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走三灣火炎山,悠遊龍峎頂步道,剛好可以將三灣大橋與永和大橋當作起屹點,蜿蜒連綿的中港溪風情與三灣肚兜角特色景觀皆盡收眼底,順道拜訪純樸依舊的三灣老街,關於三灣市區週遭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采風,好像又多了一點認識呀~~
旅行日期:2018.05.18
自從山塘背步道之旅後,已有好幾年的時間未曾到三灣市區一帶晃晃,恰巧得知那附近有一條位於火炎山的龍峎頂步道,長度僅約1.5公里,雖是位在中港溪左岸,但可以透過三灣大橋與三和大橋與右岸的三灣老街連成一線,可以踏足火炎山這個三灣風水傳說之地,還能拜訪好久不見的三灣老街,所以對於這次的三灣踏青之旅,是非常期待的呀 ^_^
搭乘苗栗客運5806在三灣郵局站,會選在這個離市區有點北邊的地方下車是因為通往龍峎頂步道北端入口的三灣大橋,從公車站牌旁的民治街轉進去沒多久就會到達,出發前先去文化街與台三線交會處看看,原來三灣五穀廟的正式入口在這裡呀........之前坐車經過時總是經常看到,今次才有機會來前方好好觀看一番,連三灣老街的mark也有,梨子也是一定要有的呀 ^_^
來到三灣大橋北側橋頭,那裡就是龍峎頂 ? 據說那裡曾設立隘寮以防番人入侵,所以又稱隘寮頂,近看溪畔山壁,還真的很有火炎山的fu~~
相傳淡水同知李慎彝在道光六年(1826年)來到三灣,發現此地是風水絕佳的螃蟹穴,可惜其對岸是座透著紅光、草木不生的山頭,人稱火炎山,由於螃蟹怕火的特性使得這個好地理被壓制,聽說他後來在火炎山另建惜字亭來化解,無論真相如何,當年初次來訪三灣時,就是因為這則傳說對它留下深刻印象,後來才曉得這位李慎彝名氣還真不小,據傳苗栗獅頭山的名字就是他取的,新竹城的興建也與他有關,總之是位在台灣留下不少傳奇事蹟的同知大人~~
還記得第一次聽見龍峎頂的名字是聽說因為這裡位處內灣通往三灣必經之處,為了提供往來商旅一個休憩之地,而建了一座名叫龍灣亭的茶亭,那時還動過要去尋找它的念頭,可惜因資訊太少而放棄,至於龍峎頂倒是真實存在的地方,"峎"在客家話的意思是指小山丘,客家人會將長形山脈視為龍脈,龍峎頂即代表龍脈所在的丘陵山頂~~
那處看似草木甚少、險峻陡峭的山崖,待會兒走步道時會經過其上方~~
過了三灣大橋就是內灣村,話說中港溪在內灣到田美之間形成四個幅度較大彎曲河道,三灣老街所在地即是第三個彎道,三灣鄉的名稱也是因此而來,一旁的龍峎頂則是高地,第一個彎道叫內灣,而第二個彎所在的二灣地名似乎消失了,不過若是從這裡再沿著苗17-2鄉道再往上走約一百多公尺會見到一間二灣福德祠,大概是目前最能找到有出現二灣名稱的地方,而其所供奉的神明共有兩位,是相當少見的兩姓伯公廟,一位是守備洪志光,另一位則是淡水同知李慎彝,因為兩人對於三灣一帶開發有許多貢獻而被當地居民建廟奉祀~~
下方的中港溪河道碧草如茵,依稀可見遠方的三和大橋,等一下會從那裡回到三灣市區~~
過橋後再往上沒幾步道就會抵達龍峎頂步道入口,久聞其名,今日終於可以入內一探究,有些小興奮呢~~
龍峎頂步道曾是先民往來北埔村與內灣村的古道,以前住在二灣地區的學童在三灣大橋還沒建成前,每逢中港溪水位高漲無法通行,也會經由這裡走到三和大橋那裡去上學,後來經過政府整成後成為一條長約1.6公里的健行路線,就算只是單純來回走也有三公里以上的距離,如果可以將它與附近的山塘背步道、老銃櫃步道一起規劃個三灣踏青一日遊的行程,最後再去品嚐個三灣梨,應該也是不錯玩,不過這要開車才比較方便,如果是大腳走天下的,就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步道慢慢逛呀~~
眼前這幅景象讓人不禁停下腳步,有護欄也有椅子,一整個就是休憩平台的fu,但那鋪上紅磚的地面卻是傾斜山坡,隨時都要注意腳下狀況,休息的功能大打折扣,有些多此一舉的設施,既然這樣,那還不如保持原本黃土飛騰的樣貌豈不更好 ?
剛剛還要遠望才能見到的崖壁,這麼快就來到眼前,山徑不寬而且僅有臨時護繩,視野甚佳是優點,但行經此處時要特別留意四週狀況~~
三灣大橋變得好渺小哦~~明明才走沒多久的說,就連中港溪也變得很迷你~~
居然已經可以看到三灣市區,五穀廟真的是超顯眼的地標,大概可以猜出三灣老街的位置,還有等一下會經過三和大橋............龍峎頂步道真的很短,不要走太快,要慢慢享受呀~~
漫步在這日光和煦的竹林幽境,落葉繽紛的綠色隧道搭配炫目光影,好一幅輕鬆寫意的山野風情畫 ^_^
突然出現一隻刺尾尺蛾,躲在樹叢間,差點就miss掉,因為以前沒見過,所以感覺挺新鮮,雖然我還是比較希望可以拍到蝴蝶仙子的倩影~~~
中間來到一段沒有樹林遮蔽的山徑,遠眺竹南海濱,猜猜看哪裡又是哪裡呢 ?
參天林木將此地點綴成一片青翠蒼然原始綠地,要不是看過它以前的照片,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這處木造設施的真實身份是觀景台 !! 大自然的奧妙威力,從來就不會教人失望~~
龍峎頂步道隨處都能見到木造階梯,唯獨這段特地加上護欄,是因為太陡的關係嗎 ??
拾階而上縱情在青葉飛舞的竹林小徑,也是別有風情~~
又是一處休憩點,這裡就很正常,寬敞又平坦,待在這兒放空發呆很OK呀~~
因為翅上的紋路斑點實在是太淡了,所以初見時才會誤以前它是紫斑蝶,要不是翅基上那兩個白點的提醒,這才曉得它的真實身份是琉球紫蛺蝶(幻蛺蝶)~~
辦事ing的粉蝶燈蛾,請勿打擾~~~
本以為是近似種,反覆察看之下,依然是那個超級常見的臺灣波紋蛇目蝶(波紋黛眼蝶)~~
隱身林間的數棵百年九芎樹也是步道重要景觀之一,偶然瞥見它們的身影,光滑的樹身扶搖直上,原來九芎樹也能生長得如此傲然挺立,高到樹梢都看不清了呀~~
火炎山 !! 這不就是那個在三灣流傳甚廣的風水傳說故事裡主角之一的山頭 !!!!!! 當年探訪三灣老街時還只能站在渡船頭伯公前遙望中港溪對岸的那處峭壁,如今已是近在眼前~~~
應該是要去拜訪它的,只是路跡不清,雜草又多,今日是很簡易的輕裝健行,拍拍入口招牌就可以了 @_@
陽光映照下的琉球三線蝶(豆環蛺蝶),豔麗色澤總是教人印象深刻~~
步道南端與內埔道交會處的路面最為精緻講究,據說當年想要一探火炎山真面目的山林愛好者,在龍峎頂步道還沒這麼人工化之前,是要花費許多人力與時間才能勉強征服的小山,現在就變得很easy,慢慢走上去就到了 ^_^
短暫又有趣的三灣山林之旅就這樣結束囉~~很享受這般駐足僻靜山路之間有著清風綠蔭交織的自然風情.......也差不多該閃人了,從這裡回到三灣市區,至少還要一公里多,幾乎就是龍峎頂步道的長度,嗯~~慢慢走吧~~~
以前是因為三灣石母祠的關係才知道肚兜角這個地名,但都沒有機會見到它的全貌,當時沒有找到合適地點,直到今日才拜睹尊顏,原來是三和大橋南邊的中港溪對岸才是最佳觀景點~~
三和大橋與中港溪橋之間的中港溪流域與台三線之間的這一片廣大如月般青草綠地,形成優美弧形的河灣水岸,與上邊的三灣市街有著不小的高低落差,這個角度望過去的確很像是肚兜的一角,這個地名取得真好,比起因位於中港溪第三個灣而得名的三灣,更加傳神呀~~~
近看肚兜角,下方那個白色堤道應該就是肚兜角步道,待會兒若去石母祠時會經過那裡,要不要給它走一圈呢 ? 哈~~有體力再說吧 ^_^
上次經過時就快要改建完成的中港溪橋已經全都搞定囉~~以前逛完老銃櫃步道時因為下一班公車還要很久,就一路從下員林沿著台三線走到橋頭南端的那間小七休息,之後再回到苗20鄉道那裡的員林站等車,當時本來有打算要橫跨中港溪橋去三灣市區晃晃兼等公車,但想到還走上一段不短的上坡就放棄了,現在來看,其實也還好嘛,那個時候應該要堅持下去,稍微累一下,很快就到啦 @_@
就算距離這麼遠,三和大橋與一旁的中山公園及五穀廟仍是極好辨認的地標,這麼說來,山塘背步道應該就在後方那塊山坡裡邊,以前曾從那裡走到三灣鄉公所,但也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現在也只剩個大概印象,相關細節已經全部忘光光了 +_+
來到三灣彌陀寺附近,這裡屬於內灣村小份坑,算是比較大條的馬路,也開始見到往來的車輛,此地亦設有步道名稱的石碑,快與週遭雜草融為一體囉~~
比起北段的入口,苗17鄉道的三灣彌陀寺旁所立的這幅地圖,明顯就相對清晰多了,反正就是一個縱走火炎山,三和大橋走到三灣大橋的概念啦 XD
三和大橋眺望三灣市區,三灣老街的影子逐漸浮現,這麼多年不見,那裡又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真是令人好生期待~~
另一個角度看火炎山,山壁裸露的部份比起以前要更生機盎然,至少綠色的部份多很多,再過幾年可能就分辨不出它原始樣貌,而是一片青草地了~~
站在橋頭高點遙望三和大橋是很賞心悅目的一件事,居高臨下,睥睨一切,以前涼亭所在位置的那位三灣公園指標已被移到一旁,不僅多了鄉長大人的名諱,還直接更名中山公園,居然將那原本辨識度甚高的在地化稱乎成這樣一個到處到是的菜市場名字,實在是很殘念的一件事~~
以前的三灣公園雖然地勢低窪,但是視野開闊,陽光綠樹碧草青,是休息賞景的好去處,換名成中山公園的現在,只有這處觀景平台還有一點看頭,其它地方則是雜草叢生蚊子多,光是看到那個入口,連踏進去要有點勇氣才行 +_+
當看到那兩塊分別寫著三灣與廟口老街的木牌還在的時候,著實教人驚訝,哇哩咧~~居然還活著耶~~沒有因為風吹日曬雨淋而消失褪色,在這附近週遭都變了好多的時候,真的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
可是一旁介紹三灣老街各地土地公廟的解說導覽牌卻是不見了,當初就是看到那塊牌子,才會興起尋找散落三灣老街各地的那六間土地公廟尋寶之旅,最遠曾到樸仔樹土地公廟,還特地繞去看渡船頭伯公,至於中庄福德祠算是巧遇,庄頭土地公廟則是位在必經之路,還有其它有蘊含深意的廟宇,就算牌子不見了,還是想去看看他們現在變成了啥樣子 ^_^
既然沒有關於三灣地區土地公廟的導覽解說牌,只能憑著印象四處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覡姊醫生娘祠~~
位於三灣國小旁,供祀的主神不是一般常見的福德正神而是覡姊醫生娘,相傳建於光緒12年(1886年),關於它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傳說內容應該是為了紀念很久以前一位懂醫術並常幫人接生的產婆巫醫,在那個醫療還不發達的年代,當地居民若有病痛都會來此祈求身體健康,現在雖然香火不若以往,但仍不時會有人前來祭拜,香爐裡放著的正神香位還散發著新穎紅光,上邊的文字在以前還會加上覡姊二字,如今就只剩醫生娘的字樣囉~~
方才在龍峎頂步道遠遠就有看到,早上就有看到位於中正路上的牌坊,到了現在才總於看到主體---三灣五穀廟,幾與三灣國小連為一體,也是三灣老街上重要文化景點,更是三灣市區大廟,也就是來到三灣,一定不能錯過這間在當地有著重要意義的信仰中心~~~
三灣五穀廟是在咸豐二年(1852年)由竹南五穀宮分靈而來,主祀神農大帝,歷經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損毀重建及多次改建才變成現貌,本來一樓有供奉1979年從崇仙宮移靈而來的真乃仙翁神尊,因此會在一樓外邊見到懸掛崇仙宮的匾額,直到2015年才請上二樓奉祀,每當廟會活動期間就會使用到前方三灣國小操場是一大特色(話說校地也是其捐獻的),真的要實際走一遭,才能深刻感受到它與三灣國小之間的密切關係~~
肚兜角老街健走步道似乎是三灣鄉公所主打的重點觀光資源,不少地方都能看到這幅地圖,共有紅黃綠三種路線可以選擇,就算是路程最遠的紅線也只有三公里,繞完一圈剛好可以當作熱身,令人意外地是上邊沒有出現庄頭伯公的名字,反倒有列出水頭伯公的位置 ? 至少有看到石母祠的大名,待會兒就去探望那裡吧~~
如果剛才那個中山公園走到底,會見到一棟兩層樓建築物,上面有著崇仙宮的名字,曾經供奉在三灣五穀廟一樓的真乃仙翁(孚佑帝君),1979年都還待在此處,當初看到這裡與五穀廟外邊懸掛的匾額名字居然,才對它產生興趣~~
現在時代越來越進步了,以前來訪時什麼東西都沒有,現在總算有擺放解說牌,介紹它的背景沿革,聽說被稱做仙爺的真乃仙翁曾在下方的肚兜角某處展現神蹟使得石縫中流出可治百病的泉水,後來居民感念此事便在此立廟奉祀,就算神像搬遷至五穀廟仍保留原廟,從上邊還有鍾氏祠字樣來看,似乎在廟宇遷走後一度成為鍾氏祠堂,不過裡邊如今已空無一物,只留下仙翁與仙水的故事~~
到現在仍覺得三灣老街要推廣觀光,具有悠久歷史與古樸外觀的崇仙宮是一處重要據點,裡邊應該再整理,至少週遭要加強指引,不然一般遊客來此根本不會曉得有這個地方的存在,一旁公園樹蔭蔽天也有影響,在沒有陽光的日子來訪,氣氛可是會有些詭異哩~~
還以為對三灣老街有些了解,竟是今日才知三灣窯燒產業在當地曾經輝煌興盛,路上隨處可見這些燒製出來的作品,三灣梨中繪上禁止吸菸與吃檳榔的標誌真是新奇有趣,比起一般牌子寫的無菸社區更讓人印象深刻,而那個梨子中間有三條彎曲藍線,仿若三道蜿蜒河流,真是一目了然,三灣梨的代表圖像,用這個會更適合呀 !!!
路過三灣鄉公有零售市場,忍不住停下腳步,哎呀~~這是我遇過規模最~~小的零售市場,真是好特別呢 @_@
庄頭福德祠位於中山路南端,是三灣老街上重要廟宇文化景觀,也是三灣市區最容易親近的福德祠,可以說是三灣鄉境內的伯公廟代表,整間廟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方那棵樹幹中間已成空心的大樹,記得以前樹旁緊鄰幾根細細小樹,現在已經長大不少,這才發覺原來是九芎 !! 而這大樹的身份也是九芎,加上先前在龍峎頂步道見到的百年九芎......三灣的九芎還真是多~~
庄頭伯公再往南就是一條沿著三灣國中圍牆外開闢的步道,名字叫做老街步道,當時因為步道上有許多奇怪的裝置所以對這段路特別有印象,那道寫有雅農之道的紅磚拱門還是不知究竟有何含意 ??
這段老街步道有條叉路可通往下方肚兜角,途中會經過三灣石母祠,後方那顆大石頭即是神尊所在之處,前面石碑刻著石母娘娘香位,做為典型客家信仰,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此地有將石母娘娘的來源詳盡道來,原來是清朝時期貴州人,名叫陳蓮英,一生照顧孩童無數,成仙後變成未成年小朋友的守護神,所以附近居民乃至南庄地區都有人會來此地幫自己的孩子認石母做乾媽,並求取紅繩來保佑平安成長,每逢八月十五日石母娘娘壽辰,來自各地的香客會齊聚於此,從這偌大的供桌可想見當時的盛況~~
廟後方有千年欅木,廟埕則是可居高臨下遠眺火炎山與肚兜角,不同於三和大橋頭那座涼亭的視野,三灣河岸風光,教人百看不厭~~
繼續走下去就是肚兜角,兩側都有沿著溪畔堤岸而建的步道,可分別通往三和大橋與中港溪橋,照理說應該要給走一小段,不過還有個很想去的地方,就是三灣國中南端與台三線交會處,今次都來了,說什麼都不能錯過它~~
來到三灣國中最南端,再過去就是中港溪橋,台三線車輛呼嘯而過,遠遠依稀可以見到水頭伯公廟,若是走過去探望,還要走一段上坡回來,有點累,走到這裡就好 3_3 當初就是沿著貫穿三灣市區的中正路來到這裡,發現還有條老街步道,一時好奇才進去晃晃,這才發現石母祠的存在,所以一直很好奇當時很兩光的指標,現在變啥樣 ?
嘿~~這個指標是把當時步道的指標直接搬出來再擺放在這裡的吧 ? 這樣也好,首尾呼應,三灣老街的終點,說是這裡會比較正確的吧~~
三灣老街看似景點多多,但沒有良好的規劃與宣傳,真是可惜,若能與老銃櫃步道附近的三灣梨休閒農業園區結合,未來才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三灣國中往北最近的公車站牌是上三灣,還有幾百公尺的距離,慢慢走吧~~
上次是山塘背步道連走三灣老街,今次則是逛完龍峎頂步道再去以前走過的三灣市街景點趴趴走,依然是那麼有趣又好玩,在這苗栗山城利用搭公車就能完成這麼一趟輕鬆寫意的三灣踏青之旅,是非常感動的一件事呀 ^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