,帶出的陀螺文化也影響整個溪口地區,所以今次見到的四位愛溪口卡通人物中,陀螺弟最讓人感到親近 ^_^
這裡就是夢幻花園與傳聲筒,大大小小的管子所組成的空間,而且都有特地再留出一個管口,好像可以對著它說話傳聲,確實很有傳聲筒的fu,還有就是那個入口,很懷疑那是從某個水泥涵洞截取下來當作公園入口 !!!
穿過一群斑點狗狗們的包圍,來到後邊就能與竹簍哥見面,藏得這麼好,若是剛才沒踏進這處夢幻花園,豈不就錯過它 ??
溪口鄉美南村天赦庄居民多以編織竹簍為生,曾是台灣主要竹簍產地,有竹簍王國之稱,所以才會選定竹簍哥做為愛溪口秘密通道的主角之一吧~~
看見古井審判台的指標,好奇地走了進去,盡頭還真的是口古井,旁邊是個竹管厝(真實身份的溪東社區資源回收站),井旁的那隻白色貓貓,就是它帶著愛溪口進入這個夢遊仙境的吧 !! 別看它與愛溪口泫然欲泣的楚楚可憐外表,來到這裡的路上已經在牆上了解他們會被押來這裡審判的原因,不僅到處搞破壞,該不會也有偷吃鳥仔餅 ?? 難怪做為判官的官將首們會這麼生氣~~
不過它們最後好像有逃出來,欲知結果如何,尋找外邊的巷道旁的彩繪圖案就知道啦 ^__^
這間阿婆柑仔店或許是愛溪口彩繪村最受歡迎的地方,每次看到這種地方就充滿了許多懷念,小時候都是來這種地方買零食糖果或日常生活用品,以前住過的憲光二村柑仔店就很絕,黯淡的光線永遠都看不清貨架長啥樣,只想東西買到手後立刻閃人,哈 !! 現在想看這種店家己屬不易,要在鄉下比較有機會找到啦~~
這面物產時鐘遠遠就能見著,下邊還能發現隱身牆裡的麵線妹與陀螺弟,上邊有十二項溪口美食與特產,像是鳥仔餅、烤玉米、花生、肉圓、青菜、甜椒、米糕.....等都用Q版古錐的圖案來展現,相當有趣 ^_^
來到中山路,代表愛溪口秘密通道之旅暫告一段落囉~~
難得見到一處主打彩繪的觀光景點,卻未使用日本動漫人物來招攬人氣,四位主角皆代表當地特色與---愛溪口(溪口客家)、麵線妹(手工麵線)、陀螺弟(陀螺文化)、竹簍哥(竹簍產業),另外每一個角落都能見到創作者的堅持與原創性,好久沒逛得這麼開心,不只是拍照打卡,沉浸在嘉義溪口限定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裡邊,真是很難忘的體驗呢~~
- Mar 12 Fri 2021 17:35
愛溪口秘密通道:溪口老街遇見彩繪巷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