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興衰的五條港文化園區,如今古廟猶存,老街零落.......一處有心探尋府城發展史,不得不造訪的歷史文化寶庫---動輒數百年的古蹟林立,值得用心細細品味~~
接官亭石坊是五條港重要精神象徵

從清康熙末年直至日據初期,與府城百年繁榮密不可分的重要伙伴---"五條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久聞大名,卻數次緣慳一面,正好台南市成立了五條港文化園區,決定循著先人的腳步,好好悠遊欣賞這傳說中的"五條港"!!!

五條港地圖

康熙23年(1684)清廷開放鹿耳門與福建廈門對渡,拜此正口之賜,擁有地利之便的府城產生許多郊商行棧,逐漸發展出以三郊為主的商行公會,而位於西定坊的五條港在乾隆年間便已出現,這時府城對外出入港口已由大井頭西移至鎮渡頭,五條港的市街規模已逐漸成形,對應的街道也陸續出現,直到日治初期是維繫三郊營運與府城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

五條港指的是當是三郊總部水仙宮附近的五條港道,道光三年(1823)在暴雨侵襲下,從上游帶著大量泥沙的曾文溪改道流入台江,使得它一夕之間滄海變桑田,鹿耳門失去港口功能,原本隔岸相望的安平甚至已能步行前往,三郊為了延續生機,在這片土地上開鑿出舊運河與五條港道,衍生出新的港口,即是現在所見的五條港雛型,已與原本的五條港時期的河道市容略為不同~~

當時舊運河透過鹽水溪連接安平大港、四草湖出海,後期更另開挖運河(竹筏港水道)通往北方的國賽港、或改經南方三鯤鯓新打港出海,雖然往來船隻皆需繳交釐金做為公款,做為維護運河通暢的費用,但長年龐大的運河疏濬費幾乎拖垮三郊資金,安平開港吸引洋行進駐,但此時三郊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到了光緒年間,貨物運送多透過陸路往來安平,日治初期因實施專賣制度與高雄港興起,三郊轉型現代公會組合,風光半世紀的五條港也黯然從歷史謝幕,只能在世人的記憶裡覓得有關它的蹤跡~~

如今輝煌不再,卻是風韻猶存,漫步其間探尋府城故事,沈浸在這古老的王城氣度裡,迷人的優雅是那麼地濃郁化不開..........

五條港清代地圖

光緒年間的府城地圖仍能見到五條港的歲月殘跡,像是安海港三大支流---松仔腳港、外新港、蕃薯港,例如河道尚有部份在內城的南河港,還有正對水仙宮的南勢港、至於佛頭港的盡頭沒有標出景福祠,昔日可通往城內的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的河道已然消失;還有活最久的新港墘港,與兌悅門所在的老古石街淵源深厚,只是已與禾寮港分家,再無任何關聯 @_@

府城被城牆環繞,只有西門外有發展出城邊街,或許是拜五條港之賜,讓大小西門內外皆是台南府城古都最熱鬧的菁華地段~~

台南西市場俗稱"大菜市",建於1905年,舊稱淺草商場

西市場擁有馬薩風格外觀、以及圓山牆、老虎窗

沿著西門路往南走,這條路是舊台南城遺址,即將來到西外城的範圍,轉進正興街,這裡已是安海港的範圍,算是正式進入五條港的地盤,但在這裡沒有任何探索相關遺跡,只想趕快到達水仙宮,看到路旁一棟造型奇特的的建築物,回去查資料才知道這裡原來就是昔日臺灣最大的公有市場---西市場~~

西市場俗稱"大菜市",建於明治38年(1905年)8月31日,9月30日開幕,大正九年(1920)遭逢風害損毀而重建,昭和8年(1933)在西市場周圍興建41間店舖,命名為"淺草商場",希望能促進附近繁榮,光復後改稱"西門市場",一度為府城最大的布料服裝交易中心,現在似乎只是一處再平凡不過的菜市場罷了~

西市場主體建築保留還算完整,馬薩風格的外觀、入口處的圓山牆、一旁的老虎窗,可以想像這昔日台灣最大市場華麗熱鬧的光煇歲月,不過現在欠缺管理,改建嚴重,實在看不出這裡有一處古蹟所該享有的尊重與保護,如果哪一天突然消失不見,大概也不會感到奇怪吧!!

西門市場內部頗冷清

西門市場其實還熱鬧的,不過一進入室內便瞬間安靜下來,看這招牌林立的模樣,以前也曾經繁榮一時呢!!現在則是荒廢到不行,好像還有人住在這裡,對比附近西門商場的光鮮亮麗,真是格外的諷刺~~

藍晒圖是海安路地標

看到傳說中的藍晒圖,非常醒目的地標,海安路終於到囉~~

藍晒圖承載著五條港的興衰起落

藍晒圖斑駁滄桑的外表記錄著老台南市的輝煌與沒落,縱然是那麼燦爛耀眼的藍色外牆,無情的歲月還是在它身上留下不少痕跡,卻依然維持著高人氣,身為海安路最著名的藝術景觀,是來訪此地時千萬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 !!

海安路被稱做美麗的錯誤,沙卡里巴就此消失是有些可惜

再往北走就會來到著名的海安路---傳說中"美麗的錯誤",沙卡里巴的興盛不再,只有老台南人才能深刻了解這條路曾帶給他們多大的希望,卻換來糾纏多年、痛苦不堪的回憶............

沙卡里巴是”盛り場”的日文發音,意指人潮很多,日治時期將西市場後方漁塭填平後設立商圈,希望促進田町到末廣町之間的經濟繁榮,裡邊店家多來自西門圓環建置前的西門町小公園攤販,配合圓環興建與集中管理而遷至此處,隨著規模不斷擴大與往南邊發展,之後在中正路、友愛街、海安路之間形成擁有各式娛樂與品嚐美食的數百間店鋪,亦是當時台南小吃的代名詞~~

戰後改稱康樂市場,旋即改回原名,一度發展成全台最大成衣批發市場,以中正路271巷為界分為美食區與服飾販售區,可惜遭受幾次火災重創與小北夜市競爭而逐漸沒落,1993年海安路地下街工程造成部份店家搬離,加上地下街的商圈發展失敗使得沙卡里巴雪上加霜,所幸海安路後來改走文青路線與增添不少藝術文化景觀,遊客回流成為發展商機,現今以康樂市場的名字重新出發,不過現今對於外地遊客來說,海安路與保安路之間的美食更加受到青睞呀~~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又名看西街教會

巧遇看西街基督教會,沿著國華街三段走到和平街,一旁的教會正好做完禮拜,牧師正在親切地與教友們道別致意,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它那圓頂拱柱式的宏偉大教堂,而是招牌上"看西街"三字,後來才知這是為了紀念馬雅各醫生於同治四年(1865)6月16日在看西街租屋經營醫館兼傳教(仁愛街43號),號稱臺灣第一座西式醫院,據信在此實行台灣第一次西式醫療行為,與他淵源甚深的新樓醫院將這天定為創立日,同時也是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的設教紀念日!!

可惜後來遭到當地漢醫排擠並與附近居民產生誤會,甚至山現"落教,死無人哭"諺語,因而被迫離開回到高雄旗後,1868年再度來台南,1869年在二老口街府東巷尾許厝建立二老口醫館(台南啟聰學校博愛堂遺址附近),為了與1900年在東門成立的新樓醫院區別,而稱做舊樓醫院,同年在府口街設立亭仔腳街禮拜堂,後因道路拓寬加上信徒吳道源捐地而在1902年遷至公園路6號,因鄰近德慶溪支流溝仔底,所以俗稱溝仔底禮拜堂,不過因位處太平境街,加上這個名字較雅觀,所以它最常見的稱呼是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1917年來到看西街附近設立說教所,1939年於和平街現址成立太平境分會永樂分會,現貌是1955年改建而成,上方的大圓頂外觀仿照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現名南部設教紀念教會看西街基督教會,取名為看西街教會真是意義深遠,雖然一街之隔的看西街(仁愛街)早已被世人淡忘,但依舊可以想像當年奮勇來台傳教的熱血傳教士們的英勇傳奇故事,原來台南市除了巴克禮牧師還有一位馬雅各醫師........又學到了一件事!!

鹽水也有看西街(武廟路),曾被前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在一銀外牆上寫上"古看西街"字樣,現在名氣反而較大 ??

水仙宮是五條港三郊總部

路過永樂市場,終於來到今日的重頭戲,五條港全盛時期的象徵、昔日權傾一時的三郊總部------臺郡水仙宮~~~

臺郡三郊水仙宮建於1684年,主祀水仙尊王,五條港三郊總部

台南水仙宮又稱臺郡三郊水仙宮,創建於康熙23年(1684),康熙54年(1715)改建,是往來大陸臺灣的商人為了祈求海上平安、貿易順利,所合力興建的,供奉海上守護神─水仙尊王。起初為華麗宏偉的三進建築,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當時由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糖郊李勝興所組成的貿易公會,俗稱府城三郊,嘉慶元年(1796)將廟北十三間店鋪水仙宮內改為郊務辦事處"三益堂",使得水仙宮成為當時五條港的重要決策中心,同時扮演調解地方糾紛的角色,往年還有避債戲的習俗---廟裡每逢除夕會延請戲班演戲通宵到初一,雖說欠債還錢不能拖到隔年,但無力還錢的人們會在除夕來此看戲到過年,債主就算知道也不方便在過年追債,是當時一項德政,但好景不常,隨著五條港日漸淤積嚴重、安平開港後三郊風光不再,後因內部紛爭以致中後殿被拆,廟中神像暫祀海安宮,僅餘三川殿(因主神是大禹,所以大門使用門釘取代門神),1954年重修時僅剩一進,因位於永樂市場內以致難以見到全貌,註定了繁華一時的水仙宮走向沒落的命運~~

清代台灣出現不少郊行,台南三郊出現最早、勢力最大、持續最久,三郊依成立時間排序分別是北郊南郊糖郊,總部設於水仙宮三益堂的五條港時代是其最輝煌的時候,府城的經濟命脈都在其一手掌握,道光年間的台江內海淤積日益嚴重,不得不興建運河連通安平港且每年要花費鉅資疏通航道,耗費許多財力,地位逐漸被安平新興洋行取代,進入日治時期成立臺南三郊組合,因派系紛爭與龐大利益分配不均,1941年被迫解散,財產充公由臺南商工經濟會接收,戰後改制台南市商業會,三郊之名從此走入歷史~~

三郊水仙宮位於永樂市場,早市時十分樂鬧

三郊水仙宮只有在下午時分人潮散去才能見到全貌

水仙宮前的菜市場熱鬧非凡,只有在人潮散去的午後時分才能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在這個位置觀看實在很難想像水仙宮壯麗的廟景,反而有些莫名的擁擠,一不小心就會忽略了它的存在~~

三郊水仙宮曾寄放舊鹿耳門天后宮神像

"水仙宮外盡成途,滄海揚塵信不誣",道盡了水仙宮見證五條港興衰的滄桑歷史,也奠定了它在府城西區發展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舊的鹿耳門天后宮毀於同治十年(1871)的大水災,除了開基媽外的其餘神像寄放在水仙宮和海安宮,大正七年(1918)神像被土城保安宮(鹿耳門聖母廟)迎回,開啟了土城聖母廟與鹿耳門天后宮連綿數十年、為了爭奪誰才是正統媽祖廟的紛紛擾擾~~只要是台南人多少都會知道這兩間廟,一間人氣極高、一間幽然恬靜.........其實只要有一顆虔誠的心,這些無謂的瑣事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不禁令人聯想到笨港天妃廟是否已消失的爭議,造就了北港朝天宮與新港奉天宮的正統之爭,更別提大甲鎮瀾宮與北港朝天宮分道揚鏢之舉,在天上的媽祖娘娘,應該沒想到單純的信仰竟會演變成如此五花八門、眼花撩亂的境界吧!!

佛頭港景福祠,創於乾隆15年(1750),被視為佛頭港守護神

往北來到杉行街(景福祠與水仙宮之間的普濟街,也是俚語"蔡拼蔡,神主牌摃破"發生處),佛頭港屬於泉州晉江蔡姓碼頭工人勢力範圍,因所屬原鄉不同而分為大崙蔡、前埔蔡,各以同樣奉祀玄天上帝的崇福宮、聚福宮為信仰中心(這兩間與同樣奉玄天上帝為主神的老古石集福宮合稱三福三堂),由於佛頭港河道寬廣,甚至會在此舉辦龍舟競賽,因此商船雲集,貨物吞吐量極大,雙方蔡姓工人為了爭奪利益而大打出手,直到打破對方神主牌才知原是同宗,嘉慶21年(1816)由當時臺灣縣知縣溫溶所立的"嚴禁佛頭港貨物分界獨挑碑記",內容敘述佛頭港蔡姓工人搶貨情形嚴重已影響港道與船頭行家店鋪經營,立碑後禁止雙方劃分地盤與搶貨,由貨主決定由誰挑擔運貨,就是在說這件事~~

好多人呢!!總算見到府城唯一名列三級古蹟的土地公廟---佛頭港景福祠,創於乾隆15年(1750),被視為佛頭港守護神,所以地位崇高,乾隆45年(780)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內文中規定廟前店鋪屋頂不得高於廟頂,嘉慶16年(1811)的"重建景福祠碑記"則記錄嘉慶12年(1807)的廟宇失火,嘉慶15年(1810)才重建之事,廟中所懸"萬物資生"匾也是那時所立,1946年增建拜亭,現貌是1981年修建而成,廟埕前方的佛頭港在此向東分出王宮港、關帝港、媽祖港,廟埕一樣被被攤販給盤踞,要走到廟裡還得繞來繞去的 -_-

因昔日集福祠前的佛頭港較寬且長,所以興起了做福杉買賣的杉行街,這一帶有不少類似家廟的廟宇,有也因應五條港而發展出的"做十六歲"習俗,以前工人未滿16歲只能領半薪,超過這個年齡就能領全薪,自然要酬神慶祝一番,因而衍生不少相關儀式,可以稍稍想像當年那個港口苦力眾多、生活不易的年代~~

佛頭港景福祠前的杉行街是蔡拼蔡,神主牌摃破發生地

除了廟前幾方古碑,完全看不出景福祠做為三級古蹟所應有的樣子~~

佛頭港景福祠的山門相當樸素

來到海安路這裡可看到佛頭港景福祠的山門,色調單一,與一般常見的繽紛色彩有些不同,在這嘈雜的環境中,反而有種安寧的詳和感~~

神農街49號寫著"永川大轎,王永川的家

離開喧鬧紛雜的海安路,來到一旁的神農街,初入眼簾的便是49號,寫著"永川大轎"的街屋,這裡吸引我的不只是永川大轎創立者王永川師傅的傳奇故事,而是做為五條港歷史見證的神農街,來到這裡,當然要好好走訪這條人氣極高的老街囉~~

神農街充滿了古都風采

神農街至少康熙末年便已存在,五條港知名街道

神農街至少康熙末年便已存在,看盡府城三百年的歲月滄桑,見證五條港從無到有乃至凋零的歷史風華,由於其是五條港最繁華的街道,安平開港後吸引不少外國洋行進駐,二戰時的空襲砲火讓此地飽受摧殘,事後在原有地基上重建,讓整條街道呈現清代傳統街屋混日治時期建築風格的多元樣貌,因街道太小拓寬不易,才讓神農街得以保持原貌~~

神農街舊稱北勢街,因應南勢港航運而興起

台南雖然號稱古都,但三百年的繁榮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傳統老街卻寥寥可數,而神農街可說是台南最具代表性的老街,存在的歷史 & 傳統建築風情皆是其特色~~因應南勢港興起而建成的北勢街(神農街舊名),不論是昔日商賈雲集的熱鬧街肆,或是現在絢爛歸於平淡的寧靜街道,不變的是它的街道規模,更難得的是兩旁房屋雖略有改建,卻仍保有昔日純樸模樣,走在此間,真的是很有回到古代的fu ^ ^

p.s. 既然有北勢街,應該也有南勢街才是,看著昔日古地圖,南勢街似乎在水仙宮南側,不過似乎早已消失,知名度當然就比不上北勢街~~

神農街左方是橫街仔,再過去是藥王廟街

過了康樂街後,神農街更顯得孤寂,街尾有一間大廟,想必就是神農街名的由來,傳說中的藥王廟吧!!

神農街(北勢街)往西過了忠孝路,也就是昔日的橫街仔,直到藥王廟的這段巷道,便是藥王廟街,也是清代老街之一,只是不太受青睞,人氣甚是低落~~

神農街的房子不論大門、門板、半樓,都很有傳統風韻

雖然這一帶安靜到不行,但看著附近頹圮但仍尚稱完整的傳統街屋,仍可稍稍想像神農街往日的輝煌歲月~~

五條港地圖,居然也能這樣玩

這裡地面上、附近的路樹旁,都寫有五條港的歷史源由與具代表性的廟宇,不一定要全部都要去拜訪,隨便走走,詳細規劃的行程總是不如偶然巧遇的驚喜呢 ^ ^

裡邊有提到的金華府、西羅殿分別是南勢港、南河港的代表廟宇,兩處港道的碼頭工人分別以許姓與郭姓為主,這兩間廟亦是一族的信仰中心,頗有家廟的fu,今次五條港趴趴走道沒有為它們留下腳步,殘念~~

乾隆17年(1752)的《重修臺灣縣志》的府城地圖,已有五條港

偷瞄藥王廟附近的台南古地圖,繪於乾隆17年(1752),取自《重修臺灣縣志》,道光三年(1823年)前的海岸線大致如此,很難想像當時藥王廟緊臨海濱,依著目前尚存的水仙宮與北勢街,再加上之前府城亂亂走的經驗,很容易就可以猜出地圖上的地方指的是現在的哪裡~~

那是個城牆還是木柵刺竹的年代,當時接官亭前方即是台江內海,鎮渡頭是府城前往安平及外海的重要渡口,太平橋即是安瀾橋,橋下河道是南河港,因航運興盛使得大井頭到接官亭之間的街市極其繁華熱鬧,有井亭夜市之稱,至於南勢港與佛頭港也已成形,三郊成立並以水仙宮為總部那還要好幾年以後的事,至少從這個時候開始,五條港即將進入全盛時期~~

清代府城地圖尋覓媽祖樓天后宫位置

居然可以看到媽祖樓的字樣,還有德慶溪口的軍工道廠,距離這麼近,難怪這個地方的關係會這麼好~~

早上才經過水仔尾與大銃街,但從地圖中所示德慶溪(西門路三段24巷)上的德慶橋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兩個地方其實是同一條路的說~~

藥王廟前的榕松公,是棵有300年歷史的老樹

藥王廟前的奇特小廟,疑似道光十八年(1838)就已存在,疑似祭拜年紀超過三百歲的大樹公,喚做榕松公.....怎麼看都覺得它應是昔日藥王廟的一部份!!

全台開基藥王廟在五條港

台南藥王廟位於神農街尾,主祀藥王大帝,1990年改成現貌

台南藥王廟位於神農街尾,主祀藥王大帝,確如其名,是全臺藥王信仰開基祖廟,也是台南市藥王里名稱的由來,屬於三協境,雖早已不見康熙二十四年(1685)初建的模樣(方位本為座南朝北,乾隆29年(1764)於原廟西側重新建廟,座西朝東,與水仙宮對望),卻也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當初庭院深深的三進建築因1969年要闢建協進街而拆除中、後殿,1986年在僅剩的前殿重建,1990年落成後成後變成現今三層樓高的廟宇~~

福壽我民匾是台灣知府楊廷理在1788年獻給藥王藥

藥王廟內文物不少,不過比較有興趣的是楊廷理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擔任臺灣知府時所獻的"福壽我民"之匾~~
楊廷理的故事頗多兼名氣不小,實在很難不去注意他 XD

風神廟與接官亭石坊是五條港精神象徵

自從大井頭(民權路、永福路交叉口)逐漸沒落,隨之而來的五條港全盛時期,做為第一渡口的鎮渡頭地位便相形重要,其與風神廟、西羅殿是南河港代表性建築~~

因應鎮渡頭興起,原設於大井頭的接官亭移來此處,加上為了祈求往返台海間舟楫平安,及正式迎送大陸來台官員,相傳乾隆四年(1739),台灣巡道鄂善在大西門外南河港右側安瀾橋畔興建具有接官亭功能的「風神廟」。初建時為三進堂屋,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為接待官員設宴用的「官廳」,而官廳後的第三進就是「風神殿」,專祀風神,以保佑官員渡海平安。至於主祀觀音大士的第四進大士殿,則是當地居民在乾隆11年(1746)所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府蔣允焄曾整修過,四進堂屋的建築型式並未改變。

直到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認為此渡頭是府城的出入門戶,應有宏偉的觀瞻,於是重修擴建官廳及風神廟堂,並在接官亭的左側購買民居充當公館,做為官員落腳休息、宴集等場所。為方便登舟,蔣元樞又加建碼頭與接官亭石坊,以恭迎聖旨及來任官員,石坊左右並置做為鐘鼓樓的石亭,更添接官氣勢。

大正七年(1918)進行市街改正,水仙宮旁開闢道路(民權路),原官廳後供奉神像之屋宇被毀,風神廟正殿與大士殿以及旁側的公館都被拆毀,整座風神廟被道路隔成兩半,神像於是移至前屋,即原官廳,大正十三年(1924)將官廳改建成風神廟,其中又幾經變革,才終於慢慢地成為較為完整的古蹟文化園區~~

接官亭石坊是府城四大石坊之一

接官亭石坊是府城四大石坊之一,高8公尺、寬8.1公尺,壯麗雄偉,規模大構造複雜,由泉州白石和青斗石構成,為知府蔣元樞特地由泉州訂造,屬於四柱三間式,分上、下二層,上層橫額前書「鯤維永奠」,後為「鰲柱擎天」,前後石柱對聯分別為「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

民間故事傳說乾隆元年南河港有黑龜精作怪危害地方,使得人心惶惶,為鎮壓龜精才興建接官亭與風神廟,但鎮住四肢,龜頭仍能活動作怪,直到蔣元樞興建石坊如同千年鎖壓住黑龜精脖子無法動彈才解決此一禍害,其與悅兌門與安平鬥法的風水傳說皆是五條港值得細細品味的鄉野趣談~~

這裡可說是整個五條港的中心文化象徵,也是昔日代表府城顏面的重要出入口....只是附近建築紛亂不堪,這處見證府城歷史發展的重要古蹟........應該還有再進步的空間吧???

風神廟兩側石造亭閣建築疑似鐘鼓樓

風神廟前的兩對石造建築疑似鐘鼓樓,不過當年這座建築主要功能是清朝官員們的招待所,直到第三進才是風神殿,算是官署衙門性質,直接門外設置鐘鼓樓倒是有些奇特,而且建材還是石塊,也太豪華,看起來不像"樓"更像"亭" !!
 
風神廟於1739年,原是四進堂屋,1924年改建成單進建築

風神廟亦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與南沙宮、金華府、藥王廟合組三協境守禦南河港與南勢港,同時也是境主廟,凡大陸來台官員在渡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平安抵岸後第一件事便是祭風神,感謝風神爺助他一帆風順來台任職;而任期到滿後,官員候船返鄉時,也不忘再祭風神,祈求神明保祐可以一帆風順回歸故里~~~

重建後的風神廟為單進五開間三合院格局,擁有拜亭與左右廂房,硬山屋頂鋪上紅色板瓦,沒有多餘雕梁畫棟與龍柱彩繪雕飾,廟宇色彩較淡,更像是傳統民居建築,如今僅能從這大正十三年(1924)落成的官廳中,遙想當年大官雲集的熱鬧景況~~

風神廟主祀全台唯一風神爺,上有1924年的和以被物匾額

風神廟奉全台唯一的風神爺,兩側配祀雷公、電母(若再來個雨伯就風雨雷電四神俱全啦),香火相當鼎盛 !! 待在這裡一段時間看到不少香客來拜拜,捻香祈禱、絡繹不絕~~

卻是官方建築,但匾額卻只有一塊由信徒在1924年所獻的和以被物,雖是日治時期文物,卻是廟內重要文化資產~~

風神廟外疑似鼓樓的建築毀於1946年新化地震,後來重建

據說原來的鼓樓毀於1946年的新化地震,部份建材被埋在地下,後來遺址被被改建成洋房,經幾波折才在1993年重修時回復原貌,卻是另外新建......看得出這是仿古建的樣貌嗎??

20081214 199 1

媽祖樓天后宮建於1755年,德慶溪口軍工道廠守護神

五條港文化園區內的著名古廟不少,不過今日隨便看看,走到哪裡算哪裡,單純地享受此地古蹟風情~~

離開接官亭後,沿著康樂街往北走看到忠孝街再轉進去,來到忠孝街93巷與116巷交叉口,便是媽祖樓天后宮,有點好奇為何要稱做"媽祖樓"??原來這裡的媽祖昔日是供奉在私人草寮的閣樓上,當時位於德慶溪出海口的軍工道廠船隻出入港口都發現陸上有紅色燈光指引,後來才找到草寮,得知是媽祖庇佑海上平安,船廠官兵與附近居民便在乾隆二十年(1755)建廟,因鄰近軍用航道的哨船港,於是成為附近船頭行、商鋪及居民與軍工道廠的守護神,道光21年(1841年)曾重修,留有"重興天后宮碑記",2001年曾遭回祿之災,2007年才修建完工,難怪廟宇建築有些新穎~~

聖旨牌上有沒有""字,感覺完全不一樣!!

媽祖樓天后宮前方街道是媽祖樓街,現稱忠孝街

據說廟前方的忠孝街昔日叫做媽祖樓街(再往南過去依次是金榮街、橫街仔,然後就會接到藥王廟街(神農街西側),也是算是風貌純樸的老街,值得細細品嚐),應該是媽祖樓天后宮建成後才有此名,但卻早在乾隆十七年(1752)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中便有記載,參考廟內有塊乾隆20年(1755)的"聖奠鯨波"古匾,看來媽祖樓天后宮早在乾隆二十年前便存在才是!!

反正台南就是很多年代久遠的古蹟廟宇,真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古都~~~

媽祖樓天后宮與延平郡王祠有交境之誼

看到廟旁有一塊木牌,是記載與媽祖樓天后宮有唯一交境之誼的延平郡王祠的故事~~

原來延平郡王祠內有一尊自清朝留傳至今的神像,1964年整修時連同在1946年由泉州名匠西佛國第二代蔡心所塑之神像因不明原因被迫出走(現有神像是雕塑名家楊英風所塑),後者被請到鄭氏家祠,前者從此留落民間(還有甘輝、萬禮兩位大將的神像),不知所踪,但本以為早就消失難以尋覓的百年神像,2005年在此出現(因為兩廟互為交誼境的關係?),也造就了消失神像在2008年回鑾延平郡王祠奉祀的契機,結束了43年的流浪,從此祠廟合一,以後延平郡王祠除了觀光客外,也會有不少香客吧!!

雖然延平郡王祠被全台96間祭祀鄭成功的廟宇推舉為鄭成功祖廟,但早在2002年時鄭氏家祠(鄭經所建,鄭氏來台第一座宗祠)就已更名為鄭成功祖廟,話雖如此,但很意外地彼此並不衝突、無正統之分,有興趣的遊客應該要兩個地方都要好好參觀一番才是~~

媽祖樓天后宮也有辦理放告審問的業務

放告??審問??媽祖樓天后宮的媽祖娘娘也有負責這個業務???

忠孝街97巷兩代路牌外觀差很多

同樣都是忠孝街97巷,兩代路牌卻是大不同,可以來玩超級比一比~~~

忠孝街93巷盡頭是金安宮

金安宮因二媽、三媽神像與興化莆田金川、泉州同安金門有關而得名

沿著媽祖樓天后宮旁的忠孝街93巷直走到底便是四聯境金安宮,同樣是祭拜媽祖,與媽祖樓天后宮兩兩相望,全台媽祖廟不少,但距離如此近的還真是少見~~

金安宮創建於嘉慶14年(1809),因為奉祀的開基二媽、護鎮三媽分別來自興化莆田金川、金門籍駐守士兵自湄洲請來,廟名即因此典故而來~~

此地已是五條港北方,因鄰近德慶溪哨船港安岸,是軍工道廠與附近船頭街的守護廟,曾屬七合境,現在則是四聯境,1987廟宇失火,2000年竣工,廟內唯一文物為嘉慶年間古香爐,如今廟宇外觀繁複華麗,再無昔日風貌~~

金安宮前的信義路108巷是金安宮街

集福宮位於金安宮南方

金安宮前的信義路108巷,是以前的金安宮街,往南直走到盡頭就是集福宮,還差普濟殿,不然四聯境的廟宇就都拜訪到了 XD

兌悅門建於1836年,老古石街(信義街)必經之路

集福宮前的信義街昔日稱做老古石街,一說是當時船隻由大陸來台,使用珊瑚礁(老古石)做為壓艙石,來台後將石塊堆積在此而鋪成街道,二說是從澎湖運來預備當建材的珊瑚礁(老古石)堆積在此而得名,與文賢路交叉處有一座城門,是府城大西門的外城門,名為兌悅門,也是台南目前唯一仍在使用的城門,也稱甕城,建於道光十六年(1836),因位於八卦中的兌方(西北方),故得此名~~

由於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上游大雨使溪水洪流挾帶大量泥沙流到台江使其陸浮,造成五條港區主要港道迅速淤淺,僅餘新港墘港河道較深,成為郊商船隻出入的主要港道,早期用來運送城內居民水肥,故稱糞溝墘港,此處是港道分支,其與主港道匯流處因地勢像新月,又稱月港,因河運興盛讓鄰近的老古石街也因此跟著熱鬧了起來,雖然如今早已繁華不再,但古老的城門、狹窄的老街、頹圯的房舍.......仍透露出一絲絲古意~~

p.s 整修過的兌悅門煥然一新,沒了以前樹根盤踞、磚石剝落的模樣......乍看之下還真有些不習慣呢~~

兌悅門是西外城三座城門唯一僅存至今的城門

嘉慶十年(1805)由於蔡牽挾著龐大海上勢屢力進犯府城,三郊為了自保組識義民協助官方退敵,並出資在大北門到小西門之間增建城柵以防範,同時重修義民祠,將其納入三郊所轄廟宇,道光三年(1823)因曾文溪大水導致台江內海陸浮,府城西方多了大片土地且無險可守,道光12年(1832)來台平定張丙之亂的閩浙總督程祖洛於是上奏朝廷增設西外城,改建昔日多有頹圮的城柵為石城並重建拱乾門、奠坤門、兌悅門,如今僅兌悅門尚存,是台南城有幸保留下來的四座城門遺跡之一~~

西外城在道光年間改建時,因台江淤積嚴重,海岸線比起嘉慶時又更加後退,所以兌悅門重建時,便將位置由鎮渡頭移至現址,以老古石興建而成,自此包含五條港、接官亭與當地市集皆納入城內保護~~

兌悅門弓箭造型要破壞安平風水,安平則以石獅爺擋煞

同治年間的《台灣府輿圖纂要》記載"鎮渡頭:本在西門外海口,距安平鎮水程七里。自道光二十二年海漲暴作,湧為沙洲。今則一片坦途,直達安平",代表依靠航運興盛的五條港因港道淤積陸化而逐漸式微,原本府城與安平對渡的渡口已由鎮渡口改成老古石渡口,同治年間又變成鎮海營,出海港口也被迫由鹿耳門改成安平大港,安平逐漸成為府城海運貿易重鎮,三郊勢力也慢慢被新興西式洋行所取代~~

相傳府城三郊為了與安平抗衡,特意將老古石街方向朝向安平,如同箭簇,兌悅門建成圓弧狀,其所在的西外城則外形如弓,大西門兩側城牆則似弓弦,象徵拉滿的弓一箭射向安平,藉此破壞安平港風水地理,還門旁設立一尊石獅爺以鎮煞趨吉,期望找回五條港榮光,只是現今安平大港已沒落、五條港也走入歷史,沒有誰是贏家,故事真假未知,現在則是來訪兌悅門時必知的鄉野趣談~~

兌悅門的建材以紅磚、老古石為主

看得出老古石(珊瑚礁)的痕跡嗎??

兌悅門旁石獅公館正對安平

登上城樓遠望,在清代古城上行走的感覺還真不賴~~從上邊俯瞰石獅公館,方位正是朝向安平,它在那個風水傳說故事中扮演化煞的故事好像是真的呢 !!!

"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立於道光二年(1822)

老古石街因大陸來台的船隻皆將壓艙石(老古石、珊瑚礁)放置於此處而得名,發展歷史悠久,在乾隆十七年(1752)王必昌主持的《重修臺灣縣志》便已見其名,道光二年(1822)立"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目前位於石獅公館,見證此地曾有的繁華~~

話說當年安平商人知道兌悅門的弓箭煞氣會破壞當地風水,便在昔日安平天后宮(日治時期改成安平公學校(石門國小))設立兩尊石將軍化解,五條港郊商為了反制則在門旁奉祀石獅對應,即現在的石獅公館~~兩地鬥法相當於舊時代的五條港與新興的安平港對決,從後來安平越來越興盛、五條港逐漸變成歷史塵埃,似乎代表石獅法力更勝一疇.....吧 ?

信義街舊稱老古石街

不知路旁為何會有這東西??認路用?封路用?

老古石街百年古厝,販售賣點之一

像老古石街這麼一處充滿文化的地方,就算房子不是古厝,也是賣點之一~~

信義街處處可見老古石街的往日風華

雖然這條街早就叫做信義街,但還是可以從兩旁店家招牌中,依稀可見老古石街的采風~~

集福宮山門寫著玉虛師相、四聯境、老古石

來到信義街與金華路四段的交叉口,可見到寫著玉虛師相的集福宮山門牌坊,這次行程規劃有些疏失,也未踏足聚福宮、崇福宮,以致無緣得見主神皆為玄天上帝的"三福三堂"全貌,有些小可惜~~

四聯境老古石集福宮原名集福祠,乾隆元年(1736)由當地黃姓碼頭工人將大陸原鄉泉州晉江石獅塘後的玄天上帝請來新港墘港邊奉祀,由於五條港日漸淤積,於是道光二年(1822)在修建老古石渡口與街市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門等人發起募捐而遷建至信義街現址,並更名集福宮,因鄰近船運興盛的老古石港而香火鼎盛,依廟內留有"老古石街公議"石碑這點來看,此地似乎也是當地處理糾紛事務的議事場所~~相傳兌悅門旁的石獅公館所供奉的石獅公,原位於集福宮內,後來才移至現址~~

其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天后宮同屬四聯境,亦是七合境主廟,這也表示新港墘港是黃姓族人的勢力範圍~~

台南市信義街46巷據說以前以前叫做中街

途經信義街46巷,這裡是昔日的"中街",莫非是因介於媽祖樓街與老古石街中間而得名的嗎??

街上有些疑似日治時代留下的洋房,台南市類似這樣的地方還真不少,府城百年風華,俯拾即是,也只有在這般寧靜無人的角落裡,更能體會那滄桑歲月的無情流逝~~

老古石街走到底接到忠孝街

繼續走到信義街尾,便是忠孝街,超小條,連路標也無,真難想像這裡便是曾經繁榮一時的老古石街啊

中西區小巷漫遊

接下來想到普濟殿走走,來到海安路上,有些不好找,因為沒有路標,就隨便找個巷子鑽進去,來個亂亂走,迷路倒也不錯玩 ^_^

台南中區與西區合併成中西區前的門牌

以前的台南西區海安路436巷變成了中西區海安路二段296巷.......沒想到現在還能見到中區和西區合併前的門牌~~

四聯境普濟殿,入口在郡緯街

原來普濟殿就在郡緯街上,多繞了一些路才找到~~

四聯境普濟的地理是殿蜘蛛結網穴的好風水

四聯境普濟殿在郡緯街與普濟街都有入口,國華街也有山門牌坊,不過看來普濟街才是正式入口吧!!

普濟殿在乾隆11年(1746)重修時立的聖旨牌

普濟殿據說乾隆11年(1746)的時候,石文耀等人曾發起重修,所以有會出現這個廟名匾,下方那個則是嘉慶22年(1817)修繕後出現的廟名匾.....每動工一次就要弄一個上去的意思嗎 ??

普濟殿在嘉慶22年(1817)重修時立的聖旨牌

四聯境普濟殿據說建於明永樂年間,康熙25年(1686)改建時將方位改成座北朝南,是中西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也是臺南市最早出現的王爺廟,屬於七合境,初建時本為祭祀觀音的"普濟寺",兼具會館功能,提供廂房給往來旅人及香客住宿、後因陪祀的池府王爺香火日盛,而成為主神並改名為"普濟廟",臺南聖君廟與粗糠崎土地公廟的法主公及福德正神的神尊亦因原廟被拆而供奉在廟內,又相傳明寧靖王朱術桂常造訪此廟便賜名為"普濟殿",是為七角頭(頂、下粗糠崎、十八洞、試經口、本廟邊、牛塭堀、仁和街、北區大廠口)公廟,此廟最吸引人的是它那富含傳奇的風水傳說~~

傳說府城的地形就如同一隻鳳凰,眼睛的位置位於赤崁樓,鼻孔的位置則在普濟殿,玉皇宮和五妃廟分別為鳳凰的雙翅,心眼乃上帝廟,尾巴則在東門附近~~

清朝時為了留住鳳凰的地氣,特地建造八卦形道路,形成"蜘蛛結網穴",而普濟殿正好位於八卦的中心,府城也確實繁榮了好長一段時間,但經歷日治時期市街改正,至今附近不少道路均已重新改建,早已不見昔日如網狀般的道路,風水遭破壞,或許真是如此,從此安平取代五條港崛起,宣告了繁榮百年的五條港,終究不敵現實,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四聯境普濟殿前的單龍盤柱建於嘉慶23年(1818)

普濟殿前的單龍盤柱建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上邊可見嘉慶戊寅年字樣,據說是府城刻有年份的龍柱中,年代最古老的,不過當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只是覺得柱上蟠龍渾然天成,沒有傳統建築的壓迫感,如行雲流水般讓人感覺十分舒適,比起那些雕刻華麗的龍柱,還是比較欣賞這類線條簡單的藝術作品~~

仁和街,普濟殿七角頭之一

普濟殿往南到景福祠這段小路,清代稱做仁和街,普濟殿七角頭之一,又稱人和街,因鄰近佛頭港道,與其相連的杉行街有所以充足貨源販售上等福杉,所以昔日棺材店林立,故有板店街、福壽街之稱,現在則是尋常巷弄,只有一般住家,連個商家也無,卻是尋訪府城幽境的好所在~~

看到佛頭港景福祠,代表杉行街快到了

普濟殿前的小巷為普濟街,一直繞來繞去來到民族路,對面就是景福祠,從新港墘港回到了佛頭港,再次得到確認,這一帶都是五條港文化園區的範圍啊~~~

台南三郊海安宮

因為又繞了一圈,再回到景福祠與水仙宮看看,下午市場休市,人潮銳減,反倒有種蕭颯的淒涼感.....
來到接官亭附近,剛好看到一群大學生在談話中要到海安宮,有點好奇他們要做啥?便跟著前去,原來是要辦聯誼活動.......真會選地點啊~~~

三郊鎮港海安宮,供奉媽祖,現貌是1970夫整修而成

海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廟址位於南勢港旁,加上鄰近鎮渡頭而且是由三郊管理,所以全名為三郊鎮港海安宮(鎮港=南河港+鎮渡頭?),嘉慶年間的《續修臺灣縣志》記載乾隆53年(1736)由福康安倡建,台灣知府楊廷理負責建廟事宜,歷來皆曾修建,可惜廟宇匾額古物毀於二戰砲火,1947年重建,現貌是1970年修建而得~~

佑濟昭靈、恩溥天池匾額,年份皆是乾隆53年(1788)

海安宮內所藏古匾甚多,除了清高宗御筆所題”佑濟昭靈”匾,還有就是福康安所書”恩溥天池”匾,皆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獻,不過因二戰砲火炸毀廟宇,這些匾額早就消失無蹤,現在懸掛的都是仿作,縱使匾面甚新,但仍可遙想海安宮曾有的歷史輝煌~~

P.S. 福大人的官銜也太長,看到後面就忘了前面 @_@

三郊鎮港海安宮龍柱,四爪證明其為官廟

走訪了五條港不少景點,本來海安宮想跳過去的(懶得動!!),不過既然來了,就來看看吧~~

三郊鎮港海安宮建築古樸典雅,有創建於乾隆五十二年(與福康安來台平定林爽文事件有關)與乾隆元年(三郊集資創建)兩種說法,但從由三郊管理這點來看,後者似乎更有可信度,曾在二戰期間遭受盟軍空襲砲火而毀壞,現今所見皆為重建,唯廟後龍柱是創建時期的產物,有高度文化價值,柱上的龍爪為四爪,更可證明海安宮當時確實被列為官廟之一~~

很清楚可以看到一隻龍在追著龍珠跑,比起大銃街上開基天后宮前的三爪龍柱形象更為清晰,隱身在後殿虎井旁,靜待有緣人的參訪~~

日月雙井是海安宮一大特色

原來海安宮還有日月雙井,這次只見到月井,還真是有月亮的樣子,是特意做成這個形狀的嗎??

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臺灣海防同知洪一棟紀功碑,海安宮兩大古碑

海安宮月井旁有兩座古碑,分別是"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與"臺灣海防同知洪一棟紀功碑",碑面文字風化嚴重,若非一旁有解說牌可看,完全不會曉得裡邊在寫什麼東東~~

鎮渡頭的出現代表台江內海逐漸消失,大井頭風光不再

來到金華路、和平路、民生路的交叉口附近,據說這裡便是傳說中的"鎮渡頭"~~

康熙末年,台江內海逐漸陸浮,鎮渡頭便取代大井頭成為府城重要出入港口,做為接待或歡送官員的風神廟及接官亭亦位於此,但仍免不了淤淺的命運,道光三年(1823)台江內海全面陸浮後,鎮渡頭已喪失港口功能,連帶五條港的亦只能倚靠舊運河(民權路四段)及新港墘港維繫生存。雖然鎮渡頭早已不見遺跡,但仍是五條港的重要文化遺跡,政府至少可以立個說明牌吧!!不然來五條港文化園區卻不知鎮渡頭的所在地.........有些小可惜呢~~~

台南運河南段,水面風光無限

往南來到台南運河南段附近,望著對岸的南岱大飯店與新光人壽大樓,對岸即是五期重劃區,目前所在位置即是傳說中的運河盲段,現在已改建成中國城商場,基本上這裡已經不屬於五條港文化園區的範圍,五條港連通的舊運河遺跡是在更北邊的民權路四段,但也不能說完全無關,三郊在台江陸浮後改由安平港出海,但因港口淤積不利泊船,除了北邊的國賽港,南邊三鯤鯓的新打港也是合適地點,道光年間台灣道徐宗幹打算在小西門興建南廠,就是要打通五條港與三鯤鯓間的航道,可惜效果不佳,1934年出版、金子常光繪製的《臺南州觀光》可以見到運河南段河道當時已存在,並通往鯤鯓湖,連烏橋也有現身,做為臺南運河的一部份,只有北段常被提起,南段卻總是被忽略~~

既然都來了,就順道晃晃吧,雖然探究台南新舊運河與安平區的發展似乎也頗有意思,不過這份樂趣就留待下次再來好好享受 !! 現在只是單純散散步 ^o^

四安境南廠代天府保安宮,前方是美食街保安路

越走越南邊,過了府前路想說該回去了,便沿著保安路往東走(不愧是傳說中的美食街,才傍晚就已能在人氣店家前面見到排隊人潮),來到與海安路的交叉口,見到一間廟宇,莫非就是著名的南廠保安宮,還真是到了一處相當遠的地方,這裡的石龜傳奇慕名已久,既然來了,當然就是一定要去看看囉!!

南廠是因為清代附近有造橋廠

南廠是這附近的地名吧!!好像是說這裡曾有間造船工廠,看來規模應該不小,才會連地名都用"南廠"之名~~

相傳地名由來是當地曾有吳姓人家經營的民間船廠,與老古石陳家船廠合稱南北小廠,有別於德慶溪口的軍工道廠(大廠),又有一說是官方在台江陸浮後有意在小西門外另建船廠,利用水船港航道改由三鯤鯓出海,因位於南方又稱南廠,水萍塭公園內還保留部份水船港航道殘跡~~

南廠保安宮白蓮聖母,贔屭碑座凹槽內水可治百病

進廟裡就來看看主角先---如今已代為白蓮聖母的贔屭!!

清乾隆53年(1788)為獎勵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皇帝特命刻十座御賜紀念碑與贔屭碑座運來臺灣存放,其中九座放在福康安祠、另一座則運往諸羅(嘉義),結果要送去諸羅的那隻石龜碑座不小心在安平落海,遍尋不著,只好再趕製一個贔屭碑座,現在嘉義中山公園,其他沒問題的九座便安放在赤崁樓前(一開始都是放在福康安祠啦!!)~~

結果落海的這隻石龜隨著台江逐漸陸浮而在1911年被發現,據說在海水漲退潮時吸收日月精華,進而被白蓮聖母附身而成為神龜,後供奉在南廠保安宮,相傳龜背凹槽內的水可治百病!!剛發現時吸引數以千計的香客前來乞求靈水,其受歡迎的程度與另外九位兄弟可說是命運大不同~~~~~

早在先前拜訪赤崁樓時就有聽過這個傳說,很有意思,今日總算能一睹廬山真面目 ^ ^

四安境南廠代天府保安宮,主祀五府千歲

南廠保安宮全名為四安境南廠代天府保安宮,原供奉當地漁民自大陸迎請來台的李府千歲,康熙58年(1719)建廟祭拜,目前主神奉祀五府千歲,這間廟除了白蓮聖母威名遠播,還有就是1956年參與設立保安市場,雖然後來退出,但也讓廟前保安街成為台南享譽盛名的美食街~~

或許是拜石龜威名所賜,白蓮聖母是南廠保安宮後殿主神~~

大德街舊稱魚行口街

接下來就是府城大亂走啦,沿途不時可見古早門牌,西區早已改制中西區,這個過時的門牌遲早會消失,或許再過幾年,這種東西也能變為搶手的古董吧~~~

一旁的大德街便是昔日的魚行口街,街如其名,魚行林立,日治時期也曾出現熱鬧的魚市場,如今魚味不再,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府城小巷~~

傍晚的府城巷弄,悠然愜意

很喜歡在傍晚時分散步在府城小巷中,不時可感到一股怡人的靜謐安詳,是在北部生活時體會不到的...
很棒的享受~~~真懷念以前住在台南的日子!!

台灣府城小西門叫做靖波門,1970年遷到成大校園

剛剛去看了一下西外城三門之一的奠坤門遺址.....什麼東西都沒有!!真是的 -_- 果然還是要有點名望的城門即便消失或遷走了才會立個遺址的石碑與解說牌~~~此地位處西門路與府前路交會處,被稱做靖波門的小西門遺址便在此,撐過日治時期,卻在1970年遷到成大校園內易地保存~~

哈!!在成大混了四年,校內的小西門一次也沒去看過,只知道是靖波門,真是不好意思啊 XD

台南府城古蹟甚多

探訪孔廟、散步武德殿,路過原臺南警察署台南市警察局,遇見現今閒置的原臺南合同廳舍.....夕陽西斜,正是悠遊府城好時機~~

東菜市建於1909年,沒有西菜市那麼受歡迎

早上以西門市場(大菜市)作為出發點,下午的終點自然就是東門市場(東菜市)囉~~~

建於明治42年(1909)的東菜市,規模僅次於大菜市,現在還發揮著它的功能,記得以前叫做"東門市場".....改成"東菜市"也好,反正當地人從以前就是如此稱呼它的~~~

有點累、但很有趣的台南五條港文化園區散步之旅,今日小探一番......不錯玩呢!!下次有機會再來見識更深層的府城文化之美~~~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