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山仔頂大道,沉浸在南洋櫻粉紅花海的世界裡,小火車造型的遊園車是最佳拍照背景;悠遊快濾筒室、送山唧筒室,徜徉台南水道遺跡留下的百年紅磚洋樓歲月情懷,尋覓AR虛擬實境重現消失的煙囪場景真是教人好生驚豔的畫面,不論是威廉巴爾頓或是濱野彌四郎水道名人傳奇都那麼地讓人津津樂道,品嚐水道冰沙的同時也能順便感受花旗木、洋紅風鈴木的春天氣息,不錯玩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與淨水池同遊,絕對是可以從清晨玩到傍晚的美麗景點 ^_^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與南洋樓

旅遊日期:2023.03.17

因為上次遊玩善化老街,發現善化慶安宮的香爐來自山上天后宮,才注意到台南山上這個地方,沒想到舊稱山仔頂的山上有一座改建自舊台南水道設施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如果將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的行程加入,可以好好地規劃台南山上一日遊之旅~~

從善化轉運站搭公車到山上,先去看看山上天后宮、林霄古厝,再後再去探訪台南水道博物館,度過充實的一天 ^_^

20230317 0246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Tainan Shan-Shang Garden and Old Waterworks Museum)是在舊台南水道殘存設施的基礎上成立的。台南水道建於大正元年(1912),1922年完工,其是由威廉•京恩蒙特•巴爾頓(W.K.Burton)、濱野彌四郎(Hamano Yashirō)師徒聯手規劃創建,包含水源地、淨水區,自曾文溪取水經沉澱、加藥、過濾,再到淨水池存放後輸送至台南市區,提供十萬人份的乾淨水源,同時分水至新化、永康、安平等地~~

戰後將臺南水道、水源區分別改名臺南市自來水管理處、山上淨水廠,1963年擴建,1973年原水取出經初步沉澱後改運至潭頂淨水場,舊台南水道設施因功能已大部份轉移而閒置,不久因臺灣省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而改隸第六區處理處,1982年退役後,台南水道僅剩取水口旁的山上淨水場仍在運作~~

1989年取水口附近設置玉峰攔河堰以提高曾文溪水位,1994年、1995年曾進行快濾筒室、送出唧筒室修繕工程,2002年台南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2005年以原臺南水道名義登錄國定古蹟,2014年自來水公司無償捐贈建物設施給台南市政府,經過一番整修後,2019年以臺南水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的名稱開放民眾參觀,因擁有數棟外型優美的洋樓建築群與其所代表的自來水歷史象徵,一躍成為台南熱門景點,是全台繼台北自來水博物館後第二處以自來水為主題的博物館,2020年因優異修復成果而獲得第五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肯定~~

博物館展區包含水源地與淨水池,前者很熱門、後者較清幽~~

20230317 0261

100元的門票還OK,早上進場可以一直玩到太陽下山呀 ^^

這裡的區域包含博物館區花園區密林區,本來想說花園區大概就是種植一些常見的景觀花草樹木,沒想到居然巧遇櫻花林,漫步紅粉的世界直是教人驚豔,平平是櫻花,色澤與花形似乎有些不同,哦~~該不是會南洋櫻 ???

20230317 0301 1

初次見到南洋櫻(Quickstick)的真面目,就算大多數仍是含苞待放,卻已不時出現落櫻繽紛的景致,地面由粉櫻鋪成的香榭大道逐漸成形,乘坐小火車造型的遊園車欣賞南台灣特有的南洋櫻花海,就算花兒少少依然是如夢似幻的美景~~

雖是豆科植物,但那遠望時密集花朵開滿枝頭的驚人花量與觸目所及盡是櫻雪燦然的花姿,不禁讓人仿佛見到櫻花盛開綻放的錯覺,大多數花兒即將展現其嬌嫩風韻,粉紅帶黃的花朵怒放的畫面應該是極其綺麗的南國風光,風姿綽約的大自然魅力可是一點也不輸給正統櫻花呀 ^_^

20230317 0311 1

來到宮之森圓環,很有日式風情的稱呼與位於中心的琉球松背後藏著一段日本親王來訪的故事~~

附近的山上苗圃在1926年設置成立時間僅次於淡水的全台第二座、同時也是南台灣第一座的九洞高爾夫球場~~日本皇室成員伏見宮博義親王曾在昭和八年(1933)來此視察時順便打起小白球(也讓此地得名宮之森高爾夫球場,當時山上居民不時可在外邊撿到打出界外的高爾夫球),並親自手植八株琉球松,歷經時間推移與蟲害侵襲,目前僅剩兩株存活,屹立在山仔頂大道盡頭的宮之森圓環,與週遭盡是一片平坦之地相比是相當明顯的地標,仿若迎賓松的吉祥喻意歡迎來此地拜訪的遊客們~~

20230317 0324

難得不是遇到防空洞而是碉堡,據傳園區內有三座,都是戰後興建,為了防止珍貴水資源受到有心人士的破壞才有此設計,共有三處射口,威攝範圍至少270度,並非設在園區圍牆附近而是位於重要建築週遭,縮小防衛距離,才能有效保護國家重要財產~~

其中這座碉堡就位於巴爾頓大道上,重要性不言可喻,在轉型觀化後的現今也變成了館區內珍貴文化資產,肅殺氣息不再,現在是拍照的好地點~~

20230317 0331

彌四郎圓環位於巴爾頓大道的終點,從這兒開始正式進入台南水道設施的菁華地段,其前身是當作庭園造景用途的噴水池,現在中央種植一棵大榕樹,蔽天濃蔭讓下方成為休憩乘涼的好所在,至今在中央仍能見到噴水方墩與假山造景,由於圓環內每逢雨天都會積水成小水池,所以又別稱許願池~~

遊園小火車也是開到這裡就折返,雖然此地距離入口超近,但仍有不少遊客會選擇搭車,距離不是問題,重點是那份體驗~~

20230317 0339

地圖上顯示此地有三處紅磚建築與一間灰白建物,細看會發覺其中一間是廁所,那個圖示也弄得太大了吧 @_@ 如果是全家出遊,水道咖啡與水源廣場想必會是最受歡迎的地方~~

博物館的範圍除了目前所在的水源地區,還有就是距離此處1.8公里的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待會兒逛完這裡後再去不用門票的淨水池區晃晃吧~~

20230317 0345 1

草地上的這個立體藝術裝置很有意思,台南水道設施從源頭到末端的2抽3送步驟都一覽無遺,透過取入唧筒室到沉殿池初步處理,再利用快濾筒室進行加藥過濾成淨水,再使用送出唧筒室的馬達將水打至77公尺高的淨水池,最後利用高度落差產生重力自然流動至量水器調整後輸送至台南市區,長達一甲子的時間都是台南市民的重要民生用水來源~~

很清楚地展示台南水道如何使用唧筒法與自動下流法的運作方式。惟妙惟肖建築外型更是深得我心,尤其是台南火車站與淨水池上邊的通氣孔,霎時很有來到小人國的fu呀 ^_^

20230317 0361

威廉.巴爾頓在明治29年(1896)接受台灣總督桂太郎聘請來台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偕同以前的學生、現任助手濱野彌四郎同行,遊走全台調查衛生情況與興建水道工程事宜,巴爾頓在擇定台南水道的興建地點後不久便因罹患瘧疾離台養病卻不幸去世,後續工程由其徒濱野彌四郎接手完成,其後承包台灣的上、水道事業,包括基隆、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的水道建設,1919年因健康因素辭職回到日本,其友人木村匤在1921年為了紀念他而在此設立銅像並留下碑文~~

後來日方因太平洋戰爭吃緊缺乏銅材而徵收銅像,直到2005年才由奇美集團總裁許文龍重塑銅像並贈予台南市文化區,才讓這一段塵封的歷史重現世間

20230317 0374

不讓南洋櫻的粉紅泡泡專美於前,紫花盛開的苦楝樹也是很有看頭的~~

20230317 0416

前方就是稱做B館的快濾筒室,草地上種植三十餘株、樹齡已達百年以上的羅漢松樹群,據說其中一株號稱全台平地最大、長達八尺,可惜沒找到。以前遊客可以到草地上行走,可能是土地被踩踏到寸草不生,所以為了保護才設立竹圍籬,看起來似乎頗有成效,樹下滿是如茵綠草地~~

20230317 0430

台南水道博物館內的建築大多建於大正年間,落成年代與台北自來水博物館接近,但建築樣式較為簡樸,沒有繁複的建築語彙與仿巴洛克的華麗雕飾,頂多就是附有拱券迴廊的紅磚洋樓,饒是如此,踩著斜移日光緩步輕移,仍是很讚的南國風情 ^^

20230317 0382 1

快濾筒室分為三個區域---化學試驗室、事務所、濾過器室,由於內部安置大型機具,所以整體結構是使用磚造承重牆體的廣間型建築,外牆加設扶壁以提升抗震能力。比起入內參觀,待在羅漢松樹下涼椅享受微風輕拂、品嚐水道冰沙帶來的沁涼冷氣,興致來時還能與一旁的濱野彌四郎公仔拍照留念,而且放眼望去盡是綠意無限的森林草原,就算不是來參觀博物館,待在戶外放空也是消磨假日偷閒時光的好方法 ^_^

一直瞄著磚牆上那個圓孔,究竟用途為何 ? 不會也是鳥兒的休憩空間吧 ??

20230317 0466

一進屋內就看到寫著水道名人的簾子,不用特地去看也猜得出來是哪三位,首先是建設台南水道、被稱做都市醫生的濱野彌四郎,還有他的恩師---威廉•巴爾頓,再來是曾在他手下做事的八田與一,雖然這裡是濱野桑的主場,但若走一趟台北自來水博物館、烏山頭水庫,就更能了解後兩位的存在價值,傳說中的台灣水道三傑,在台灣現代化發展史中留下精采璀璨的一頁~~

所以說台灣自來水之父究竟是哪位 ? 威廉 ? 彌四郎 ??

20230317 0471 1

走進入口後是廣間,一旁是宿值室、正對面是應接室、西邊是事務室,再往裡邊的空間是各類試驗室,主要展示各類與自來水運作有關的水道器具文物,內部格局十分注重通風,窗房型式皆為長條平衡錘窗,每一道房間都有通往外邊的門,走過一遍後會發覺門窗數量相當地多~~

居然還有地下室,就在工夫溜室的下方,空間不小,裡邊以前放有保存水質試驗細菌培養樣本的冷藏設備,現今空空如也,不過並未開放參觀~~

20230317 0484 3

如果只是單純擺放濱野彌四郎八田與一合影的照片,就只能靜靜地看著影中人來緬懷這兩位台灣水道巨頭的功蹟,這裡則是與不同地利用擴充實境(AR)讓相片中的14位古人全部動了起來,當年為了慶祝事務所落成而聚在一起的兩位主角還互動談話一番,原來被譽為嘉南大圳之父的八田與一在1914年到1916年間做為濱野彌四郎的屬下共同開發台灣水道工程,這段時間學到的專業知識為其將來闢建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奠定良好基礎~~

連背景所在的台南水道水源地事務所(B館快濾筒室)也很努力地還原舊貌,真沒想到老照片也能這麼玩呀 ^_^

20230317 0486

這幅臺南水道概要清楚記載台南水道從無到有、歷時十年才完工的相關細節,尤其一開始設計的10萬人供水量遠超過當時台南市區人口數的超前部署也是值得讚揚,從取水口、過濾池、濾過裝置、淨水池、送水幹線、唧筒裝置都有詳細介紹,就連鐵管線路圖也都有(包括平面圖、高度圖),可以看出當時的繪測技術已是相當詳實完善,看一眼就能明確了解台南水道的運作方式~~

20230317 0492 1

明治29年(1896),濱野彌四郎自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土木學科畢業,接著就跟著老師威廉‧巴爾頓來台從事衛生工程建設,擔任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技師,這裡展示他當年的履歷書---更像是學歷證明,左邊那份雖然全是手寫且字跡潦草,但看起來就很有畢業證書的fu,所以是把上過的科目與授課教師全部列名在上,以前的履歷這麼講究呀~~解說提到是教授們親自簽名,不過從內容來看,應是教授們承認學歷並同意署名背書,至少從字跡來看,有可能都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其中衛生工學教授是威廉‧巴爾頓(W.K.Burton), 剛畢業就一齊遠渡台灣工作,師生情誼可見一斑~~

20230317 0502 1

後邊的空間都是當年技術人員的為了保證淨水品質而努力工作的小天地。化學實驗室功能是分析監測原水、淨水成份,找出適合人體使用的水質與加藥量;孵卵器室顧名思義就是對水中發現的微生物進行培養觀測,記錄投入蘇打、硫酸礬土的過濾後淨水的不同時間細菌數量變化情形;天秤臺室擺放各式古早天平(兩端都有秤台的蹺蹺板),依不同用途來使用,為了量取重量僅萬分之一的微量硫酸礬土,甚至還會使用材質輕盈的獸骨當砝碼~~

裡邊還有許多的互動小遊戲,深入淺出的方式讓遊客更易了解水的品質是如何管控的~~

20230317 0522

最後一間是細菌實驗室,在此測試不同濃度硫酸礬土對水中細菌數量的影響,這些檢測結果將決定原水加藥量,但由於消毒處理過的淨水仍有可能因為環境變化導致品質變異,所以要透過孵卵器室對淨水進行微生物經時培養、利用細菌實驗室監控飲用水中的生菌數,化學實驗室則是分析原水含有礦物質程度來決定如何消毒,天秤臺室的工具則是最佳幫手,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且都發揮其功用,百年前就有如此仰賴科學鑑定的先進嚴謹思維,為人民健康把關,才能為台南地區提供乾淨的水源~~

20230317 0513 1

裡邊也有介紹濱野彌四郎為了紀念老師巴爾頓的貢獻,在大正八年(1919)於台北水源地設立銅像的祝辭,同時也有1921年濱野彌四郎銅像設立時的碑拓,更多的是《臺灣水道誌圖譜》內有關台南水道的相關資訊與記載,豐富了這裡的文化內涵~~

看著老照片再對比現在的場景,除了煙囪消失之外,幾乎沒有太多變動,逛完這裡再去其它場景參觀,更能感受到歲月情懷的百年滄桑~~

20230317 0538

20230317 0552

往右走去就是快濾筒室,將近300坪的寬廣空間放置14座在1922年從英國進口的快濾筒,會使用英倫三島的舶萊品,估計與威廉巴爾頓是英國人有關吧~~

冷色系的筒身外觀與暖色系的木頭屋架相映襯的色澤組合非常地協調,依序排列的快濾筒在這長長的空間構築出的視覺效果充滿了工業時代的對稱建築美感~~初見已是驚豔、再看更是沉迷、不禁留連再三,只為在這台南水道的經典建築裡邊緬懷此地曾有的水源風光~~

20230317 0555

屋架是此處建築最菁華所在,挑高超過6公尺的屋頂上方為了方便排除機具運作產生的熱氣與克服環境悶熱造成的不適,採用突出雙坡小屋頂的太子樓結構來通風降溫,利用熱對流的方式散熱~~

由於屋頂中央部份有些空曠,加上桁架跨度距離16.3公尺,所以使用承重效果佳、適合大跨度屋頂的副同柱式桁架(偶柱式桁架(queen post truss)),吊鞍似乎使用鋼索,不過為了加強水平大樑的強度,而在中間部位使用鋼索取代木條,彼此交織而成的輕巧細膩設計使其帶有空靈清幽的氛圍,整體觀感不致過於厚重,與交錯複雜屋頂木條構成現代感滿滿的幾何線條,照進太子樓的明亮光線給人熱情洋溢的暢然快意,沒有老建築的歲月沉重,展現出來的怎麼拍都好看,不愧是超適合做為水道博物館門面的熱門打卡景點 ^^

20230317 0561 1

發現奇怪的立牌,依指示下載marq+ app,掃描上邊的圖案,立馬出現AR互動場景,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結在一起,還有可愛的水太郎負責解說,很有身歷其境的fu,這種自助式導覽非常適合用在這類充滿歷史文化氛圍的古蹟場所裡,不僅有語音介紹還有小動畫展示,實際測試體驗,比起專業導遊解更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裡的主題是快濾筒七管,主角就是筒身外的七根水管,從曾文溪取得的原水在化學加藥室加藥後使雜質凝結成膠羽,經過快濾筒處理後即成淨水,之後再運至隔壁的送出唧筒室~~除了基本的原水過濾功能,平常還得透過反洗來進行保養以維持過濾效能,筒外這些管線都有各自負責的工作,內容包括原水進水淨水出水溢流出水反沖洗進水表面洗砂進水回洗排水反沖洗排水,透過轉盤把手來維持運作~~

原水從筒身上方入水後經義大利白砂(已換成澎湖白砂)過濾後成為淨水排出,這個管線最好認(管路上有個小型過濾箱,也需要清洗保養),清洗過的廢水即由分歧的回洗排水管流出~~白砂用久了會吸附不少雜質而降低過濾功能,所以保養目的即是恢復白砂過濾效果,首先將淨水流經筒身下方的反沖洗進水管入水將筒內裝滿水使白砂浮起,再利用筒身上方的表面洗砂進水管入水清洗白砂上層,開啟筒內的扇葉進行攪拌旋轉使白砂上下翻動使雜質揚起以去除雜質,洗完後的廢水再透過反沖洗排水管流出,即完成反沖洗砂的保養程序~~

地板下方的三根大水管分別是原水進水淨水出水反沖洗進水,利用虛擬實境的方式可以清楚了解水的流向,真的是不試還好,一玩就很上癮,比起單調的解說牌更加生動有趣 ^_^

20230317 0576

一旁還有水道劇場可以觀賞,不只是投影片,濱田桑的小公仔也會不時出場表演,很有心的創意巧思 ^^

20230317 0595 1

快濾筒室東側大門外有兩道扶壁,似乎是後來才移至此,參考窗戶上的白色殘跡,很有可能原本的位置是直接設在窗戶上,大概是長條窗不耐震才如此設計,雖然不太好看,但以前這裡是沒有對外開放的水源重地,實用比起外表好看更重要,2016年高雄美濃大地震對南台灣的建築物造成不少破壞,這裡幸好有扶壁的加持才能將災害降到最低~~

20230317 0615

經過快濾筒室處理過的自來水要送去淨水池之前,必需藉由送出唧筒室的協助才行,所以這裡設計不同高低差讓水流離開快濾筒室時可以用重力自然流下的方式往下一站~~

20230317 0624

在這之前,先去快濾池室晃晃,即是這間灰白色建築,建於1952年,因應原有設備過濾能力不敷使用而再各增建一座快濾池、慢濾池,所以此地功能與快濾筒室類似,都是用來淨化水質的~~

快濾池室為地下一層、地上一層的加強磚造建築,外牆使用拉毛處理成仿石砌牆面,整體外觀強調簡潔實用,雖是戰後新增設施,但由於也是台南水道重要成員之一,所以在此地轉型觀光後,此處便以A館快濾池室名義成為重要景點之一~~

20230317 0652 1

遊客可以走上樓梯參觀內部,菁華所在的地下室則是無緣得見,其原理與快濾筒類似,也有原水進水、淨水出水、污水排水等管線設施讓水流通與反沖洗砂,裡邊使用砂料、礦石等材料進行快速過濾以攔截水中的懸浮物質、細菌、微生物等雜質,進而轉換成淨水,本來上邊有轉盤等操控設備,還有潛望鏡可察看下邊,現在通通都拆掉了 +_+ 至於地板上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線條圖案其實很好懂,對照曾文溪、水源地、淨水池等設施的相關位置,一看就知是台南水道的迷你地圖 ^_^

戶外可以遠眺B館送出唧筒室與慢濾池,後者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控制水質細菌數量,因速度很慢而得名,但也因過濾速度太慢導致成效不彰,很早就退役,現在是多肉植物們的成長樂園~~~

20230317 0657

飲濱室 ? 是指水道咖啡 ?? 很有趣的名字,不僅將濱田彌四郎的名字暗藏在裡邊,而且很容易就聯想到休息吃點心喝茶的地方 ^^

20230317 0673

送出唧筒室在1922年啟用,紅色磚牆與大面積覆蓋的白色鋼筋混泥土形成明顯的對比反差,淨水即是透過裡邊的唧筒機馬達運至南方將近2公里的淨水池存放~~

20230317 0674 1

這裡同樣也有使用扶壁,可能是建築物較為高大、抑或是為了保護裡邊的火力發電設施,還額外施作橫樑框架,做為因應頻繁地震而出現的建築穩定度加強物件,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它更堅固,不時會發扶壁上那如同補釘般的深淺不一色塊,這是它在不同年代的補強殘跡,後來修復時特地留下讓遊客見到來感受曾經有過的歷史記憶~~

20230317 0696

一到裡邊就會看到好高的屋頂,挑高12公尺,雖然比快濾筒室高但因寬度僅11公尺,由於跨距較小所以使用正同柱式桁架,吊鞍也是使用鋼棒,兩端設有給天車通行的軌道,猛一看確實很有工廠的既視感,室內立柱、二樓地板下方托木也特別突出,為了採光與通風而設置不少窗戶,室內樑柱結構也有特別強化~~

內部構件以前眼前四組唧筒機為主(其中一組是戰後才添購設置),其它還有變壓器室(變電室)、凝氣室(冷凝室)、修理室、滊鑵室(鍋爐室)等空間所組成~~

20230317 0707 1

唧筒馬達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淨水從水源地打到南方地勢較高的台南水道淨水池,所以除此之外的其它設施都是為了提供它動力而存在,後邊的水道咖啡館應該就是以前的鍋爐室,利用煤炭將水加熱,號稱南台灣第一座火力發電廠,館外還有紅藍二色管子代表蒸汽與冷凝水,再如圖所示可以了解其是利用鍋爐室產生的熱氣驅動二樓的蒸氣渦輪發電機發電讓唧筒機運轉,用過的蒸汽經冷凝器處理降溫成冷卻水後,再流經鍋爐室回收使用~~

由於擁有屬於自己的發電機,可以確保自來水供應穩定而不用擔心因外部電力不足,而出現無法供水的情形~~

20230317 0725 1

為了通風設立的窗戶分為上中下三層,而且與對面牆體的窗戶位置相呼應,雖是直立窗戶但已非重錘式上下推拉窗,窗旁有鐵條連結至下方,可透過人力使用搖窗機來開關窗戶~~

看來就算下雨天也不打算關窗戶,畢竟將機器運作產生的熱氣排出才是最優先考量,所以窗戶開啟形狀大多設定為現今所見樣貌,斜開的45度角不僅可將上升熱氣逸散出去同時也能將雨水擋在窗外,這種做法比起造型平凡的雨庇要好很多呀~~

20230317 0727 1

天花板上的天車又稱橋式起重機,負責協助吊運搬移送出唧筒室的相關設備以進行維修保養,這是因為考慮台南水道所在的山上地區過於偏僻所制定的便宜措施......唉 !! 得不到外人的幫助,只能自立自強囉 @_@

20230317 0763

變電室似乎有部份空間被藏了起來,剩餘部份打造成認識來自曾文溪的源水如何透過沉澱、加藥、過濾等程序,打到淨水池後再重力放流到連當時台南市最高樓的林百貨也能使用並安心暢飲的乾淨水源~~

20230317 0775

送出唧筒室內的火力發電廠產生的廢氣,即是從後方的煙囪排出,據傳昔日高度至少36.3公尺,是非常顯著的建物,但在二戰期間也是盟軍轟炸的投彈目標,聽說當年一旦空襲警報響起,工作人員都要爬上煙囟然後在週圍插滿樹枝偽裝成大樹.......有些懷疑在這一片空曠平地異軍突起的12樓高建物要如何隱藏自已而不被發現 ???

1982年隨著台南水道退役而廢棄,因擔心閒置煙囪倒塌釀災便基於安全考量將其拆除,如今殘跡就僅剩厚實的紅磚圓形基座~~

20230317 0778 1

沒事可以大玩特玩穿越煙囪基座的兩道半圓拱門、或是待在裡邊感受以管窺天是怎麼的感覺,另外鄰近的C館外牆有處小型圓拱門,即是以前鍋爐室與煙囪的連結管道,燃燒煤炭的廢氣便是由此處經煙囪排出,現在都變成了遺跡~~

20230317 0784

幸好現在有AR擴增實境體驗,利用marq+ app將煙囪基座立牌互動圖案掃描一下就能重現原貌.....突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抬頭望天才能見到頂端,堪稱仰之彌高,營造出來的虛擬場景還滿有模有樣的嘛 !! 而且重點是能夠讓遊客與其合照,如果這個用來進入AR畫面的立牌一直存在,將來一定會大受歡迎,或許以後會出現一堆人假裝手扶在虛擬煙囪基座上的畫面與其合影留念 ∩_∩

20230317 0786 1

哎呀呀~~真是不得了,原來煙囪長這樣,據說是等比例還原,高度堪比糖廠煙囪,外表還覆蓋一層鑄鐵~~也可查看內部裝潢,原來除了防火磚,基座上方也有使用部份石材 !! 與相鄰的B館送出唧筒室相比算是超高建物,沒想到居然有機會凝望其雄偉英姿......穿越時空廊道,再現水道風華,真是很有趣的經歷呀 ^^

20230317 0790

20230317 0793 1

水占卜也是新景點 ? 御水占事似乎頗受歡迎,在以水為主題的博物館搞這招好像也說得過去,100大洋稍貴但送的東西不少,雖然都要去新化老街才能用到的餐券......

上次遇見水占い靈籤是在日本神戶生田神社,不過那裡只專門占卜戀愛運,而且也提供抽到不好的籤時可以綁的架子,這裡同樣是將御神籤放到水中顯現文字,不管水神的祝福究竟有沒有效,至少玩得很開心 ^^

20230317 0809 1

隔壁是唧筒井,內部未開放,建於1916年,經過快濾後的淨水會先輸送至此進行水量調節,內有兩槽,分別是存放進來的淨水與準備輸出到送入唧筒室的淨水。算是日治時期台灣各地水道系統必備設施,但這裡比較講究,還造了間典雅的紅磚樓房來保護它~~

20230317 0830 1

密林區佔地甚廣,是水道博物館內一處幽然靜謐的自然空間,不僅有種類繁多的蒼翠林木生長其中,也有許多小動物嬉戲其中,宛若大型的生態觀察教室,同樣也設置不少外型搶眼的地景藝術作品,最易親近就是高達4.5公尺的巨大可愛木玩偶,別稱森林裡的水道工程師---米拉,它是由藝術家將廢棄棧板巧手改妝而搖身一變成為討喜的大玩具,很有來到童話世界的fu,外觀有點像是《星際異攻隊》的格魯特(Groof)童趣版,坐在沙坑旁看著小朋友玩耍,猶如小朋友們的守護神,頭頂有著許多大小不一的鳥巢,如果能見到眾多鳥兒離巢紛飛的樣貌應會是是很有療癒的畫面~~

一旁就是巴爾頓大道,通往昔日的大門,整排高聳的大王椰林都不及花旗木那般奪人目光,偶爾還能能林間那萬綠叢中找到一點紅的洋紅風鈴木,漫步大道間,總是會遇到許多驚喜 ^_^

20230317 0851

日頭西斜時分仍有不少大批遊客入內參觀,做為南台灣唯一的自來水博物館,還滿受青睞的呀~~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由於建築群保存完整,淨水相關設施一應俱全,寬廣的地坪仍保留不少昔日采風,三座古蹟建築的歷史故事令人津津樂道,就算改走自然生態之旅,密林區的森林綠意與春天限定的南洋櫻、花旗木、苦楝樹花開盛況也是極其耀眼燦爛,來去水源廣場品嚐水道冰飲也是很棒的享受。今次最大的收穫是使用AR虛擬實境參觀,真是相當好玩呀~~消失的大煙囪也能重現,這點可以讓其它地方以文史取勝的景點來好好學習,總之是很悠閒愜意的一天,最後再去原台南水道淨水池區探尋一番,結束這難忘的台南山上一日遊 ^_^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地址:臺南市山上區山上里山上16號
網址:https://waterworks.tainan.gov.tw/
營業時間:09:30~17:030(週三休息)
聯絡電話:(06)578190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恩恩 的頭像
    小恩恩

    郊外踏青去~~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