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佳冬楊氏宗祠,雖是略帶新意的傳統建築,但那豐富多姿的建築雕飾,仍是讓人是看了個目不轉睛,尤其是那結合半月池&化胎的太極兩儀池,堪稱客家風水的極緻表現,當然也不能錯過那色彩鮮豔的交趾陶藝采風.......在左堆佳冬欣賞一場客庄傳統建築之美的視覺饗宴 ^_^
undefined 
旅行日期:2012.12.16

參訪完佳冬蕭家古厝、西柵門,佳冬三座登記有案的古蹟後,還剩最後一處---佳冬楊氏宗祠 !! 是來佳冬play時不能錯過的一處重要景點~~~



向西徐行穿越西柵門,來到佳興路,大馬路上人車稀少,在榕樹伯公旁稍歇,往北望去,一眼就能看到路旁有間美崙美奐的傳統建築,路程其實還滿快的............佳冬楊氏宗祠到囉 ^_^



廣東蕉嶺楊德展率領宗族約在乾隆年間來到佳冬開墾,定居六根,傳至第四代楊其潤,他為了追思祖先,便在明治29年(1896年)聯合散居內埔、佳冬、車城等地的楊氏後人共三十一會份成立"楊雲岫公嘗",到了第七代楊金水、楊家連昆仲,在大正八年(1919年)擴大重組公嘗並依依照廣東原鄉建築風格興建這座楊氏宗祠~~

整體建築在大正12年(1923年)完工,戰後曾一度因道路拓寬而遇上拆除危機,後來雖免遭浩劫,但外觀卻日漸頹圮,於是便在2008年開始整修,眾多古物盡皆煥然一新,不少毀損的部份也都修補上去,再難尋覓昔日滄桑古意,舊建築注入新元素,好與不好之間,實在是見仁見智哩~~

大門前方的太極兩儀池碧草如茵、池中蓮花含苞待放,非常獨特的設計,更是全台僅見,象微客家人的風水觀,上邊沒有黑白魚眼的設計,代表混沌初分、陰陽之始,大武山的龍脈連接到宗祠中軸線上的土地龍神,再延伸到前方池子裡,太極圖騰代表生生不息,如果兩側再有山巒屏蔽,那就是非常符合"龍、穴、砂、水"的絕佳風水格局~~

一般客家建築較常見的格局是前水為鏡(半月池)、後山為屏(化胎),合起來正好是一個圓,正是象徵流轉不息的太極之意(淡水鄞山寺是相當經典的代表性建築),楊氏宗祠直接在前方做出太極形象意涵,將原本兩個半圓的風水意涵合而為一 !! 如今成為全台僅見的建築特色,真是不得不佩服當年設計者的獨特巧思 !!

獨步全台的太極兩儀池在1990年差點被徵收為道路用地而消失,幸好在地方人士力爭下保存了下來,對比廣恆發商號與成廣澳天后宮在台11線拓寬工程中必須擇一拆除,在地小人稠的台灣,面對現代化的腳步與商業利益進逼,想要好好保存像這般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建築............唉 !! 不容易呀~~~



光彩豔麗、耀眼眩目是對它的第一個印象,尤其是在這處處盡是傳統建築的佳冬客庄,更是非常舒坦的視覺享受,只是太過新穎,少了一點古意盎然的fu +_+

前堂是三開間中央凹壽格局,裡邊可分為前中後三個區塊,從上往下看是九宮格形式,最外邊的兩扇白色漏明窗應該"四龍蛟遊花窗",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四條可愛的白色小龍悠遊其間,小巧玲瓏的模樣甚是討喜,難怪外邊的解說牌要特別註明這項特色 ^ ^

正門兩側對聯是"理學淵源芳流炎宋"、"相臣勳業卓著大明",上聯是在描述"程門立雪"由來的宋朝著名學者楊時,下聯則是隱喻明朝初期曾一齊攜手開創盛世的三位內閣大臣---有"三楊"之稱的楊士奇、楊榮、楊溥,用意是希望後代子孫能以楊氏祖先的傑出成就做榜樣來學習效法~~

p.s 若是建於清代,那麼對聯裡的"大明",不知是否還會出現 @_@



憨番扛廟角是台灣常見的廟宇建築藝術,據說因為以前台灣居民見到洋人,覺得他們高大威猛、孔武有力,便利用他們的形象製作成支撐建築結構的重要裝飾,又有一說是常受到洋人欺負,所以故意弄成這樣懲罰它們~~

這裡看到的也是雕飾成穿著西式服裝的傢伙,但這並非單純的憨番,而是宗祠的守護神哦 !!





好個意境深遠的書卷額,騰蛟起鳳搭配琴棋書畫,充滿了希望後代子孫擁有文才巧思的殷殷期盼,只是......

棋琴畫皆有,卻找無"書" >_< 不知那疑似葫蘆的東東代表什麼意思 ??



光是在前堂這裡就可以待很久,整棟建築的藝術精華,這裡就佔去一半以上哩 !!!

縷空的白色漏明窗上邊是一位女子在雲朵纏繞下彈奏琵琶的模樣(龍邊則是一位男子在擊鼓),呈現出歌舞昇平的歡樂氣氛,這應該就是外面解說牌提到的"白雲樂壽窗"~~

上邊可以看到被切開的石榴,好多子呀 !! 正是代表多子多孫(虎邊是兩顆大桃子,象徵長壽之意),如果那個果皮是紅色的,那一眼看到那潔白誘人的果肉,可能會以為是火龍果哩 ^_^

壁堵上的洗石子壁畫真是非常特別,難以形容那摸下去的觸感,據說此地在整修時發現陳玉峰早期的作品,只是不曉得眼前這幅是否也是 ??

p.s 水車堵的交趾陶有人拿著戟&磬,想必對面是換成旗&球.........猜出這是什麼意思了嗎 ??



穿越前堂來到天井,夕陽餘暉將屋頂映照的是那麼燦然耀眼,隱身陰影下的後堂又有什麼值得一探的地方,真是令人十分好奇又期待呢 ^_^

據說後堂大部份建築曾毀於1950年的颱風侵襲,裡邊究竟還保留多少初建時的原始建材呢 ??

至少木枋上的陳玉峰早期彩繪作品至今仍可見到,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囉~~



後堂是最重要的祭祀空間,使用洋灰捲泥紋取代傳統的三通五瓜結構,非常特別,神龕裡有幾塊牌位,都是祭祀楊氏祖先,後邊中央大牌寫著公嘗成立時各會份的楊氏子孫名稱,最前面的牌位則是祭祀廣東梅州開基祖楊雲岫,並寫有堂號,原來是關西堂~~

兩旁石柱楹聯為"基創自梅州族大支繁蕃衍八閩兩粵"、"派分來海島源長遠會同百祖一宗",說明佳冬楊氏的源由,自楊雲岫傳至第十九世的楊德展,約在乾隆年間渡海來台開枝散葉,但都是長眠梅州百祖崗的楊雲岫後代子孫~~

落落長的棟對裡,"四知"二字最廣為人知,典故來自東漢時東萊太守楊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短短幾字卻是鞭僻入裡,不過比較常聽到他玄孫的名字,畢竟楊修的"雞肋"名言堪稱千古絕句,只可惜在KOEI的三國志系列裡能力一般般,可以解出"絕妙好辭"的傢伙,智力竟然不到95.......有些不符身價說 @_@



天井兩側並未像屏東崇蘭蕭氏家廟一般設立迴廊,而是以牆隔開左右兩邊的空間並以以代表圓滿的滿月造型月洞圓拱門做為通道,而在其上方的浮雕&交趾陶等作品與前堂的建築雕飾都是祠堂裡相當值得一看的地方~~



聽說以前的交趾陶都脫落的差不多,現在所見大都是依其精神重新製作,但手藝高超、用色自然,並未流於俗氣、隱約透出一股華麗典雅的高氣息,是藝術價值極高的精采傑作~~

空城計的主角應該是諸葛亮吧 !! 不過這裡的司馬懿看起比較顯眼說 ¯□¯



另一邊則是關張兄弟相認的古城會,每次都是頭下腳上從馬上被關雲長擊落的蔡陽是重要的配角,雖然這個題材的雕飾很常見,但那個墜地的傢伙,也未免倒得太徹底了吧,半邊臉都貼著地面,這麼直接的場景倒是很少看到~~

p.s 這裡是張飛擊鼓,對應空城計裡的孔明彈琴,都是使用樂器,現在才想到,真是絕配呀 ^ ^



走進後堂會看到兩邊牆上各立有一塊石碑,其中一塊是"雲岫公祠宇建築碑記",裡邊記錄公嘗的設立淵源及祠堂在大正八年(1919年)興建、大正12年(1923年)完工的歷程,細看碑文的話會發現一段很奇妙的文字,竟然有提到"定光佛",這個不是閩西汀州人的家鄉信仰,為何會與楊雲岫有牽連 ?? 因為最近才剛拜訪過彰化定光佛廟&淡水鄞山寺,尤其是鄞山寺,真是超經典的客家廟宇建築,所以才會對這幾個字產生興趣~~~

還有一處饒富趣味的地方,那就是手上所有的資料都提到"楊雲岫公嘗"創立於楊家水、楊家連兄弟(二十五世)手中,不過根據碑文的內容來看,應該是在楊其潤(二十二世)時便已成立,只是當年僅籌款祭祀,直到後來才正式建祠,其實這樣的推論也只是看著碑文說故事,至少可以發現與眾不同的東東,就已算是不枉此行 了 ^ ^

鳳邑城隍廟所藏"重修城隍祠碑記"石碑上捐題芳名有出現楊雲岫的名稱,不知是否與這座佳冬楊氏宗祠有關,如果是真的,至少代表咸豐年間,以楊雲岫為名的祭祀公會便已存在囉~~



另一邊則是"雲岫楊公嘗分名碑記"石碑,列出當年楊氏族人的捐款情形,與楊其潤創立時的公嘗會份內容大致相似,先前路過的楊及芹祖堂與它也有著深厚的關聯,楊及芹的三位公子,其潤、其浦、其浩都名列其中,大家本是楊氏一族,為了追思先祖興建祠堂,能力範圍之內出錢出力都是份所當為 ^ ^



後堂中央高掛"祖德流芳",神龕最外側的對聯是在介紹楊雲岫的相關事蹟,其中"佳城留百祖奇逢古佛應扶宗派萬年興",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應與定光古佛有關,而且關係匪淺 !!

六十有四裔孫.....莫非是指周武王姬發之孫楊杼傳至第六十四世楊雲岫之意 ? 楊雲岫以降的八十世楊德展在遷居江西瑞金後,是為瑞金始祖,七世祖楊景美移居廣東蕉嶺,傳至十九世楊德展才渡海來台,宗祠創建者楊家水、家連兄弟屬於二十五世,那麼算算楊氏宗族至少已傳百世,連綿三千多年的香火不曾斷絕,攤開楊氏族譜,幾乎等同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哇~~真是不簡單哩 !!

p.s 看到那個落款名字有些好奇,是說楊家水又有金水、阿水的稱呼 ? 嗯~~挺特別的~~~



後堂虎邊設有"創立雲岫公祀典列先輩香位",旁方有座"土地龍神香位",挺好奇為何未沒有放在神龕下方,,還是說風水的考量,才將它移到旁邊 ??



再次見到定光古佛的香位,雖是汀州當地主要信仰,亦能算是客家族群的一員,不過會在這裡見到它,不僅是這個原因而已,背後是有一段頗具傳奇的故事~~~

楊雲岫原葬福建武平南岩,後在定光佛雲遊來此,將其遷葬風水絕佳的梅州百祖崗(百祖之名為其所贈),並將中指的指甲葬於旁,是為玉甲墓,現在皆是當地著名的千年古墓,為了紀念這段往事,楊家後代祭拜楊雲岫墓時,必先朝拜一旁的定光古佛玉甲墓,這個習俗也流傳到台灣,所以在佳冬楊氏宗祠見到定光佛的牌位,不僅是偶然,更是必然 ^_^

p.s 旁邊牆上貼著紅紙的地方下邊有個使用紅布包著的楊公墩,是客家特有的楊公柱信仰~~~



午後斜陽的燦爛餘暉幻化成點點光斑穿透窗櫺間散落在這精緻優美的祠堂大殿,漫步其中,沈浸在這南國客庄的建築風情裡,萬籟俱寂的悠然暮色,有些矇矓的讓人陶醉,好想拉個小板凳就這樣坐在偏靜的小角落裡,看著地上的的錯落光影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拉長,若是在此欣賞黃昏晚霞,迎著夜色降臨的那一刻,應該是超有fu的哦 ^_^

該是告別楊氏宗祠的時候了,徐步經過太極兩儀池畔,佳冬經典建築之旅,依依不捨地要說再見了............



仰望燕尾脊,沒有多餘的繁瑣雕飾,亦無炫目的剪粘作品,雖是簡約質樸風格,看了卻是相當舒服,後面那當背景的晴空藍得發黑,讓它的視覺效果完全襯托了出來,幫了不小的忙呀 XD



往南走在佳興路上,一直在想好像有什麼重要的事忘了,後來才發現錯過了有著巴洛克洋牌樓的清河堂,明明就有經過的說 +_+ 哇咧 !! 走了一整天路,腦依好像開始有些昏昏的 +_+

途經六根公園,附近有座神兵亭......神兵耶 !! 心中立刻浮現天晶那通體碧綠的畫面,其實還滿喜歡神農尺的,可以療傷真方便,鳳皇之心的異能就真的是太扯了 x_x

畢竟《神兵玄奇》第一部可是超經典的 !! 回歸正題, 其實它是五營元帥之一,從"鎮煞神靈千萬將、坐鎮西方七萬兵"的對聯及裡邊的"西營馬元帥鎮座位",可以得知它是屬於西營,只是不曉得屬於哪間廟宇的就是了~~

看到曲手上的"神兵守境地"字樣,實在很難不去想.......這裡該不會藏有虎魄吧 XD



路過佳冬六根公園,來到六根莊福德祠前,後方那棵大樹正是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龍聖樹公,亭亭如華蓋的大樹下有不少當地居民在那裡休憩聊天,真是一幅安靜詳和的鄉村風情,純樸客庄的魅力,俯拾即是^ ^



沿著佳興路來到台17線,車開始變多了起來,尤其是公車,幾乎都是往來墾丁的班車,路口就有六根村的公車站牌,搭車其實很方便,但因為要回屏東市,還是搭火車比較順路,所以接下來就是要去佳冬火車站逛逛~~

走沒多久就看到指標,右轉復興路到底,沒一會兒火車站就到了,這附近還真是荒涼,沒啥住家,剛剛走過的佳冬市區任一個角落都沒這麼誇張,可能是台17線的交通就已經很方便了,所以佳冬火車站才會像現在看到的這樣有些小荒廢 ?



不曉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好多小情侶們來這裡迎接或送別另一半.......雖然夕陽刺眼,但它們更閃呀 XD



夕陽餘暉散落在候車大廳裡,雖是沒啥特色的車站建築,卻也是讓人看了個目炫神馳............



準備搭車回屏東市,時間有點晚,太陽都快下山囉~~~聽說北部寒流來襲,這裡卻是暖暖冬陽,拿出隨身攜帶的電子溫度計,目前是28,不愧是南國特有氣候,現在連穿著薄外套都覺得有些小熱說 ^ ^

這次屏東之旅的最南端設定在佳冬,雖然再過去不遠就是枋寮,好像也是不錯玩,不過因為行程都安排好了,只好與它相約下次再相逢,這次佳冬趴趴走的感覺不錯, 不過若想再深入像是地層下陷奇景或是其他古厝宗祠的話,沒有交通工具的話可能就有些不太方便,自行車or機車都是不錯的選擇,以後再好好規劃如何繼續在佳 冬的未完旅程~~~


佳冬楊氏宗祠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19之30號
電話:(03)8662620
開放時間:0830~1130;1400~1700(例假日開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恩恩 的頭像
    小恩恩

    郊外踏青去~~

    小恩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