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和街大豐一號坑帶出的山仔腳炭礦黑金風雲,尋覓蓋淡坑大豐二號坑見證山佳煤礦的繁盛與衰落,原本不只是只有山佳車道的鐵道情懷令人津津樂味,山佳地區的礦業滄桑也是值得細細品味~~
蓋淡坑是地名,大豐二號坑是礦坑名

旅遊日期:2020.10.04

偶然得知山佳車站附近也有礦坑, 其中德和街大豐1號坑蓋淡坑大豐2號坑兩處黑金歲月的遺跡經過改造後已成為當地特色景點,還有山佳老街也多了不少彩繪壁畫,另外閒置的舊山佳車站也重新改妝成為知名鐵道文化展示空間,好像有不少地方都值得一看,反正離家很近,就順便過去探望它吧 ^_^

山佳車站月台,S型灣道被截彎取直了

上次來山佳車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變好多哩~~S型彎道不見了,多了個山佳隧道,連南樹林車站都出現了 !! 太孤陋寡聞了 @_@

蓋淡坑煤礦興民利、山仔腳鐵道展風道

月台上的火車磚雕不錯看,一旁的"蓋淡坑煤礦興民利、山仔腳鐵道展風道"標語將此地的特色盡展無遺,山佳車站與蓋淡坑大豐二號坑的組合,有無機會發展成媲美猴硐車站與瑞三本鑛的熱門景點..........似乎不太容易,小火靠炒、大火靠命~~

山佳車站後站有指標可通往大豐一號坑、二號坑

對後站的印象還停留在走地下道的時候,原來現在已經升級到走天橋就能夠過來了呀.......新的山佳車站屋頂造型很熟悉,與舊站的切角頂外型相似度極高,若能再多幾鴟吻就更像啦 !!

這次來訪的重要目的就是拜訪大豐1號坑、大豐2號坑,出口雖有指標而且距離不遠,但實際位置仍不是很清楚,出發前最好先做功課再來才不致迷路~~

要從這些舊門牌才能一睹山佳老街采風

使用兩棵樹木在一起的門牌圖案,一直覺得最能代表樹林區的精神,畢竟地名由來與樹木群聚成木有關,至於近幾年公布的新式門牌就很沒fu,果然還是要在山佳老街才能見到舊時代門牌采風~~

德和街大豐1號坑位於中和街2巷,一旁是鹿角溪

雖然方才的指標寫著德和街大豐1號坑,不過實際上要走進鹿角溪旁的中和街2巷才能抵達~~

台灣黃蝶(亮色黃蝶) VS 善變蜻蜓

鹿角溪水流潺潺,蜻蜓蝶兒低飛共舞,在這昆蟲恣意翱翔的自然天,居然只拍到台灣黃蝶(亮色黃蝶)與善變蜻蜓,有些可惜呢~~

德和街大豐一號坑入口銅板雕飾

巷內的意象裝置一看就知與礦坑有關,上邊滿滿的木頭不僅與架滿坑內的牛木相呼應,也與附近隨處可見的相思林相映成趣,再來個推礦車的老礦工,整個看過去就很有故事感 ^_^

德和街大豐一號坑是山佳地區早期三處重要礦坑之一,亦是大豐煤礦的一部份,它的開採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治32年(1899)由久米民之助在此設立的礦權,1903年礦區延伸至山仔腳庄蓋淡坑,後來經營權多次轉讓,名稱亦換成山仔腳炭坑,昭和二年(1927)余乞食開鑿水平坑,1943年由余炳煌與山內卓郎等人合組大豐炭礦株式會社,1947年由余乞食主導成立大豐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採礦,礦場包含第一坑(大豐一號坑)、第三坑(後來改成第二坑,即大豐二號坑),1967年杜伯英接手成立勝和煤礦公司經營,終究不敵國外低價煤與1984年的三大礦災爆發而在同年歇業~~

德和街大豐一號坑在1984年收坑

德和街大豐一號坑封坑後因泉湧不止而成為洗衫坑

德和街尾就是大豐一號坑,坑口經過美化後更顯古味十足,1984年封坑後因坑內湧泉不止,成為天然洗衫坑,坑口週遭幾與住家連成一體,完成沒有廢棄礦坑那種超然絕世的孤立感~~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

蓋淡坑與附近的中坑、橫坑、石灰坑地名由來相同,都是指當地富含石灰的地質所形成的山巒地勢,此地在清代位於石灰坑庄,日治初期屬於桃園廳三角湧支廳樹林區海山堡石灰坑庄,1920年改制台北州鶯歌庄山子腳大字蓋淡坑小字,現在則為新北市樹林區樂山里的地盤~~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位於信和街49巷底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位於信和街49巷底,入口有位正在吃著便當的礦工雕像,即便休息期間,依然安全帽不離身,相當敬業呀~~

一旁鋼板還有鐵鍬、十字鎬的造型意象雕飾,整個就是氣氛拉滿的礦坑氛圍,比起大豐一號坑,在這裡更能感受到山佳礦業風華的歲月點滴,所以說門面做得好,加分少不了 ^_^

蓋淡坑福德宮

坑口外邊有間土地公廟,名為蓋淡坑福德宮,外觀是隨處可見的尋常土地公廟,但從廟宇座向朝向坑口礦脈這點來看,當年礦工們入坑工作前,都應該會來這裡祈導福德正神保佑工作平安,下班時都能安然離開礦坑~~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經過美化更易讓人親近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在清同治年間已開採,產量在山佳諸坑居首,1959年收坑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據說從清代便已開採,品質優良,一年可挖出三萬噸的煤礦產量在山仔腳庄所有礦坑中名列前矛,相傳從礦坑進到採礦處要搭礦車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抵達,也因為山佳礦區早年便以產煤聞名,為了方便運送煤礦,這才催生出山仔腳驛(山佳車站)的設立,山佳聚落也因那段繁盛的黑金歲月而成為熱鬧城鎮,所以想要了解山佳礦業的歷史風華,絕對不能錯過這裡~~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可參觀部份坑道,但要低頭才能前進

大豐二號坑在1959年封坑後便閒置荒廢,2019年重新整理後除了美化坑口,亦在靠近出口的坑道重現當年情境,擺放礦車、模擬挖礦作業的礦工人偶與解說牌讓遊客能夠自導式參觀~~

這點與糶米古道旁的德興煤礦有點像,只是這裡高度不夠,進來裡邊必須彎腰前行,站不直身子讓人更能體會到昔日礦工在此謀生的不易,沒有相思木的牛條支撐讓人能夠看盡坑口內奇形怪狀的岩塊紋理,坑內濕氣相當重,難為了燈泡在這種惡劣環境下還要持續發亮,就算哪天突然失靈不亮也不奇怪呀~~

蓋淡坑大豐二號坑口礦車很擋路

當時在坑口看到這輛礦車擋路,一直在想要不要進來,雖說礦車是礦坑重要組成,但它擋在通道上,讓本就不大的坑道變得更加狹小,出入很不方便 +_+

蓋淡坑史誌石碑內容可以好好研讀

礦坑口外的那棟紅磚建築很像是礦工上下班要報到的事務所,據說現在是礦坑文物陳列館,可惜沒開放~~附近有涼亭石椅可以休息~~

坑口外廣場比較有看頭的是寫著蓋淡坑史誌的巨型石碑,碑文介紹蓋淡坑屬於基隆礦脈之支脈,同治年間便已開採,採礦區域甚至通達龜山兔子坑,是山佳地區經濟繁榮的重要推手,戰後礦權屬於大豐煤礦,後由勝和煤礦接手,廢坑後在2003年由樹林市長何玉枝進行環境美化並立碑勒石紀念~~

山佳道山宮廟埕有天然龜祖岩塊

往東沿著吉祥街走去,沒多久就會來到主祀福德正神的道山宮,聽說是觀看樹林街市風光的好地點才前來朝聖,廣埕廣場有一塊形狀神似烏龜的巨岩,名喚天然龜祖,龜首與龜背的形象栩栩如生,確實極為神似,這一點與因石似龜而發展成信仰中心的鶯歌碧龍宮有點像,因為鄰近龜崙嶺的關係嗎 ? 與龜有關的神話才特別多~~

道山宮廟前廣場是看風景的好地方

道山宮廟前廣場居高臨下俯瞰都市叢林,極佳視野讓心情愜意萬分,還有可以好好觀景的椅子可坐,真是多讚都不用說 ^_^

山佳車站北方丘陵是從大同山脈稜線一路蜿蜒而來的地勢,基本上只要待在鐵路北方都能見到類似景致,不過這裡比起鶯歌石、青龍嶺,與城鎮建築距離更近,很有睥睨一切的fu,而且觀景台本身就是很好的取景點,適合冬天來此看日出夕陽~~~

遠眺山佳車站、樹林焚化廠

遠眺山佳車站,跨站式站房屋頂這個角度看過去更有切角頭的神韻,後邊的樹林焚化廠身影讓人想起不少往事,以前在青龍嶺連走大棟山健行時不小心迷路,為了找路所以沿著民和街往下走,當時就是依著這座焚化廠的位置找到正確方向,哈 !! 那個時候還是流行NOKIA 3210的年代,現在有智慧型手機的GOOGLE地圖可用,不會再發生這種蠢事啦~~

俯瞰鹿角溪、復村圳、鹿角溪公園

山佳是樹林面積最大的次分區,山多地少,菁華地段是鹿角溪與大漢溪之間的河濱平原,房舍林立的樣貌呈現欣欣向榮的都市景觀,下方空地是鹿角溪公園,一旁的鹿角溪與復村圳灌排分離又彼此相鄰,南岸即是山仔腳公園,不用特地到大漢溪左岸一遊,可以拜訪這處距離山佳車站最近的河濱綠地,待會兒就去看看吧~~

頂著豔陽逆光遠望新北城市風光

遠方山巒連綿不絕,就算頂著豔陽逆光遠望,依然是很棒的新北城市風光~~

從金興宮旁小路回到山佳車站

回程抄小路從金興宮旁側下去,也只有在這處與鐵道距離這麼近的地方才能低頭欣賞火車奔馳而過的畫面,接下來去逛逛傳說中的山佳車站,品味百年木造小站的鐵道風華,當然也不能錯過那處將S型彎道截彎取直後重新改造的鐵道地景公園~~

以前只知道山佳車站是古蹟,現在才曉得原來山佳礦業歷史也有它吸引人的樣貌,至今留存下來的大豐一號坑、二號坑都有很濃郁的礦坑風采,沉浸在山佳鐵道情懷之餘也緬懷那段山仔頂黑金歲月,再搭配鹿角溪河濱綠地行程,絕對會是一段相當精采的山佳輕旅行 ^_^


arrow
arrow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