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開蘭第一城、漫步開蘭第一街........即便烏石港的輝煌不再,頭城老街的傳奇仍會永遠流傳~~
旅行日期:2010.06.20
早在三年前從瑞芳誤坐自強號來到頭城後,便一直對車站外那開蘭第一城的石碑念念不忘,頭城身為蘭城首邑,百餘年的經營至今,留下了一條令人津津樂道的頭城老街與早已消失的頭圍港 & 烏石港,正當蘭陽博物館正熱切歡迎遊客來訪時,我卻想趁著此時,再續三年前的路過之緣,悠遊一下當年近在咫尺之遙、卻緣慳一面的頭城老街 ^__^
三年不見,景色依舊,還是那個記憶中的頭城車站,以前只走到這裡,今日一定要好好地亂亂走才行啊 ☆_☆
頭城位居宜蘭最北端,陸路有北關扼守、水路則以烏石港進出,清代由於位居台北往來宜蘭的水陸交通要道,加上開發甚早,自古就是外來移民來到宜蘭的首選,乾隆33年(1768)淡水漳籍人士林漢生招募人民強行入墾蛤仔難,卻遭原住民殺害,是宜蘭最早的漢人開墾記錄~~
乾隆41年(1776)漳州南靖人林元旻率領昆仲親族由烏石港北邊進入,沿流而上至淇武蘭開墾,勢力範圍至洲仔尾、三十九結、柴圍、二城,與噶瑪蘭族和平共存,清朝是淇武蘭堡淇武蘭民庄,後改成四圍堡淇武蘭庄,1920年與部份頭圍堡合併成礁溪庄淇武蘭大字,戰後為礁溪鄉二龍村,是最早成功進入蘭陽平原開發的漢人~~
乾隆52年(1787)年,漳州漳浦人吳沙住在三貂嶺,因與蛤仔蘭番民長期接觸,得知那裡土地肥沃卻未善加利用,於是率領二百多人小規模開墾,倒也相安無事,隔年與因追捕林爽文事件殘黨來到三貂嶺的淡水同知徐夢麟接觸,得知吳沙存在,也讓當時臺灣知府楊廷理知曉蛤仔難,註定他後半生追求宜蘭設治的功業~~
嘉慶元年(1796)吳沙見時機成熟,便與番割許天送、朱合、洪掌等人合謀,又有淡水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人資助,於是率領漳、泉、粵籍移民及鄉勇、通凙共千餘人佔據烏石港南端建立頭圍(頭城),卻因原住民全力抵抗而敗陣撤退,其弟吳立陣亡,隔年噶瑪蘭36社流行水痘(天花?),吳沙趁機送藥示惠,平埔族民為表感激願意分土地給予開墾,相約互不干擾,吳沙為了約束開墾團隊,採用結首制,將墾民分隊,數十人為一結、數十結為一圍,陸續開墾二圍、三圍、四圍、五圍、湯圍....等地,形成組織嚴密的武裝開墾,嘉慶二年(1798)為了將開墾行為合法化,吳沙等人向淡水廳申請墾號,淡水同知何茹連給予吳春郁義首戳,卻未定四至墾界,讓後來的楊廷理得以為了籌措蘭地設治財源而丈量土地,均分給實際開墾者土地,進行達到裁撤業主的目的,讓噶瑪蘭成為沒有地主的奇妙天地~~
嘉慶三年(1798)吳沙去世,其姪吳化接手,由於墾民眾多,故將其分為九結首,演變溪北多為漳州人、溪南多為泉、粵籍人士。吳沙入蘭之初在烏石港南側開墾,週遭興建竹圍,因是蘭地首次拓墾點,故稱頭圍,又稱頭城,所以才又稱開蘭第一城~~
嘉慶17年(1812),宜蘭設治,成立噶瑪蘭廳,並在頭城設立頭圍縣丞,並千總率兵駐守,嘉慶24年(1819),通判高大鏞設立北關,掌控淡蘭邊界安全,道光五年(1825)噶瑪蘭營守備升格都司,原噶瑪蘭營守備移駐頭圍汛,兼管烏石港砲台、原頭圍汛外委移駐頭圍,道光六年(1826)烏石港因被指定為正口,改由頭圍縣丞管轄,道光九年(1829)實施,此時即將迎來頭城老街的輝煌年代~~
烏石港向來是蘭陽平原溪北的重要港口,因港內有黑色礁石而得名,可沿著西勢大溪(宜蘭河)的河道來到和平老街十三行,是頭圍街發展的重要命脈,清廷在道光六年(1826)指定烏石港為正口,船隻可往來大陸,雖然港道河窄礁多、隨風而駛,兼且春開秋塞、冬日船少,港口條件不如蘇澳,但依舊航運興盛,因航向不同而又有北船(浙江、福州)、南船(廣東潮、汕)、唐山船(漳州、泉州、惠州、廈門)之分,開啟烏石港黃金時期~~
光緒四年(1878)的山洪爆發讓河道改從大坑罟南方的打馬煙出海(現在的竹安溪口),烏石港口僅剩涓涓細流,光緒九年(1883)一艘美國大型角板船在港口外觸礁沉沒,造成船隻出入困難,光緒18年(1892)山洪爆發挾帶大量泥沙淤積港口且使宜蘭河自下渡口改道流經廍後出海(壯圍鄉東港村),水量不多的舊河道變成北支流,讓烏石港從此向歷史說bye bye,石港春帆盛況不再,頭城老街也因此衰退,不過因烏石港廢港造成水路改道、而在慶元宮廟埕碼頭與盧宅之間形成的頭圍港,讓和平老街尚可維持最後一線生機,直到大正13年(1924)豪雨侵襲使宜蘭河北支流斷頭而與得子口溪分手,同時頭圍港也因山洪淤積,終於讓和平老街自此絢爛歸於平淡,往日繁華變成令人追憶的過往雲煙~~
簡單又詳細的頭城老街地圖,像我這樣外來的遊客一看就懂 XD
頭城老街所在的頭圍街在日治初期屬於宜蘭廳頭圍支廳頭圍區頭圍堡,1920年改制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庄頭圍大字,戰後才改稱宜蘭縣頭城鎮,由於地勢狹長,宜蘭線貫穿其中,境內擁有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外澳、頭城、頂埔等車站,是全台擁有最多車站的鄉鎮,舊城區範圍包括現在的城東、城西、城南、城北里,仍以頭城老街最具代表性~~
首沿著纘祥路往北走,一路上單車勇者甚多,騎鐵馬在宜蘭似乎是個熱門運動呢~~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頭城東嶽廟~~
原來早在明治39年(1906),頭城東嶽廟便是供奉東嶽大帝的鸞堂信仰存在,與一般主祀三恩主的慣例差別甚大,直到大正六年(1917)方定廟名為"集興堂",東嶽廟的名稱卻遲到1982年才出現~~
它與頭城城隍廟分據頭城市區南北,取代了和平老街上的南門與北門福德祠,成為頭城的重要信仰中心,而每年的頭城大拜拜(農曆正月初六由城隍廟舉辦,隔年為農曆三月十六日由東嶽廟舉辦,彼此輪流主辦)是地方上一大盛事,據說熱鬧程度不輸頭城搶孤~~
這樣的情況與宜蘭市內的城隍廟與東嶽廟好像哩~~它們之間是什麼奇特的關連吧 ???
沒事拍拍台灣紋白蝶(緣點白粉蝶).........最近拍到蝴蝶的次數比以前要少上不少,看來已經很久沒去親近大自然了啊 >_<
偷瞄不夠藍的藍天、不夠青的青山.........可惜沒開車,不然走走蘭陽陸橋的感覺應該還不錯吧~~
開蘭路上的橋隨意拍拍,原來是頭城橋,沒什麼特別的意思,直到待會兒見到了頭圍橋才覺得能夠看到包含頭城兩代地名的橋倒也是挺有趣的...........應該說是我太無聊了吧 ¯□¯
在開蘭路轉個彎就到了開蘭舊路,因為是在頭城嘛........當然路名都盡量要符合開蘭第一城的精神啊 XD
看來開蘭舊路也是規劃過的景觀道路,不論是路面抑或是兩旁的房舍,都比剛剛看到的要有fu多了~~
宜蘭最重要的地標是什麼呢 ?? 答案已經不言可喻囉 ^ ^
乍看這座頭圍橋,一時間還沒注意到它與剛剛經過的頭城橋僅有一字之差,如此這般古意十足,應該也是舊橋一座~~
開蘭路通過的是頭城橋、開蘭舊路通過的是頭圍橋..........................嗯 !! 配合的剛剛好啊 ∩_∩
門對龜峰朝日、戶對鷹嶺晚雲、帆歸烏石.....非常有意境的對聯,短短幾字就把頭城一帶著名景色---龜山島、鷹仔嶺、烏石港巧妙地帶入其中呢 ^▽^
在開蘭舊路與和平路交叉口處,有一間格局不大、卻典雅樸實的日式平房,外邊整齊的步道庭園好似在歡遊客來訪似的,腳步不覺得地便向它走去............
原來它前身是頭城國小校長宿長,如今它有三個身份:頭城鎮史館、頭圍文史工作室、李榮春文學館~~
一進門便可見到李榮春生前愛用的腳踏車擺放於前,加上隨處可見李老先生的文學作品..................
文學館的元素明顯蓋住了頭城發展史,仿佛告訴人們,你可以不認識頭城,但一定要知道頭城有位文壇孤鳥---李榮春,如何盡情揮灑生命的熱情在他畢生最愛的文學創作上~~~~~
或許是文化意識抬頭,各地的地方志越來越齊全,雖然內容讀起來不能算十分引人入勝 ( 當然啦 !! 又不是武俠小說 XD ),但若是想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地方發展的來由,絕對可以收獲滿滿的啊 ~~
開閱有益早已是老生常談,但有時在看這些地方志時.........不好意思耶,很容易就會安然入夢鄉啊 ≧◇≦
李榮春文學館是頭城鎮史館成立後才加入的新名稱,主要是為了紀念別稱"台灣文學殉道者,蘭陽文壇獨孤俠"的李榮春,他早年跟隨台灣農業義勇團前往中國上海開闢日軍軍用農場,次年除役,流徒京滬浙皖間見識到日軍佔領下的農民苦難生活,戰後返台後曾短暫透過鍾肇政創建的"文友通訊"結識各地文學盟友,直到去世前創作三百萬餘字作品,卻只有極少數作品問世,是戰後台灣第一代用中文寫作的本土作家之一~~
初時看到他的生平有些訝異,超過半世紀的堅持,只為了將所有心力花費在他所醉心的文學事業-----即便不受當時文壇重視、不為當時保守社會接受(不娶妻生子、不找份正當職業,在親友眼中是個玩物喪志的傢伙)、隱身頭城和平街超過三十年,即便上了年紀的居民也不曉得有這號人物---在李老先生的眼中除了文學,再無他物,不僅是對本身創作的自負、也是對文學的堅持---創作是為了自我精進,不是為了追求名利,這樣的人物,真的令我十分佩服~~~
如果不是他的姪子李鏡明醫師與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鍾瑞金將它的著作整理問世,只怕他集數十年心血而完成的文稿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知音難尋、知己難覓,大概這也是李榮春先生甘願將自己埋沒在這頭城小鎮裡創作的原因吧 !!
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絕對會提到的頭城作家李榮春,今日有了震撼性的認識,他的態度 & 精神..................嗯 !! 感觸良多 !!!
建材由檜木與杉木組合、日式黑瓦與適應蘭陽氣候的雨淋板、離地有段距離的地板........宜蘭市有設治紀念館而頭城則有頭城鎮史館,自日治時代保留至今的日式平房應該不僅是只有傳統美麗的和風建築讓人緬懷罷了~~
不愧是頭城鎮史館,隨處可見的盡皆是有關頭城的故事呢 ^ ^
繞了好大一圈,才總算來到北門福德祠後,終於要開始今天最重要的行程---頭城老街之旅啦 XD
和平老街上的建築群雖然頗為吸睛,但分據老街頭尾兩端的南北門土地公廟卻是具有相當研究價值,在現代化十足的現代,要能找到完整的一條街上,兩端各設有一座土地公廟,座向皆是朝向和平街,以保祐居民並守住錢財的完整格局---街頭街尾土地公已然十分少見,即便是台南總爺古街也是斷斷續續勉強有一條街的形狀,所更是顯得和平老街在頭城的不凡地位~~
北門福德祠與南門福德祠同建於同治二年(1863),現今所見廟貌是大正五年(1916)那次重修結果,整體規模仍保時當初創建的模樣,曾被指定為三級古蹟,1985年解除,後為節省修繕經費與保存文化,經地方爭取,2006年與南門福德祠再次並指定為古蹟,在南門福德祠早已古意盡失的同時,更顯得彌足珍貴~~
北門福德祠屬於單殿硬山馬背不帶拜殿軒亭,規格之大全台罕見,亦無簷柱支撐,正面為三開間六扇門,去年在三灣有見過類似的,剛好一大一小,分別是屋角福德祠、渡船頭福德祠,格局都沒有這裡完整、規模也沒這裡大,親眼見過才能體會l北門福德祠那六扇門的架構是多麼雍容華貴,只差沒畫上門神 !! 墀頭獅的設計更是經典,一開始的建築就是這麼大間,而非鄉間常見的小廟,所以也沒有廟中廟的形式,直接擋去路面大半也沒有拆遷打算,基本上已與和平老街融為一體了~~
早期的土地公廟少有石獅鎮廟門,北門福德祠則是有對墀頭獅,相傳同治二年(1863)建廟時便已出現,是為了紀念漢人開墾蘭地,在頭圍所建的第一間土地公廟才有石獅,不過外型來看,公獅手持巾帶串銅錢取代飄逸彩帶、公母獅皆張口且內有球、誇張的招風耳、頭略朝上加上嘴角呈八字型、尾巴蹺起似狛尤、細部刻工仍稜線分明,實在不像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古物,更有日治時期風格,尤其外型與新莊地藏庵山門那對石獅超像,或許廟初建時確實有在墀頭放置石獅,但現今所見,應是大正年間作品~~
百餘年前的北門福德祠就能有如此大的規模,而本應立於廟前的石獅卻放入燦景框內當做避邪之用的方式亦不常見在一般土地公廟裡,可見當時頭圍街居民對它有多麼期待~~
看來大正五年(1916)那次翻修得很徹底,神龕與供桌皆是那個時候所留下來的,高懸上方的"澤被蒼生"匾額則是大正十年(1921)所立,古樸典雅的外貌下蘊含著頭城老街居民百年來的祈求與盼望........................
北門福德祠,確實適合當作認識頭城老街的第一站 ^ ^
突然目光被路旁浮雕牆面給吸引住,那一整修迷你房子圖案依序是北門福德祠、頭城鎮史館、十三街、盧纘祥公館、林本源租館、吳朝陽宅、老紅長興、新長興樹記、慶元宮、源合成商號、林春記商號、南門福德祠….....前方藍色區塊莫非是頭圍溪(頭城溪),再放一艘鴨母船,還滿有石港春帆的既視感呀~~
真是很有意思的藝術裝置 !! 頭城老街所有景點一目了然,逛完頭城老街再回到這裡看看,一定會不禁會心一笑 ^o^
老街北段的長排街屋,隱約可見清代傳統建築影子,便是著名的十三行~~
十三行的用途眾說紛紜,屋後的青雲路是昔日河道,船行至此便將貨物上岸,典型的船頭行,有的說它是頭城首富盧家存放來自烏石港的貨物倉庫,亦有說它是盧家經營的十三家行郊,即便烏石港淤積後,宜蘭河改由打馬煙出海,仍在頭圍港興起後繼續發揮它的功用;為了防盜而將原應對外的騎樓納入建築中成為屋內走廊、使用壓艙石作為建築基材、大門兩側窗櫺使用長長木條撐起牆基與屋簷.....等都是它的特色之一
雖然它也隨著頭城老街沒落而走入歷史,但日治時期頭城書畫名家康灩泉購入其中兩間,如今是十三行街屋中保存最好的,並以康家古宅的名義流傳下來,如果內部再加以整治,以康灩泉紀念館的名義開放,或許可為它在歷經半世紀的沉寂後再度散發光輝~~~
康灩泉以書法聞名,號稱蘭陽第一筆,曾與盧纘祥共組登瀛吟社、八六書畫會,昭和16年(1941)參加全國書畫大展覽會,獲得一等賞的至高榮譽,蘭陽鄉親莫不引以為傲,更以家中擁有康家題字匾額為榮,其子康介珪因善於將書法題字製成匾,因而有蘭陽第一匾之稱,康家傳承數代皆以書法聞名,以魏碑為體,識別度甚高,也因為康家入住十三行,讓此地多了不少書香氣息~~
這塊頭城老街觀光街道的招牌並未立在街頭或街尾,有些奇怪,會選在這裡,應該與一旁就是大名鼎鼎的頭城盧宅有關吧 ???
宜蘭俗諺裡的"有盧家厝,無盧家富;有盧家富,無盧家厝",其中的盧家,便是指和平老街上首屈一指的豪華洋樓--盧纘祥故居,又稱頭城盧宅~~
頭城盧家自清代便因經營十三行而成為首富,當時傳至盧廷翰並無子嗣,便將盧纘祥收為義孫,其祖母陳阿定特在私宅設立正軒書院,聘請吳祥輝等大儒教授漢文,打下良好基礎,長大後已是頗富文名、好吟漢詩,曾在1926年組"登瀛吟社",由於盧廷翰早逝,所以盧纘祥年方十八便在大正九年(1920)開始經營榮興商行,由於頗具商業手腕,業績蒸蒸日上,歷任頭圍信用組合理事等各項民間企業職務而他在1928年開始擔任頭圍庄協議會員,1932年再任庄協議會副議長,1939年被選為臺北州議員,直到日本投降,戰後擔任首任官派頭圍鄉長,後又成為臺北縣參議會首屆副議長、代理縣長,1950年自臺北縣劃分出宜蘭縣,1951年成為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任內創辦頭城中學,貢獻良多,可惜56歲時英年早逝,是宜蘭縣一大損失~~為了紀念他,所以頭城車站前的道路便被命名為纘祥路 ~~~
盧宅公館庭園外大門極其氣派,卻未與大門在同一軸線上,背後原因絕對不單純,第一個想到的是.......風水考量 ??
除了大門兩旁的高大門柱,北側圍牆上還有兩根小柱子,剛好與建築大門相對,相當是充當照壁使用......原來圍牆也能這樣用 ? 今日真是長知識了 @_@
盧宅是盧纘祥在昭和三年(1928)建造,正身屋頂是入母屋造,兩側護龍則是切頂造,正面可以看到迴廊,可能四週皆有,中央設成成拱門,因應地勢西高東低,東邊牆基提高,石材使用早年盧家往來大陸經商使用的壓艙石,外牆使用洗石子,牆身底端與第一道台階的收頭使用櫃台腳,加上屋頂上的西式老虎窗,整體組合構築出東部少見的雍容優雅大宅院,結合中、日、西各項建築特色,是和洋混風的藝術傑作,據說當初會延請當時任職總督府營繕課的宋祖平來設計規劃,有著想要將其打造成蘭陽小總督府的企圖心,這才出現這間外觀極具特色的豪宅,成功襯托出盧家的地位不凡,,不僅是頭城地標,亦是當時宜蘭最氣派華麗的高級建築~~
不論是建築形式或是歷史意義,光是盧纘祥三字就足以讓它成為宜蘭縣著名史蹟,可惜仍有盧家後代子孫居住其中所以不開放,只好在外邊拍拍,見證在日治到戰後初期,在蘭陽地區舉足輕重的盧纘祥故居~~
盧纘祥公館北側圍牆還有個小型弧頂拱門,據說是便門,差點沒注意到,不論是門頂線腳還是門柱與牆之間的托架等細節也都很重視,而且還是木門,也是古早味十足~~
要到側面才能清楚看清它的歇山屋頂,規模不小,還有就是牛眼窗,連後邊與側面皆有,住在房裡應該是很通風哦 ^ ^
光緒四年(1878)山洪爆發致宜蘭河改道打馬煙出海,導致烏石港淤積,因水往南流,造就頭圍港興起,使得和平老街的繁華故事可以繼續下去,頭城依然是宜蘭地區河運中心,當年船隻自外海而來,換乘舢板船駛到慶元宮前碼頭卸貨交易,直到大正13年(1924)年宜蘭河改道才消聲匿跡,這處盧宅前的池子本來只是一座小水塘,大正元年(1912)盧家將其改造成頭圍港的內港,現在這裡被稱做頭圍港遺址,一旁還有被政府列管的老樹,看這模樣,實在很難想像曾經熱鬧的景象~~~
頭圍港沒落後,內港也失去功能,再度成為小水塘,盧家將其打造成擁有涼亭步道、可泛船遊湖的私人水岸庭園,當地人民因懷念盧纘祥,便以其字稱此地為史雲湖~~
取代和平老街的新官道便是日治時期才打通的開蘭路,頭城車站亦設在其西北邊,昔日專供船隻往來港口與海外的舊河道,現在已填平成為青雲路,即是熱鬧的北部濱海公路,兩條馬路上的車水馬龍,更顯得位居其中的頭城老街是如何的被人遺忘了,也正因如此,開蘭第一街的身影才能保留至今,唉呀 !! 有失有得哩~~
頭圍港沒落後,原來的河道仍在,稱做頭圍川,差不多是現在的二龍河,當時頭城老街已繁不再,"宜蘭郡大觀"裡邊註明頭城最著名的景觀,居然是盧纘祥庭園,很有可能就是現在的史雲湖,那個時候就已聲名遠播啦 ? 而且是以盧纘祥的名字命名,看來他算得上是日治時期頭城超有名的人物吧 ??
和平街往南過了盧宅,隔著民鋒路的對面街道,名稱居然變成了中庸街,和平街仍在,但在東邊不遠處,居然不是一直線而成曲折狀,這可不是客家人為防盜賊而故意將街巷道路弄得蜿蜒那套,因為昔日舊港道水路在這兒拐了彎到更外邊,老街房子要建於臨港位置,才會出現這種情形~~~
中庸街也是很有小巷風情的地方,一直往下走可轉入西一巷,著名的小涼園冰果室就在那兒,這可是只有當地人才知的私房消暑秘境哦 !!
小巷裡依稀可見的紅磚拱門,即便被封住也隱藏不了那風霜滿佈的歷史痕跡....................
這樣的建築在近百年前的和平老街應該是再平常不過了,曾幾何時,竟成了稀有動物啦 @_@
頭城老街經過了民鋒路的轉折,同樣是和平街,卻是俗稱的南段,相較於北段因頭圍港的淤積而沒落,這裡因商業重心轉移至此而在昭和時期繁榮依舊,首先見到的便是吳朝陽宅~~
建於昭和5年(1930)的吳宅,外觀上愛奧尼克柱身與與雕飾簡潔的建築型式帶有濃厚的昭和時期風格,呈現於的是不同於北段盧宅與十三行的闊氣,由於吳朝陽、吳惠仁父子皆是頭城聞人,所以它又有"吳朝陽宅"、"吳惠仁宅"兩個不同名字,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叫做"吳宅"絕對不會錯啦 XD
就在吳宅不遠處有一棟二開間的昭和時期街屋--老紅長興 & 新長興樹記,不論其歷史或建築藝術上,是頭城老街上最具看頭的西式街屋~~
當地米商陳春榮(老紅)與其弟陳春枝在此共同創立長興行,並在大正十年(1921)興建店面、大正十三年(1924)完工,是住商合一的三開間建築,分為中央的明間與左右次間,陳春榮的養子陳全娥、陳木樹分得明間與右次間,左次間傳給陳春枝的子嗣陳建福,其後代將產權售出改建成為大樓,才變成如今僅存二開間的模樣~~
昭和七年(1932)陳春榮二子分家,陳全娥、陳木樹各分得一間房子,各以老紅長興、新長興樹記的名號經營生意,陳木樹頗具商業手腕,將祖屋店鋪成立新商號-"新長興樹記",從事南北貨批發,數年間便一躍成為頭城最大店家,每日店門前車水馬龍、人潮絡驛不絕,是販售商品皆極受歡迎的大賣店,但仍不敵日益衰退的頭城老街,其間雖曾改名"明和興行"繼續經營,但仍在1996年結束營業~~
雕工精飾的半樓小門讓人目不轉睛,門前下方則是和平老街上常見的福州門,多虧了屋主有心保存,所以現在才能見到這老街上的藝術代表作~~
新長興樹記的大門門板上所使用的對聯是用鑲嵌做成的木刻浮雕,上書"長處樂"、"興於仁",據說是雕刻家陳銀生的作品,不但是當時、直至現今仍是相當少見的型式,比起一般紙質門聯可以保存更久,而且文字暗合長、興二字,相當有意思 ^_^
.............真是好奇特的畫面,為什麼門牌要反過來掛呢 ?????
大門上方遺留的日本時代門牌則是今日頗為驚豔的收獲,雖然不是恆春郡海角七番地,但"宜蘭郡頭圍庄頭圍五十八番地",看著看著...........似乎也挺有fu的呢 ^__^
在陳木樹的大名上邊還有電話十五番的字樣,兩碼就能解決,代表當時擁有電話的人不多吧~~
再繼續往西南方向走去,便會見到頭城老街上最重要的信仰中心---頭城慶元宮~~
相傳慶元宮是頭城乃至宜蘭縣境內最早建造的媽祖廟,因為吳沙入蘭那年是嘉慶元年(1798年),也是廟宇的肇建之年,故取"慶"、"元"兩字做為廟名………不過當年吳沙可是被噶瑪蘭族擊退被迫退守三貂嶺,直到隔年才在蘭地建立漢人第一個聚落--頭城,好像有些match不到,應該紀念意義較大吧 !!!
當真如此 ?? 留給專家去傷腦筋吧 XD
雖然1960年那次歷時七年的大修翻新使這座蘭城名剎不復古意,但從三川殿及龍柱群等僅存的砂岩建築,還是可以看到樸實無華的雕工藝術,砂岩最大的缺點就是時間一久便風化嚴重,慶元宮也無法避免,卻更顯得它的幽幽古意,或許是為了更容易辨示,各個砂岩雕刻紋路上都被塗上了黑色線條,九份福山宮也有類似的問題,但沒有那麼誇張........實在是很怪異的畫面~~~
三川殿那對石獅與宜蘭昭應宮的石獅頗相似,重點是左右皆開口,利澤簡永安宮也是如此,不知這是否是宜蘭廟宇特色 ?
廟內眾多題字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當屬頭圍縣承署朱應鍚所題的"歲在屠維赤奮若橘相之月",這樣的太歲紀年方式即便在清代亦屬罕見,正因沒有明確的紀年,所以常見的說法是指道光9年(1829年),不過"屠維"意謂"己"、"赤奮若"指的是"丑",光緒15年(1889)又稱光緒己丑年,這一年應也有修繕記錄,所以三川殿柱上才有年份落款題字........60年的差距到底是指哪一年呢 ???
所以說"屠維赤奮若"所代表的"己丑",究竟是哪一年 ? 道光九年與光緒十五年都各有支持者.......哎呀 !! 又是一個專家才能解答的問題囉 ^ ^
頭城舊名頭圍,吳沙開蘭時便是用此名,直到楊廷理在五圍設噶瑪蘭廳並築城,才將頭城改名頭圍,便一直沿用到戰後初期,1946年才恢復頭城之名~~
慶元宮做為宜蘭歷史古廟,若是裡邊出現頭城字樣,不是1946後才出現的,便是嘉慶17年(1812年)前的事........無責任猜測啦 XD
頭城慶元宮位居老街中段,北段與南段以此為分界點發展出不一樣的生活形態,不論是烏石港的全盛時還是後起之秀的頭圍港,慶元宮廟埕與青雲路之間的地段都是載運貨物的帆船往來頻繁的水道,做為當地信仰中心,甚至廟旁還設有接官亭,咸豐八年(1858)頭圍縣氶王兆鴻曾在亭內設立紀念吳沙的昭績碑,猶如五條港風神廟,而在和平老街做生意的商家再怎麼繁忙,都會停下腳步向岸邊慶元宮的媽祖娘娘祈求航行平安,如今所有的一切盡皆消逝無影踪~~
成也水運、敗也水運,頭城老街的故事只要歷史仍舊持續遺忘它,應該會永遠流傳下去吧...............
雖然在宜蘭僅存的幾條老街裡,頭城老街是當中名氣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不過,名氣不代表人氣啊~~
可能是街上沒有什麼著名的美食,來訪的遊客也只是三三兩兩,單純地拿著相機記錄這曾經繁華的頭城和平老街,這裡的居民似乎早已見怪不怪~~~很喜歡這條街的氣氛,沒有畫蛇添足的商業包裝、亦不見破壞觀瞻的招牌看板,只有那平時便嚮往不已的那份幽靜心靈伴我行,真的是多走幾回也絲毫不覺得是浪費時間-------即便完全不解頭城老街的前世今生,也能盡情享受、細細品味街道兩旁零散的傳統街屋所透出的濃濃古樸懷舊風~~
漫步在開蘭第一城裡的開蘭第一街,再續三年前的未竟之緣,已不知該如何形容,此刻激動的思緒......
頭城老街南端幾乎都是縱深頗長的街屋,莫非與後來興起的頭圍港有關 ??
如果沒有那個電表在,大概又是一處被封住的拱門了吧 !! 老街上騎樓只要有拱門幾乎都不大.................
突然想到深坑老街仿古建造的亭仔腳也是相同的型式,難道也是為了防盜賊之用 ?????
和平老街最南端靠近南門福德祠附近的紅磚拱廊建築約建於大正年間,應是1924年那次水災後興建,可說是外地遊客對頭城老街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說它們是頭城老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 ^
接下來就來透過這群以陳春記商號、源合成商號構成的建築,來一探曾輝煌百年、如今卻又沉寂百年的頭城老街滄桑史吧 ^ ^
源合成商號與陳春記商行的建築形式類似,同樣是三開間,立面大門使用弧拱,騎樓柱子使用西式圓柱,房舍相鄰處則使用大型磚柱加強結構,柱珠為蓮花造型,在雕飾較為講究華麗,原本是張姓商人在此經營米穀生意與布行,由於頭城山區盛產大菁,使是頭城藍染產業一度相當繁盛,源合成布行曾是頭城老街眾多販售藍染布料的店家之一,則在則是見證頭城藍染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建物,如果可以展示染布用的踏石,會讓遊客更有感覺呀。後因經營不善,右側兩間房子賣給頭城知名美術教育家楊乾鍾後代~
楊乾鍾的大名,對頭城現代歷史發展稍有涉獵就絕對會聽過,他不僅是引領蘭陽美術方向的知名畫家,更是熱心作育英才的教育家,他為宜蘭培養出許多未來大放異采的藝術人才,他本身的生活經歷就是蘭地美術發展史,曾見過他以盧宅為主題的那幅畫作,幾艘扁舟泛游史雲湖,與湖畔盧宅相輝映,將頭圍港曾有過的輝煌滄桑盡數展現 !! 源合盛商號做為歷史建築無可替代,但做為頭城精神核心的楊乾鍾竟也與和平老街有所關聯................老街北段有李榮春文學館,老街南段再來個楊乾鍾美術館,更能讓此地增色不少 !!!!!
女兒牆使用洗石子展現,但沒有過多裝飾雕塑,僅有花草卷紋,中央安置"源合成"字樣,是街上目前少數可見到商號的西式街屋~~
陳春記商號是由陳合春所經營的店鋪,三開間的紅白磚造洋樓,頗有辰野金吾的建築風格,原本女兒牆有彩釉花磚,可惜已拆除,方形磚柱撐起九道拱券小門,充份表現出日治初期的建築過渡期,與雙溪老街益和藥行的建築風格頗相似~~
頭城老街上的舊時建築雖然保存不甚多,但各個時期的建築特色兼具,雖比不上斗六太平老街上櫛比鱗次的日治時期街屋,但要論特色也是不遑多讓的~~
早先便對它慕名已久,如今一見果真動人心弦、不虛此行............兩大商號留下的歷史建築不愧是頭城老街的活招牌,是喜歡思古尋幽的遊客們來玩時不可不訪之處啊 XD
不只建築很有特色,藏在騎樓裡的門面也很有意思,不是每個都有福州門,部份帶有歐式風雅的建築元素也很值得一探,某處發現一戶人家,洗石子門柱與略加雕飾的門框與窗台線腳都讓人駐足許久,牆基貼著黃褐色十三道溝磚昔日是為了避免反光的國防理由而使用,現在是老街必訪的私房景點~~
還有那個木質橫批門聯也很有意思---康寧永暘祿自天申、賜作良規造就家庭幸福、祿操勝算養成輸送權威---似懂非懂的涵意,給人一股積善人家慶有餘的溫馨祥和呀 ^_^
來到南門福德祠,代表頭城老街巡禮要正式告一段落囉 !! 早已不復同治二年(1863年)的原始樣貌,明治40年(1907)曾整修,後因毀損嚴重而在1975年重建成如今所見單殿燕尾、雕飾繁複的廟宇建築,但它與北門福德祠對和平老街所形成的"端點圍閉式"空間仍然具有相當的意義~~
每次經過桃園市的十五街庄福德宮 & 天德宮時,就會不禁想到台南總爺街上的鎮轅鏡 & 總祿境,所以對於頭城老街能保有如此完整的"街頭街尾土地公"格局實在是超感動 ^ ^
當來到南門福德祠,代表頭城老街巡禮要正式告一段落囉 !! 雖然南門福德祠早已不復同治二年(1863年)的原始樣貌,但它與北門福德祠對和平老街所形成的"端點圍閉式"空間仍然具有相當的意義,2007年開始,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時,當地會舉辦千龜來朝活動,眾人提供各式不同食材做成的壽龜來參與祭典,由專家來評審獎項,據說活動來源與原南門福德祠曾存在卻消失的神龜石有關,現在是頭城老街重要活動~~
每次經過桃園市的十五街庄福德宮 & 天德宮時,就會不禁想到總爺街上的鎮轅鏡 & 總祿境,所以對於頭城老街能保有如此完整的"街頭街尾土地公"格局實在是超感動 ^ ^
拐個彎看到陳春和商號後方的鰲魚意象排水口,做工細致,魚鰭、鬍鬚至今仍是紋路清晰,張大嘴巴的威猛神情至今仍然不減............簡單的出水口也能這樣搞 !! 古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真是豐富啊 ^ ^
逛完了和平老街,沿著開蘭東路回到開蘭路,便會見到這間頭城開成寺~~
開成寺原先也是古剎之一,奉祀吳沙入蘭時攜帶的觀音像,所以又有"佛祖廟"之稱,為紀念吳沙開蘭之功的"吳沙祠"也在其中,同治三年(1864)毀於大水而在現址重建,而因奉祀安溪城隍而建於道光年間的頭城城隍廟在大正9年(1920)搬至開成寺旁,1989年經信徒大會決議兩廟合併重建,重定廟名為頭城開成寺城隍廟,二樓是城隍廟,三樓以上是開成寺,就這般兩廟合一的景象也只有在三灣五穀廟見過,其實只要神明與信徒都能接受,就完全沒問題啦 !! 咸豐八年(1858)由噶瑪蘭廳頭圍縣丞王兆鴻在烏石港接官亭內設立的昭績碑,內文主要是紀念吳沙開蘭功績,原碑已失,2005年依原碑文重刻新碑並立在廟埕龍邊~~
據說廟前廣場曾是名聞遐爾的頭城搶孤舉辦地,在李榮春的"看搶孤"短文裡,記載著這在當時萬人空巷、爭相目睹的盛況是多麼浩大...........有興趣的話稍稍深入了解蘭陽平原的開拓史,便可大概猜到為何頭城搶孤會是宜蘭縣內非常重要的宗教儀式 !!!!!
如果不是經過西一巷,就不會看到這間外觀宏偉壯觀的建築,光是從它立面外牆上斑駁深沉的歲月痕跡,巍然矗立在這小巷子裡,應該是有著不為人知的滄桑故事吧~~~
原來它曾是頭城唯二、最早也是最大的戲院---農漁之家,1956年由頭城鎮農會經營,在那個電視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應該也曾風光一時,頭城小鎮的青年男女們或許也曾在此不停地上演一幕幕青澀動人的愛情故事.............
1983年結束營運至今,依舊保持良好,如果好好善加利用遺留下來的建築空間,這座保留不少頭城人美好回憶的懷念場所,應該有機會再度成為頭城鎮上的著名觀光景點 !!!
一開始第一個字還不會唸.........."辳漁之家" ?? 農漁之家啦 !!
話說回來,戲院居然取這種名字,只能說真是太有創意了啦 XD
日本治理台灣初期,宜蘭出現了兩大鸞堂信仰中心,一處是宜蘭市內的碧霞宮,另一處便是眼前這座頭城喚醒堂,初建於明治28年(1895年),頭城人吳祥輝(號春麟)將在烏石港附近的私宅書齋---就正軒改名喚醒堂,希望能夠"喚世知恩兼報本、醒人悟道識源根",奉祀隆恩真君等五恩主,分靈自他先前擔任鸞生的宜蘭新民堂,後毀於乙未戰亂,1900年得到盧廷翰資助而在現址重建,之後透過扶鸞留下不少鸞書,透過設立私塾講學、宣講鸞書、行醫濟世、鼓勵人民戒除鴉片...等行為,吸引許多不同階層人民加入,尤其是商人因其經商通路而將鸞堂信仰散布全台各地,1943年神明指示封鸞,扶鸞儀式中斷,原本的木造建築廟宇在1987年改建成現貌~~
除了鸞堂本身教化人心的功用外,大正六年(1917)頭城首富盧家為了教育盧纘祥曾在此設立"就正軒"學堂,延聘宿儒吳祥輝授業並開放鄰里學習,自此頭城文風鼎盛,昭和二年(1927)在喚醒堂西廂房成立的登瀛吟社使得當時詩風盛行,承續了當時日本統治下的傳統漢學,之後更與宜蘭市"仰山吟社"、蘇澳"清聲吟社"、羅東"東明吟社"合併成為"蘭陽聯合詩會",留下不少詠嘆蘭陽風光的優美詩作~~~
台北行天宮、木柵指南宮、獅頭山勸化堂........這些赫赫有名的廟宇都是從喚醒堂所分香,也包含因收容淡水神社殘跡而聞名的淡水行忠堂,可見其地位崇高,可惜今天裡邊似乎有辦活動,不宜進去打擾,有些小可惜,只能以後再找機會來訪了 #_#
頭城鎮的纘祥路人車往來頻繁,站前商圈卻似乎還在努力成形中,頭城車站旁的台鐵舊員工宿舍眼看著就要整修完成,以後這塊保留頭城鎮上最大的日式長條平房加入頭城的觀光資源裡,隨著和平老街不斷地受到世人重視,未來的頭城鎮,應該會比現在更加熱鬧吧 !!!!!!!!!!!!!!!!!!
哎呀 !! 沒能趕上直達桃園的列車,必須在樹林提著大包小包換車的感覺頗差,而且週日下午的電聯車人超多,真是糟糕 >_< 看來以後最好還是事先買好車票會比較好 3_3
每次坐火車經過福隆後,那無際海洋與碧綠龜山島的美景總是令人眼前為之一亮,正式宣告進入了傳說中的宜蘭,而雖然列車常常在作為門戶的頭城暫停,卻不曾好好停下腳步去欣賞它.........................
頭城老街不僅是表面那短短的一條街,更是頭城發展的縮影,真是收獲豐碩,好有fu的一條街哩 ^ ^ 好好哦 !! 以後有時間再來頭城的話,一定要再來漫步老街,體會這被歷史遺忘的美麗空間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