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天后宮原來不只奉祀媽祖,玉二聖母也是當地崇敬的鎮殿神明,參觀台南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的同時順道拜訪台南山上聚落,林雹古厝殘破但仍見到許多精雕細琢的建築飾件令人驚豔,還有山上天主堂、林醫生館都很有一看的價值。台南山上小鎮輕旅行,非常適合步調緩慢的遊客來此放空悠閒散步呀 ^_^
20230317 0133 1

旅遊日期:2023.03.17

今次要去拜訪台南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會路過山上市區,離開館前還有一點時間,先到附近晃晃,尤其是山上天后宮,很久以前就想要一睹其風采~~

20230317 0028 1

先搭車到善化車站,再從善化轉運站搭大台南公車綠2前往山上,因為這班車並未抵達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終點站在山上市場,所以只能在這裡先下車,當見到山上國小的時候,真的很有山上的感覺呀~~另外巧遇花形優雅的軟枝黃蟬,這個形狀,很像電影《不》(Nope)裡的飛碟呀 !!

台南山上早期是西拉雅族新港社分支卓猴社居地,此地位於曾文溪高位河階台地,由於地勢較週遭高而稱為山仔頂,明鄭時期軍事將領余士龍率兵來此屯墾,嘉慶年間逐漸發展成聚落,日治初期屬於台南廳大目降支廳新化東里山仔頂庄,1920年改制台南州新化郡山上庄山上大字,現為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目前山上區菁華地段則是在鄰近的南洲里),此地為為典型農業鄉鎮,農產作物以木瓜、鳳梨為主~~

山上區是依方位可分為山仔頂、尾厝角、大厝內、廟邊、下廍仔。全區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是山上天后宮,林雹古厝由於也在附近,可以順道拜訪,另外從社區壁畫出現許多甘蔗來看,製糖業可能也是昔日特產,待會兒就來慢慢參觀吧~~

20230317 0031

兒二公園旁邊的五條通有兩株枝葉茂密的大樹,樹幹還綁上紅帶子,該不會是大樹公吧 !!

這兩棵樹的位置很特別,就位於前往山上天后宮的必經之路上,比起南178縣道那道山門牌坊更像是鎮守天后宮門戶的守衛呢~~

20230317 0048

這幅山上尋古趣地圖非常認真地將這一帶的景點給列了出來,林雹古厝到山上天后宮其實有不少造型精緻、值得細細觀賞的老房子,適合放緩腳步體驗山上風情,好在時間還很多,慢慢逛也很OK ^_^

20230317 0067

山上天主堂建築很有日治時期公家機關建築采風,古樸建築風格令人不禁多看幾眼,據說是曾擔任庄役場助役的田俊秀居所,部份建築與山上庄役場相連,住家兼具辦公室,後來家道中道後將房子賣給教會,現在是山上天主堂,如今已轉型山上照陽幸福小站,老樟樹綠蔭悠然,內部裝飾整齊潔淨,很有發展成歷史景點的觀光潛力~~

20230317 0051

山上天主堂對面有間名為山仔頂囝仔story的房子,裡邊介紹不少關於山仔頂的故事,主打糖廍時代的製糖歲月情懷,加上剛才看到的彩繪壁畫,至少可以猜出這一帶以前應該種植不少甘蔗,加上附近曾有一條糖鐵善左線,估計附近很有可能是善化糖廠的原料供應區~~

還以為此地是類似柑仔店的場所,看來似乎曾經在這兒舉辦展覽,如今人去樓空,遺留下來的海報資料任憑風雨吹打凋零,沒能延續能量轉化成一處介紹台南山上特色文化的展場,有些小可惜~~

20230317 0054 1

玉井糖廠在1921年興建利用手押台車運作的玉左線輕便軌道,善化糖廠則在1934年興建通往左鎮的左鎮線,但因兩座糖廠分屬不同公司(大日本製糖、台灣製糖),所以路線未連接,直到1954年玉井到善化的糖鐵五分鐵道完工,是為玉善線,原料線兼營客運,1973年9月玉左線停駛後,善化到左鎮約19.4公里的糖業鐵道改稱善左線,1975年停止客運業務~~

或許因為這段五分鐵道曾經過山上區的關係,加上當地亦留下與利用糖廍製糖有關的下廍仔地名,所以可以看出此地的社區營造似乎想將當地煮糖歷史與糖鐵歲月結合在一起,其實一旁緊鄰的林雹古厝才是更可以發揮利用的景點,捨近求遠容易事半功倍~~

若真是如此打算,可以參考嘉義義竹東勢寮鐵道公園的做法,以山上地區部份殘餘糖鐵路線殘跡為基礎,朝向打造成山上糖產業再生園區,就算只是單純展示空間,應該也會吸引到特定遊客,再與這處山仔頂囝仔做連結,應該更有發展空間吧~~

20230317 0086

20230317 0093

不遠處就是林雹古厝,頹圮不堪的外表下是藏不住的精緻建築風采,卵石堆砌的建築基座比路面要高出約50公分,再從殘存的窗框格局就能知曉這座房子身份大有來頭~~

護龍馬背上的渦形紋飾相當顯眼,充滿溫柔婉的典雅美感,很有希臘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的韻味,細看又出現許多曲線與圓形圖案,兩側墀頭亦施以珍珠項鍊造型物件,雨庇外型也獨樹一格,怎麼看都覺得它絕非一般古厝那麼簡單~~

林雹古厝

林雹本名林鬧雹(1804-1883),出身山仔頂,家境貧寒,擔任挑夫運送貨物往來府城與山上以賺取微薄工資,由於工作不穩定導致常因缺錢向人借貸賒帳,又無法如期還債,被人取笑為"落仔雹"~~

時值麻豆林家為發展製糖事業而在山仔頂設立糖廍,邀請同姓之誼的的林雹負責管理,因其治理有方使得業績蒸蒸日上,他也因此致富,在當地擁有田產108甲,從此走路有風,村人尊稱他為"雹仔叔公",自此傳出"有錢雹叔公,沒錢落仔雹"的俗諺~~

林雹古厝是傳統三合院格局,但每個建築細節都散發出濃郁的歐式風雅,依次排列的連續凹槽外牆相當節潔有力,窗櫺與門額並未出現常見的書卷門額型態,還有正身窗戶使用半圓拱窗與突出窗枱的方式,淡淡的藍綠色澤洗石子牆面帶出威嚴肅穆的公家機關氣息,與護龍脊頭的婉約山牆形成強烈反差 !!

20230317 0102

正身大門上方窗櫺出現三個大大的""字,屋主姓氏一看就知,簡直渾然天成,繼岡山老街建成醫院的岡字型窗戶再次見到文字與建築物件的完美結合,實在是非常難得的魅力特色呀~~

20230317 0108

正身前方軒亭的四坡水屋頂早已消失無蹤,四根檐柱的外型與原台南州廳長官邸洋館大門工法類似,只是後者還有倒吊寶珠,這裡則是使用尖矛,不知是否有什麼特別涵意 ?

20230317 0110 1

雖然因為荒廢閒置多導致屋舍多有損壞,但仍能從中感受到工法細膩的建築之美,像是繪有朱槿花樣的墀頭、造型精致的斗拱、刻有鳥兒鴻爪圖案的封簷板當作滴水瓦當使用......堪稱雕樑畫棟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20230317 0116 1

原本應是神明廳的地方已是空空如也,檜木製牆面使用原色且與上邊編竹夾泥牆上穿斗式樑柱保存狀況還不錯,甚至還能清楚看到以竹子為主題的鏤空窗格,看來當年匠師為了建造這麼一座藝術殿堂,花了不少心力吧~~

20230317 0128 1

沒了屋頂保護的房子差不多要回復大自然了,上下式平衡錘拉窗多已脫落,部份牆上爬滿了樹根,漫步其好似探險般,稱其為山上樹屋也很OK吧~~

20230317 0146 1

林雹古厝後方傳統合院建築也是古意悠然,門額出現西河代表這間屋子的主人也同樣姓林~~

20230317 0153

通往山上天后宮的馬路兩側擁有許多很有年代感的傳統紅磚建築,像是右邊這間外牆窗戶上下使用石板支撐兼有鳥踏,就讓人不禁多看幾眼,它就是林醫生館,很有駐足欣賞的價值~~

20230317 0155 1

光是出現洋風造型十足的西式洗手枱就讓人看了個目不轉睛,就連放肥皂的地方也是一體成型的做出來 !!

林醫生館由出身杏林世家的林清南醫師興建,屋子前方那道中間有斜坡的階梯不禁令人想到彰化埔心黃三元宅也有類似的設計......莫非也是為了方便機車上下出入才特意設置的嗎 ? 看點是旁側的雙併街屋建築,天花板上方設有半樓,兩側繪有悠然恬適的山水圖畫,相當講究呀~~

山上天后宮,主祀玉二聖母

山上天后宮到囉 !! 廟埕超寬廣。之前會知道它的存在是在善化慶安宮見到刻有這間廟名的香爐,當時很好奇台南山上的信仰中心與灣裡老街的灣係,所以這次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之旅就有打算來參訪山上天后宮的打算,另外一方面也對裡邊供奉的玉二聖母是何許人物很感興趣,畢竟名為天后宮,主神卻是玉二聖母的這種奇特現象很難讓人不會想要去深入了解一番呀 ^_^

玉二聖母原稱二娘娘或二媽,依照廟方說法,相傳是天上一位聖者在商朝降生人世,一出生即成神,宋朝時期顯化救世,金身多次輾轉遷移,落腳福建晉江五都天后宮,時稱二媽。鄭成功攻台時是隨軍神像,入台後駐驆北仔尾(台南大內國聖湖),後來到山仔頂並在咸豐元年(1851)建廟奉祀,光緒五年(1879)因地震造成寺廟建築毀損,1880年遷建現址,大正元年(1812)增建兩側廂房並修繕廟宇,昭和三年(1928)由楊清桂、林阮堅、林阮昌負責重修,1962年再次整修,1963年完工~~

相傳戰後初期台南大內發生瘟疫,此為天庭規定執行的人間劫難,但二媽不忍人民為此所苦,於是辦理過火儀式除疫,又將焚化後的符令丟入井中使井水頓時澄澈,疫情乃止,但二媽自知觸犯天條,便自請處份,要求居民將金身衣冠褪下放在天井,與神轎同時忍受七七四十九天日曬雨淋,玉帝感念其心懷眾生的氣魄擔當,於是在1964年下旨封為玉二聖母~~

20230317 0174

還在好奇怎麼會有裝滿水的紅色水桶,一旁還有香爐,看起來是有在祭拜,當下完全不曉得是什麼東東 ?

馬草水 !! 這是用來提供給五營兵將座騎食用的營養品,讓巡守村庄的神明兵馬得以補充體力與歇息休憩。五營常見祭品,但沒想到會在山上天后宮三川殿出現,而且據說山上地區每戶人家都會在屋簷下方擺放馬草水,很特別的傳統,今次才真正認識到馬草水的存在呀 !!

20230317 0184 1

山上天后宮在光緒六年(1880)的那次維修由林雹發起,特地自茄拔天后宮、善化慶安宮迎來大媽、三媽神像,與原本的二媽組成制度完善的天上聖母信仰,由於二媽頗為靈驗,全台都有不少分香廟宇,加上其原本就是山上地區特有神明,在有意為之的情況下,二媽信仰逐漸脫離媽祖行列,最終於以玉二聖母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

廟方為了強調玉二媽是獨立於媽祖娘娘以外的存在,花了大把心思,不只8月15日的誔辰日與媽祖不同,裡邊還有玉二聖母的介紹文字、署名玉二聖母的匾額,連介紹廟宇沿革的QR code都請了出來,所望之處盡皆是與玉二娘娘有關的事物,不論是參拜信徒或是來訪遊客,都很難不去注意到山上天后宮供奉的神明有位玉二媽 !

20230317 0186

這方介紹玉二聖母的石碑內容真是一言難盡,居然出現好多其實沒有必要寫在上邊的人名,一看全都姓林,大致可以猜測可能是與當地聞人林雹有關的林姓宗族成員。最後一段居然寫說二娘娘神像金身是從商朝時期流傳至今 !! 這段超越常識範圍的描述已經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_@

關於玉二聖母由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其真實身份是開漳聖王二女兒陳懷玉,自幼習武,為報殺父之仇刺殺藍奉高,雖然成功卻也讓自己傷重而亡,數年後顯靈治病,被武則天封為慈齊柔懿夫人,當地人稱為二娘娘,宋代福建沿海媽祖信仰興起,使其稱謂逐漸轉為二媽或玉二媽,清初鄭成功來台打荷蘭人,漳州韶安銅山(東山)銅缽村淨山名院供奉的柔懿夫人二媽神像金身跟隨當地參戰壯丁來到台灣,之後落腳山仔頂,所以玉二媽信仰系統的山上天后宮其是東山島祭祀二娘娘陳懷玉的分靈廟宇,但從廟內對於沿革介紹的描述對此隻字不提的情況來看,這種說法似乎不受到認可~~

20230317 0191

山上天后宮正殿供奉六尊神像,分別是開基玉二媽、大媽(迎自茄拔天后宮)、二媽(原本預定皇民化運動時代替玉二媽受火劫替身)、三媽((迎自善化慶安宮)、四媽(黑面媽)、五媽(北港媽)~~

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是將善化地區兩間名氣很大,但各自屬於不同系統的媽祖神像湊在一起的畫面,還有明明在天后宮,廟內見到的燈籠卻都寫著玉二聖母.......新奇的體驗 ^^

20230317 0193

麻豆社子天后宮是山上天后宮的分香廟宇,所以才會獻上香爐放置正殿~~~

20230317 0201 1

大殿內的千里眼、順風耳並非使用神像而是放上出巡時會用到的神將造型,一物多用的概念,相當節省呀~~

20230317 0205
20230317 0208

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的香爐字樣饒富深意,昭和辛未年(1931)的上邊還能見到天上聖母字樣,民國丙辰年(1976)的就只能見到山上天后宮字樣,也算見證媽祖娘娘將主神大位讓給玉二媽的那段時代變遷~~

20230317 0211

左側廂房空間不小,神桌上祭祀天上聖母令、虎爺,外邊解說牌是這麼寫,但其實還有一位神明列位其中~~

20230317 0217

田都元帥也是配祀神尊之一,總覺背景沒那麼簡單,可能與宮廟搭配的樂班有關~~

20230317 0218

巧遇茄拔天后宮送給山上天后宮的"后德配天"匾額,1963年也是玉二聖母升格前一年,所以這是為了慶祝天上聖母入座而獻,1964年以後的主角才是玉二聖母~

20230317 0226

山上天后宮對於扶貧濟弱、回饋社會的善事不遺餘力,這麼多的獎狀見證其有多麼熱心公益,值得讚賞~~

20230317 0229 1

廟埕外邊有兩座香爐,很少見的配置,香爐出口安放鐵拐李還說得過去,畢竟是太上老君親授的爐神,但是漢鍾離與金爐有什麼關係就不是很清楚 @_@

20230317 0237

原來台南山上的行政區長這樣,猛一看還真像隻公雞~~

20230317 1021 1

後續逛完台南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山上淨水池,返程要搭公車,其實山上的大眾交通工具只有兩個方向---善化 or 新化,如果坐到新化,搭乘綠幹線系列公車,至少要花費1個小時,所以選擇綠11前往善化轉運站會更佳,不僅路程短,還有時間可去善化市區晃晃~~

好久沒來善化車站,巧遇站前苦楝紫花盛開,還有T-bike真的退場了,在台南地區騎乘Ubike 2.0的感覺還真不賴 ^_^

20230317 1056 1

來去善化慶安宮休息,其實是要喝杯一等涼冬瓜茶,剛好發現呷知味特醬黑輪,只賣米血、黑輪、甜不辣,全都是12元,特地買來試吃,米血口感最佳,軟硬適中吃不停,其它也是Q彈好吃,另外醬汁加超多,好似牛排餐館的黑胡椒醬,奇妙的組合,做為點心剛剛好~~

今次台南山上之旅最大的收穫是遇見玉二聖母,還有山牆背馬造型很有特色的林雹古厝也是留下難忘回憶,山上小旅行,比想像中還要優質呀 ^^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