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那綺麗優雅的十角水塔,為這處北港近代第一座自來水廠增添不少思古幽情,不論唧筒室的洋樓風情或是慢濾池的青青河畔草都十分引人入勝,夕陽時分伴著東陽里老樹散步北港水道大草原,真是超棒的享受呀 ^_^
旅行日期:2020.11.02
逛完北港女兒橋,沿著河堤步道南下沒多久就會看到下邊有處有著大水塔的奇特空地,看來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方才還沉浸在台灣欒樹的紅黄樹海風情,現在就來拜訪這處北港第一座自來水設施~~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位於北港聚落東南方,會選在此與鄰近北港溪有關,但這處位於中秋路與棧間(民生路)之地的區塊昔稱東勢窯,因人煙稀少而成為燒製磚瓦的磚窯業者集中地,與旗義街西側的西勢窯齊名,兩地形成的東勢街、西勢街發展成北港八街~~
《續修臺灣府志》記載"縣丞:在笨港街阪頭厝;原在笨港街磚仔窯,雍正十二年移建今所",首任諸羅縣笨港縣丞胡光祖疑似將初代縣丞署設於此,後來官方考量文武衙門都在北港會造成稽查不夠完善才將縣丞署移至嘉義新港板頭厝~~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前身是建於昭和四年(1929)的北港街水道,由於日治時期以北港朝天宮為中心發展的北港街成長蓬勃,北港糖廠的設立與進香鐵道帶來龐大香客人潮都讓當地用水量激增,有必要興建新式民生用水供給設施,1925年經台南州內務部土木課長磯田謙雄與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技師伊澤貞吉勘查,決定北港水道興建藍圖,預估投入21.8萬日圓的經費由總督府、台南州、北港街各出資三分之一,1929年興建,1930年完工,工程款追加至24萬日圓。淨水場佔地1.28公頃,自北港溪取原水,每日提供8萬5000立方尺淨水,供應水道水給1萬4000餘人使用,當地稱其為水道頭~~
戰後改稱北港鎮淨水廠,因北港溪旱季水源缺乏且污染嚴重而改抽地下水,1967年因擴建需求而在北方的新街里增建第二淨水廠,此地改稱北港第一淨水廠,1975年改由自來水公司北港營運所管理,1997年停用,2006年以北港自來水廠名義登錄雲林縣定古蹟,2010年改以北港自來水廠歷史建築群的名稱指定雲林縣歷史建築~~
園區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座大水塔,也稱十角水塔,其為共分三層的鋼筋混泥土圓柱體建築,高約18.18公尺,最上層的圓柱形水塔深度約6.12公尺、內部直徑約9.39公尺,可貯水444公噸,週遭設有維修用護欄,利用海拔27公尺的水面標高透過重力流入市區民宅~~
三層高的十角水塔下方兩層原本是只有支柱的鏤空狀態,戰後改改建成辦公室(1樓)、會議室(2樓),即現今所見十角建築外觀,每面開口都做成半圓拱頂搭配長條窗,復古又優美的外型使其呈現質樸典雅的迷人風範~~
十角水塔一樓西北邊有一相連建物,應該就是廠長辦公室,至於通往二樓會議室的樓梯居然只是簡陋鐵梯,就不擔心風大雨淋時會不小心跌倒嗎 ?
看那拱頂長條窗似乎是依著當初柱式結構順勢做成,稍微內縮的窗戶應是為了不讓雨水滴入特意做的設計,反倒有種獨特的美感,上邊還能見到北港鎮自來水廠的字樣,若是再加個指針就很有古典電梯的fu ^_^
被撤除的昔日大門旁就是唧筒室(抽水機房),據說裡邊安裝一座馬力75匹的重油發電機與與高壓、低壓抽水馬達各兩台,磚造平房上邊頂著木造二坡水屋頂,看起來很不搭的存在,估計以前是屋頂是平的,後來才改建成今貌~~
左方大樹下藏著第一唧筒井(原水井)、第二唧筒井(清水井),前者有簡易鐵架屋頂遮擋與井口覆蓋鋼條鐵網,後者則是密閉空但在井口設有通氣孔,現在都已功成身退,已無管路連接~~
唧筒室使用日式黑瓦與木造屋架搭配紅磚西式洋樓,和洋混風的風格盡顯無遺,屋角使用圓柱收頭讓視覺效果更加柔和,南邊兩側入口都設有用牛角支擋的遮雨簷,至於入口與唧筒井這麼近大概是希望工作人員進出時也能同時注意井口的狀況吧 !! 外牆眾多的半圓拱頂長條窗是其一大特色,水泥施作窗框與些微內縮的線腳並沒有過多的繁複裝飾,南北兩側窗戶上方都設有菱形氣窗,方圓之間組合恰到好處,典型實用大於美觀的水利設施~~
第二唧筒井上的通氣孔與台灣其它水道設施相比,似乎過於細長,感覺像是這裡空間狹小才如此設計,房子四週設有迷你小水管的藝術裝置作品,仿若在向世人宣告北港水道水不論進出都要透過它才能處理,功能很重要呢~~
從這個簡單圖示可以了解北港水道的結構,利用集水井自北港溪取原水進入第一唧筒井,經唧筒室打水經分水井到沉澱池進行沉澱,透過沉澱井送到慢濾池淨化並經消毒後得到淨水,再經過濾井運水到第二唧筒井,再利用唧筒室抽水到十角水塔貯水,進而用重力配水提供北港居民使用,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水質淨化設施~~
因為是早期的運作圖,所以後期才興建的氣曝塔、消毒室、清水池(淨水池)、抽取地下水的深井都沒有出現在上面~~
秋風落葉與微醺夕日成一色,斜影輕灑如茵大草原,北港水道頭那寬廣空間在這兒以歷史人文為主的笨港風華增添不少原始風光,散步很OK,好想拿個野餐墊鋪在地上休息一番,不僅是北港近代水利工程奠基處,更是老少咸宜的北港清新綠地~~
園區內有許多大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別稱東陽里老榕樹的雀榕,這株雲林縣政府列管43號、高約10公尺的百年鳥松老樹是北港鎮地標,還特地裝上支架保護足以了解對老的重視,一旁長滿鬚根的榕樹園也很有一逛的價值,還有色澤豔麗程度可媲美黃花風鈴木的黃槐決明也讓此地多了點詩情畫意~~
悠遊在花草成群的自然天地,心情相當愉快呀 ^_^
濾過池又稱慢濾池,位於園區北方,共有三池與一座預備池,功能是用來過濾經沉澱後的原水內部雜質,因是慢滤所以速度不快,大約5到7天才能完成,之後再透過濾過井連接到第二唧筒井,隨時都能打水上十角水塔~~
現在就是飼養魚蝦、種植水草的親水天地,看池中蓮葉何田田,或許夏天有機會見到荷花盛開景致~~
天氣好時還能見到池中倒影,平時就是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們聚會聊天場所,有翠綠大樹也有碧水池塘,一整個公園的既視感,還能沉浸在北港水道的歲月情懷裡邊,很棒的遊息天地,逛了好一陣子,心情都是那麼地心曠神怡呀 ^_^
左方那一大片高起面積就是沉澱池,右邊則是員工宿舍,因鄰近水源街的緣故,加上為了與東興街宿舍群區別,所以又稱水源街宿舍群,建於日治時期,距離水塔下方的辧公室還真近,至於後來增建的東興路員工宿舍距離較遠,從那上班到這兒要走一段路才行~~
西側的水源街宿舍群由單棟的廠長宿舍與四連棟的員工宿舍組成,應該也是北港水道初建時就存在的建築物,園區內兩大建築群之一,另外一處建於戰後的東興街宿舍群在2019年差點被自來水公司拆除,所以經過地方人士奔走後才得以免除拆除的命運~~
兩處宿舍群的修復程度仍以此地較佳,只是原本的木造結構皆已紛紛改建成磚造外牆,外型嶄新亮麗卻顯得有些孤寂寞落,期盼未來可以注入不一樣的新元素吧~~
北港朝天宮後方道路是仁和路,舊稱宮後街、蜊子街,後者名稱更響亮,屬於北港八街之一,早期是竹編籃製造業者集中地,清代來自大陸的商船經北港溪航行至崩溪缺碼頭上岸,商賈貨物透過這條街往來笨港聚落,因地利之便而逐漸發展成熱鬧街肆,使用銀兩交易的商業活動不絕,商家為防止顧客用銀包銅詐騙所以都會敲打銀子來查驗真假,街上到處都是此起彼落的叮噹打銀聲,因此留下"走過蜊子街,若無聽到打銀聲會衰"的北港俗諺,另一種說法則是街上有許多銀器店,聽到的聲響其實是打造銀器的聲音~~
曾是笨港重要大街的蜊仔街歷經1894年大火摧殘後,商業機能逐漸移至宮口街,戰後改稱仁和路,據說以前兩側街道盡是設有亭仔腳的清代街屋,,地面則鋪滿紅磚,1991年仁和路由4米拓寬成15米,往日建物遺跡皆不復存,1992年配合中央市場建設工程挖開地面發現仁和路地上有昔日設置的磚造大排水溝,讓人一窺蜊子街往日榮光,但如今也都已走入歷史囉~~
仁和路現在唯一能吸引遊客的地方,大概就是笨港客棧旁的北港登記所,這座日治時期建物如今已改為北港遊客中心........哈 !! 挺懷念以前北港遊客中心設在廟前郵局二樓的那段歲月時光呀 ^_^
北港最受歡迎的住宿地點首推朝聖酒店,但對來說大材小用,於是來到北港朝天宮後方的笨港客棧,1000大洋就能解決,便宜又好用 ^_^
笨港客棧原來還要搭電梯才能上去,走出電梯門還要到櫃枱向工作人員領取鑰匙,不論是房內還是外邊走廊,都給人好復古的感覺(原來以前稱做國宮旅社),六樓的高度視野不錯,不過晚上看出去是一片漆黑,以供奉天上聖母而享譽全台的宗教重鎮,夜生活還滿安靜的呀~~
晚上來去覓食,剛好隔壁就有間一郎土魠魚羹,都快到凌晨都還在營業,而且人潮超多,真受歡迎 !! 點了海陸飯、土魠魚羮湯,還有這麼晚都還有販售的豬腳也當然不能錯過----海陸飯的蝦仁味道極其濃郁、控肉入口即溶、豬腳則是膠質豐富又軟嫩好咬,沒想到宵夜也能有這麼豐盛的享受,大概是要經營到1點的關係,所做餐點都好嚼易消化,超乎想像的極品宵夜,在週遭的北港店家幾乎都關門的情況下,這家深夜食堂猶如黑夜中的明燈,很有當年成大唸書時的一點刈包既視感 ^^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佔地不大,園內設施皆相當精緻典雅,是見證北港溪水轉化為自來水的重要工程建設,十角水塔相當吸引目光,雖然距離北港朝天宮週遭的笨港市街聚落不遠,但名氣稍低,來此地的遊客不多,相當可惜,若與北港溪堤防公園連走,是很棒的夕陽散步行程呀 ^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