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東線鐵道、鯉魚山、卑南大圳、利吉惡地,台東森林公園、卑南溪口海濱公園......相當愜意的寶桑漫遊,不愧是能夠觀山看海的山海鐵馬道,原來台東市也能這麼玩 ^_^
15385edf1a9760.jpg
旅行日期:2011.11.21

雖然在台東待了三天,但都在台東市區閒晃,卻沒有把台東市好好逛逛,美食也隨便吃,呵呵 !! 超隨興的 ^ ^

之前在台東新站等候台灣好行巴士時,對著某幅畫面超大的導覽圖還滿有興趣的,那就是環繞台東市區,從舊鐵道到水圳道、從遠眺高山到親近大海,長達二十幾公里的自行車道,在上邊騎乘自行車一定會很有意思,當場就決定,這次的旅程一定要試試這內容豐富多姿的山海鐵馬道 !!!

14f25468f2e63a.jpg

不論是台東新站或是台東舊站旁的旅遊服務中心,都能找到有關它的導覽手冊,裡邊規劃的用心程度令人激賞,還有介紹許多可以租借自行車的地方(大概時間不對,好多店家都沒開門經營 >_<),幸好最後還是有租到車,其實在台東森林公園租車最是方便,入口就有啦 XD

台東平原位於花東縱谷最南端,是由卑南大溪、太平溪、利嘉溪、知本溪沖積而成,現在的台東市區菁華地段則位於卑南溪出海口右岸至太平溪之間的土地,阿美族人稱為寶桑(Posong),意指突起地面的小山丘,原指卑南溪出海口右岸之地,此區域早期住民是阿美族馬蘭部落與卑南族南王部落,道光25年(1845)鳳山縣水底寮人鄭尚來到後山卑南覓(通常是指卑南族南王部落(Puyuma))貿易並傳授耕田之法促進當地發展,是漢人最早來此記錄。沈葆楨在同治13年(1874)因牡丹社事件實施開山撫番政策,漢人陸續來此移墾,光緒元年(1875)設立卑南廳,廳治設於埤南(台東市中心),1888年配合台灣建省升格台東直隸州~~

清末的台東平原主要聚落為卑南社、馬蘭社、埤南(寶桑庄、新興街、馬蘭坳街),埤南在日治初期稱做卑南新街,屬於台東廳卑南區南鄉卑南街,當時市區分為北町、新町、寶町、榮町、南町(其中以寶町最繁華)。1919年卑南改名台東,1937年改制台東廳台東郡台東街台東大字,1944年卑南庄併入台東街,戰後各自成為台東縣卑南鄉、台東鎮,後者為了升格而在1974年將原屬卑南鄉的富岡、岩灣、南王、新園、建興、南榮、卑南、知本、豐田、建和等村落合併,使人口達到縣轄市資格的10萬人口,而於1976年改制台東市。這種做法讓卑南鄉失去鄉內菁華地段(卑南鄉公所甚至位於台東市境內,後來才遷至太平村),這麼一來,新舊台東車站都在台東市境內,可惜新站附近發展不起來,舊城區也逐漸沒落,初探台東,還是在市中心隨意走走看看吧~~

14ef740f5d5de7.jpg

早上到台東森林公園騎車兼散步,雖然天候不佳,倒也騎得很開心(公園超大),中午太陽公公露臉,便沿著中華路往西南方向走,經過大同路時,立刻被這間潔白如洗的白色建築物給吸引住,上方紅色的十字架實在很醒目,乍看之還是為是教堂哩 XD

原先這間頗具特色的城堡式洋樓建築,最早是建於1950年的泰和戲院,1964年改成和平戲院,但後來曾有好長一段時間處於人去樓空的荒廢狀態,後來才在1988年在東和外科接手下變成如今所見~~

東和外科選在這裡確是目光如炬,網路一堆資料提到這間算是台東市著名歷史建築時,一定會提到東和外科的名字,不用錢的另類廣告耶 ^ ^

20111121 286-1.jpg

路上看到不少街屋,不論木造平房還是水泥樓房都有各有特色,台東市也曾歷經風雨滄桑的風華歲月,期間不小心瞄到這間破舊老屋,上面還有金山旅社的字樣,後來才知老是台東市區數一數二的高級旅館,位於寶桑路、中華路一段交會處,此地人車熙擠、十分熱鬧,當年想必也是輝煌繁盛,現在則是外表凋零殘破,一副無人聞問的樣子,有些小小的悲情~~

個人偏好老旅館,像這般迄立超過半世紀,蘊藏許多當地人回憶的歷史建築,才是真正最需要好好保存的~~

14ef740ffe446c.jpg

既然打算一遊山海鐵馬道,首要任務就是要尋找出租腳踏車的地方 XD 正在市區尋尋覓覓時,剛好來到鼎東客運山線總站附近,在地廣人稀的台東,大眾運輸工具的效能實在是不能與大城市相比,不過台灣好行就非常便利,以後再來台東,也要好好地使用他 ^ ^

聽說還有一個海線總站,就在假期商務旅館後邊的街道裡邊,有沒有機會搭乘它們呢..........嗯嗯!!靠緣份囉 XD

14ef74104c5a6d.jpg

聽說自從台東車站遷到原先的卑南車站,就是現在的台東新站,並沒有帶動附近的發展,反而使得台東市區更加沒落.......

與蘇澳鎮中心逐漸被遺忘的故事如出一轍,站在車潮川流不息的新生路上,暫時感受不到蕭條的氣氛,不過到了晚上,在台東市區菁華地段走走,看到一堆大門緊閉、幽暗漆黑的招牌,那股莫名的寂靜淒涼的悲哀油然上心頭,感觸有點深~~

14ef7410d779ca.jpg

旅服中心的山海鐵馬道導覽手冊介紹的非常詳細說 !! 不但有里程數,甚至還列出有提供腳踏車出租的店面,只是....居然有幾家店都關了起來 !! 真是糟糕 >_< 感覺甚差卻是沒辦法.......唉 !!邊走邊找吧 +_+

漫無目地走到正氣路,剛好來到這間進興自行車休閒廣場,也是導覽手冊上有提到的店家,沒想到居然有在營業耶,超感動 ≧◇≦ 趕緊向它們詢問單車出租事宜,一天只要150元(要押證件),晚上9點以前還車即可,總算是租到車了,一波三折哩 +_+

後來才曉得它隔壁的津芳冰城是在台東市區小有名氣的冰店,還車時沒給它好好品嚐一下有些可惜,有興趣的人可千萬不要錯過 !!


進興自行車休閒廣場
                   電話:(089)323427 
                   地址:台東市正氣路360號                

14ef7411622a80.jpg

水也買好了,單車也準備好了~~萬事俱備,就下來就開始今天令人期待的山海鐵馬道自行車之旅囉 ^_^

ps 起點是台東鐵道藝術村 !!

14ef7412756bf8.jpg

奔馳在台東鐵道藝術村的鐵馬專用道上,整個心情是high到不行 ^_^

14ef7412c62a5e.jpg

台東車站即便廢站依舊魅力無限,騎乘單車悠遊其中,與剛剛在這裡散步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的說 !!

濃濃的東線鐵道風情迎面拂來,假裝自己坐在平快車上,打開窗戶,看著外邊景色不斷變幻,就這樣緩緩駛離台東車站............只是這次不是搭火車,而是騎單車 XD

14ef7413839be7.jpg

14ef7413ad7f3a.jpg

可選擇穿越車站大廳或是悠遊月台,尤其是騎在原本是用來等車月台上,感覺非常奇特呢 ^ ^

14ef7414da04ec.jpg

來到這個木棧道,代表即將離開台東鐵道藝術村,看著臂木式號誌、機關車庫.....等鐵道設施逐漸遠去,雖然在這裡只有短暫停留一下子,卻讓人好懷念,但對接下來可以見識更多的舊東線鐵道,卻是非常開心呢 ^_^

14ef741525f62a.jpg

在博愛路等紅燈,接下來就是鐵道路廊之旅囉 ^﹏^

台東火車站遷到現址後,原先卑南車站(台東新站)到舊台東車站的鐵道也自此沉寂下來,所幸有保留下來且幾乎未遭破壞,現在則是改建成鐵道路廊,不但是山海鐵馬道最重要的特色景點,也是台東市民散步的好地方 ^ ^

p.s. 旁邊的小山頭是鯉魚山~~有機會再來感受一下名列台東十景之一的鯉山秋色采風吧~~

14ef7415b6c34f.jpg

鐡道路廊的設計真貼心,雖然鋪上木棧道,但並沒有把鐵軌給全部遮住,與斑駁黃褐的鐵道同行的感覺挺優的~~

沿途見到不少遊客在此悠遊散步,甚至還有不少牽手相依的情侶隱身其中,鐵道兩旁林木成蔭、碧草如茵,與散落地上的搖曳樹影相映成趣,托這四週都是一片綠的優美景色,能夠在陽光燦然的午後來此一遊,真是好幸福呢 ^_^

14ef74179e6a41.jpg

雖然是全天候開放,但晚上六點到早上六點可是行人專用的哦~~

14ef7418b24e11.jpg

穿越正氣北路後,車道明顯縮減,沒有太陽公公的大力襄助,景色頓時減色不少,不知何處吹來一陣風,地上落葉隨之跳起陣陣的漩渦舞步............突然有種冬日蕭颯的絲絲涼意~~~

20111121 330.jpg

前方是太平溪第一鐵路橋,因為以前火車進入台東市區時必需橫跨太平溪兩次,所以有兩座鐵路橋,舊東線時期就已存在,騎著腳踏車穿梭昔日火車通行的橋樑感覺真是讚 !! 但這還只是小菜,第二鐵路橋才是最值得一探的~~

14ef741922715b.jpg

告別熱鬧的市區,映入眼廉的景色逐漸轉變成一望無際的田野景色,踏著腳下鐵道遺跡,真想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好好品嚐台東平原的午後時光,伴著陣陣微風,真是愜意到不行 XD

鐵道左側這綠野平疇的田野屬於豐樂里,其與永樂里早期皆屬於康樂里,直到1970年、1967年才獨立建里,日治時期是是台東市內與旭村齊名的日本移民村---敷島村~~

敷島移民村建於昭和12年(1937),位於台東製糖卑南工場、太平溪、旭村、台東飛行場之間,此地原本屬於旭村的範圍,但是直到昭和初年仍是一片荒埔,直到1936年卑南大圳完工後,已有足夠灌溉水源耕作水田、種植蓬萊米,為了開發台東平原稻作面積與提供製糖工作所需人力,於是設立官營的日本移民村,佔地350甲,招募日本滋賀、長野、新潟共56戶289人來此定居,分為一號、二號、三號、四號聚落,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包括敷島小學校(台東專校)等基礎設施,二戰後移民撤回日本,因只存在7年所以殘跡不多,是日治時期在東部最後一座移民村~~

敷島村戰後成為康樂里,裡邊以卑南大圳為界分為中寮(中康樂)、下寮(下康樂),居民除了阿美族人還有日治時期就從彰化田中、二水、北斗來此定居的移民,早期種植花生、甘蔗、甘薯等作物,現在則多栽種釋迦、荖葉,由於收成費時費工,為了方便採收,當地衍生出"放伴"模式,即鄰里之間的人們相互幫忙採收,不但省錢又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人,不僅農忙時分,遇到婚喪喜慶時也會互相合作,所以感情非常好,即便因卑南圳的關係分屬不同里,大夥兒像是像一家人感情融洽,相當有意思~~

14ef741957efaf.jpg

不一會兒就到了鐵道路廊上重要的鐵道遺跡---馬蘭車站~~

阿美族(Amis)是台灣原住民,依分布狀況可分為五個族群,馬蘭阿美群位於花東縱谷最南端,範圍包括成功到太麻里之間,馬蘭社則是此地最具代表的部落,現今位置大約是太平溪左岸的中興路一段到更生路、傳廣路交會處之間區域~~

馬蘭部落(Valangaw)大約是1850年從頂岩灣(Liyafo)進入台東平原,一開始定居卑南溪口的cifulusay(台東森林公園附近),因水患遷居sinpaykyo(台東濱海公園附近),後又搬到鯉魚山東南方的nalaculang,由於週圍被卑南八社包圍,所以被迫向卑南族稱臣納貢,地位較弱,1887年由時年35歲的大頭目--谷拉斯‧馬亨亨(Kolas Mahengheng)帶領眾人遷社於現址,他積極闢建水圳改善農田收成,擊敗後來興起強敵---卑南族呂家望部落(Rikavon)(利嘉部落(Likavung))後,並不追求強力武力,而是持續與週遭部落維持友善關於,日治初期的1896年與姑仔老(Kulalaw)率領卑南族南王部落勇士協助日軍在雷公火之役擊敗劉德杓的清軍殘部,得到日方優待進而爭取族人生活空間,因其英明領導加上卑南族南王部落(Puyuma)勢力衰退,使得馬蘭部落成為清末台東平原聲勢最強大的原住民部落。穿越台東市區的馬亨亨大道即是台東縣政府為了紀念他而在2000年命名的~~

台東在阿美族語稱為寶桑(Posong)、卑南族與排灣族則稱為Valangaw,不成文的規定是說前者指台東市、後者指台東縣,不過車站的原住民站名播音則是使用Valangaw,這之間的變化頗有意思,但也代表馬蘭部落與台東市的發展淵源是相當深厚的~~

14ef7419f03b2f.jpg

台東新站到台東舊站間的鐡道曾被戲稱闌尾線,2001年台東舊站結束所有業務,這條線上的另站---馬蘭車站,也跟著走入歷史囉 !!

縱橫花東縱谷的台東線鐵道前身是由台東北線與台東南線合併而成,而位於玉里以南的台東南線最初是日治時期台東製糖株式會社為了運送甘蔗原料與糖成品而建,在仍是手押台車的輕便鐵道時代,馬蘭車站應已成立,不過絕大部份的資料都指它是在總督府收購台東南線時才設立。馬蘭站從日治時期開始都是以貨運業務為主,客運只是輔助,而主要的貨源則為站旁的中油油庫及台東糖廠為最大宗(南邊有油庫側線載運台東地區所需使用的汽柴油),而台東糖廠內的甘蔗、蔗糖、酒精則經由馬蘭站轉運至其他地區,當時常常可見蜜罐車在站廠間穿梭來回,但隨著糖廠關閉與中油改用油罐車運油,原本運送永豐餘紙漿原料的業務也裁撤,曾經輝煌的東線貨物轉運站的馬蘭車站也只能默默地退出歷史舞台~~

14ef7419a18eec.jpg

馬蘭車站原先破爛的月台燈箱重新修復是好事,但直到台東舊站裁撤後,原本"台東車站"的位置應該還是寫著"卑南"才對,既然是復古路線,還是改成廢站當時的模樣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吧!!

14ef741a78f3fa.jpg

馬蘭車站在1959年改建時仍是木造站房,1982年配合東拓時整修成現今所見的水泥站房,目前閒置的站房似乎改頭換面成為餐廳,門口還有小小滑溜梯與簡易牛車,今日似乎生意清淡,沒什麼人上門~~

ps 很好奇為啥沒有改建成馬蘭鐵馬站呢~~這樣子應該更符合鐵道路廊的氣氛啊 XD

14ef741aadcf48.jpg

在馬蘭車站附近不小心瞄到有鐵道延伸到旁邊,有點好奇它是到哪去,好奇心驅使下決定去看看~~

14ef741ae09419.jpg

入口這個崗哨還真特別,上面還特別註明自1996年停工後,這裡己是無人駐守崗哨 !! 真是有夠清楚的說明,路過卻不來拜訪一下就太對不起它 XD

殘留的字跡還依稀可見台糖台東區市樣.............原來是台東糖廠到啦 !!! 完全是無聲無息,要不是看到支線鐵道而進來瞧瞧,九成九以上的機率絕對會錯過這裡 >_<

ps 其實導覽圖都有寫,是我沒仔細看啦 -_-

14ef741b11cc9c.jpg

裡邊還可以看到火車頭耶~~既然是在台東糖廠裡邊看到,莫非是以前的載運甘蔗的五分車 !!! 能在台東看到古早的糖業遺跡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可惜對它是啥型號不熟,不然會更有懷舊的氛圍 ^ ^

台東糖廠是1913年成立的台東製糖株式會社在1916年興建的現代化新式糖廠(卑南工場),同時合併野田製糖所卑南工場、新鄉製糖里壠工場、成立新開園工場等改良式糖廍。為了取得穩定的甘蔗原料,建立池上、月野、鹿寮、鹿野、旭….等移民村,招募日本新潟、長野短期與永住移民入住開墾種蔗,早期利用卑南大溪放流甘蔗至下游,但因效果不彰,於是逐步興建里壠(關山)到卑南(台東舊站)的輕便鐵道運送甘蔗原料~~

後因颱風過境造成的鐵路損壞維修費用過高、移民村成效不佳等原因造成虧損,1921年減資並另外成立台東開拓株式會社經營移民與鐵道業務,1922年鐵道被總督府收購,1937年台東開拓併入台東製糖,1943年被明治製糖收購,卑南工場改稱台東製糖所,戰後更名台東糖廠,1957年增設鳳梨工廠,一度因生產鳳梨罐頭而聞名,1996年停止營運~~

14ef741b5d74bd.jpg

漫步在台東糖業遺跡的神秘面紗下,十分好奇它曾經擁有的糖廠歲月,事前沒做任何功課,此刻心情卻出奇的平靜,按圖索驥固然不錯玩,但在未知的糖業遺跡來段探險尋寶之旅,此刻的心情雀躍不已呢!!

雖然台東糖廠緊鄰後山鐵道主線的台東線,但仍有糖廠專用的糖鐵側線,北邊是卑南線,南邊則是知本線,同時橫跨台東線,是非常有意思的十字鐵軌交叉畫面,不過這裡的鐵道都是凹進去的溝槽,不是常見的鐵軌,呵 !! 在上邊小騎一下,結果卡在裡邊差點跌倒 >_< 還是乖乖牽車用走的就好 +_+

14ef741b7d807b.jpg

深沉靜謐的一抹黑,把我的意識拉到了那個緩慢行駛在田野間、收集並運送各地甘蔗原物料回糖廠的畫面....

有火車頭也有車廂,還有遍佈四處的五分車軌道,但只是隨意逛逛,所到之處可能不到全貌的十分之一,時間不夠沒有繼續逛下去,應該要再找個時間來這裡慢慢探訪會比較好~~~

14ef741baa9675.jpg

這些塗在車身的文字應該都有它的意義吧 !! 那個"東"字應是台東糖廠的銘牌,其它就只認得台糖二字 >_<

14ef741bfe9dcc.jpg

聽說台東糖廠已經停工了,但有時還可看到疑似工作人員的傢伙出入裡邊,完全不知現在是否還在經營 ?? 東糖煙囪尚在,空氣中卻已不再甜味飄.............

台東糖廠身為台東市區內最大的工業廠區,應該有機會像光復糖廠般風華現,期待未來的發展,冬日午後的短暫一遊,卻帶給我無比的好心情 ^_^

20111121 346-1.jpg

以前只曉得台東有個都蘭新東糖廠,原來還有台東糖廠這個地方,雖然僅是匆匆一瞥,還是能稍稍感受到這處在台東糖業發展史裡佔有重要地位的歷史建築群所經歷過的歲月滄桑~~

今天目的是騎乘山海鐵馬道,台東糖廠的相關東東,下次再來好好探尋一番吧 XD

14ef741e038646.jpg

台東糖廠與台東線距離真是超級近,拐個彎就回到正線啦 ^ ^

14ef741f497268.jpg

跨過中興路二段,繼續未完的東線自行車之旅~~陽光再度隱身雲後,剛好逛完鐵道路廊的菁華地段,時間算得還真準 3_3

14ef741f9cc9ef.jpg

太平溪鐵路橋是鐡道路廊最後一處景點,也稱太平溪第二鐵路橋,若是有在察看台東舊站相關資料的話,對於這個畫面絕對不會陌生,若是在晴空萬里時,鐵路橋在遠方青翠高山與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那股舒暢快意、心曠神怡的大山綠地美景,來訪的遊客都絕對會被它清新秀麗的模樣給迷住的!!

這次無法見識到它最美的的一面,真的是超可惜的 !! 看到它時的第一印象.......聯想到重陽大橋,呵呵,挺像的 ^_^ 木造古樸橋塔與橋身造型很有fu耶~~尤其是站在橋上看著下方太平溪的涓涓細流,不只是重要的自行車木棧道,也是賞景的好地點 ^_^

14ef7420a344b1.jpg

過了太平溪,已經逐漸接近南迴線,看著前方火車快飛而過,長達6公里的舊鐵道單車行要結束囉~~右前方是以前的鐵路,現在僅剩賞景用途,左邊才是確的路~~

記得第一次聽到鐵道路廊的名稱時,就覺得這樣一處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地方,無論它的CP值高還是低,光憑名字就非常值得一遊,實際來過後,秀麗多變的景色與迷人的鐵道歷史,深深地沉浸在與台東市發展有著莫大關係的舊鐡道......真的很優啊 ~~

若是計劃騎單車環島時選擇住宿台東市中心的旅館,不妨選擇騎乘這條鐵道路廊,來趟東線鐵道巡禮,既能到達目的地,也可有個收獲滿滿的文化之旅 XD

14ef7420d98036.jpg

告別鐵道路廊那規劃完善的木棧道,接下來就只是一般般的鄉間小路,如果對接下來的路沒啥興趣,直接在這裡原路折返即可~~

回望上邊的鐵路橋,那是貨真價實的舊東線殘跡,只是不再有火車通過,一整個雜草叢生的荒廢樣貌,接下來的路線已經沒有鐵道的加持,鬥志突然降低不少 >_<

14ef742127ff56.jpg

沿著更生北路277巷往東北方向騎去,有沒有走對路也不曉得,只能跟著旁邊的水圳慢慢走

14ef7421faddef.jpg

盡頭是興安路一段,這條路超寬,但路卻沒幾輛車,慢慢騎過去還滿OK的,對面就是台東棒球村第一棒球場,拜山海鐵馬道之賜,才曉得原來台東也有棒球場 XD

14ef742237635f.jpg

棒球場外邊綠意盎然,自行車道蜿蜒而行,如果此時正在舉辦比賽,應該很有機會接到全壘打的球球吧 ^ ^

14ef742265d500.jpg

來到卑南大圳沉砂池,石碑上的"流暢"頗具深意,接下來的路程,可是與這條造福台東市近百年的水圳有著密切關係的 !!

p.s. 因為已經接近台東車站,本來想去補給一下(水快喝完了),結果還是不小給它忘記,幸好沿途風景優美兼騎得甚慢,不補充水份也不要緊,不然可是很不好受的 +_+

14ef742301c231.jpg

這...這就是傳說中的倒伏嗎 ?? 很奇特的稻田景觀,有點麥田圈圈的fu,對辛苦耕種的農夫們卻是很糟糕的結果,希望這樣子的景象不要常常發生才好~~

p.s. 遠方山頭莫非就是利吉惡地 ???

14ef742403ae3e.jpg

緊鄰水圳道而行,沿途盡是純樸無盡的鄉村田野景色,不過到後面開始出現一些與眾不同的東東---涼亭、觀景台、水車、解說牌.......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到囉 ^ ^

卑南大圳是台東縣內不論名氣、規模、灌溉面積都是最大的水利工程,1898年由於阿美族馬蘭部落頭目谷拉斯·馬亨亨(Kolas Mahengheng)率領族人興建圳道自利嘉溪舊河道灌溉鯉魚山西南側田地(現稱馬當部落(Matang),位於台東市豐谷里)、1905年為了灌溉卑南社、馬蘭社、卑南街(台東市區)的田地而擴建並改從卑南大溪取水,1907年完工,是當時台東平原主要公共埤圳~~

1933年為了促進當地開發以增加移民人口而改建水圳,1936年完工後不僅受惠農田面積增加且收成增長為一年二穫,水稻逐漸取代小米成為原住民食物來源,自岩灣附近的卑南溪取水,1969年衛歐拉颱風侵襲造成進水口損壞,後於原進水口上游處另設取水口並用285公尺的暗渠連接原本的圳道繼續運作,1971年完工通水,圳道最遠可達利嘉溪北岸豐原堤防的知本農場,是將台東平原改造成沃土之鄉的最大功臣,至今仍在運作、繼續造福台東地區的農田收成~~

1995年對老舊圳道進行修繕,1998年完工,這座公園也是為了美化工程而興建,話雖如此,但對這處景點只是擦到邊邊,只有瞄到大小水車各一個,最菁華的部份連摸都沒摸到 +_+ 唉 !! 畢竟它不是這次行程的主題,趕路優先,雖然是慢慢騎,還還是希望能在太陽下山前結束行程........這次都當作位置確認,好在這裡離台東車站也不遠,下次乾脆直接租機車再來玩吧!!

14ef74243b9d4a.jpg

這次無緣的卑南大圳與有台東赤壁稱呼的小黃山,期待下次再相逢~~~

14ef74248776e3.jpg

上面這座高架橋是前往利吉大橋專用的,鐵馬道的話則是走它下方的小棧道~~

14ef74249e3967.jpg

騎在卑南堤防上,就會看見卑南溪畔、台東最引以為傲的獨特地質景觀教室---利吉惡地~~

利吉惡地位於卑南鄉利吉村,相傳當地原住民屬於恆春阿美族LIKI社,為了紀念故鄉而將此地取名LIKI LIKI,清代稱利基利吉社,1937年改名上原,戰後才改稱利吉~~

14ef74252aca03.jpg

當菲律賓海板塊撞上歐亞板塊時,形成許多至今仍見得到的地質現象---海岸山脈的形成、全台地震最頻繁的花東縱谷、全台唯二橫跨兩大斷層的玉里大橋、秀姑巒溪鐵路橋、小黃山的礫岩景觀......

另外一個就是眼前這處、屬於利吉混同層的利吉惡地,本來是沉睡在海底的岩層,富含大量海底生物的殘骸與泥土堆積,因板槐運動被擠上來,因為土壤貧瘠兼容易崩塌,以致寸草不生,雨水侵蝕下的道道刻痕蝕溝清晰可見,近看才能感受到那幅寸草不生的震撼畫面,是海岸山脈西南方獨特的地質景觀,與下方翠綠的田野景觀形成強烈的對比,見證如今仍在持續移位的地殼運動,堪稱最佳大自然地理教室~~

14ef7425c8d640.jpg

經過利吉大橋附近,路線來個大轉折,已經剩不到一半的行程,路上仍不見半個騎單車的傢伙,很享受這般獨享美景的快感,不用擔心會車時要閃來閃去的 ^o^

接下來有好大一段路都是沿著河堤而行,左邊是卑南溪、右邊則是防汛道路(東45線),一直到台東森林公園為止,能與這樣的路線出什麼樣的火花,有點期待耶 ^_^

ps 中間那個水泥路才是正確的鐵馬道,左邊這個距離不是很長的木棧道到底有啥用途 ?? 至今仍是莫宰羊 3_3

14ef742659d43b.jpg

伴著夕陽、乘著微風,看著旁邊黃綠相間的田野景觀與著名的利吉惡地,騎在看不盡頭的鐵馬道上,這段台東市卑南溪畔的小小旅行,已經是完全沉醉在這如畫美景裡,哈 !! 本來就已經騎得很慢了,現在又騎得更慢了 ^^

14ef7426a6ee23.jpg

稻田 ? 油菜花田 ? 說它像什麼就是什麼囉 ^ ^ 還是右邊的虎頭山最搶眼 !!

卑南溪舊稱卑南大溪,是台東第一大河,發源自中央山脈卑南主山,上游的新武呂溪是池上、關山的天然界線,途中有許多知名支流,像是龍田綠色隧道南邊的鹿野溪、關山自行車道的紅石溪、同樣改建自舊東線鐵道的關山月眉自行車道穿越其上的崁頂溪,流經海端、池上、關山、鹿野、延平、卑南、台東市等地,流域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河道兩側有許多鬼斧神工的綺麗自然絕景,這附近當屬台東赤壁小黃山與利吉惡地月世界名頭最響亮,出海口附近的台東森林公園也是熱閒踏青景點,待會兒再過去看看吧 ^_^

14ef742778ea27.jpg

遇到台東大橋,就是卑南大圳的終點,但下了堤防卻有點茫茫然......啊是要往哪裡走才對啊 ??

地上滿是凹凸平平的水泥路與柏油路,雖然有指標,但卻不是很清楚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 還是四處晃晃加上看著地圖推判加上運氣不錯才找到正確方向,上圖顯示的是剛剛走過的路徑,如果說鐵馬道還在整建中就還勉強能接受,至少地上可畫多些指引路線,唉 !! 差點迷路說+_+

14ef7427c413fd.jpg

穿越台東大橋,告別卑南堤防,但離台東大堤還有一段距離,這段路若是遇到卑南溪氾濫時要如何是好 ? 還是說這裡就像是台北市的河濱公園,大水奔流時是河床,平日沒事時種花養草,雖然沒有水門可封,但安全應該是很OK的~~

對岸橋頭那塊高聳小山即是虎頭山,卑南族南王部落稱其kataput,意指堅硬的岩塊,位於海岸山脈南端,屬於利吉層的外來岩塊,被認為是歐亞板塊前緣的南中國海板塊隱沒菲律賓海板塊下方時留下的殘跡,成為利吉混同層的外來岩塊,是地殼運動的最佳證明,亦是除了利吉惡地之外最值得一看的地質景觀~~

137398.jpg

台東大橋建於1932年,1934年完工,全長490公尺,是當時東亞最長的鋼索吊橋,號稱遠東第一吊橋,亦是當時台東市區前往東海岸加路蘭、成廣澳的重要橋樑,戰後成為台11線主幹道,直到1991年中華大橋通車,才卸下台11線的重任~~

戰後與富岡猴子山(加路蘭山)合稱猿嶺長橋,名列台東十景,從寶桑吟社的詩文作品來看,當時文人雅士作詩常將猴子山雅稱猿山、猿子山,所以使用猿嶺取代猴嶺,從橋上東望可以感受到虎頭山的磅礡氣勢,至於猿嶺位置也太遠,就是舊稱猴仔山社的石山部落也有段距離,稱做虎嶺更適合吧……感覺有些硬湊呢 +_+

可惜這樣一座美麗絕倫的名所大橋在1965年毀於黛納颱風,重建後為鋼筋水泥橋,猿嶺長橋景致成為絕景,因長年遭受卑南大溪河道土石激流沖擊,以致橋基裸露,2009年開始補強,2010年完工,現為全長720公尺的四線道橋樑~~

14ef742811c2bf.jpg

總算看到台東大堤........騎不上去,只好用牽的 ¯□¯

14ef7428a4fae2.jpg

看到台東森林公園的指標囉 !! 快到目的地了,繼續努力騎下去吧 ^ ^

14ef7428de8403.jpg

紅白相間的台東大橋,遠遠看去還真像一列正在行駛中的火車哩 ^^

從這個角度看出去,除了隱約可見的都蘭山,最顯眼的當屬中間那座綠意山林包覆的虎頭山,還有右邊那小而和緩的石頭山,明明與利吉惡地同屬利吉混同層,但林相外觀卻是大大不同,翠綠渾圓的外表甚是可愛,不過這個角度看來,反倒覺得像新店獅子頭山哩 ☆_☆

14ef7429233f74.jpg

先前見到禁止自行車道的驚告標語都是禁行機車,還是第一次見到禁行汽車的 !!

會有人在這裡開車啊.....不然怎麼會有這樣的標誌咧~~莫非山海鐵馬道的魅力大到連汽車也想一親芳澤 ≧◇≦

14ef74294aec5e.jpg

太陽公公快要不敵雲朵大軍的威力,即將消失~~只剩透出雲層間的耶穌光,拜託再努一點,還沒到日落時間啊~~如此霧濛濛的天色,結果就連近在咫尺的貓山也幾乎看不到,超殘念 +_+

14ef7429a99c8f.jpg

雖然還有點距離,但已可隱約可以聽見遠方卑南溪出海口浪潮奔湧的陣陣濤聲,還有那蓄勢待發的迎面海風,屆時接近時會有什麼樣不同的體驗呢 ?? 令人期待耶 XD

14ef7429d7991a.jpg

已經可以看到台東森林公園的鴛鴦湖囉 !! 耶穌光依舊燦然,少了高照的豔陽,下方美麗的鴛鴦湖似乎也跟著變色不少 T_T

14ef742a914fc1.jpg

台東大堤走到一半會遇到中華大橋,只要曾往來台東市與東海岸的遊客們絕對是超熟悉的,台11線的必經橋樑,之後去小野柳也要靠它啊~~當初是隨手拍拍,但回家後事後檢視卻是很懷念呢 ^ ^

14ef742b28740b.jpg

很誘人的斜坡 !! 超想就這樣給它滑下去....呵呵 !! 只能想想而已,一不小心就會載進滾滾洪流的卑南溪 !! 彼岸遠方的小山頭就是加路蘭山,俗稱猴子山,雖是遠遠一瞥,也算是猿嶺長橋的兩大主角都有見到啦 ^ ^

此時天空有許多戰鬥機在飛行,從對岸的志航基地飛過來,在活水湖上方繞一圈就回去了,應該是飛行操演練習吧~~不過它的破空之聲還真是驚人,通過橋下時耳膜差點被震破 +_+ 哇咧 !! 整個人瞬時呆掉好幾秒鐘 --__--

14ef742b5978ce.jpg

又回到了台東大堤,繼續未完的旅程吧 ^ ^

14ef742b740ecd.jpg

烏雲退散,藍天再現,此刻氣候巧妙的變化,讓下方整片平靜無波的活水湖也變得可愛多了 XD

14ef742ba47c73.jpg

太平洋就近在眼前,終於即將抵達卑南溪出海口囉 !! 浪聲、風聲、飛機聲....聲聲入耳,還有那強勁難擋的海風,幸好有戴護目鏡,不然眼睛可能會睜不開啊~~~

看來這一帶的河堤似乎歸經濟部水利署第八河川局管轄~~

14ef742bc20066.jpg

遠眺形狀越來越清楚的都蘭山,戰鬥機飛過天際傳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即便此刻離中華大橋已有些距離,仍未見稍減~~雖然是軍事上的需要不得不為,但耳朵一直被這樣搔擾,心情還是很難好起來 >_<

14ef742bf3cb09.jpg

來到五孔橋附近,旁邊就是生態觀察池,己經有路可以切進台東森林公園,不過決定還是按著正規的路線前進,還差一點就快要完全了啊~~~

14ef742c8b7540.jpg

台東海堤是最後一段堤頂道路,這裡不但風大,飛沙走石也不少,看這整面斜坡被風吹起的沙子幾乎把它遮蔽住了便可見一斑~~若是天候平靜的話,不失為一個欣賞日出的好地點 !!

14ef742c42b6e5.jpg

雖然台東海堤還有一段路沒走完,但風沙甚大,有些受不了,剛好看到指標,lucky !! 趕緊跟它說拜拜,下一個景點就是台東森林公園啦 XD

14ef742ce86828.jpg

進入台東森林公園後,感覺完全不一樣了說 !!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眼前這座號稱公園裡最大的人工湖泊---活水湖,雖然日頭隱沒雲層之下的此刻讓它帶著濃郁化不開的淡藍色憂鬱,不過這佔地甚廣的湖泊表面滿是海風吹起的陣陣漣渏,還是被這樣的景象給深深的撼動............

超想就這樣給它好好地騎一圈,應該是十分暢然快意的一大樂事,但冬天的太陽總是比較早收工,加上還有不少地方想去好好看看的說,只好暫且忍痛割愛,繼續循著山海鐵馬道的路線前進 >_<

14ef742e853ff1.jpg

14f2e937681ed7.jpg

14ef742f8ec5c1.jpg

據傳公園裡有三大湖泊,除了剛剛經過的活水湖、今日無緣的鴛鴦湖,另外一個就是這座琵琶湖 !!

稍微觀察了一下,琵琶湖還真是頗受歡迎 !! 許多大人小朋友都在這裡大玩親子單車遊戲,更有許多情侶就這樣趴在橋上悠然賞景,雖然琵琶湖沒有很大,但還是沒有好好地把它走完一圈,這項難得的樂趣,下次再給它好好體會吧 ^ ^

裡邊好多人也在騎車的說,整條山海鐵馬道,就屬台東森林公園的人潮最多,突然感到很親切哩 ^ ^ 不過車多路窄,騎起來反而要特別小心~~~

20111121 003-1.jpg

台東森林公園是台東市內一處非常特別的景點,來這裡除了可以散步賞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這裡騎乘自行車在公園裡追風漫遊,入口就有單車出租的地方,極為方便,而且若是打算把整個公園好好騎一遍,慢慢騎也要二個小時的說,只是隨便玩玩,半天的時間就不見啦 XD

與其說它是公園,倒不如說它是台東市內的鐵馬聖地 ^_^

14ef742d90daab.jpg

台東森林公園面積真的超大,這次只有玩到一點點,想要好好一探究竟,最好還是找個好天氣來給它專程play一番才OK

14ef7432175871.jpg

騎到綠水橋,走過小小的橋面,代表這驚鴻一瞥的台東森林公園之旅,暫時要向它告別囉.......

14ef7432345ce4.jpg

在遠處靜靜地看著寶桑亭,在夕陽、雲彩、藍天、大海的相伴下與在清澈動人的台東海濱相互輝映、共同揮灑出一幅極緻攝人的藝術傑作 !!! 雖然早就聽過它的大名---台東海濱一顆美麗的珍珠,來此之前早有準備,但實際見到還是令人激動不已 ^_^

寶桑亭建於1997年,高度九公尺,外型取自台東舊名寶桑(posong),一說是小山丘、二說是從鯉魚山東望卑南溪出海平原,正好與左岸加路蘭山同方位,故又稱突丘那方位(paposogan),以上皆來自阿美族語,總之與突起平地有關,再搭配羅馬競技場意涵,才出現這般要爬很高才能上去的奇特建物~~

14ef74325502d2.jpg

近看寶桑亭,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涼亭,說是個藝術造景還差不多,爬上去有些小小的費力(年紀大了3_3),不過從上方看出去那一望無際的無敵海景,可是十分心曠神怡的!!如果有機會,超想在這裡體驗看日出的感覺,應該是一級棒的吧!!如果今日的天氣能再更好些,興許會有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受~~~~~

但是.......聽說要被拆了 !! 要換一個嶄新的地標,它的位置與視野真的很優,而它的外觀不論造型或是建材,都是頗具巧思,不但是台東海濱公園的重要景點,也是台東極具魅力特色的觀光勝地,寶桑亭可能稱不上什麼歷史建築,卻是伴隨著台東人成長,有著一份難以割捨的珍貴回憶~~雖然與它僅有一面之緣,但卻仍感到很感傷呢...............

或許新的地標將會成為下一代的台東海濱景點,也能彰顯台東的價值所在,不過已經消失的寶桑亭地位無可取代,永遠會留在曾在此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們心中~~~

14ef74328295c8.jpg

傳說中的大相框 !! 因為先前在找資料時常常看到它的照片,所以對它其實並不陌生,但....第一次看到時還真是有點被嚇到,不見原先光彩豔麗的紅色鮮明模樣,顏色整個褪掉不說,生锈斑駁的表面與點點脫落鐵皮,還以為看到了年久失修的廢棄物品.......

好歹也是台東海濱的重要景點,更應該要好好維護啊 !! 見到它這個樣子,有點夢想幻滅說 +_+

14ef74330cc439.jpg

離開台東森林公園不久,即將進入台東海濱公園,台東市的美景真是得天獨厚,到都是迷人的公園呢 ^_^ 話雖如此,但到底哪裡才是海濱公園的地盤完全是不曉得.....沒差,走一步算一步囉 XD

白橋莫非是它們之間的交界處 ??

14ef74335c2bf4.jpg

在白橋上欣賞琉球男人會館,沒有繼續深究這個名字的背後涵意,現在開始要當個走馬看花的遊客 ^^

14ef7433966389.jpg

............好像穿越台東海濱公園了耶~~卻完全沒有發覺到,而且前方還有鐵馬專用道,雖然現在疑似迷路中,但這暮色漸深的黃昏夕陽與灰藍雲朵所共共舞出的美麗單車練習曲,可是好聽到一刻都不想停下腳步 !!

所以決定還是繼續給它迷下去啦 ☆_

14ef7433e2681f.jpg

盡頭來到一片沙灘,哈 !! 該不會是來到了太平溪出海口了吧 !! 平平都是接觸到太平洋,但這裡的景象與卑南溪可是天差地遠的呢 !!

似乎在告訴我這段鐵馬旅程該告一段落了,太陽早已完全跟我說拜拜,只剩些許的夕陽餘暉輕灑在這沙灘大海所共築的淡淡粉紅色的黃昏海景......

一對情侶就這樣坐在此互訴情曲,這樣的畫面、這般的美景,確實會讓人不禁陶醉在這深情款款的迷離情境裡...

14ef74342179e3.jpg

山海鐵馬道 ? 台東環市自行車道 ? 哪一個才是正確名字 ???

14ef7434b01a87.jpg

又累又渴又餓,LPT隨便買,突然覺得每樣東西都很美味啊 XD

p.s. 好久沒吃過一個5元的紅豆餅.........突然覺得好感動 T_T

14ef74351bb357.jpg

從大同路鑽到臨海路,在光復路附近再度看到指示牌,只差最後一段路就大功告成囉~~~

如同花蓮舊站再延下去還有一個東花蓮港車站(現在的花蓮港車站),台東舊站也有一座台東海岸車站,專門用來接駁鐵路運輸與海上貨物的中繼貨運站,隨著2001年台東舊站廢站,台東海岸車站也一齊走入歷史..........

翻開台東市地圖,前方那條彎曲的光復路,在棋盤式街道的圖面上顯得有些突兀,原來光復路就是沿著昔日的台東海岸線而建,雖然站房消失,也僅能尋到些許鐵軌殘跡,不過既然要從光復路騎到台東舊站,就當作是循著以前的海岸線鐵道循線前進,當作另類的鐵道路廊,出發到回去都與鐵道有關.......聊勝於無嘛 XD

最近老是喜歡做些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_@

14ef74356632d2.jpg

回到台東鐵道藝術村囉~~騎乘單車繞台東市一圈的感覺真不賴 ^﹏^

14ef7435b9c528.jpg 14ef7437157df4.jpg

四處晃 + 迷路,今日的實際騎車里程數可是遠遠超過25公里哦 !! 一路上走走停停亂亂拍,不知不覺就騎完全程,因為超級隨興慢慢騎,結果出發時還是日頭高照,回來已經是太陽快要下山了 >_<

很有意思的自行車之旅,在台東市這裡有許多驚喜的發現與收獲,途中還有好多景點都在期待下次的再訪...
回味無窮的山海鐵馬道,真是不錯玩,有機會要再來騎騎,這次是走馬看花,下次就是要深度旅遊啦 ≧◇≦


行程記錄:台東鐵道藝術村---台東鯉魚山(0.6km)---馬蘭車站(2.1km)---太平溪鐵路橋(1.8km)---第一棒球場(2.1km)---卑南大圳水利公園(2.2km)---台東大橋(2.1km)---中華大橋(4.1km)---活水湖(1.7km)---寶桑亭(2.1km)---光復路(1.1km)---台東鐵道藝術村(0.8km)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